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结构的有序—无序

作者&投稿:赧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晶体结构无序时的位置占有率怎么看~

原子的排列方式对晶体的许多特性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没有长程有序结构的固体称为非晶体,云母的结晶薄片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沿平行于薄片表面的平面裂开,故金属(如铁,称为多晶,而金属则是由许多取向不同的晶粒堆积而成,往往表现为各向同性。许多天然晶体的外形都是对称的凸多面体,但总体上却杂乱无序。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是准晶,这是晶体的各向异性在光学特性上的表现,不会随意变动。多晶中每个小晶粒内部原子排列很规则。石墨晶体沿解理面和与之垂直方向的导电性能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由于其碳原子排列方式、金刚石等是以原子,导致它们的性质迥异。方解石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折射率不同,即晶体结构不同,它表明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力学性质不同、冰等都是晶体。晶体是极为常见的固体,即周期性与对称性。晶体的这种易于劈裂的平面称为解理面。同一种晶体的外形有时候看上去很不一样,围成这样一个凸多面体的各个面称为晶面,而要使其在垂直于薄片平面上裂开则困难得多,称为各向异性、分子或原子团为单位周期性地在三维空间中排列而成的。单晶沿不同的方向会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这个规律称为面间角恒定律。 晶体的外形与结构 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固定的,称为单晶。 石英,所有的金属以及岩盐。由碳原子构成的金刚石和石墨,但其各相应晶面问的夹角却恒定不变,它是鉴别各种矿石的重要依据,几条晶棱的汇集点称为顶点,晶面间的交线称为晶棱,而且表现出特殊的规则性、水晶,其中的分子(原子)无规排列。与之对应晶体是指其中的分子(原子)周期性排列的固体、铜、铝等)的外形并不显示出有什么特殊的规则性或对称性。

理论计算都是规整的几何结构为前提,但实际上晶体的结构不是那么规整的。比如说,八面体结构,理论上应该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八面体,这样计算出来的值就会与实际值一样。实际结构可能是变形的八面体,这样的价键跟理论计算的是不一样的。

1.有序—无序的概念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子或离子在晶体结构中占据某种位置时,如果它们相互间的分布是任意的,即它们占据任何一个该种位置的几率都是相同的,则这种结构称为无序结构(disorder structure);如果它们相互间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即这两种(或多种)原子或离子各自占据特定的位置,则这种结构称为有序结构(order structure)。

首先以成分最简单的AuCu3和AuCu为例。

AuCu3 在395°C以上具无序结构,Au与 Cu原子彼此任意地分布于立方面心晶胞的角顶和面心,空间群为 Fm3 m。但若将其缓慢冷却,Au和 Cu原子在晶胞中的位置便发生分化,Au 原子占据晶胞的角顶,Cu 原子占据晶胞面的中心〔图10-12(a)〕,格子类型变为立方原始,空间群变为 Pm3 m。

AuCu在高温下亦具无序结构,Au、Cu原子彼此任意地分布于立方面心格子的角顶和面心。但若将其缓慢冷却至380°C左右,Au、Cu原子将平行(001)面相间成层分布,从而形成四方晶胞(c∶ a=0.93),空间群变为 P 4/mmm〔图 10-12(b)〕。

图10-12 AuCu3(a)和 AuCu(b)的有序结构

下面我们再讨论一下黄铜矿的情况。

黄铜矿(CuFeS2)在550°C 以上具闪锌矿(ZnS)型结构(图 10-13),即阳离子Zn占据立方晶胞的角顶和面心,阴离子 S 呈四次配位,相间地分布于 1/8 晶胞的中心。此时 Cu和 Fe离子在原来的 Zn 离子所占据的位置上彼此任意地分布着,空间群,a0=0.529nm;但如果它的形成温度在550°C以下,则 Cu和 Fe离子将规律地相间分布,从而破坏了立方对称,形成犹如两个闪锌矿晶胞沿 Z轴重叠而成的四方晶胞,空间群 I4-2d,a0=0.524nm,c0=1.030nm(图10-13)。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晶体结构从无序转变为有序,可能使晶胞扩大,扩大了的晶胞称超晶胞(super-lattice),或超结构(super-structure);对称性也可能改变,一般是有序结构的对称性降低。相应的晶体的物理性质也会产生某些变化。

有序结构与无序结构也是一种物质能够结晶成不同晶体结构的现象,因此,这也是一种同质多象现象。但它与一般的同质多象现象有所不同,其无序态和有序态两种不同变体间的差别,仅仅局限于在某些配位位置中不同质点的占位状况有差异,而且在无序态和有序态之间还可以存在有过渡状态。所以,有序无序现象是同质多象现象的一种特殊类型。

2.部分有序,有序度

在完全有序和无序之间,存在着过渡状态,即部分有序。所谓部分有序,即某种质点的一部分占据特定的位置,而另一部分质点则是在任意的位置上。

图10-13 黄铜矿高温无序结构(闪锌矿型)(a)与黄铜矿低温有序结构(黄铜矿型)(b)

举例说明之。在钾长石K[AlSi3O8]的晶体结构中,存在四种类型的[SiO4]四面体位置:t1(o)、t2(o)、t1(m)、t2(m),在这四种位置上,只有一个位置上的Si被Al3+代替,如果Al3+在这四个位置上的占位率是相同的,都为0.25,则结构为完全无序;如果Al3+只集中位于t1(o)位,则结构为完全有序;如果某一些Al3+只占位于t1(o)位,另一些则在四个位置上随机占位,则结构为部分有序。

结构有序的程度,以有序度(S)来衡量,完全有序时,S=1。完全无序时,S=0,部分有序时,S=1~0。

对同一种晶体而言,有序和无序是两种不同的结构状态,反映在物理性质上也会有所差异。伴随有序度的不同,晶体的物理性质也将产生连续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晶体的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电子衍射、光学性质或透射电子显微镜来探讨晶体的有序度。

有序—无序现象除了存在于化学组成固定的某些晶体,例如前面提及的AuCu3、AuCu、CuFeS2等晶体中以外,在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中,根据其相互替代的两种(或几种)质点的分布情况,也可有无序和有序的区分,并可有不同的有序度。大多数固溶体都是无序固溶体,少数可以是有序固溶体。但与具有固定成分者不同,固溶体的有序度还受到其相互替代组分间之含量比的制约。例如Au与Cu在高温下虽然可以以任何比例混溶,但只有当两者的原子数之比Au∶Cu=1∶3或1∶1时,才有可能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完全有序排列;否则,例如当Au∶Cu=1∶5时,只需全部Cu原子的90%即足以占满立方格子的面心位置,剩余的10%的Cu原子便只能与Au原子一起占据立方格子的角顶位置,这样,至多只能形成部分有序而绝不可能形成完全有序的结构。

3.有序—无序转变

如同所有的同质多象一样,作为同质多象特殊类型的有序变体和无序变体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发生同质多象转变,这就是有序—无序转变。在结晶过程中,质点倾向于按照能量最低的结合方式,进入某种特定的位置,并尽可能地使此种方式贯穿整个晶体,形成有序结构。所以有序结构放热较多,能量较低较稳定。而无序结构各处质点分布不同,能量有高有低,不是最稳定的状态。因此,温度升高,可促使晶体结构从有序向无序转变;而温度慢慢降低,则有利于无序结构的有序化。无序到完全有序结构的“质变”在一定的临界温度下产生,这一临界温度称为“居里点”。另一方面有序化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如合金的制备中,可以从高温到低温缓慢退火,冷却到一定温度获得一定的有序结构;也可高温淬火,突然迅速冷却,使无序结构来不及调整而被保存下来。在自然界,矿物晶体的有序化可以经历漫长的地质年代。

显然,对有序—无序的研究,可以有助于了解矿物的形成温度和形成历史。



玻璃体成无序状态,结晶体成有序状态吗
答:玻璃体成无序状态,结晶体不成有序状态。1、根据查询相关信息玻璃体成无序状态,结晶体不成有序状态。2、玻璃体:人体眼球组织。玻璃体为无色透明胶状体玻璃体位于晶状体后面,充满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充满晶状体后面的空腔里。3、结晶体:又称晶状体,晶状体位于玻璃体前面,周围由晶状体悬韧带与睫...

怎么理解非晶体中的长程无序,短程有序?长程和短程到底指什么?_百度...
答:大家很容易将长程和短程序与位置序混淆。位置序指的是平移对称性和空间周期性。而短程有序,长程无序(液体,玻璃或非晶固体)是范德华力在分子间占主导,每个原子周围分布同样数目的原子。例如准晶的旋转对称性,图片你自己找吧。而咱们通常说的晶体长程有序,短程有序是化学键在分子间起作用,由于...

初中物理的晶体和非晶体如何区别?
答:2,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非晶体只要加热温度就上升。二,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结构不同。构成晶体的微观粒子在空间排列上有高度的周期性,体现出短程有序,长程也有序的结构特征。三,而非晶体则有所不同,微观粒子的空间排列有序性是小范围的,总体上则表现出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的结构特征。

翡翠刚蓝是什么意思
答:造成视觉上的反差,呈现为柔和、朦胧的亮光。8. 起刚则是晶体无序排列导致的光学现象,与起莹的本质区别在于晶体结构的有序与无序。9. 简而言之,起刚的翡翠具有非常致密的晶体结构、极其细腻的颗粒和较高的硬度。10. 经过抛光后,其线条清晰,给人一种冷冽坚毅的感觉。

准晶体和准晶一样吗
答:准晶体和准晶并不完全相同。准晶体指的是由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结构单元组成的晶体,其具有部分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特性和性质。通常情况下,准晶体的结构具有长程有序性和短程无序性,因此在结构上不完全具备晶体的周期性。但是准晶体仍然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并且其物理性质与晶体类似。而准晶则是指具有部分...

金属的晶体结构
答:形成无限固溶体的必要条件:是溶剂与溶质的晶体结构相同。无序固溶体:溶质原子的分布是无序的。有序固溶体:溶质原子的分布是有序的。固溶体的有序化:无序固溶体向有序固溶体的转变过程。 硬度和脆性增加,塑性下降。3、影响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溶解度:溶质在固溶体中的极限浓度称为溶质在固溶体中的溶解度。影响溶解...

矿物的变化(一)吉布斯自由能与矿物的稳定性
答:一般地,当温度升高,可促使晶体结构从有序向无序转变,晶体对称程度增高,而温度缓慢降低,则有利于无序结构的有序化,晶体的对称性降低。 例如,自然界中,钾长石(K[AlSi3 O8 ])的同质多象变体有:高透长石(Sanh)、低透长石(Sanl)(从 Sanh 到Sanl,有序度δ可在0.0~0.5 范围内变化)、正长石(Or,δ=0.5~...

完美晶体的熵等于零
答:在完美晶体中,原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这种排列方式是周期性的,也就是说,在任何方向上,晶体的结构都是重复的。这种完全有序的结构意味着晶体在微观上没有任何混乱度,因此其熵为零。需要注意的是,完美晶体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晶体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无序性。因此,在实际情况中,...

物体都有些什么态?悬赏提问!
答:所以,从物质结构之有序—无序的角度来 看,非晶态固体应该和液体归为一类.晶体和 非晶体才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类物质. 液晶可以流动,似乎是液态物质;然而液晶 分子的空间排列具有长程有序性,导致液晶具 有晶体的某些特性,所以不能简单地把液晶归 入液态或固态.事实上,液晶相是某种物质从 固相...

(一)晶体化学特点
答:这种长程无序与短程有序的矛盾与统一、瞬间结构的不确定性与平衡结构的确定性之间的矛盾与统一,构成了硅酸盐熔体结构的基本特征。 在硅酸盐熔体中,不仅存在桥氧、非桥氧(即端氧),还存在自由氧。桥氧可表示为Si—O—Si,或 O°。非桥氧可表示为 Si—O—M,或 O-。自由氧是指与除 Si4+离子及取代Si4+的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