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口分布不均匀?

作者&投稿:潭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人口不均匀的原因~

分为三种原因
一是社会经济原因:我国是一个临海国家,东部经济较为发展,人口密度大。
二是自然环境原因:我国位于太平洋和亚欧大陆的交界处,由东向西分为三大地理阶梯,一二阶梯环境条件不容乐观,第三阶梯环境条件较好,受太平洋季风影响,气候适宜人们居住,主要由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是一农作物生长。
三是历史原因:大家都知道黄河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而世世代代的王朝的统治中心都是在东部,光南京就是六朝古都。导致至今中国的人口分布还都居于东部。

我所说的是人口的地理分布不均
要是说年龄段分布不均就另当别论了

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总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平原、盆地多, 山地、高原少;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温湿地区多,干寒地区少; 开发早的地区多,开发迟的地区少;沿江、海、交通线的地区多, 交通不便的地区少。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按各省(区)人口平均密度可分成4类地区:①非常稠密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在400人以上,包括沪、京、津、苏、鲁、豫、粤、浙、皖等6省3市。本区土地面积较少,为89.1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9.4%。而人口却达到4.9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8.8%,平均每平方公里高达552人。本区地势平坦,水热资源较丰富,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较发达,交通方便,城市数量多,故人口最为稠密; ②稠密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在200-400人之间,包括渝、冀、鄂、湘、辽、闽、赣、琼、晋、黔等10省市。本区土地面积为147.5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5%,人口4.1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3%,平均每平方公里283人,高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1.13倍。本区除辽、晋外,大部分处于亚热带、热带丘陵山区,水热资源充沛,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工业有一定基础。 故人口密度较大;③较稠密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在100-200人之间, 包括桂、陕、川、吉、云、宁等6省(区)。本区土地面积为155.3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6.3%,人口2.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94%,平均每平方公里155人,高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本区除吉林外,基本上位于第二阶梯,以山地、高原为主,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经济限制,因而人口较少。但本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四川盆地、汉中盆地、径渭平原农业发达, 因而人口密度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稀少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在100人以下,包括黑、甘、蒙、新、青、藏等6个省(区)。本区地域辽阔,土地面积为5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9%,人口1.13亿人,只占全国总人口的9%,平均每平方公里20人,远远低于全国平均的人口密度。本区地处边疆和内陆,多高山、高原和荒漠,自然条件差,开发历史较迟,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等,因而人口 很少。此外,在全国各省(区)、各地区内,由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 人口密度仍有较大的差别。例如,四川成都平原,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在800人以上,而川西山区每平方公里却在100人以下。

我国人口分布一般东部沿海地区多,西部内陆地区少,地理上主要以黑龙江漠河与云南腾冲连线为分界线,东南多,西北少,东南国土面积占全国的43%,而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4%左右,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面积的57%,人口却只占全国人口的6%左右,即有由东南到西北方向随海高度的增加人口密度呈阶梯递减的趋势,而这种趋势还正在加强。
自然原因: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上东部以平原为主,有漫长的海岸线,西部以山地为主,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荒漠,土地可垦殖率低,而且远离沿海,在经济的全球组织中处于边缘腹地的地位,所以西部地区人口承载力比中东部地区低得多。
社会经济原因:历史上,自宋朝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由西部向东部转移,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良好的自然环境推动了经济发展,近代以来,东部地区便利的交通为其发展与交流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为东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东部良好的基础使东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流动,西部地区尽管人口密度比中东部低很多,但西部地区人口对环境的相对压力已经大于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生理密度(以每公顷耕地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已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密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所负担的人口)不仅高于中部地区,而且高于东部地区,比东部地区高出的幅度达50%以上。

这个问题有地理原因有历史原因,也有政治原因。
地理:中国地域广,地形复杂,地表地形破碎,而人类适宜居住的地方大多为低海拔,地形平坦,水量较充足的地区。因而我我总统来说人口分布在东部的平原丘陵地带。而内陆西北地区人口稀少。
历史:我国历史上有过几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最初北方人口居多,安史之乱后,南方人口开始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促使了人口向南移,再加之北方战乱频繁。这也是人口分布不均的重要原因。
政治: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而历来汉族人口最多。历史上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汉族政权,一些统治者采取抑制蛮夷的政策,汉人不与少数民族通婚,中原统治者将少数民族排斥到生存条件较艰苦的地区。统治者将一些重犯流放到边疆。因而也使得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当然还有其他方面原因,如民族风俗习惯等也是分布不均的重要原因

以黑河腾冲为界 东多西少
降水 地形 地势等等的不同啊
西方的沙漠高原哪会有人啊 气温又低 温差大 地势崎岖
东方平原和丘陵气候好 降水丰富 经济发达 当然人多咯

我是初二学生
这个我们刚学呢

女人不愿待在艰苦的地方,这才是最主要的.

主要是地理环境的原因

为什么中国人口分布不均匀?
答:自然原因: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上东部以平原为主,有漫长的海岸线,西部以山地为主,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荒漠,土地可垦殖率低,而且远离沿海,在经济的全球组织中处于边缘腹地的地位,所以西部地区人口承载力比中东部地区低得多。社会经济原因:历史上,自宋朝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由西部向东部转...

中国的人口为什么分布不均匀?
答: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历史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与制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使中国各地的人口分布差异显著。1、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人口逐渐稀少。中国人口的分布极不均衡,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在东南部地区,西半部人口稀疏分散。2、平原地区人口稠密,随地势增高人口渐少。中国人口分布除...

中国人口不均匀的原因
答:一是社会经济原因:我国是一个临海国家,东部经济较为发展,人口密度大。二是自然环境原因:我国位于太平洋和亚欧大陆的交界处,由东向西分为三大地理阶梯,一二阶梯环境条件不容乐观,第三阶梯环境条件较好,受太平洋季风影响,气候适宜人们居住,主要由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是一农作物生长。...

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有哪些
答:1、人口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则人口稀少。2、从全球来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20°~60°地带最为集中。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有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人口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的分布)。从海拔来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

说说我国的人口分布东西部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
答:我国人口分布的现状,是历史长期发展形成的。而分布上的不均匀,则是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生产力比较低下,农牧经济占主导地位,在农业人口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口的分布必然集中到农业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这就是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灌溉方便、气候...

中国人口密度为什么不大
答:人口分布极不均匀。根据查询网易网显示,那是由于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均匀,我国人口分布呈现“东密西疏”的特点,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较大,每平方公里多于400人;中部地区每平方公里近200人;西部地区人口稀少,每平方公里不足10人。

中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县人口相差近300倍,为何差距这么大?
答:然而我国的人口分布却极不均匀。由于地理和气候原因,东部地区地少人多,而西部地区却地广人稀。在西部地区,很多县城的面积比东部的省份还要大,但人口却很少,而东部地区县城大多面积都比较小,但人口非常多,两者之间的差距非常大。首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人口最多的县在哪里,这个地方就是普宁市。...

我国城市人口的结构失衡有哪些表现,什么原因造成,如何改善?
答:1、人们对经济压力的释放,城市的开支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2、环境也是原因之一,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环境清新生活也相对比较安逸。3、国家的补贴比较多,国家现在补贴对农民应该是比较好的,有个农村户口现在比城市户口更有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凭借城市学到的技术,回到农村支持农村的发展。4、观念的...

我国人口不均匀对我国的影响是什么?
答:人口分布不均匀对我国最主要的影响,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人口稀少的地区由于经济起步晚,经济基础薄弱,人才稀缺,经济发展长期严重滞后;人口稠密地区由于过度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需要等原因,造成生态严重破坏和环境污染。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历史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与制约。

人口分布不平均问题
答:太多了。失业人口重多,城市拥挤不堪,公民素质低下 劳动力地区性不足 直接影响我国地区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人口的流动加速不发达地区的经济落后行 发达地区人口多 则会出现环境 教育医疗 公共设施记账的危险 国家在财政政策会加大投入 对人口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和发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