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红星》的历史背景

作者&投稿:裔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歌曲《闪闪红星》,创作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一、《闪闪红星》的历史背景
红军抗击日寇时期。
二、故事内容
少年潘冬子(祝新运--饰)的父亲响应号召,参加了红军抗击敌军,只剩下母亲与东子相依为命。母亲也是抗敌的积极分子,从小耳濡目染的东子虽然只有11岁,也立下了决心长大参加红军对抗日军。
一天,汉奸胡汗三带领日军来捉拿东子的母亲,眼看形势危急,东子妈决定留下来掩护其他群众撤退。在连扔两枚手榴弹砸死多名敌人后,东子妈亦英勇就义。目睹了妈妈被敌人杀害的惨况,东子决心用自己的力量为母亲报仇。
东子开始用自己的机智与勇敢与敌人周旋,暗中帮当地的游击队送盐送信。通与敌人的斗争,东子渐渐成长,替母亲报仇的时刻也终于来到。

扩展资料一、人物原型
《闪闪的红星》是描写鄂豫皖大别山革命根据地麻城的故事。李心田老师在接受《中国广播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小说里潘冬子的原型是鲍声苏,鲍声苏系湖北麻城籍开国中将鲍先志将军的儿子。”
二、主要人物介绍
1、潘冬子
潘冬子是《闪闪的红星》中的人物,年仅十岁的潘冬子一心想参加红军的故事:冬子的爸爸是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他的妈妈被敌人残酷地杀害,冬子发誓要为妈妈报仇。怀着这个心愿他一心要参加红军,于是他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冒险为游击队送盐、送信,在残酷的斗争中不断磨练自己……
2、胡汉三
胡汉三是一个恶霸地主,后来农民运动的时候给镇压了,仓皇出逃。但是在农民运动走入低谷时,胡汉三当上了还乡团团长,镇压农民运动。在回来的时候,得意地叫嚣:“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闪闪的红星

  一首催人奋进的《红星歌》鼓舞着千万听众,时至今日,已成为人们心中宝贵的珍藏。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烂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唱起这首歌,大脑浮现出电影《闪闪红星》里潘冬子、椿伢子、细妹背起书包,和柳溪村大大小小十几个孩子欢天喜地地走进了列宁小学的情景。孩子们手拿红缨枪成立了儿童团,潘冬子在伙伴们的掌声中,戴上了儿童团长的红袖标。

  1973年夏天,著名作词家邬大为和魏宝贵应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作曲家傅庚辰之邀,为影片《闪闪的红星》写主题歌词。一年后,《红星歌》迅速唱红了祖国大江南北。1981年,这首歌曲荣获全国少儿歌曲创作一等奖,被编入小学生音乐教材。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在革命摇篮江西瑞金建立根据地,开始了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革命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潘冬子手中擎着的那颗闪闪红星,象征了革命的火种。在那颗闪闪红星的照耀下,潘冬子积极参加对敌斗争,他在战斗中破坏了吊桥,切断了敌靖卫团的后路,使敌人缴枪投降;他巧妙地把盐化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送给游击队;他和椿伢子把情报送给游击队,搞沉了敌人的运粮船,破坏了敌人的搜山计划;他沉着机智地应付了胡汉三多次狡猾的试探和盘问,最终满怀仇恨地砍死了胡汉三,有力地配合了游击队攻打姚湾镇的军事行动。

  随着革命的节节胜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纷纷翻身做主。一首《红星歌》,有大江东去的魂魄,唱出了革命先辈的渴望和激情,也唱出了当代中国人的执著和豪迈。

  几十年来,《红星歌》词作者邬大为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热爱军队,创作了歌颂祖国和人民、积极向上的作品,把他创作的歌词连接起来就是一部记录时代、催人奋进的长诗,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军旅气息和生活气息。他用“独特的心灵感悟与人生的独白”,写出了“美的朴素与奇崛”,用“慧眼匠心唱大风”的气魄,写出了昂扬雄健的时代大风歌,撑起了中国歌坛的脊梁。

  闪闪红星,辉耀中华,当家做主的中华儿女总能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跨越一个又一个坎坷。当地震灾难来临时,面对废墟下的受灾群众,从四面八方紧急聚集而来施援的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和医护人员,不正是群众心中一颗颗闪闪的红星吗?

一、《闪闪红星》的历史背景

红军抗击日寇时期。

二、故事内容

少年潘冬子(祝新运--饰)的父亲响应号召,参加了红军抗击敌军,只剩下母亲与东子相依为命。母亲也是抗敌的积极分子,从小耳濡目染的东子虽然只有11岁,也立下了决心长大参加红军对抗日军。

一天,汉奸胡汗三带领日军来捉拿东子的母亲,眼看形势危急,东子妈决定留下来掩护其他群众撤退。在连扔两枚手榴弹砸死多名敌人后,东子妈亦英勇就义。目睹了妈妈被敌人杀害的惨况,东子决心用自己的力量为母亲报仇。

东子开始用自己的机智与勇敢与敌人周旋,暗中帮当地的游击队送盐送信。通与敌人的斗争,东子渐渐成长,替母亲报仇的时刻也终于来到。

扩展资料

一、人物原型

《闪闪的红星》是描写鄂豫皖大别山革命根据地麻城的故事。李心田老师在接受《中国广播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小说里潘冬子的原型是鲍声苏,鲍声苏系湖北麻城籍开国中将鲍先志将军的儿子。”

二、主要人物介绍

1、潘冬子

潘冬子是《闪闪的红星》中的人物,年仅十岁的潘冬子一心想参加红军的故事:冬子的爸爸是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他的妈妈被敌人残酷地杀害,冬子发誓要为妈妈报仇。怀着这个心愿他一心要参加红军,于是他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冒险为游击队送盐、送信,在残酷的斗争中不断磨练自己……

2、胡汉三

胡汉三是一个恶霸地主,后来农民运动的时候给镇压了,仓皇出逃。但是在农民运动走入低谷时,胡汉三当上了还乡团团长,镇压农民运动。在回来的时候,得意地叫嚣:“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闪闪的红星



故事以一九三七年红军长征作故事背景。江西柳溪村内,一名天真活泼的小孩潘冬子,本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 但成长到十岁后,便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冬子的父亲是一名红军战士,在村中对抗奸角土豪胡汉三,却不幸被抓,危急中被红军赤卫队员所救,从此冬子对赤卫队队长修竹极度崇拜。柳溪村在赤卫队的保护下过了一段愉快的日子。 好景不常,红军要远赴长征,冬子父亲亦要随行。父子分别在即,潘父赠送一颗红星帽徽予冬子以作鼓励。父亲离开后,柳溪村只留下少量赤卫队员驻扎,大汉奸胡汉三在此时雇用了一批冷血杀手返回柳溪村,重新霸占柳溪村,冬子只好与母亲随赤卫队远走避开。 赤卫队在一次策划反击中,潘母为救所有人牺牲了。从此冬子在父母均不在身边的环境下,在失败及挫折中成长,冬子自强不息,性格逐渐坚强,从一名刚愎自用的小孩,变成一个真正勇敢的热血少年。幕后制作: 《闪闪的红星》是一部于中国电影史上,从七十年代至今一直脍炙人口的经典电影,该片改编自同名小说,讲述一个农村小朋友如何在逆境中成长的故事,三十年间陪着数代的儿童成长。

很多人都以为《闪闪的红星》是描写江西井岗山革命根据地的一个感人故事,其实《闪闪的红星》是描写鄂豫皖大别山革命根据地麻城的故事。李心田老师在接受《中国广播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小说里潘冬子的原型是鲍声苏,鲍声苏系湖北麻城籍开国中将鲍先志将军的儿子。”

那么李心田又是如何结识鲍声苏,并以鲍声苏为原型创作了《闪闪红星》的呢?这还得从鲍先志将军说起。鲍先志, 1911年3月6日生于湖北省麻城市顺河镇西张店鲍家湾一个贫农家庭。1926年秋,鲍先志投身革命宣传活动,并加入少年儿童队,任队长。1930年曾当选村苏维埃主席,当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红军长征后,国民党还乡团将鲍先志的妻子贩买到了外地,将儿子鲍声苏贩卖给了地主。鲍声苏在地主家中受尽折磨。

解放后,鲍声苏找到了父亲鲍先志。鉴于鲍声苏文化水平太低,1961年,鲍先志便让鲍声苏到南京军区举办的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学习。当时李心田是部队文化速成中学的教员。由于鲍声苏在学生当中年纪较大,课余便经常与李心田老师聊天。当时鲍声苏向李心田讲述了自己童年的成长经历,讲到了地主和还乡团的狠毒,讲到了麻城满山红杜鹃(映山红)的美丽,讲到了盼望红军回乡的故事。鲍声苏悲惨的童年深深打动了李心田,“潘冬子”的形象终于跳到了他的面前,为他后来创作《闪闪的红星》提供了有利的素材。

说到“潘冬子”的原型,文革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来证明潘冬子的原型是鲍声苏。1975年初夏,李心田被通知参加一个样板戏的研究会。三个穿灰色服装的人坐在台前,开始时并无意外,后来扯到了《闪闪的红星》上,让李心田谈创作的依据,对许世友的印象如何,一字未提样板戏之事,气氛非常沉闷。一直到中午送李心田回家的路上,其中的一人说《闪闪的红星》出事了,要李心田如实谈创作的依据,不能对军区里任何人讲,并带走李心田的创作手记。

半个月后,创作手记还给了李心田,并告知事情过去了。原来是有人告状到江青那里,说《闪闪的红星》是给许世友树碑立传的。为什么说是为许世友立传呢?因为许世友的儿子许光的经历与鲍声苏有相似的地方。许光原名原名许大安,是许世友与结发妻子朱锡明所生。他从小受战乱之苦,什么苦滋味都尝过。新中国成立后,许世友将他从农村接到身边,并送他到学校补习文化。江青当时很想打倒许世友,便想办法将《闪闪的红星》做一发炮弹。后来,鲍苏声主动承认《闪闪的红星》是写的他们家的事情,此事才有了结论。鲍声苏之所以说是写他们家的事情,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冬子”实际上是鲍声苏弟弟的昵称。鲍声苏的弟弟叫鲍冬冬,聪颖可爱,在南京军区大院里都昵称鲍冬冬为“冬子”。

鲍先志还是现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亮剑》中赵刚政委的重要原型之一。难怪新中国成立后,苏联顾问赞誉他是“中国军队政治工作的专家”。 鲍先志1988年12月30日在南京逝世。

故事梗概急风暴雨的1931年,潘冬子的家乡——柳溪镇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的统治下。潘冬子挑柴经过胡汉三家门前被正准备仓皇逃命的胡汉三拦住盘问,逼他说出他父亲潘行义的下落,并丧心病狂地把潘冬子吊打拷问。这时,红军在潘行义的引导下,打进了柳溪,解救了潘冬子。柳溪建立了红色政权,潘冬子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潘行义在对敌作战中负伤,他在手术中主动将麻药让给阶级兄弟,使潘冬子深受教育。1934年秋,红军主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潘行义随部队转移。临行前,他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陷入了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潘冬子和母亲暂时离开柳溪,转入了深山老林。在当地领导游击队和革命群众进行斗争的红军干部吴修竹,向他们传达了遵义会议的精神,增强了潘冬子和母亲坚持斗争的勇气和力量。为了掩护乡亲们撤退,潘冬子的母亲壮烈牺牲,潘冬子看到母亲的死,变得更加坚强。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潘冬子积极参加对敌斗争,他在战斗中破坏了吊桥,切断了敌靖卫团的后路,使敌人缴枪投降;他巧妙地把盐化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送给游击队;他和椿伢子把情报送给游击队,搞沉了敌人的运粮船,破坏了敌人的搜山计划;他沉着机智地应付了胡汉三多次狡猾的试探和盘问,最终满怀仇恨地砍死了胡汉三,有力地配合了游击队攻打姚湾镇的军事行动。战斗迎来了胜利。1938年,在江南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奉党中央命令,准备开赴抗日前线。上级派潘行义来接吴修竹领导的游击队下山。潘冬子和父亲终于见面了。潘冬子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红军战士,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2334285.html?si=1

《闪闪的红星》是什么时代的电影,小演员们吃了哪苦?
答:《闪闪红星》在70年代和80年代,这是一部著名的优秀儿童电影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名叫潘东子的小男孩的故事。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决心成为红军,无论是多么困难多么艰巨的任务,都能咬牙坚持下去,与敌人战斗机智勇敢,最终胜利,如愿以偿的当上了一名红军战士。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里,江西的一...

闪闪的红星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故事
答:《闪闪的红星》,这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优秀的儿童片,它以在30年代在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江西,一个叫柳溪的山村里,讲述着一个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的统治下的几十户贫苦人家里头所发生的故事。以一位年仅八岁的孩子——潘冬子为人物中心安排情节,设置矛盾,体现了主人公在党和前辈的教育、帮助下...

闪闪的红星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
答:《闪闪的红星》具有现在的现实意义,是年轻人也可以爱国,应该从小培养爱国情怀。它以在30年代在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江西,一个叫柳溪的山村里,讲述着一个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的统治下的几十户贫苦人家里头,所发生的故事。以一位年仅八岁的孩子——潘冬子为人物中心安排情节、设置矛盾,体现了主人...

电影《闪闪的红星》故事发生地是哪里
答:发生地是柳溪镇。柳溪镇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西北35公里的马盂山脚下,总面积229平方公里,有8个行政村,115个居民组,12300口人,民族主要以满族为主,另有蒙族、汉族、回族等。剧情简介 风暴雨的1931年,潘冬子(祝新运饰)的家乡——柳溪镇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刘江饰)的统治下。一天,潘冬子...

帮我搜闪闪的红星思维导图
答:2. 小说通过潘冬子的第一人称回忆,展现了他在汉奸胡汉三迫害下的成长历程,时间跨度从1934年至新中国诞生前夕。3. 潘冬子这个角色从苏区的一名天真儿童,成长为一名自觉的解放军战士,体现了十五年的成长与变迁。4. 《闪闪的红星》是一部深受喜爱的儿童影片,背景设定在30年代江西的柳溪村,描述了当地...

闪闪的红星是什么故事的?
答:《闪闪的红星》写的是红军长征北上抗日以后,留在当地的一个红军后代的孩子——潘冬子的艰苦历程和斗争生活。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回忆的方法,围绕潘冬子和汉奸胡汉三的斗争展开叙述。从1934年至新中国诞生前夕,前后共15年,潘冬子由一个淳朴、天真的苏区儿童逐步成长为一个自觉的解放军战士。小说根据少年儿童...

红色经典书目有哪些
答:红色经典书目:《红岩》、《铁道游击队》、《闪闪红星》、《小英雄雨来》和《青春之歌》等。1、《红岩》小说发生在1948年至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歌颂了革命者在酷刑考验下的坚贞节操,塑造了许云峰、江姐、陈然等众多可歌可泣,...

闪闪的红星拍摄于哪一年
答:《闪闪的红星》拍摄于1973年。《闪闪的红星》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于1974年10月上映,该部影片讲述了在1930年到1939年困苦艰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1931年,有一天潘冬子挑柴经过了胡汉三家门前,他被正准备逃命的胡汉三拦住盘问,逼他说出他父亲潘行义的下落,并且胡汉三将...

闪闪的红星梗概
答:《闪闪的红星》该片讲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相关说明 《闪闪的红星》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中国儿童红色电影。该片由李昂、李俊执导,祝新运、赵汝平、刘继忠主演。于1974年10月1日上映。该片利用电影手段,将许多画面点染成深远的意境,比如,用红军帽上...

描写英勇战斗革命历史的书籍有哪些
答:2、《铁道游击队》这是一部描写在抗日时期,鲁南地区确有这样一支游击队,开始在临(城)枣(庄)支线,以后发展到津浦干线上活动。在广大的革命根据地中由共产党人领导的一支特殊的游击小分队以打击日伪军的交通线为目的而与日伪势力进行游击斗争的英雄故事。3、《闪闪红星》这是一部长篇儿童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