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德国攻打苏联时,最大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作者&投稿:仉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战的时候德国进攻苏联的路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军分北、中、南三路进攻苏联:
1、北方战线,由德军威廉·里特尔·冯·勒布元帅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负责进攻,苏联红军24个师被彻底击溃,20个师损失60%的人员和装备,德军北方集团军群进抵列宁格勒城下。
2、中部战线,德军突击的重点地区,由德军费多尔·冯·博克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从格罗德诺和布列斯特要塞方向进攻,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沦陷,苏联红军败退350公里,30个师被歼灭,70个师损失50%以上的人员。
3、南方战线,由德军伦德施泰特南方集团军群的主要目的在于占领苏联在乌克兰的农业和工业基地,在战争初期,由于苏联红军在兵力和装备上对德军有明显的优势,德军在这个方向的进展最为缓慢。

扩展资料1941年12月6日,苏联发起反击,突破德军防御并将其击退200-300公里,莫斯科会战以苏联胜利而结束,德军损失了50多万人和大量的技术装备,这也是不可一世的德国陆军在二战中第一次受到重大损失,希特勒“三个月灭亡苏联”的狂言彻底破灭。莫斯科局势得以稳定。
1941年冬天,苏联红军在各条战线上发动冬季攻势,在南部,苏联红军越过刻赤海峡,在克里米亚半岛登陆;在北部,苏联红军试图解列宁格勒的围并且歼灭包围列宁格勒的德军和收复迭米扬斯克。
1942年5月,苏联又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起第一次哈尔科夫战役,试图收复哈尔科夫,但被德军分割包围后歼灭,曼施泰因指挥的德军席卷克里木半岛,攻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并在刻赤战役中将红军彻底击溃。最终,苏联红军的冬季攻势以失败告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德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与德国之间的战争)

天气是客观因素.但是枢要的原因是德国太狂妄自大.错误的估计形势,认为英国和法国一样不堪一击,战前准备过于仓促,没有足够的战略预备队,欧洲国家小,数量多,没占领一个就要分散兵力,希特勒的进攻目标不明确也不准确,他先进攻波兰、奥地利,而不是先拿下法、英两国,在未完成英吉利作战的时候却又对苏开战,致使兵力过于分散,首尾吃紧,对苏作战的前期胜利使得德军产生了苏军不堪一击的盲目轻敌观念,当遇到苏军的顽强抵抗和西泊利亚的寒冬时,战争的转折点就来临了,加之美英开辟了第二战场,使得德军在盟军登陆诺曼底的时候就已经输掉了战争

1939年,德国闪电战袭击波兰并迅速占领波兰。当时苏联还出兵与德国瓜分波兰,为自己赢得了战略缓冲区。苏军在这里驻扎重兵,这无疑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策略。在赢得波兰之后,德军开始横扫西欧。法国在一个多月内投降了,英国也没有穿盔甲逃回了家乡。在这个时候,希特勒犯了第一个错误,那就是他没有尽最大努力轰炸英国领土,他仍然对与英国和谈抱有幻想。所以当他轰炸英国时,他仍然保持着脸。一开始,他没有轰炸伦敦,也没有调动所有空军主力。这给了英国一个喘息的机会。希特勒见与英国和好已无望,便开始全力进入英国已晚,因为美国已经开始在经济和军事上支持英国,并派出飞行员秘密参战,苏联也在边境部署了重兵,准备抢占先机。希特勒看起来很糟糕,他只能放开被轰炸的英国,把主力转移到东部去攻击苏联。

在反苏战略中,希特勒的初衷是直接进攻苏联。当时,德军在闪电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各军兵种相互配合。在几个月内击败苏联并非不可能。这时,希特勒犯了第二个错误,那就是从几个方面进攻苏联。如果德军在战前有明确的目标,那就是集中优势兵力直接夺取莫斯,苏军无法阻止,但当时,德军兵力分散,德军几乎同时进攻莫斯科的斯大林格勒。结果,德军似乎缺少后备力量。尽管德军在战争初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歼灭了数百万苏联军队,但苏联的领土辽阔,机动空间大,后备力量充足。然而,当德军攻入莫斯科城时,它已经筋疲力尽,成为其力量的终结。然而,希特勒强行围攻。精疲力竭的师不可能有任何战斗力。结果,它被苏军的新军西伯利亚军打败了。

在莫斯科长期不能进攻的情况下,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即日本秘密进攻珍珠港,并把美国带进来。美国参战极大地鼓舞了当时苏联和英国的士气,因为苏联可以把远东保卫日本的西伯利亚军群安全地转移到莫斯科。这时,希特勒犯了第三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如果当时斯大林不能调动西伯利亚军队,德军还有夺取莫斯科的希望,但日本秘密进攻珍珠港,也就是说,日本不能在两条战线上作战,进攻苏联远东。此时,希特勒应该调整部署,从莫斯科撤军。他应该撤退一百英里,开始恢复和补充他的部队和弹药。这时,苏军也会利用这一点,等双方其他人,他一定会命令苏军走出莫斯科,收复失地。这样,苏联和德国军队将在莫斯科城下打一场100万人的战斗。经过休整和补充的德军不会在1942年输给苏军,因为当时德军的装备和士气都处于鼎盛时期。如果苏联军队参加战斗,如果你惨败的话,两军会互相战斗,莫斯科可能不会战斗。

对德国来说,1942年是最重要的一年。如果德国不能在1942年打败苏联,它肯定会失败。因为德军的三把斧头已经用尽,而苏联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一旦实力减弱,德军就没有机会了。



最大的问题就是当时苏联太冷了,德国军队完全没有准备御寒的装备,被冻死的军人一批又一批,士气也萎靡了不少。

二战中德国攻打苏联时,最大的问题出现在信心过足,比较轻敌,战术部署欠佳,才输到战役。

二战中德国攻打苏联时,他们忽略了苏联强大的国力,苏联是世界上陆军最多的国家,而且工业技术比较完善,还有就是德国进攻苏联时,苏联士兵单薄有很多都在路上冻死了。

他在攻打苏联时不懂得作战分配,在其攻不下成池之时,不懂得随机应变,最终导致苏联赢得了战争。

二战中德国攻打苏联时,最大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答:1939年,德国闪电战袭击波兰并迅速占领波兰。当时苏联还出兵与德国瓜分波兰,为自己赢得了战略缓冲区。苏军在这里驻扎重兵,这无疑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策略。在赢得波兰之后,德军开始横扫西欧。法国在一个多月内投降了,英国也没有穿盔甲逃回了家乡。在这个时候,希特勒犯了第一个错误,那就是他没有尽最...

请介绍一下二战时苏联和德国的坦克大战?
答:在库尔斯克,是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大战 库尔斯克会战是1943年苏联红军与德国法西斯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进行的一次战略 决战。从战役规模而言,它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战,而就其意义而言,正像希特 勒本人在写给当时德军将领的一封信中所说的:“这次对苏战争的成败可能将取决于库尔斯 克会战的结果。” 长期...

德国入侵苏联,丘吉尔愤怒了,发动了二战史上最大规模的轰炸行动
答:科隆大轰炸是英国对第三帝国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战略轰炸,也是二战中规模较大且富有争议的一次大轰炸,大轰炸并不能促成战争的结束,但是却透示着战争的残酷性,哈里斯被德国人骂作"屠夫",因为在大轰炸中伤亡较多的是平民。不过,大轰炸的确让德国人心颤了,哈里斯向世人显示了皇家空军的高空远程轰炸能力。

德国是二战的战败国,那么战胜国是如何报复德国的?
答:那么,二战德国战败后,战胜国是如何报复的呢?其实,这就要从二战德国的对手苏联开始说起了。因为,二战时德国最大的对手就是苏联,并且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德国攻打苏联的时候,还直接把坦克大炮开到了苏联的首都莫斯科城下,其实别说是苏联了,试问又有那个国战取得胜利后能放过德国呢?更何况,苏联苏军...

为何说苏德战争是20世纪最惨烈的战争?
答:从以上的叙述来看,苏德战争无疑是历史上最惨烈的一次战争。但是为何会死伤这么惨烈,我觉得应该是两国的国力相差尽管不大,但是苏军和德军的作战能力明显是有很大的差距的,质量上是顶不住的,要想胜利就得用数量也就是不惜人命去拼命。就拿苏联与德国发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例子。据说士兵进入战场后平均...

二战中德国进攻苏联失败的失招是什么?主攻将领是谁?苏方反攻的指挥将领...
答:巴格拉季昂”的白俄罗斯战役。1945年作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率军攻克柏林,于5月8日深夜主持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并代表苏联签字;同年6月24日,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胜利大阅兵中担任检阅首长(罗科索夫斯基为受阅部队总指挥)。这些大概就是你要要的吧!参考资料:全是自己的见解 ...

二战中苏德战场双方各伤亡多少人
答:苏德战场双方伤亡人数:德军1180万,死亡及失踪380万、伤病约700万 。苏联红军2960万,死亡及失踪915万、伤病1832万。1941年6月至1945年5月间德国和苏联卷入了一场规模宏大的鏖战,这场战争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在苏德战争中,当时世界上最为训练有素的德国国防军试图打败苏联红军,从而为德国在东方占领...

二战苏联打败德国,哈萨克斯坦为何成为贡献最大的加盟共和国?
答:苏联解体,中亚五国独立后,中亚地区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作为欧亚的桥梁,美国当然不会放过这一地区。因此,苏联解体后,美国曾试图进入,但中亚五国对美国警惕性很强。并没有成功。直到奥巴马快卸任时,美国与中亚才达成“C5+1”机制,但并不代表美国已经介入。中亚五国对美国还是很反感,担心美国...

二战的转折点是什么
答:原本,苏德战争中,德国占据优势,但是经过此役后,双方局势完全反转过来,称得上是二战最为重要的转折。第三部分,“中途岛海战”。自打日本偷袭珍珠港得手,日军在一段时间里气焰甚高,陆续占领太平洋诸多岛屿,下个目标便是中途岛。可以说,中途岛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既能威逼夏威夷,又能迷惑太平洋舰队。...

二战的时候德国进攻苏联的路线?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军分北、中、南三路进攻苏联:1、北方战线,由德军威廉·里特尔·冯·勒布元帅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负责进攻,苏联红军24个师被彻底击溃,20个师损失60%的人员和装备,德军北方集团军群进抵列宁格勒城下。2、中部战线,德军突击的重点地区,由德军费多尔·冯·博克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