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发展历史

作者&投稿:班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直升机发展史
中国的竹蜻蜓
中国的竹蜻蜓和意大利人达芬奇的直升机草图,为现代直升机的发明提供了启示,指出了正确的思维方向,它们被公认是直升机发展史的起点。竹蜻蜓又叫飞螺旋和“中国陀螺”,这是我们祖先的奇特发明。有人认为,中国在公元前400年就有了竹蜻蜓,另一种比较保守的估计是在明代(公元1400年左右)。这种叫竹蜻蜓的民间玩具,一直流传到现在。
现代直升机尽管比竹蜻蜓复杂千万倍,但其飞行原理却与竹蜻蜓有相似之处。现代直升机的旋翼就好像竹蜻蜓的叶片,旋翼轴就像竹蜻蜓的那根细竹棍儿,带动旋翼的发动袜拿机就好像我们用力搓竹棍儿的罩枣双手。竹蜻蜓的叶片前面圆钝,后面尖锐,上表面比较圆拱,下表面比较平直。当气流经过圆拱的上表面时,其流速快而压力小;当气流经过平直的下表面时,其流速慢而压力大。于是上下表面之间形成了一个压力差,便产生了向上的升力。当升力大于它本身的重量时,竹蜻蜓就会腾空而起。直升机旋翼产生升力的道理与竹蜻蜓是相同的。
《大英百科全书》记载道:这种称为“中国陀螺”的“直升机玩具”在15世纪中叶,也就是在达芬奇绘制带螺丝旋翼的直升机设计图之前,就已经传入了欧洲。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写道:“直升机是人类最早的飞行设想之一,多年来人们一直相信最早提出这一想法的是达?芬奇,但现在都知道,中国人比中世纪的欧洲人更早做出了直升机玩具。”
意大利达芬奇的画
意大利人达芬奇在1483年提出了直升机的设想并绘制了草图。19世纪末,在意大利的米兰图书馆发现了达芬奇在1475年画的一张关于直升机的想象图。这是一个用上浆亚麻布制成的巨大螺旋体,看上去好像一个巨大的螺丝钉。它以弹簧为动力旋转,当达到一定转速时,就会把机体带到空中。驾驶员站在底盘上,拉动钢丝绳,以改变飞行方向。西方人都说,这是最早的直升机设计蓝图。
人类第一架直升机
1907年8月,法国人保罗?科尔尼研制出一架全尺寸载人直升机,并在同年11月13日试飞成功。这架直升机被称为“人类第一架直升机”。这架名为“飞行自行车”的直升机不仅靠自身动力离开地面0.3米,完成了垂直升空,而且还连续飞行了20秒钟,实现了自由飞行。
保罗科尔尼研制的直升机带两副旋翼,主结构为一根V形钢管,机身由V形钢管和6个钢管构成的星形件组成,并采用钢索加强,以增加框架结构的刚度。V形框架中部安装一台24马力的 Antaite 发动机和操作员座椅。机身总长6.20米,重260千克。V形框架两端各装一副直径为6米的旋翼,每副旋翼有2片桨叶。
世界上第一种试飞成功的直升机
1938年,年轻的德国姑娘汉纳赖奇驾驶一架双旋翼直升机在柏林体育场进行了一次完美的飞行表演。这架直升机被直升机界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种试飞成功的直升机。
1936年,德国福克公司在对早期直升机进行多方面改进之后,公开展示了自己制造的FW-61直升机,1年后该机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这是一架机身类似固定翼飞机,但没有固定机翼的大型双旋翼横列式直升机,它的两副旋翼用两组粗大的金属架分别向右上方和左上方支起,两副旋翼水平安装在支架顶部。桨叶平面形状是尖削的,用挥舞铰和摆振铰连接到桨毂上。用自动倾斜器使旋翼旋转平面倾斜进行纵向操纵,通过两副旋翼朝不同方向倾斜实现偏航操纵。旋翼桨叶总距是固定不变的,通过改变旋翼转速来改变旋翼拉力。利用物好拆方向舵和水平尾翼来增加稳定性。FW61旋翼毂上装有周期变距装置,在旋翼旋转过程中可改变桨叶桨距。还有一根可变动桨距的操纵杆来改变旋翼面的倾斜度,以实现飞行方向控制。FW61就是靠这套周期变距装置和操纵杆保证了它的机动飞行。该机旋翼直径7米。动力装置是一台功率140马力的活塞发动机。这是世界上第一架具有正常操纵性的直升机。该机时速100~120公里,航程200公里,起飞重量953千克。
二、请介绍一下我国直升飞机的发展历程
1955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引进原苏制米-4运输直升机,组建起一个直升机飞行大队。为加快国内直升机的发展,1956年我国决定引进米-4的生产线,并定名为直-5。1958、1959年国产直-5和配套用航空活塞发动机,分别有哈尔滨飞机制造厂和东安发动机制造厂试飞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陆续交付部队。
到1979年该生产线停产为止,共生产558架,除少数出口援外,大部分交付空军使用。上世纪60~70年代,为推动我军直升机的继续发展,军内外有关部门曾试图采取改进改型以及研发新型直升机以代替技术上日渐落后的直-5。
1986年10月3日,我国陆航正式成立。直-9:当时国内有条从法国引进的SA365N“海豚”直升机和配套的涡轴发动机生产线,定名为直-9。
陆航决定以直-9为基准平台,并根据作战特点,提出了武装直升机的战术技术指标和作战使用要求定名为直-9武装直升机,交由航空工业和兵器工业两大部门数十个工厂和研究所合作研制。陆航武器的发展建设有此迈出了第一步。
直-11:1991年立项,2000年设计定型 HC120:由中国哈尔滨航空工业公司、欧洲直升机公司和新加坡科技宇航公司联合研制,中方股份25%,2004年开始总装。
直-8:以法国“超黄蜂”为参考机型研制的一种海军岸基反潜直升机。
米-17:1989年后,由于美国封锁,黑鹰零件供应中断,为突破美国的封锁,决定引进米-17。1990年,签订了首批引进10架喀山直升机工厂生产的米-17合同 米-171:自1992年后,陆航开始从乌兰乌德航空制造厂引进米-171
黑鹰:上世纪80年代,中美“蜜月期”时期引进,1989年美国开始对黑鹰关键技术和备件实施封锁。
其他直升机:米-8 米-17B-5 米-17B-7 SA342L1“小羚羊” SA319“云雀”Ⅲ AS 350 B1“松鼠” 。
三、飞机发展历史
自从莱特兄弟1903年第一次进行了有动力的飞行后,时间仅之过了70多年人类就突破了平流层,进入到了外层空间。时至今日,世界上没有哪个表面能躲过卫星的窥视。达芬奇的梦境和设想成为了现实。
人类是一种好战的生物,从实现空中自由飞翔的美丽梦想到让死神上天仅仅用了八年。而首次真正的空战则只是三年后的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蒸汽机、电动机、内燃机等动力装置相继问世,气球的动力来源得到了解决。于是,人们全面展开了对能飞的气球——飞艇的研究。
1852年,法国工程师吉法德进行了研究。同年9月,吉法德进行了首次试飞并获得成功。其后的多次试验发现软式飞艇存在不少问题,飞艇的气囊不仅难以保持外形的恒定,而且容易破损。于是,有人想法在气囊内固定了一个环形龙骨并获得成功。这就是半硬式飞艇。后来,德国一名飞行爱好者用木质材料为飞艇气囊制作了一个外部支架,将气囊固定在支架内保持外形,从而制成了硬式飞艇。这个改进不但彻底解决了保持气囊外形的难题,而且也利于飞艇的搬运。这种结构逐渐成为以后的标准飞艇样式。
1885年底,德国工程师本茨与戴姆勒联合发明了实用的汽油发动机,使人类拥有了推力更大的动力装置。从此以后,飞行器的发展越来越快。
1898年,德国的齐柏林首次设计和制造出了硬式飞艇。这种飞艇使用结构完整的骨架保持气囊的外形,采用活塞式发动机作动力,因而飞行性能好,装载量大。1900年,齐柏林驾驶他那庞大的硬式飞艇成功飞越了康斯坦茨湖,引起轰动

直升机发展历史
答:1938年,年轻的德国姑娘汉纳赖奇驾驶一架双旋翼直升机在柏林体育场进行了一次完美的飞行表演。这架直升机被直升机界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种试飞成功的直升机。1936年,德国福克公司在对早期直升机进行多方面改进之后,公开展示了自己制造的FW-61直升机,1年后该机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这是一架机身类似固定翼飞机,但没有固...

直-8发展史(1):从七一八工程说起
答:1980年5月18日,南太平洋的斐济海域,五星红旗在热带季风中傲然飘扬,中国海军编队如临大敌,等待着SA 321Ja直升机搭载的火箭降落。那一刻,2时30分的雷鸣唤醒了天空,数据舱的顺利回收标志着中国舰载直升机历史上的首次壮举。《人民日报》在5月23日以头条新闻报道了这一重大成就。紧随其后,6月1日,...

直升飞机是怎样发展的?
答:直到1903年第一架飞机诞生后,有了较轻的发动机,直升机的正式研制工作才得以开始。1907年11月13日,法国机械师保罗•科尔尼的直升机完成了历史上首次载人飞离地面(约0.3米)。这架直升机有两副直径6米的旋翼,一前一后地安装在承力支架上,每副旋翼有2片桨叶,动力装置为一台24马力的汽油发...

中国的直升机历史始于哪种机型的直升机?
答:1. 中国直升机的历史始于朱家仁于1944年设计的“蜂鸟式甲型单座直升机”,该机为共轴双旋翼结构,并在1945年秋天研制成功。2. 1948年7月,朱家仁成功研制了“蜂鸟”乙型直升机,该直升机配备的发动机功率为91.7千瓦,旋翼直径7.62米,机高2.63米,总重725.5千克。它的最大飞行速度达到每小时136千米...

ECl20直升机发展历史
答:1992年4月,欧洲直升机公司与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及新加坡科技宇航公司开启了合作,共同推进EC120项目的研发。1993年1月,项目正式启动,标志着一个全新的航空里程碑。经过两年多的努力,1995年4月,EC120成功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随后在1997年底,这款直升机在欧洲顺利获得了认证许可...

武直-11直升机发展历史
答:在2001年4月16日,直-9、直-11和涡轴8A发动机首次获得中国民航总局的适航证,这标志着直-11开始进行民用适航取证验证。1999年底开始的试飞验证了直-11的性能,创造了多项中国直升机飞行记录,包括长时间续航、极端温度下的飞行和转场飞行等,达到国际同类直升机的先进水平。其中,一架由俄罗斯试飞员维尼...

直升机发展历史
答:一、直升机发展史 中国的竹蜻蜓 中国的竹蜻蜓和意大利人达芬奇的直升机草图,为现代直升机的发明提供了启示,指出了正确的思维方向,它们被公认是直升机发展史的起点。 竹蜻蜓又叫飞螺旋和“中国陀螺”,这是我们祖先的奇特发明。有人认为,中国在公元前400年就有了竹蜻蜓,另一种比较保守的估计是在明代(公元1400年左右...

世界上最早的直升飞机,是什么时候,哪国,什么人发明的。
答:伊戈尔·西科尔斯基在1939年建造了第一架真正成功的直升飞机VS—300。 从1928年起,广东飞机制造厂开始研制飞机,并将所有的飞机都定名为“羊城号”。由于广东地方 *** 不迷信外国飞机,也敢于使用本国飞机,这使广东飞机制造厂的飞机研制工作相当出色。 1945—1948年,在国际上直升机刚刚开始发展之时,广东飞机制造厂就...

米-26直升机发展历史
答:作为米-6和米-10之后的重型运输直升机,米-26成为了当今世界上最重的直升机。苏联出于对西伯利亚和北方恶劣环境的考虑,决定研发全天候运输能力强大的机型,其装载能力远超以往,目标是提升1.5至2倍。研发工作在1977年12月14日的首飞后持续了约3年,预生产型在1981年6月的巴黎航空展上首次亮相。军用...

NH90军用直升机发展历史
答:1987年4月,英国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退出了一个关键的军事项目。这个项目就是NH90军用直升机的发展计划。这个项目的目标是研发两种不同型号的直升机,以满足不同的军事需求。其中,FH90是专为舰载设计的护卫舰型,它的主要任务是执行反潜作战,对海面舰艇进行攻击,以及执行搜索和救生任务。这种型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