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地理历史文化的几个问题

作者&投稿:濮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北京一个著名关于历史、地理或生物知识的景点~

颐和园九非常不错啊。。
文昌院园藏文物展览
文昌院,位于颐和园内文昌阁之东,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规模最大、品级最高的文物陈列馆。
馆内设有六个专题展厅,陈展了上自商周、下迄晚清数以千计的颐和园精品文物,涵盖了中国传世文物的诸多门类。它们与帝后生活密切相关,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是中国皇家文化最具真实性的物证。[2]
耕织图景观文化展览
耕织图位于颐和园西北部,是颐和园在清漪园时期颇具江南水乡风情的独特园林景观。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当年,昆明湖与玉泉山之间河湖交错,稻田棋布,景色酷似江南;乾隆造园时又特意将原在城内、专门负责为宫廷织造丝绸布料的内务府织染局迁到此处,组成了一处生活气息浓郁、景色淳朴清幽而又融入传统农桑生产的园林景区。因此乾隆将其命名为“耕织图”,意寓着一幅洋溢男耕女织生活情趣的幽美图画。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清漪园,景区内只有一块乾隆御题的耕织图石碑存留至今;1886年至1895年,这里成为清朝专门培养满族海军人才的昆明湖水操学堂;再之后,耕织图地区的功能和归属几经变化,最终成为厂房和生活区,园林景观完全丧失。
水木自亲殿专线展览
水木自亲殿,是乐寿堂建筑群的宫门,五间穿堂殿,前有石造雕栏临水码头。慈禧太后走水路出入颐和园时,常在此码头上下船,清末在殿内装设了第一条皇家御用电话专线。
1908年,清政府开通了颐和园水木自亲殿至西苑(中南海)来薰风门东配殿专备上用的电话专线,专供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使用,致使颐和园成为当时中国的政治、军事及外交指挥中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皇家御用电话专线。
此前,1902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西逃西安返京后,深切体会到通信快捷对处理军政事务的重要,架设开通了北京城(外务部)至颐和园步军衙门公所电话线;随后,清政府又相继筹办开通了东单二条电话局、海淀西苑电话二分局,连通了颐和园与清廷各府衙、八旗各军营的电话线路,形成了北京电话网络的雏形。

大家说的比较多的我就不说了 那我说下56吧
5.河流与城市的分布。
额,高二学的。河流最基本的是供水 (沿河设城市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规律)
还有 防御,比如巴黎最初就是在一个河心岛上
运输 又分为 河运起止点(重庆)过河点位置(伦敦)河流入海口(上海)河流交汇处(武汉)

河流的就这么多 你会学到的

6.珠江三角洲
地理位置:位于我国的南大门
海陆交通便利
是著名的侨乡,邻近港澳
政府政策的支持
等等

希望你能满意 希望别的题的答案你也能满意

  一、我的作业题:
  1.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B.温带季风性气候

  2.下列那些城门在老北京真实存在:
  A.B
  3.北京为治理空气采取的措施有
  供暖用低硫煤 汽车用清洁燃料 增加绿化面积
  4.北京有(三千六)条胡同
  大的胡同三千六,小的胡同赛牛毛

  二、要求完成的几个小调查
  1.您认为北京最具有突出景观的寺院及其景观:(潭柘寺
  )
  2.您印象中北京最美的景色是什么?简述理由。 (自己答)
  3.您心目中最能代表北京建筑特色的写字楼、别墅、豪宅是怎样的?
  4.您认为“京味大宅”应包含那些元素?
  5.如用一句话抒发对北京的热爱,您会说什么?(随便写)
  6.您认为为迎奥运北京在城建、绿化、人性化建设方面还应做什么?(太多了,尽管随便写)

  北京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按照世界七种主要气候类型,应该选B。
  北京的老人们都知道,关于北京的城门有句俗话儿,叫“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说的就是北京城内外进出的城门。
  以前的北京城其实有四城,由外而内分别是外城,内城,皇城,紫禁城。其中的“内九”指的是内城东面的东直门、朝阳门;西面的西直门和阜成门;北面的德胜门、安定门和南面的崇文门、正阳门(前门)和宣武门。“外七”是指在嘉靖三十二年为了抵御外敌增修的外城城门。与最北边和内城的“前三门”平行的是东便门和西便门,东西两边儿分别是广渠门和广安门,南边则是左安门、右安门和直通正阳门的永定门。“皇城四”:东南西北按顺序分别有东安门,天安门,西安门,地安门。

  2、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会,北京也是一个各类各式建筑的展示场所,这里面既有标新立异的概念作品,也有充满浓浓异域风情的建筑。但正如歌词所唱:“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充满京味,凝聚着北京情结的四合院、“京味大宅”依然是北京人的最爱。请列举你心目中最能代表北京建筑特色的写字楼、别墅、豪宅。并说明你认为“京味大宅”应该包含哪些元素?
  3、对北京,很多人都充满了温情和眷恋,一些文人墨客更是不吝笔墨妙笔生花:老舍在《想北平》中形容北京是一杯温和的香片茶,郁达夫吟咏的《北京的秋》意境悠远,林语堂的《京华烟云》描绘了京城的繁华和变迁……作为一个北京人,请以一句话说出你对于北京的热爱,不超过30字。
  4、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2008年的第29届奥运会马上就要在北京召开,你认为北京在城市建设、绿化、人性化建设等方面还应该做好哪些工作?请您献计献策!

  这些题无固定答案的~自己用心写的最好~

一、
1、B
2、ABC
3、
4、大的胡同三千六,小的胡同赛牛毛

二、
1、法源寺
2、北京的胡同
3、民族文化宫等十大建筑
4、
5、我爱北京
6、保护胡同,将北京胡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1.B
2.A
3.供暖用低硫煤 汽车用清洁燃料 增加绿化面积
4.大的胡同三千六,小的胡同赛牛毛

1.潭柘寺
2.天坦
3.不失传统气息的才行
4.石狮子,红柱子,大院子
5.我爱北京
6.保留些传统气息

调查:
1。潭柘寺
2。天坛
3。我觉得没有任何现代建筑能代表北京
4。朱红的柱子
5。北京是我家,我爱我家
6。少拆点胡同和四合院吧,求求你们了……

写字楼--北京京广中心、别墅--紫玉山庄、豪宅--财富公馆.

一.
1、B
2、ABC
3、
4、大的胡同三千六,小的胡同赛牛毛

北京的地理和人文环境
答:《周易》在中国历史上被尊称为“众经之首,大道之源”,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和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只有沿着《周易》这条脉络去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和文明,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一 古都北京、天坛、地坛、日坛、月坛 是按《周易》先天八卦原理设计和建造的 北京古城分为内城外城两部分,今人称为凸字形城。凸字城的...

北京人文地理环境
答:北京地区居民宗教信仰者50多万,约占北京市4%。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对北京的历史、文化、艺术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北京现有宗教活动场所达100多处。北京在历史上曾为六朝都城,在从燕国起的20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宫廷建筑,使北京成为中国拥有...

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什么?
答:在各类特色文化中,美食文化是经久不衰的,通州也是如此。通州得益于京杭大运河的发展,促使该地区可以便利地获得正宗的食材。其中,最为著名、历史最久远的便是通州美食的代表老字号“通州三宝”。北京通州在地理位置上位于北京东南,是北京的副中心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并且其还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因...

北京地理概况有哪些?
答: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的直辖市,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按中央对北京的要求,北京将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和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基础建设及生态环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历史文化名诚和现代化国际城市。北京总面积1680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735平方公里。下辖10个区、8个县。城区:东城区...

古都北京的地理优势
答: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众多名胜古迹。早在七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

北京哪个省
答: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一个直辖市,不属于任何省份。它位于中国北部,承担着国家政治、文化、科技和国际交往的重要职能。以下是关于北京的详细介绍:1. 北京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部,背靠燕山,毗邻天津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它是政治、文化、科技和国际交往的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

要去北京旅游,问点问题
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河北省。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6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北京在哪个部分
答:4. 经济与文化的中心:作为中国的首都和经济、文化中心,北京集中了大量的政府机构、大型企业、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同时,北京还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如故宫、天坛、长城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综上所述,北京位于中国的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城市,也是中国的...

北京属于哪个山脉
答:虽然在地质构造上与周边山脉有联系,但从行政和地理角度来看,北京不属于任何山脉。此外,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平原地貌对于其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北京的周边有一些著名的山脉,如太行山脉和长白山脉等,但它们并不包括北京在内。因此,北京是一个独特的城市,其地理位置和重要性不容忽视。

地理题:阅读以下案例,分组讨论,谈谈你所了解的北京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
答:下面这个?问题一: 资源日益紧张:水资源、土地资源紧张,交通拥挤。 措施: 控制人口或分散集中的人口,建设节约型社会,改善交通条件 ,合理城市规划。问题二: 环境日益恶化:森林减少、风沙危害、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措施: 治理环境污染,注重环境保护,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