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只知有强冤家,而不知有软冤家

作者&投稿:霍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佛法不是送人情的,不同世间法,可以作人情送。古人云:「宁肯己身堕地狱,不以佛法作人情。」如何是将佛法作人情呢?假如有人障碍我,不愿意我修行,我听从他,就是以佛法做人情。这个人情一送我就要堕苦,是不可送的。不要以为顺人情可以结缘,不顺人情结不了缘;当知道这不叫结缘,是叫结冤。

冤家有软冤家,有强冤家。人人只知道有强冤家,不知道软冤家。相打相骂的强冤家,还易防备,易躲避;惟有相亲相爱的软冤家最利害,缠裹生死海中,难出难离。软冤家是些甚么呢?好的朋友,好的亲眷,好的父母,好的夫妻,好的儿女皆是。所以莲池大师说:「觑破冤家,各自寻门走。你走你的阳关路,我过我的独木桥。」莲池大师对于汤夫人软冤家,善于劝导说:「君不见东家郎,昨日街前犹走马,今日棺内已眠尸。」

又云:「君不见西家妇,昨日门前倚闾望,今日家中已嚎丧。」如此劝来劝去,劝的汤夫人也发了道心,各自修行。软冤家恐怕你修行与他不同路而障碍,犹如魔之子孙。佛出世教化魔子魔孙亦修行,魔就慌了神,恐怕子孙了生死,魔就没有眷属了。世间人若经商作贾谋名谋利,家属均生欢喜;若说要出家,家属都要反对。依从他们是顺人情,只有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道,这是晚学曾用过的一个笨主意。本是应当行菩萨道,发菩提心,自度度他,有智能的方能办到,像莲池大师那样大智能人,能度家亲眷属都发心,就是发的菩提心,行的菩萨道。

莲池大师把五色金章、鱼水夫妻、桂子兰孙,都一笔勾了,才好走出生死路。要走出生死路,须众善奉行。佛法度有缘人,当自家亲眷属度。但可度他,而不可被他转。欲度家亲眷属,先要自断杀,而后教他断杀;先自断盗,而后教他断盗;先自断婬,而后教他断婬;先自断妄,而后教他断妄。佛为大慈悲父母,视大地众生,犹如一子。既是一子,岂能令走险道。佛所享受的涅槃寂静乐、菩提觉法乐,众生未得,故婆心切切,说种种法,令众生修行,亦得寂静乐、觉法乐。应当依佛教修行,不应顺众生习气。

无量劫来,轮转六道,设若尸骨不坏,能堆过须弥山;所流血水不干,能积过大海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难得的人身今已得,难闻的佛法今已闻,正好修行。佛在世时,以手撮地取土,谓声闻弟子曰:「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六道中,人道众生少,三恶道众生多。不信试举人亲见之畜生道言,飞的走的,以及昆虫,种类繁多。于中以一蚊虫模拟,或以一苍蝇类与人比,数目超过无量倍,况多种类呢?因为人多造罪,少修功德,故易堕三恶道,所以说,六道中人道最险。到三恶道只是受报,不能造罪,所受之苦是在人道造的,升天亦在人道造的。人道之险是心险也。心极难收住,一时跑到地狱去,一时跑到饿鬼去,一时跑到畜生去,皆是一心。

出家人都是发了菩提心,虽然已发菩提心,就能一变变到三恶道去。怎样变法呢?一念贪心起,即是变饿鬼;一念嗔心起,即是变地狱:一念痴心起,即是变畜生。要对治贪瞋痴,不但不贪,又能施舍,则反恶为善;不但不嗔,还要慈悲,则反恶为善。夫痴者,不明白之谓;当尊不尊,当敬不敬,不明尊卑上下之分,是为痴。对于父母师长应尊之敬之,对于三宝,尤须格外尊敬,因是法身父母故。不痴就翻成智能。愚痴堕畜生道。因为愚痴人别的不懂,还有一点知识,即是贪食贪婬,为熟习气,不学即知。人中只知贪食贪婬,是人中之畜,与禽兽相去几希。贪堕饿鬼,就贪饮食说,千百年不闻桨水之名,常在饥渴之中,饿的七孔流血,饥火焦然。想吃吃不到,口想喝,喝不到口,而又饿不死,业报所感也。

有一公案:有二饿鬼同伴觅食,多年不得,商议分开,各自觅之。一往城内,一在城外,约定孰先得食,即在城门口等候。在城外找饮食的找了很长年月,还是未找著,恐其伴找不着,就还到城门口等候,不知等了若干年岁,方见其伴欢天喜地到来。问其得何美味?频自满足的回答曰:「有偏你,今日得着一滴痔血吃了。」便问你在此候了许多时间?答曰:「我在此站着守候,见城墙已三倾三修矣。」此是饿鬼之苦。嗔堕地狱,地狱有诸种,皆是化生。一日一夜万死万生,堕到镬汤地狱,在油锅炸死了又变一个。食已炸死之肉,食已又跳下锅去炸,三恶道有这样痛苦,都是在人道造的恶因。

大家要痛念生死苦。出家的对于同参道友,在家的对于眷属,皆宜互相劝勉。若不教化他人,而欲一人了生脱死,没有那样解脱的。西域是有佛法地方,有喜庆丧事,必斋僧祈福。佛在世,以供佛为第一福田;佛涅槃后,佛法寄托僧,以供僧为第一福田。一家办喜事,在街上到处觅僧人,找著一位辟支佛应供。受人财施应有法施,为说偈曰:「可叹众生苦,孙儿娶祖母。猪羊席上坐,六亲锅里煮。」这样看起来,人在世间,有何意味?孙儿娶祖母,是软冤家相缠;猪羊席上坐,六亲锅里煮,是强冤家相遇。冤冤相报,酬偿不已。

楞严经云:「汝负我命,我还汝债。」假如学佛法不划清道路,就不能了生脱死。对于不同志的眷属,要起敬起孝,善为劝说同修佛法。如实在不能劝归到同修,则只有一刀两断,各修各的。望大家念念之间,念兹在兹,将生死斩断两截,精进勇猛的修行。



人人只知有强冤家,而不知有软冤家
答:不以佛法作人情。」如何是将佛法作人情呢?假如有人障碍我,不愿意我修行,我听从他,就是以佛法做人情。这个人情一送我就要堕苦,是不可送的。不要以为顺人情可以结缘,不顺人情结不了缘;当知道这不叫结缘,是叫结冤。

郭德纲有什么经典的话?
答:人在天涯,身不由己,风雨踏歌行。江湖子弟,拿得起放得下。放不下,也得放。活一百岁的没几个人,开心就笑,不开心就待会再笑。高高兴兴比什么都强,跟谁较劲都是跟自己较劲。一辈子,忍忍也就过去了。

帮忙翻译一下 西游记 第69回
答:樵夫说:“对,对,对,就是她。这圣贤有这宝贝,特别能灭火。只是因为她用扇子能帮火焰山那边的人,所以他们就叫她铁扇仙。我们这儿的人用不着她,一般只知道她叫罗刹女,是大力牛魔王的老婆。” 行者一听竟然是大力牛魔王的老婆,不由得大吃一惊。行者心里暗暗说:“又碰上冤家了!当年我抓的红孩儿,可是她儿子。即使是...

王阳明心学100句经典名言,每天读一遍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你怎么看...
答: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2、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3、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5、“格物”即“慎独”,即“戒惧”。...

谁帮帮忙,发一下增广贤文的下集
答:福满须防有祸,凶多桥必无争。不怕三十而死,只怕死后无中但知江湖者,都是薄命人。不怕方中打死人,只知方中无好人。说长说短,宁说人长莫说短,施恩施怨,宁施人恩莫施怨。栽要养虎,虎大伤人。冤家抱头死,事要解交人。卷帘归乳燕,开记扇出苍蝇,爱鼠常留饭,怜娥灯罩纱,人命在天,物命在人,奸不通父母,...

红楼梦经典语句
答: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弃厌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似的---王熙凤对刘姥姥语【红楼梦】经典语录二十一此此后生较宝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只是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腼腆含糊---评价秦钟的容貌【红楼梦】经典语录二十二天下...

增广贤文下集的原文及解释,谢谢
答:不怕方中打死人,只知方中无好人。说长说短,宁说人长莫说短;施恩施怨,宁施人恩莫施怨。育林养虎,虎大伤人。冤家抱头死,事要解交人。 卷帘归乳燕,开扇出苍蝇。爱鼠常留饭,怜蛾灯罩纱。人命在天,物命在人。奸不通父母,贼不通地邻。盗贼多出赌博,人命常出奸情。治国信谗必杀忠臣,治家信谗必疏其亲。

给个红楼梦的人物评析
答:黛玉从会吃饭起就吃药,宝钗有“热症”,强如王熙凤,最亲近的平儿也知她是死撑。湘云却体健貌端,割腥啖膻,烧烤鹿肉,全不当一回事。喝醉了酒,枕着芍药花在石头上露宿,香梦沉酣,也不言她感冒。大观园里,才思可堪与钗黛一拼的,只湘云一人而已。芦雪庭、凹晶馆以及历次赛诗联句,湘云都来得快且多,芦雪庭一役...

增广贤文内容
答:《增广贤文》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在《增广贤文》描述的世界里,人是虚伪的,人们为了一己之私变化无常,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从而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文中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运...

先民之初,人只知有母不知有父,便无手足相残之事,待知有父,便有手足相残...
答:用什么诠释窦靖童与李嫣的爱?芈月说 : 先民之初,人只知有母不知有父,便无手足相残之事,待知有父,便有手足相残。兄弟同胞从母是天性,从父只是利益罢了。所以“一母同胞”大多都兄弟姐妹,情深似海,而“一父同胞”古代时就利益熏心,杀兄弑父,至如今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