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有哪些宫殿?各有什么特点?

作者&投稿:登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建筑复原图(如秦汉建筑复原图,宫殿复原图)复原依据是什么呢?是否有特定风格,型制?很喜欢古建~

中位于今陕西咸阳市东,当初秦都咸阳城的北部阶地上。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

1、秦汉风格.商周时期已初步形成了中国建筑的某些重要的艺术特征,如方整规则的庭院,纵轴对称的布局,木梁架的结构体系,由屋顶、屋身、基座组成的单体造型,屋顶在立面占的比重很大.但商、周建筑也有地区的、时代的差异.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国文化不同,建筑风格也不统一.大体上可归纳为两种风格,即以齐、晋为主的中原北方风格和以楚、吴为主的江淮风格.秦统一全国,将各国文化集中于关中,汉继承秦文化,全国建筑风格趋于统一.代表秦汉风格的主要是都城、宫室、陵墓和礼制建筑.其特点是,都城区划规则,居住里坊和市场以高墙封闭;宫殿、陵墓都是很大的组群,其主体为高大的团块状的台榭式建筑;重要的单体多为十字轴线对称的纪念型风格,尺度巨大,形象突出;屋顶很大,曲线不显著,但檐端已有了“反宇”;雕刻色彩装饰很多,题材诡谲,造型夸张,色调浓重;重要建筑追求象征涵义,虽然多有宗教性 内容 ,但都能为人所理解.秦汉建筑奠定了中国建筑的理性主义基础,伦理内容明确,布局铺陈舒展,构图整齐规则,同时表现出质朴、刚健、清晰、浓重的艺术风格.

2、隋唐风格.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建筑风格发生重大转变的阶段.中原士族南下,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随着民族的大融合,深厚的中原文化传入南方,同时也 影响 了北方和西北.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得到空前 发展 .随之输入的佛教文化,几乎对所有传统的文学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增加了传统艺术的门类和表现手段,也改变了原有的风格.同时,文人士大夫退隐山林的生活情趣和田园风景诗的出现,以及对江南秀美风景地的开发,正式形成了中国园林的美学思想和基本风格,由此也引伸出浪漫主义的情调.隋唐国内民族大统一,又与西域交往频繁,更促进了多民族间的文化艺术交流.秦汉以来传统的理性精神中糅入了佛教的和西域的异国风味,以及南北朝以来的浪漫情调,终于形成了理性与浪漫相交织的盛唐风格.其特点是,都城气派宏伟,方整规则;宫殿、坛庙等大组群序列恢阔舒展,空间尺度很大;建筑造型浑厚,轮廓参差,装饰华丽;佛寺、佛塔、石窟寺的规模、形式、色调异常丰富多采,表现出中外文化密切交汇的新鲜风格.

3、明清风格.五代至两宋,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商品 经济 有了巨大发展,城市生活内容和人的审美倾向也发生了很显著的变化,随之也改变了艺术的风格.五代十国和宋辽金元时期,国内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文化艺术再一次得到交流融汇;元代对西藏、蒙古地区的开发,以及对阿拉伯文化的吸收,又给传统文化增添了新鲜血液.明代继元又一次统一全国,清代最后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建筑终于在清朝盛期(18世纪)形成最后一种成熟的风格.其特点是,城市仍然规格方整,但城内封闭的里坊和市场变为开敞的街巷,商店临街,街市面貌生动活泼;城市中或近郊多有风景胜地,公共游览活动场所增多;重要的建筑完全定型化、规格化,但群体序列形式很多,手法很丰富;民间建筑、少数民族地区建筑的质量和艺术水平普遍提高,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多种风格;私家和皇家园林大量出现,造园艺术空前繁荣,造园手法最后成熟.总之,盛清建筑继承了前代的理性精神和浪漫情调,按照建筑艺术特有的 规律 ,终于最后形成了中国建筑艺术成熟的典型风格──雍容大度,严谨典丽,机理清晰,而又富于人情趣味.秦汉、隋唐、明清3个时期相距时间基本相等,它们是国家大统一、民族大融合的3个时代,也是封建社会前、中、后3期的代表王朝.作为正面地、综合地反映生活的建筑艺术,这3种时代风格所包含的内容,显然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艺术范围;建筑艺术风格的典型意义和它们的反映功能,显然也远远超过了建筑艺术本身.

秦代都城咸阳位于渭水之滨,因此秦代主要宫殿也分布于关中平原的渭水两岸。 公元前350年,秦国迁都咸阳后,就在渭水北岸陆续构建了很多宫室,称咸阳宫。考古发现表明,咸阳宫建筑基本都是高台楼阁式样,殿堂之间有飞阁互相连通。秦灭六国时,秦始皇(前247—前210年在位)曾下令,每攻灭一国,即在咸阳附近修建一座模仿该国宫殿的建筑。于是,渭水北岸,咸阳宫东北,曾有过一组仿六国宫殿的建筑群。

秦代最著名的宫殿当数阿房宫,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规模之大由此可见。相传当年项羽(前232—前202)入关时,纵火将阿房宫焚毁。但据最新考古成果,阿房宫遗址并未发现大规模焚烧的痕迹。 相反,却有很多证据表明,秦朝灭亡时,阿房宫前殿可能还没有建成。
西汉初期曾利用秦朝残留宫室修筑长乐宫,随后又在其西面建未央宫,作为正式宫殿。文景时期(前179—前141)增辟北宫供太子居住。武帝时(前141—前87),又在城内北部兴建桂宫、明光宫,并在城西上林苑内营造建章宫。

未央宫面积约5平方千米,前殿居中,宫门设阙,以北阙为正门。 未央宫前殿基址南北约350米、东西约200米,仍属高台建筑。汉代未央宫前殿通常用于举行重大朝会,以东西两厢作为日常视事之所。建章宫属于都城之外的离宫,是宫苑结合,兼有朝会、居住、游乐、观赏等多种功能的一种新型宫殿形式。
东汉建都洛阳,先营南宫,后增建北宫,两宫分依都城南北墙,中隔里坊,以三条阁道相连,宫中各有前殿。东汉后期桓帝和灵帝时期(147—189)又增筑东、西两宫。

奥斯卡的脸姐啊;萨拉曼卡;山东龙口放假;路口是否、暗示

老师,你好,我想知道汉朝宫殿的建筑特点,最好是仔细点的
答:秦汉:特点:大宫中套有小宫,而小宫在大宫中各成一区,未央宫的前殿成狭长形,殿内两侧有处理政务的东西厢;著名宫殿: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三国、两晋南北朝:特点:在大朝太极殿左右建有处理日常政务的东西堂;隋唐:特点:依据轴线与左右对称的规划原则,并附会了《周礼》的三朝制度;著名宫殿...

秦汉有哪些宫殿?各有什么特点?
答:未央宫面积约5平方千米,前殿居中,宫门设阙,以北阙为正门。 未央宫前殿基址南北约350米、东西约200米,仍属高台建筑。汉代未央宫前殿通常用于举行重大朝会,以东西两厢作为日常视事之所。建章宫属于都城之外的离宫,是宫苑结合,兼有朝会、居住、游乐、观赏等多种功能的一种新型宫殿形式。东汉建都洛阳,...

中国古代不同的朝代的都城和皇宫分别是什么
答:1、秦咸阳宫——阿房宫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他的都城位于现在西安市的西北部。咸阳背靠大山,南临渭河。秦始皇的宫殿几乎铺满了整座城市。气吞山河的始皇帝动用了数百万的劳工为他修建宫室,包括为他修建死后的陵墓,耗费了二十多年时间,直到他死在巡游的路上,庞大的建筑工程仍然没有结束。2、西...

秦汉建筑的秦代宫殿建筑
答:汉长安城三大宫之一的长乐宫位于城东南,周长90公里,面积5平方公里,占汉长安城面积的1/6,宫内共有前殿、宣德殿等14座宫殿台阁。未央宫位于城西南,始终是汉代的政治中心,史称西宫,其周长9公里,面积5平方公里,占城面积1/7,宫内共有40多个宫殿台阁,十分壮丽雄伟。建章宫是一组宫殿群,周围10...

秦汉建筑特点
答:秦汉建筑特点:一、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 秦汉建筑在商周已初步形成的某些重要艺术特点基础上发展而来,秦汉的统一促进了中原与吴楚建筑文化的交流,较商周而言,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二、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祭祀建筑(礼制建筑)和陵墓为主 秦汉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祭祀建筑(...

中国古代的宫殿是怎样的。急急急。。。
答:以故宫为代表,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特点及其反映的历史文化内涵。 关键词:传统文化 皇家尊严 富丽堂皇 气派 历史文化内涵 1. 秦汉宫殿 1.1 阿房宫:远去帝国的黄梁大梦 朝代坐标:秦(公元前248-公元前206)秦始皇嬴政 阿房宫是秦始皇称帝时修建的皇宫,是秦王朝的巨大宫殿,位于...

秦汉时期的建筑有什么特点?
答:总之,秦汉时期可谓中国建筑的青年时期。建筑特点是:都城区划规则,居住里坊和市场以高墙封闭;宫殿、陵墓都是很大的组群,其主体为高大的团块状的台榭式建筑;重要的单体多为十字轴线对称的纪念型风格,尺度巨大,形象突出;屋顶很大,曲线不显著,但檐端已有了“反宇”;雕刻色彩装饰很多,题材诡谲,造型夸张,色调浓重;重要建筑...

周秦汉唐时期,在关中地区修建的那些宫殿
答:秦始皇的壮志,使"关中三百宫,关外四百家"的规模蔚为壮观,而秦亡汉兴,刘邦的长安城更是以未央宫、长乐宫与建章宫为核心,展现汉代宫殿的壮丽景象。未央宫,曾是汉惠帝之后皇帝的居所,椒房殿、天禄阁等建筑群落展现了皇家气派。长乐宫则以其14座宫殿,尤其是前殿居中、东西宫门的布局,彰显了东方的皇家...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是怎样的呢?
答:秦汉以来出现的亭台楼阁,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建筑物上的装饰可稽考的有:屋顶上的屋翼、飞檐,屋脊两端的瓦兽,门上的门环是铜制兽头型,天花板上画着鸟兽的图形,这些装饰反映了汉代人崇尚灵动的审美风格。2.在战乱中寻找永恒——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寺观建筑 ①佛教寺院的出现 汉明帝时,佛教...

秦汉建筑的介绍
答:秦汉建筑在商周已初步形成的某些重要艺术特点基础上发展而来,秦汉的统一促进了中原与吴楚建筑文化的交流,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 秦汉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祭祀建筑(礼制建筑)和陵墓为主,到汉末,又出现了佛教建筑。都城规划由西周的规矩对称,经春秋战国向自由格局揍变,又逐渐回归于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