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谁发动的侵略战争??

作者&投稿:荆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战时期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略战争~

日本,这个东亚的岛国,在历史上与中国有着关系。从历史上看,中国对日本是友谊的,在中国强大时,特别是唐宋时期,中国人民和统治者,对日本人民在科学、文化、宗教,军事、冶金、上层建筑、农业、工具、技术等方面的输出是毫无保留的。
可日本对中国呢?谁都知道,远在明代,倭寇就屡屡进犯我国沿海,清代,他们又发动了举世震惊的“甲午战争”,国民时期,日本又侵占我们东北,进而发动“九·一八”事变、“芦沟桥事变”,此后又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一桩桩一件件令人发指的事实,无不印证出日本这个由大和民族构成的国家的禽兽行径。
日本为什么会走上侵略的道路呢?我们可以从日本的发展史上找到答案。
纵观日本历史的发展,始终以对外侵略,特别是企图征服中国,控制东亚为基本战略。当日本统一后,在力量不足时,动员一些武士和浪人对元、明时期的中国沿海地区烧杀抢夺,无恶不作,中国称之为倭寇。14世纪,抗倭明将戚继光,经浴血奋战,扫平倭寇。
后来丰臣秀吉①曾对织田信长②说:君欲赏臣功,愿以朝鲜为请。臣乃用朝鲜之兵,以入于明,庶几倚君威,席卷明国,合三国为一,是臣宿志也。两次帅部侵略朝鲜,被中朝两国人民所打败。到了18世纪90年代,本多利明的《西域物语》竭力鼓吹入侵堪察加、库页岛和满洲。
1803年又献上《贸易论》,主张以战争形式掠夺财富应该成为日本的国策。1823年,左藤信渊内阁制定《宇内混同秘策》,提出要使“世界悉为皇国之郡县。万国君主皆为天皇之臣民……凡此先以吞中国始。”这条海蛇的野心何其大也?不但要吞下中国,而且要吞下世界,将所有的人间财富据为己有!“皇大御国乃天地间最初成立之国,为世界各国之根本”,因此,皇国号令世界各国之“天理”是不言而喻的。根据这一“天理”,日本要首先并吞满洲,继而将中国全部领土划入日本版图,尔后从东南亚进军印度,合并世界各国。19世纪50年代,吉田松阴曾主张:急修武备,一俟船坚炮足,北割满洲之地,南取台湾、吕宋诸岛。又叫嚣:与俄美讲和,乘此间隙培养国力,转而掠取朝鲜、满洲、中国,“致对俄美贸易中之所失,亦可由略地朝鲜满洲而取得补偿。”
1927年7月25日,田中义一提出了世界历史上罕见的极其露骨的侵略计划“满蒙积极政策”,世称《田中奏折》。这个秘密文件的主要内容是阐述侵略中国的方针政策。《田中奏折》提出日本新大陆政策的总战略是:“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日本获取全中国的资源以后,“就可以进而征服印度、南洋诸岛、中小亚细亚以至欧洲。”“大和民族在亚洲大陆显露身手,掌握满蒙的权利则为首要关键。”
《田中奏折》提出日本“应开拓满蒙富源,以培养帝国恒久的繁荣。”为此,日本必须千方百计地取得满蒙的土地商租权、铁路建筑权、矿权、林权、对外贸易、海运、金融权等;日本人自由出入满蒙;设置日本政治、财政、军事顾问和教官;大力奖励朝鲜移民;派遣军人潜入蒙古,控制旧王公等。为了管理满蒙的事务,日本政府要设置拓殖省即殖民部。《田中奏折》认为:“日本除采用‘铁血’政策而外,而能排去东亚的困难”;“将来欲制中国,必以摧毁美国势力为先决条件,”“不得不与美一战”;“最近将来,在北满地方必与赤俄冲突。”因此,日本计划“以军事为目的”,迅速修建几条具有战略价值的铁路,把满蒙与朝鲜连成一体,加强对我国东北的经济掠夺。
《田中奏折》提出的侵略步骤是:第一期夺取台湾,第二期夺取朝鲜,第三期夺取满蒙,第四期征服全中国,第五期征服全世界。该奏折写道:“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皆已实现。唯第三期征服满蒙以征服中国全土,……则尚未完成。”奏折继而提出侵略中国的具体办法。后来,日本军国主义即按此计划,以“铁血主义”即武装侵略的方针,并通过“贸易”、“移民”、“开拓”、“经营铁路”、“经营厂矿企业”等等一系列侵略形式,不断扩大和加强其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范围和势力。直至30年代发动“九·一八”事变,用武力侵占了我国东北,制造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继而,又发动了“七·七事变”,对我国进行全面的武装侵略战争。所有这一切都说明,自“东方会议”以来,田中的罪恶侵华计划已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动一步一步地变成了现实。
从经济形势上分析。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这次危机使美国和欧洲受到极大的冲击,经济一下倒退几十年。日本经济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1929年到1932年,全球都处在一片凄风苦雨中。中国经济由于主要是小农经济,受的影响小一些。而日本则采取了四种办法应对这次危机,一是日元贬值,二是工资指数下降,三是低利率,四是扩大军事开支和军火产业规模。同时日本出于经济和领土的需要,悍然入侵了中国东三省。
1931至1936年,高度军国主义化而又被“九·一八”事变大大刺激起领土野心的日本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扩充。日本官方军事订货金额达70亿日元,三菱、川崎、浦贺船渠、日产、日氮等十大民营军需企业利润平均增长48%。日本称其为“军需景气”。军事支出在1931—1936年达35%至47%,土木工程和公用事业支出则仅占8%—15%。但在这表面化的“军需景气”背后是饮鸩止渴的危险。虽然军事工业也能刺激生产,但其产品只能消耗于战争(除非搞军火输出的支柱产业),既不能还原为资本、转入社会再生产,也不能提高国民购买力、保存或发展资源。除非发动战争,掠夺他国财力、人力和资源。选择这一条路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日本一直在准备一场全面的战争。
与这种情况相对应的是1932年,日本政府首次发行赤字公债,总额3.83亿日元,为当年岁入的17.4%。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从1932年的100:50降到1933年的100:25。同年(1932),日本发行军事国债3.1亿日元。至1935年,日本国民收入为145.3亿日元,政府中央财政支出为57亿日元。与此对应的是年度一般国民收入为166.5日元,东京一般市民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开支是每人每年109.2日元。农村生活水平较之则更加贫困。
这种情况是不能持久的。由于日本的国家战略就是用军事实力征服占领,养着庞大的帝国陆军和帝国舰队,以及海陆各属的空军,经济上很难持久。尽管日本逼国民党政府在华北五省自治上做出了辱失主权的让步,但是它的目标不仅仅是华北,而是整个中国和亚洲。加上对中国军事力量的轻视,日本挑起了“芦沟桥事变”,提出“六月亡华”的狂妄口号,妄图在三到数个月内,征服中国。

①丰臣秀吉(1536—1598),日本战国末期武将。初为今川氏家臣的侍从,后为织田信长的家臣。1573年成为近江滨的领主。1585年任关白,后晋升为太政大臣,赐姓丰臣。1590年平定关东和奥羽地方,完成统一日本大业。1592年入侵朝鲜,被李舜臣的龟船舰队打败。1597年第二次侵朝,又败,死于桃山。
②织田信长(1534—1582),日本战国时代至安土桃山时代封建领主。生于尾张(今爱知县)的那古野城,幼名吉法师。1551年继承父业,数年后成为尾张国的大名领主。1567年制“天下布武”印,展示其统一日本的抱负。1568年拥立足利义昭为室町幕府第15代将军,掌握实权。1570年6月平定了近江的浅井长政的叛乱后,率兵入京都,假天皇之威,号令群雄。1582年6月2日遭部将明智光秀的突袭而自杀。执政期间,他推行新的大名领主制,采用西方火器改革旧武士军队的战术,使武士离农,为消灭封建割据,加速统一,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开辟了道路。

一经济因素 日本原本也是如同中国一样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但其之后的明治维新以及一系列的改革使得日本快速发展而且日本又在随后的一战中成为战胜国日本抓住机遇一举实现国家工业化。但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自东北向西南呈弧状延伸。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这样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资源匮乏。日本经济基础薄弱,经济调节余地小。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日本亦深受困扰致海外市场锐减经济严重萎缩失业人数剧增。国内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大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只好借助法西斯力量来镇压革命。通过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生产矛盾。“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这是 《对华政策纲领》中的一段话段话将日本当时所处的状态与其狼子野心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日本也开始进入一种特殊的经济状态日本称其为“军需景气”。军事支出在1931-1936年“高桥财政”期间以主导日本经济复苏的藏相高桥是清命名高桥在二·二六兵变中被杀达35%至47%土木工程和公用事业支出则仅占8%-15%。但在这表面化的“军需景气”背后是饮鸩止渴的危险。虽然军事工业也能刺激生产但其产品只能消耗于战争除非搞军火输出的支柱产业既不能还原为资本、转入社会再生产也不能提高国民购买力、保存或发展资源。除非发动战争掠夺他国财力、人力和资源。选择这一条路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日本一直在准备一场全面的战争。 二国际形势 当时的国际形势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十分有利一站式的战胜国在外交上给了日本许多便利战后将德国在中国的殖民地划给日本就可见一斑英美德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忙于解决经济危机与欧洲问题根本无暇东顾。 而且当时的中国国内战火纷纷。中国经历了清王朝的腐败统治袁世凯的北洋军阀统治袁的统治结束后军阀割据互相火并整个中国都处于战争状态之中。1926年北伐战争消灭了部分旧军阀但毕竟北伐还是失败了。此后一段政治斗争后又开始了新旧军阀的混战。蒋介石此后虽然在名义上一统中国。军阀割据的情况虽然得有好转但而各地的军政势力也节制了国民党的统治。不久他又开始剿灭红军。内战是一年又一年国内民不聊生。全国普遍腐败空军、海军与日本相比只是聊胜于无陆军除部分部队的勇气外少有能与日本正规军匹敌者。 三文化因素 日本当时虽然进行了资本主义改良但也搞极端民族主义。当然它有启蒙运动对推动国家的半现代化起到很大作用。但从17世纪开始就有人鼓吹“日本主义”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变本加厉搞“国学”跟提倡神道结合就是要排除儒家、佛家的影响排除中国的影响因为中国和佛教的影响是最大的。他们要排除佛心、唐心要树立大和心、大和魂。在明治维新前后提倡“和魂洋才”、“日本精神”把原来属于地方性的民间信仰的神道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国家神道。还提倡“祭政合一”神道思想、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笼罩全国。崇拜天皇、信仰神道在各个地方都建立神社然后在各地毁寺庙。后来将佛寺利用起来但是把神道摆在第一位也利用儒学教育臣民成为天皇的驯服工具。启蒙思想家也受到极端民族主义的影响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把朝鲜和中国说成是日本人的生存空间要在日本领导下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把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看成是文明跟野蛮的战争

你错了,应该说日本很多战犯没有被绞死,大多数都只是被判刑,但是在美国的默认下,为了拉拢日本对抗中国,所以都漠视了战犯的减刑和被释放,战犯的灵位被放在寺庙里被人们供奉着你不会不知道吧~
谁发动的?没有谁,只要是个日本人无论谁当领导者都会义无反顾的侵略中国,没有谁和谁的区分

日本实权是在首相手里的,以天皇的名义,但当时首相是东条英机

东条英机+小日本的狗屁天皇+大多数日本民众

东条英机

发动日本侵华战争的是日本首脑还是日本天皇
答:是天皇指挥、与军方一起策划、发动日本侵华战争。作出战争决策的主要还是军方,当时日本政府对军方缺乏有效制约,天皇的态度还是偏向于侵略,整个侵华战争中天皇都是精神领袖,从来没有反思的意思。

发动、领导日本侵华战争的是哪种势力?
答:准确的说是日本帝国,其首领是日本明治天皇,主要统帅是东条英机,东条的下场是被列为甲级战犯处死刑,那个明治天皇倒是以他自己战后无罪而投降的,这也是日本投降的条件之一。

侵华战争是谁发动的,主要领导者是谁
答: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日方在中国战场上投入兵力最多时达到三百八十多万人。日本投入的兵力,最多时日军近二百万人,伪军一百余万人。」侵略军最高指挥官东条英机,日本陆军大将,日本统制派军...

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是天皇发起的吗?
答:不是~天皇只不过是一个傀儡~而日本首相则是掌握大权的关键人物~就象现在的小泉纯一郎~在那个时候应该都是由内阁做出决定的`如果算投降的话~那还得属天皇代表没错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是谁发起的?
答:这要看你怎么说了,你可以查查77事变前后的资料,直接发起者:清水节郎、一木清直等。当事日军:驻丰台日军河边旅团第一联队第三大队。当然,一个名不见经转的军人,怎么敢随便挑动战争,背后就是日本军部的支持,大家都懂的

...中国时期的日本天皇是谁?是他主导发动的侵华战争吗?日本怎么会成为...
答:在中日甲午战争时,是明治天皇在中国处于军阀混战阶段时,是大正天皇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是裕仁天皇 虽说日本是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归天皇所管。但日本天皇制中有一个对于天皇权利的限制,便是天皇不掌握实权。天皇制的这一特性,也被日本利用于军事领域。日本军队实行所谓的统帅权独立制度,即军队的...

中日甲午战争的导火索是什么?
答: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训令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得施行认为适当之临机处分”,授权大鸟挑起衅端,发动侵略战争。当中日两国向朝鲜出兵时,朝鲜政府已接受东学党起义军提出的要求,双方签订休战和约,起义军退出全州。朝鲜内战实际上已经停止,清军并未与东学党起义军交战。朝鲜政府为消除日本出兵借口,6月13...

当年日本是从哪里打进中国的
答:年日本是棒子半岛打进中国的,公元1931年9月18日,星期五,农历辛未年八月初七。这一天,在中国沈阳,日本法西斯制造了柳条湖事件,悍然以武力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人民就开始浴血奋战抗击日本侵略者。东北各阶层人民和爱国官兵纷纷组织抗日武装,奋起抵抗。这些抗日...

日本是谁发动的侵略战争??
答:你错了,应该说日本很多战犯没有被绞死,大多数都只是被判刑,但是在美国的默认下,为了拉拢日本对抗中国,所以都漠视了战犯的减刑和被释放,战犯的灵位被放在寺庙里被人们供奉着你不会不知道吧~谁发动的?没有谁,只要是个日本人无论谁当领导者都会义无反顾的侵略中国,没有谁和谁的区分 ...

日本侵华战争的起始时间是?
答:日本侵华战争的起始时间是1931年~1945年.1931年,日军在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起开始侵华战争,霸占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则是掀开了日军全国侵华的序幕,直到1945年8月15日,裕仁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订投降协议,自此日本侵华战争结束,前后共计十四年。1931年9月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