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总结

作者&投稿:鲍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多读书,读不同观点的书,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能够拓宽自己的思路,能够增强自己判断真伪的能力。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 八年级 上册历史的知识 总结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1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长征(战略转移)原因

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根本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

二、长征的路线:★★(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路线

瑞金→→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转折

(1)内容:

①集中力量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④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2)意义:

②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3、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哪些困难:①恶劣的自然环境②敌人的围追堵截③缺衣少食

4、长征精神 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陕北红军

2、会宁会师(1936年10月)—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一方面军,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四、长征胜利的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2

北伐战争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共三大(1923.6)

①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 ;③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国民党一大(1924.1广州)

①对三民主义做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②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也是国民大革命的开端)

※ 注:新三民主义同中共二大通过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3、黄埔军校

概况:1924年5月广州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政治和军事并重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意义: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注:1925.3.12 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1925.7 广州国民政府成立,部队改称国民革命军

二、北伐胜利进军

1. 口号 :打倒列强,除军阀

2.时间: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誓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3.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4.过程:初期主战场——湖南、湖北;重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先锋部队——叶挺第四军独立团“铁军”

5.战绩:①消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②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注:1927.1国民政府迁往武汉,武汉国民政府

6.各地工农革命运动的开展(北伐战争与工农革命运动相互促进)

①农民协会组织和会员数剧增②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4蒋介石、上海

(2)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7汪精卫,武汉“分共会议”,“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后果: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南京国民政府:

1927.4.18南京,蒋介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建立

3、全国统一

(1)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1928.6进至北京、天津一带

(2)东北易帜:1928年底,张学良。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4.※教训:①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②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注: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1924-1927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3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背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新 文化 运动的兴起;十月革命的影响

2.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时间:1919.5.4 4.地点:北京 5.主力:学生

6.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7、斗争方式:罢课、游行示威、集会演讲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陈独秀《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的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1.主力: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2.中心: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 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

2.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 的力量

3.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重要作用

4.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地位)

四、五四精神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和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其精神真谛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4

新文化运动 1915年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1.北洋政府统治下政局混乱,社会动荡2.“尊孔复古”逆流;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传播 3.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对辛亥革命 反思 后深刻的认识到,必须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2.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蔡元培等 3.阵地:《新青年》、北京大学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抨击旧道德,旧文化。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鲁迅《狂人 日记 》

2.提倡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陈独秀“德先生”“赛先生”

3.进行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意义

①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②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③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④性质: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局限:对于中国 传统文化 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5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一、二次革命:孙中山、黄兴

1、导火索:宋教仁遇刺案。

2、结果: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失败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孙中山、黄兴流亡日本。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7项准备工作)

失败原因: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帝国主义国家由支持到反对袁世凯众叛亲离。

三、护国战争:

爆发: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维护共和制度。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四、军阀割据

局面: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盘踞东北。 其他如滇系军阀唐继尧,桂系军阀陆荣廷。

对内;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对外: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危害: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到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总结相关 文章 :

★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 历史八年级知识上册总结

★ 2020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梳理

★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经典总结1-2单元总结

★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整理归纳

★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优质总结

★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大全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答:知识的宽度、厚度和精度决定人的成熟度。每一个人比别人成功,只不过是多学了一点知识,多用了一点心而已。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 八年级 上册历史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点1 中华民国的创建 1、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1月1日 措施 :改用公历;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总结
答:多读书,读不同观点的书,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能够拓宽自己的思路,能够增强自己判断真伪的能力。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 八年级 上册历史的知识 总结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1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长征(战略转移)原因 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根本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军事...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答:初中生学习历史要注意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下面为大家总结了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仅供大家参考。 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3、虎门销烟: 时间:1839年,...

八年级上册历史必考知识点
答:历史是中考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下面是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能给大家历史的学习带来帮助。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时间:1900年。(二)目的:为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权益。(三)经过: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在西摩尔率领下发动侵华战争。8月...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答: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起源地:山东 义和团运动:性质:农民阶级反帝爱国运动。战胜战役:廊坊战役。结果:被清政府及外国列强镇压。时间:1900年~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直接原因: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清政府行为: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经过:大沽——天津——北京;一路烧杀抢掠、无...

初二历史知识点归纳
答:这个环节的培养有利于我们在考场上把没见过的材料与我们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 三、注意历史复习中的 记忆方法 。 许多历史知识需要记忆。有好的记忆方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知识的记忆法很多,最常用最有效的记忆方法有以下几种:浓缩记忆法、图示记忆法、数字归纳记忆法、联想比较记忆法。 初二历史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大全 精髓知识点汇总
答:结果:中国战败,签定《南京条约》3、中国战败的原因:①清朝政治腐败,闭关锁国,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②英国是当时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中“清朝政治腐败”是主要原因)(启示:落后就要挨打)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总结的八年级 历史 上册知识点大全,精髓知识点汇总,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重点内容归纳梳理
答:2、中共一大历史意义 ①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了。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③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荣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总结的八年级 历史 上册知识点,仅供参考,...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整理大全
答:2.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农学家。所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知识点2、 书法艺术:(1)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的时间:...

初二历史知识点整理
答:★ 初二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 ★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最新整理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归纳 ★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 初二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 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整理 ★ 初二下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整理 ★ 详细的八年级上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