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经总要》主张什么思想?

作者&投稿:皇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作战指导上《武经总要》提出了哪些思想?~

在作战指导上,《武经总要》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武经总要》在《孙子》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审己”的重要性,指出“善制敌者,必先审于己”,即首先要对己方的各种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先审于己”的基础上,再“察彼之形势”,这样在“兵出于境”的时候便能够“以理击乱一,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对于军队内部的团结,《武经总要》也很重视,认为“战兵先欲团一,团一则千人同心,千人同心则有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认识到内部团结对于战争胜利的重要性。《武经总要》注重以奇取胜,主张用兵时要正确认识正兵和奇兵的关系,使之相辅相成,指出:“奇非正,则无所恃;正非奇,则不能胜。”以正兵作后盾,善用奇兵,就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

《武经总要》的编纂反映了宋朝至仁宗时军事思想的变化。众所周知,宋初为防止武臣夺权,以“安内”为首,实行以文制武,“将从中御”的治军原则,致使宋军屡遭失败。在血的教训面前,宋朝廷开始否定宋太祖以来的军事思想,认识到“国事在戎,设营卫以整其旅”。(宋仁宗《武经总要序》)在朝廷敕命编纂的这部兵书中,总结了包括宋代在内的历代战争经验,重新肯定了“兵贵知变”这一兵家的优秀传统思想;重视将帅的作用和选拔,指出“君不择将,以其国与敌也”;重视军队的训练,认为“盖士有未战而震慑者,马有未驰而疲汗者,非人怯马弱,不习之过也”;重视赏罚,“申赏罚以一其心”,具体规定了”赏格“、“罚条”,等等。

《武经总要》强调《孙子兵法》等兵书中用兵“贵知变”、“不以冥冥决事”的思想,书中还十分注重人在战争中的作用,主张“兵家用人,贵随其长短用之”,注重军队的训练,认为没有胆怯的士兵和萎顿的战马,只是因训练不严而使其然。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内容
答:统治者为了教习文臣武将熟悉军事,命曾公亮等编纂《武经总要》,总结古今兵法和本朝方略,并颁布《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和《李卫公问对》为《武经七书》,官定为武学教材。这时,许洞的《虎钤经》和何去非的《何博士备论》,均对皇帝绝对控制军队指挥权及其危害提出...

不拘泥于古兵法,灵活用兵思想是什么时期的思想?
答:由于古今情况不同,一些军事著作还提出,对古兵法只能采取“或因或革,便于施用而已”(《武经总要》前集卷4)的态度,因为“自古圣人之法,未尝有一定之制,可则因,否则革”(《守城录》卷1)。鉴于“古今异宜,夷险异地”,主张对兵法要“不以法为守,而以法为用”(《何博士备论·霍去病论...

不拘泥于古兵法,灵活用兵思想是什么时期的思想?
答:由于古今情况不同,一些军事著作还提出,对古兵法只能采取“或因或革,便于施用而已”(《武经总要》前集卷4)的态度,因为“自古圣人之法,未尝有一定之制,可则因,否则革”(《守城录》卷1)。鉴于“古今异宜,夷险异地”,主张对兵法要“不以法为守,而以法为用”(《何博士备论·霍去病论...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自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2000多年间,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在军事技术进步和军事实践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内容更加丰富并强调实用。汉代的《淮南子・兵略训》《黄石公三略》,西晋的《战略》,唐代的《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宋代的《武经总要》,明代的《筹海图编》《...

建军思想是由哪四大要素构成的?
答:同时,辽金元的最高统治者,信任将帅,予将帅以机断之权,让将帅“便宜从事”的思想也是相当明确的。2.重视教育训练思想。北宋经同辽、西夏战争的多次失败,从来仁宗开始,更加重视对军队的教育和训练。他们从以往的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到:“用兵欲其便……士卒欲其教”(《武经总要》前集卷2)的道理...

宋元时期中国有哪些重大发明创造?
答:1、火药 北宋初年,曾用以制作火箭、火球等。后来又出现带爆炸性的霹雳炮。南宋时期更出现铁火炮、突火枪枪、火铳等新式武器。这些武器威力巨大,被广泛使用在对蒙战争中。《武经总要》是仁宗时期官方编修的一部详细的军事理论与军事技术的巨著,其中就有大量的火器介绍与火药的配制方法。后来在蒙古人...

中国历史上的军事书目
答:如“往世不可及,来世不可等待,求已者也”的“求已”政治观,主张实行“诛暴乱禁不义”的战争原则,“权敌审将而后举兵”的作战思想等,含朴素的辩证唯物思想。司马法 春秋时司马穰苴撰,计三卷。穰苴姓田,齐景公时尊为大司马而改氏。《司马法》为齐威王时诸臣追辑而成,称为《司马兵法》。该...

我国古代著名兵书是哪两部
答:9. 宋代陈规撰写的《守城录》是关于城邑防御的专著,其积极防御的思想仍有借鉴意义。10. 《虎钤经》为宋代许洞所撰,继承了《孙子兵法》和《太白阴经》的军事辩证法和唯物自然观,强调人为因素在战争中的重要性。11. 我国第一部军事百科性兵书是宋仁宗时期的《武经总要》,它完整地记述了北宋前朝的...

《百站奇法》兵书中认为将领最重要的一条行为原则是什么
答:清雍正后被更名为《百战奇略》,题明刘基撰,实系清人伪托。现有明刻本存世,10卷,3万余字。《百战奇法》以《武经七书》等古代兵法为依据,以五代前的战例相印证,书列百目,着重论述了古代战争的作战原则和方法。它指出:“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明弘治十七年《武经总要》附刻本《百战奇法...

中国军事理论发展史
答:统治者为了教习文臣武将熟悉军事,命曾公亮等编纂《武经总要》,总结古今兵法和本朝方略,并颁布《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和《李卫公问对》为《武经七书》,官定为武学教材。这时,许洞的《虎钤经》和何去非的《何博士备论》,均对皇帝绝对控制军队指挥权及其危害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