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二战时有关飞机中弹分布和数学概率的故事

作者&投稿:载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详细:有一个故事,说(二战期间?)专家调查了飞机受损情况,某些部位受损回来的多,某些部位受损回来~

第三块钢板的故事来自一位数学家。二战后期,美军对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展开了大规模战略轰炸,每天都有成千架轰炸机呼啸而去,返回时往往损失惨重。美国空军对此十分头疼:如果要降低损失,就要往飞机上焊防弹钢板;但如果整个飞机都焊上钢板,速度航程载弹量什么都要受影响。
怎么办?空军请来数学家亚伯拉罕。沃尔德。沃尔德的方法十分简单。他把统计表发给地勤技师,让他们把飞机上弹洞的位置报上来,然后自己铺开一张大白纸,画出飞机的轮廓,再把那些小窟窿一个个添上去。画完之后大家一看,飞机浑身上下都是窟窿,只有飞行员座舱和尾翼两个地方几乎是空白。
沃尔德告诉大家:从数学家的眼光来看,这张图明显不符合概率分布的规律,而明显违反规律的地方往往就是问题的关键。飞行员们一看就明白了:如果座舱中弹,飞行员就完了;尾翼中弹,飞机失去平衡就要坠落——这两处中弹,轰炸机多半就回不来了,难怪统计数据是一片空白。因此,结论很简单:只需要给这两个部位焊上钢板就行了。

飞机俯冲时,相对速度很快,从地面只能看到飞机的横截面,这时飞机的被弹面小,如果不是正对着飞机,向飞机射击时需要比较精确的提前量,否则很难命中目标,况且那时的防空火力都依靠人工瞄准,本身命中率不高。二战时,使用高射炮需要消耗上万发炮弹才能有机会击落数架飞机。

是第3块钢板的故事,另外的2个也给你。

二战期间,在美国空军中曾流传过3块钢板的故事。
第一块钢板的故事是运输机飞行员讲的。在飞越驼峰航线支援中国抗战时,美军的运输机队常常遭到日军战斗机的偷袭。C-47运输机只有一层铝皮,日军的零式战斗机在屁股后面紧追,一通机枪扫射,飞机上就是一串透明窟窿,有时子弹甚至能穿透飞行座椅,夺去飞行员的生命。情急之下,一些美军飞行员在座椅背后焊上一块钢板。实际上,在与日本飞机激战时,中国空军的飞行员早就用过这个办法。就是靠着这块钢板,他们从日本飞机的火舌下夺回了自己的性命。
第二块钢板的故事来自一位将军。看过好莱坞大片《拯救大兵瑞恩》的观众也许还记得,片中出现过一个死在滑翔机里的美国将军。这是一段真实的故事。诺曼底登陆中,美军第101空降师副师长唐。普拉特准将乘坐滑翔机实施空降作战。起飞前,有些人自作聪明,在机头位置副师长的座位下装上厚厚的钢板,用来防弹。但他们没有想到,由于滑翔机自身没有动力,与牵引的运输机脱钩后,必须保持平衡滑翔降落,而沉重的钢板让滑翔机头重脚轻,一头扎向地面,普拉特准将也摔断了脖子,成为美军在D日阵亡的唯一将领。
第三块钢板的故事来自一位数学家。二战后期,美军对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展开了大规模战略轰炸,每天都有成千架轰炸机呼啸而去,返回时往往损失惨重。美国空军对此十分头疼:如果要降低损失,就要往飞机上焊防弹钢板;但如果整个飞机都焊上钢板,速度航程载弹量什么都要受影响。
怎么办?空军请来数学家亚伯拉罕。沃尔德。沃尔德的方法十分简单。他把统计表发给地勤技师,让他们把飞机上弹洞的位置报上来,然后自己铺开一张大白纸,画出飞机的轮廓,再把那些小窟窿一个个添上去。画完之后大家一看,飞机浑身上下都是窟窿,只有飞行员座舱和尾翼两个地方几乎是空白。
沃尔德告诉大家:从数学家的眼光来看,这张图明显不符合概率分布的规律,而明显违反规律的地方往往就是问题的关键。飞行员们一看就明白了:如果座舱中弹,飞行员就完了;尾翼中弹,飞机失去平衡就要坠落——这两处中弹,轰炸机多半就回不来了,难怪统计数据是一片空白。因此,结论很简单:只需要给这两个部位焊上钢板就行了。
第一块钢板是传奇,机智的飞行员用它挽救了自己的生命,战场上曾有过许多这样的传奇故事,但这种传奇往往像火花一闪即逝;第二块钢板则是教训,是用宝贵的生命换回来的教训,谁都知道焊钢板的人也是好心,但结果却完全相反;而第三块钢板是升华,它用科学的方法,从实战经验中提炼出规律,你可能想像不到,这块讲科学的钢板挽救了数以万计的飞行员的生命。

为什么二战时飞机空袭城市的效果都较不理想
答:火箭只能近距离发射,V1导弹可以从数百公里以外就发射。二战后期德国空军势力渐弱,已无力轰炸英国本土,于是V1、V2导弹本投入实用,都是在法国海岸路基发射的,机载V1导弹只做过相关试验,从未用于实战,原因就是当时导弹制导系统还很不完善,飞行速度慢,误差大,误差有几十千米,被发射出去的导弹有近...

二战中,负责投放广岛原子弹的美军飞机为何能逃生?
答:那么有人可能就会想,既然原子弹各方面的性能都如此的厉害,那么在二战中,负责在广岛投放原子弹的美军飞机为何可以安全的逃生呢?各位不要急,下面我就为大家仔细说明这其中的原因。首先投放原子弹的飞机需要在离广岛上空有一定的距离,因为在原子弹落到地面之前是不会爆炸的,所以飞机的高度越高,美军...

二战广岛原子弹从投放到爆炸仅43秒,投弹美军飞机如何逃脱?
答:当时的投放小男孩和胖子两枚原子弹时候,美国专家是专门研究得出,必须的保持和爆炸中心13公里的距离才能安全的跑出来。那次的行动是由B-29轰炸机实施的。在后来的过程中,B-2在飞机上进行了大范围的减重B,首先是把飞机的装甲卸掉,然后包括飞机上其他的一些不需要的零件卸掉,后来安装了更大马力的发...

二战美国飞机投弹威力?
答:人类有史以来的军火库中,B-29改变了人类的战争方式,没有一种轰炸机堪与匹敌。二战中,美军并未在日本本土登陆一兵一卒,却令日本俯首称臣。B-29发动的火攻日本和空投原子弹行动,不仅彻底摧毁了日本的战争战争潜力,也瓦解了日本“一亿总玉碎”的抵抗决心。波音B-29超级空中堡垒是整个二战中最杰出的...

在美军二战中向广岛投放原子弹从投放到爆炸仅43秒,美军飞机为何能逃生...
答:美国在日本的,广岛投放原子弹的计划,都是经过周密的计算,精心的策划才有,完成的最后投弹任务。如果没有一定的实力时,绝对不会这样干的。在高空支持中投放东西肯定会随着风力发生便宜。据说当时投弹的飞机是套上两个原子弹,儿子最终在广岛上只爆炸了一颗原子弹。但是飞机能够幸免,不得不说美国的科技...

二战战机主要性能数据。
答:武器:机翼12.7*6,最大载弹量:907kg P51B换装帕卡德V-1650-7发动机,功率1283,最大速度703,航程2655(带副油箱时),其他基本同于A型;值得一提的是,被认为空战性能最好的P51,便是换装了喷火式座舱盖(具有较好的视野,但不如P51D的大气泡)的P51B P-51D起换装气泡式座舱盖,空重有所...

二战时期 美军借用成都的机场起降飞机轰炸日本某些城市 确有其事吗
答:”这一段无处不在就足以证明),由于该报告文学的作者其实对二战史并不十分了解,有很大杜撰的成份。实际上,二战时美军使用B29从陆地起飞进行对日本土轰炸,开始阶段均来自四川成都附近的新津等机场,而从印度为基地组织的“驼峰轰炸”行动中,轰炸的目标全部是日本本土以外的包括中国部分地区在内的日战区...

二战哪国航空炸弹爆炸杀伤威力最大?
答:高脚杯炸弹 高脚杯炸弹爆炸后形成的冲击波 此外二战时期的英国还有有一款名为“大水桶”的航空炸弹,顾名思义,它的外形又圆又粗就像一个大水桶,重量达到了惊人的10吨左右,是英国为了炸毁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大坝而专门研制的。据说当时由于投弹距离太低,爆炸后炸弹威力又太大,因此就连投弹飞机都来不及...

为什么有的炸弹被空投后还有降落伞?
答:二战时期大部分炸弹都是高阻炸弹,当时的炸弹大多都是放置在弹仓内的,使用高阻炸弹可以节约空间,增加投弹量。然后在二战结束后,战机的飞行速度越来越快,多用途战斗机逐渐取代了轰炸机的地位,战机上的攻击性炸弹都是悬挂在武器挂架上。高阻炸弹的外观短粗,在飞行的过程中会造成较大的空气阻力,影响...

二战美军怎么让B25从航母起飞轰炸东京?
答:另外,整个太平洋战争中,为适应战事的需要,B-25进行着不断的改装。例如,1943年,在两栖支援任务中,美军发现飞机的扫射比投弹能够更有效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所以对B-25的机炮进行了加强和改装,改装的最终结果竟然在B-25G型机头上加装了75mm的M4谢尔曼的主炮,这是二战实战中飞机上的最大口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