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行程问题(两次相遇三个全程不告诉相距长度)五年级

作者&投稿:巨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两次相遇三个全程不告诉相距长度)五年级~

如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他们第一次相遇处距A地700米,两人各自到达B、A后又立即返回,在距B地400米处第二次迎面相遇。A、B两地相距
米。
700*3-400=1700
第二次相遇,说明走了三个行程,每个行程中甲各走了700米,同时,也是走了一个行程加400米。

基本概念
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行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
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
关键问题
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路程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速度和
相遇问题(直线)
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
相遇问题(环形)
甲的路程 +乙的路程=环形周长
追及问题
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 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速度差=路程差
追及问题(直线)
距离差=追者路程-被追者路程=速度差X追及时间
追及问题(环形)
快的路程-慢的路程=曲线的周长
流水问题
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解题关键
船在江河里航行时,除了本身的前进速度外,还受到流水的推送或顶逆,在这种情况下计算船只的航行速度、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叫做流水行船问题。 流水行船问题,是行程问题中的一种,因此行程问题中三个量(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在这里将要反复用到.此外,流水行船问题还有以下两个基本公式: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1)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2) 这里,船速是指船本身的速度,也就是在静水中单位时间里所走过的路程.水速,是指水在单位时间里流过的路程.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分别指顺流航行时和逆流航行时船在单位时间里所行的路程。 根据加减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由公式(l)可以得到: 水速=顺水速度-船速, 船速=顺水速度-水速。 由公式(2)可以得到: 水速=船速-逆水速度, 船速=逆水速度+水速。 这就是说,只要知道了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船的实际速度和水速这三个量中的任意两个,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另外,已知船的逆水速度和顺水速度,根据公式(1)和公式(2),相加和相减就可以得到: 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站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A站90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以原速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刻返回,第二次相遇在离A站50千米处,求A、B两站之间的路程.

解答如下:
第二次相遇时,路程和3个全程,甲行了90*3=270千米 加上50千米的路程,得全程的二倍。 (270+50)÷2=160千米

解释说明:
第一次相遇时,路程和是一个全程,甲行了90千米。
第二次相遇时,路程和是三个全程,说明第二次相遇时的相遇时间是第一次相遇时的相遇时间的三倍,甲第二次相遇时用的时间就是第一次相遇时用的时间的三倍,所以甲第二次相遇时走的路程就是第一次相遇时走的路程的三倍。

1、甲乙两辆汽车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时甲走了75千米,相遇后两车继续以原速行驶,分别到达BA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65千米处再次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甲乙两辆汽车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时甲走了75千米,相遇后两车继续以原速行驶,分别到达BA后,立即返回,在距A地65千米处再次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两辆汽车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时甲走了75千米,相遇后两车继续以原速行驶,分别到达BA后,立即返回,在距中点B侧15千米处再次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甲乙两辆汽车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时甲走了75千米,相遇后两车继续以原速行驶,分别到达BA后,立即返回,在距中点B侧15千米处再次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 75×3-65=160(千米)
2.(75×3+65)÷2=145(千米)
3.(75×3+15)÷(1+0.5)=160(千米)
4.(75×3-15)÷(1+0.5)=140(千米)

如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他们第一次相遇处距A地700米,两人各自到达B、A后又立即返回,在距B地400米处第二次迎面相遇。A、B两地相距 米。

700*3-400=1700

第二次相遇,说明走了三个行程,每个行程中甲各走了700米,同时,也是走了一个行程加400米。

你要问什么????O__O

奥数行程问题:二次相遇、追及问题
答:这篇四年级奥数行程问题:二次相遇、追及问题1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难度:中难度 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两车在离B地64千米处第一次相遇.相遇后两车仍以原速继续行驶,并且在到达对方出发点后,立即沿原路返回,途中两车在距A地48千米处第二次相遇,A、B...

求两道小学奥数环形行程问题数学题的解
答:可知甲比乙分钟多走6米,那么甲的速度和乙的速度可以求出。甲、乙的速度求出了,其它的问题就好解决了。解:400×3÷8=150(米)0.1米/秒=6米/分 (150-6)÷2=72(米)72+6=78(米)400×2÷150×78-400=416-400=16(米)答: 两人第二次相遇点与A点沿跑道上的最短距离是16米。

小学奥数题
答:24.5除以8.5=2……7.5(小张走了两个全程,还多7.5千米)所以,第四次相遇时,距离甲7.5千米,距离乙(8.5-7.5)1千米。和2楼的做出来答案一样呢,这个是我们训练的题目之一哦,好像是在《培优竞赛新方法(六年级)》那本书里呢,是在第19讲的行程问题。好想是这样的。。我的那本书被...

小学奥数火车相遇题,不太理解答案,求详细解释,谢!!
答:第一次相遇,共同行驶1个S;第二次相遇,距离上次相遇点后,还需要共同行驶2个S,共3个S;第三次相遇,距离上次相遇点后,还需要共同行驶2个S,共5个S;以此类推。同时,你还会发现,它们的相遇用时,也是存在这个关系!这个问题,在我几年前,刚刚接触奥数时,说实话,困扰了我很久。原因是,没...

求A、B两地间的路程
答:甲车和乙车两次相遇,(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的时间: 80/x 或 (z-80)/y 第二次相遇的时间: (z+60)/x 或 (2z-60)/y 等式1: 80/x=(z-80)/y 等式2:(z+60)/x=(2z-60)/y 通过这两个等式我们不难得出下面等式 等式3:(z+60)/80=(2z-60)/(z-80)...

...相向而行,在离A地75千米处迎面相遇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
答:这个属行程问题 你可以这么想 两次相遇两人共走了3个全程 而一个全程即第一次相遇甲车行了75千米 3个全程行了75*3=225 此时甲车离A地还有33 即还有33就行了两个全程 (225+33)/2=129 两地相距129

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两次相遇)速求!算式,过程,讲解!好的加分...
答:甲速:乙速=12:9=4:3 设全程为7份 甲第一次行4份,即距A4份 第一次相遇后到第二次相遇行4×2=8份,即 距A为:7-(8-3)=2份 所以 4-2=2份=4.2千米 即 1份=4.2÷2=2.1千米 全程=2.1×7=14.7千米

数学好的进来看看
答:解这道题的过程中,我们从研究相遇问题出发得到二三次相遇的时间相同。而事实上在求关键的一步,也就是第二次和第三次相遇的时间的时候,用到了路程差28千米和速度差5千米/小时。实际上这一步是把它看成追及问题来处理的。这类的行程题在迎春杯的考试中涉及了两次,属于难度较大的题型,学生在解答...

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两次相遇)速求!算式,过程,讲解!好的加分...
答:第一次相遇时,甲乙所行路程比=12:9=4:3,且甲乙合行1个全程 且甲行全程的4÷(4+3)=4/7 第二次相遇时,甲乙所行路程比不变,甲乙合行3个全程,则甲共行4/7×3=12/7个全程 所以AB两地距离4.2÷[(12/7-1)-(1-4/7)]=4.2÷2/7=14.7千米 祝你开心 ...

数学行程问题
答:设队伍的长是X 从队尾到队首,是追及问题,时间是:X/(8-5)=X/3 从队首到队尾,是相遇问题,时间是:X/(8+5)=X/13列方程X/(8-5)+X/(8+5)=12/60 X/3+X/13=1/565X+15X=3980X=39X=0.4875学生队伍长487.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