中世纪欧洲流行的烈性传染病,又称黑死病的是什么病

作者&投稿:陶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欧洲中世纪流行的“黑死病”实际是什么病?~

黑死病就是所谓的鼠疫,因为病菌感染的途径不同,可分为腺鼠疫、肺鼠疫和鼠疫败血症等病型。
每种病症都有共通的病症,经过2到5日的潜伏期之后,即会并发恶寒的突发性高烧,以及头痛、目眩、呕吐等症状,亦由于循环系统受到细菌侵犯,会使人陷入意识模糊状态,也会有心脏功能衰退的现象发生。
黑死病(英语:Black Death)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起源于亚洲西南部喜马拉雅山区,一说起源于黑海城市卡法,约在14世纪40年代散布到整个欧洲,而“黑死病”之名是当时欧洲的称呼。
这场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2500万人死亡,根据估计,瘟疫爆发期间的中世纪欧洲约有占人口总数30%-60%的人死于黑死病。目前普遍认为黑死病的病原体可能已经灭绝。

扩展资料:
解释黑死病成因的主要理论是鼠疫论。
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也是发生于1865年中国南方后传染至印度的瘟疫的病因。腺鼠疫(Bubonic plague)与败血性鼠疫(septicaemic plague)会经由与跳蚤的直接接触而传染,其中最主要的一类跳蚤,是鼠类身上的Xenopsylla cheopsis。
许多细菌生活在这些跳蚤的身体中,阻塞跳蚤的胃部并使其变得饥饿。由于无法得到饱足,导致跳蚤不断地叮咬宿主。在叮咬与进食的期间,跳蚤胃里的细菌便经由血液流动到开放的伤口中,使得细菌散布到新的宿主身上。此外,被感染的跳蚤最后会死于饥饿。
人类的肺炎性鼠疫(pneumonic plague)有不同的传染方式。这类鼠疫是经由血液或肺部受到感染者所咳出的唾液来散布,而这些部位的感染,可能是始于淋巴腺类型鼠疫。以空气为传播方式的细菌,可能被附近的人吸入,造成肺部与喉咙的直接感染,而不需经过淋巴腺。
关于欧洲地区鼠疫的出现、散布与消失有一种假设:带有跳蚤并受到感染的啮齿类,能够将疾病传给不同物种。
最早因贸易活动而经由黑鼠(Rattus rattus)自亚洲传入欧洲;但是到了欧洲之后,又经由褐鼠(Rattus norvegicus)进行更进一步的扩散。
棕色的老鼠似乎没有传染性的功能,也没有能力将跳蚤病传染至人类身上,而将其致死。老鼠的生态学中有很多错综复杂的事物,例如:老鼠的储液囊竟能和人类的互相影响。
所以,说起间接性的传染,或者非跳蚤的传染病,储液囊就能分析出病毒的暴发与散播,而导致几个世纪的鼠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黑死病

鼠疫

鼠疫又名黑死病,是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一般先流行于鼠类及其它野生啮齿动物之间,借助鼠蚤叮咬而传给人。鼠疫通常有腺型、肺型和败血症型三种。病原体可借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受染动物或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人普遍易感,病后可获持久免疫。鼠疫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未经治疗的腺鼠疫病死率达50%至70%,败血症型接近100%。 人类历史上曾有过数次毁灭性的鼠疫大流行。首次大流行发生于公元6世纪,疫情持续了五六十年,流行高峰期每天死亡万人,死亡总数近一亿人。 第二次大流行发生于公元14世纪,持续近300年。这次大流行仅在欧洲就造成2500万人死亡,占当时欧洲人口的四分之一;意大利和英国死者达其人口的半数。据记载,当时伦敦的人行道上到处是腐烂发臭的死猫死狗,人们把它们当作传播瘟疫的祸首打死了。然而,没有了猫,鼠疫的真正传染源——老鼠,就越发横行无忌。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于1860年,至20世纪30年代达最高峰,总共波及60多个国家,死亡达千万人以上。 鼠疫也曾多次在中国肆虐。一些史学家认为,在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前,明朝的京营兵士就正遭受鼠疫侵袭,元气大伤。以至于北京城墙上,平均每三个垛口才有一个羸弱的士兵守卫,根本无法抵挡李自成精锐之师的进攻。 随着人类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和对鼠疫的科学认识不断加深,鼠疫目前总体处于平稳状态。日本学者北里柴三郎和法国细菌学家A·耶尔森在1894年发现并描述了鼠疫病原体——鼠疫杆菌。后来人们发现,鼠疫杆菌对干燥、热或紫外线抵抗力弱,煮沸1分钟即可被杀死,一般消毒药如甲酚、漂白粉、新洁尔灭和乙醇等均能杀死鼠疫杆菌,但该菌对于低温抵抗力很强,在冰冻组织中能生存数月至数年。科学家还发现,如果能够在发病24小时内进行抗菌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转危为安。 虽然人类已经找到对付鼠疫的办法,但应该看到,世界范围内的鼠疫自然疫源并未缩小,除澳洲外各大洲均有分布,再加上经济差异造成各国的卫生条件参差不齐,因此现在还不能排除世界上局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暴发鼠疫的可能性。

中世纪欧洲流行的烈性传染病,又称黑死病的是什么病
答:鼠疫又名黑死病,是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一般先流行于鼠类及其它野生啮齿动物之间,借助鼠蚤叮咬而传给人。鼠疫通常有腺型、肺型和败血症型三种。病原体可借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受染动物或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人普遍易感,病后可获持久免疫。鼠疫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未经治疗的腺鼠疫...

欧洲中世纪流行的“黑死病”实际是什么病?
答:就是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天由鼠疫杆菌引起的疾病。啮齿类动物(特别是野鼠和家鼠)和它们的蚤类携带该病菌,并传播给人或其他动物 最常见的是淋巴腺鼠疫,淋巴结受染。当感染侵袭肺部,称肺鼠疫。因皮肤广泛...

席卷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答:引起鼠疫的鼠疫杆菌直到1894年方被发现,而感染鼠疫的啮齿动物(如鼠类)由蚤叮咬传染给人,这个经由鼠类、蚤类传染的途径也迟至1898年方大白于天下。故14世纪的欧洲人对鼠疫这种烈性传染病,肯定是毫无招架之力的。威尼斯人曾最先想出了当时最为聪明的一项隔离措施:不准有疫情船只的船员登陆,船员须在...

欧洲中世纪流行的“黑死病”实际是什么病?
答:黑死病(英语:Black Death)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起源于亚洲西南部喜马拉雅山区,一说起源于黑海城市卡法,约在14世纪40年代散布到整个欧洲,而“黑死病”之名是当时欧洲的称呼。这场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2500万人死亡,根据估计,瘟疫爆发期间的中世纪欧洲约有占人口总数30%-60%的人死于黑死...

中世纪影响深远的黑死病,到底是哪种病毒呢?
答:鼠疫,又叫做"黑死病",它是由鼠疫杆菌经过鼠蚤传播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也是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和出血倾向等是人类发展的历史上规模最大、造成损失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根据统计和估算,鼠疫一共夺走过约一亿三千五百万条...

欧洲中世纪大瘟疫的受灾医学原因
答:引起鼠疫的鼠疫杆菌直到1894年方被发现,而感染鼠疫的啮齿动物(如鼠类)由蚤叮咬传染给人,这个经由鼠类、蚤类传染的途径也迟至1898年方大白于天下。故14世纪的欧洲人对鼠疫这种烈性传染病,肯定是毫无招架之力的。威尼斯人曾最先想出了当时最为聪明的一项隔离措施:不准有疫情船只的船员登陆,船员须在...

什么是黑死病
答:黑死病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发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老鼠等动物传播给人类。这种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死率,是中世纪欧洲最为致命的传染病之一。以下是详细解释:1. 定义与起源:黑死病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导致的烈性传染病,其主要传播媒介是老鼠和跳蚤。这种疾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在欧洲造成了大量人口的死亡。

中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鼠疫 黑死病怎么消失的(突然消失)
答:目前,黑死病仍然是全球重点控制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医学专家指出,虽然鼠疫目前还没有办法消灭,但是,从已经掌握的各项预防措施看,是可防可控的。要让鼠疫远离我们,除了加强自身防护,提高机体免疫力之外,管住自己的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至关重要。1、中世纪的瘟疫 中世纪的人们称14世纪的灾难为&...

中世纪的时候黑死病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答:关于黑死病 黑死病,是一种古老的烈性传染病,在全球已经流行了近两千年,曾经有过三次大的流行,夺走了全球大约3亿人的生命。目前,黑死病仍然是全球重点控制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医学专家指出,虽然鼠疫目前还没有办法消灭,但是,从已经掌握的各项预防措施看,是可防可控的。要让鼠疫远离我们,除了加...

人在老鼠特别多的环境下生活,人会怎样会不会影响身体
答:中世纪欧洲爆发过黑死病,死了几千万人。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死者以千万计,我国在解放前也曾发生多次流行,病死率极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