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是怎么失去缅北的?我看地图齐的时候还有缅北到梁的时候就没了

作者&投稿:宥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梁朝是怎么失去缅北的?我看地图齐的时候还有缅北到梁的时候就没了~


梁朝有缅北,是陈朝吧

认为江心坡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的主要根据,是江心坡地区的原主要土司,比如孟养、里麻等地土司(孟养土司的管辖地还要越过江心坡以西)曾受过明、清两代王朝册封。土司制实是中国控制边远少数民族的一种政治手段,绝大多数原册封的土司领土,后来成为中国的领土。

中缅边境地区,数百年来一直有着大小不一的争夺战。明代开设三宣六慰,1531年(明嘉靖十年)缅甸东吁王朝建立,逐步统一缅甸,并不断进攻明朝所属的土司。人民出版社《世界通史》载:“缅甸(东吁王朝)统一的最后完成,是在莽应龙统治时期(1551-1581年)。莽应龙先于1555年占领阿瓦,1556至1557年建有征服了北部掸族诸小国,东部国境到达泰国境内。经过三次战役,先后占领孟养、孟拱、蛮莫、孟密、伽沙、猛别等地……”

清朝与缅甸发生过两次大规模战争:第一次是为了消灭逃入缅甸的南明残余力量。结果就是缅甸将南明永历帝交给清军,李定国病死,南明在缅境内的最后残余力量瓦解。清军达到目的即返回云南,随后清廷与西南清军主将吴三桂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内部权力斗争上,由于此次战争目的本身不在缅甸,所以对于边境没有多大影响。第二次是在乾隆年间,清军再次击败缅甸,缅向清廷臣服,成为中国的外藩。这导致英缅第三次战争后,缅本部全境沦为英殖民地,但正式的吞并条约是在中英之间签定的。


江心坡指的是位于云南高黎贡山以东的恩梅开江及迈立开江之间一个狭长地带,北起西藏察隅县,南到缅甸尖高山。不过网上流传的7万平方公里说,其实是指密以北的大部分缅北地区(台版中国地图中,把它们都划入中国版图)。现在多属缅甸克钦邦。而所谓“江心坡问题”,其实就是中缅边界问题,确切的说,主要是北段边界是如何勘定的。


争议
江心坡为中华民国政府法定领土的一部分,1941年被中华民国以“永久租借”的方式租借给当时的英国。1949年以后归于缅甸的地方政府自治。依据1960年《中缅边界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丧失其主权,但中华民国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或其与他国签订的边界条约。

香港《开放》杂志执行编辑(自称“学者”)蔡咏梅指出,江心坡即是位于云南省高黎贡山以西的恩梅开江及迈立开江之间的一个狭长地带,长约2000里,宽约500里;北起西藏察隅县,南至缅甸尖高山,在清朝乃属于云南省腾越州的大塘、止那等由土司控制之地。当地的一支少数民族濮曼族人自承是蜀汉诸葛亮平南时所遗汉兵后裔,至今仍祀奉诸葛武侯。

通常江心坡指缅甸北部密支那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即中华民国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版的中国地图相比西南部多出的地区),约7万平方公里,现在属缅甸克钦邦的大部辖境及实皆省的最北境。

缅北一直都是附属国,无所谓得失,齐的地图有,说明不了什么。
也就是说,不能因为梁的地图没有缅北,就说梁把缅北弄丢了。

中国与缅甸的边界问题

江心坡问题,南坎问题

1960年的《中缅边界条约》(即现在的中缅边界线)究竟是如何划界的呢?

南段(尖高山以南)基本保持了1841年线以来的走向,中国放弃了对南坎名义上的主权(永租,年租金1000卢比,与完全割让没有任何实质区别),但对于1941年线阿佤地区边界线作相应修改,原被划给了缅甸的班老、班洪地区重新归属中国。

北段,中国承认缅甸对江心坡的主权,双方基本以高黎贡山脉分水岭为界,但片马地区归还中国。片古岗地区(片马、古浪、岗房,今属怒江州)划界时已明确为缅甸领土,由于中国承认了缅甸对勐卯三角地的实际统治并将其划给缅甸,作为交换,缅甸亦把原属中国的片古岗地区交还中国。“江心坡”指的是位于云南高黎贡山以西的恩梅开江及迈立开江之间一个狭长地带,北起西藏察隅县,南到缅甸尖高山。
而江心坡是“恩梅开江及迈立开江之间一个狭长地带”(两江均在高黎贡山以西),不到这块未定界地区的一半。另外,网上流传的7万平方公里说,其实是指密支/那以北的大部分缅北地区(台版中国地图中,把它们都划入中国版图)。现在多属缅甸克钦邦。

江心坡原分三部,北高南低,上部名江头地,又叫卡枯戛,中部名中石旦,又叫格昂卡,下部名下石旦,又叫卢南卡。上部寒冷,而中、下部炎热。炎热地区的传染媒介、病原体及动物宿主,均易兹生,因而疾病较多,其地有瘴气,面积约为27000平方公里。

“南坎问题”是指位于南畹河和瑞丽江汇合处的勐卯三角地区的归属,又名南畹三角地区,面积约二百五十平方公里。勐卯三角地区主权原来属于中国,这一点没有疑问。但在1894年前(即第一次中(英)缅边界划分),英国人就已经强行修筑了从八莫到南坎的公路。到1897年,中英两国再次签订有关中缅边界条约的时候,英国以“永租”的名义取得了对南坎,中国的这块领土的管辖权。

梁朝初期的地图应该还是掌控着名义统治权的,而且还建立了“德州”府治。缅北包括越南广西都是三国两晋时广义上的交州。但是除了在州府和较大城镇有官吏和少量驻军之外,其他地区都是时叛时归的。中原王朝更迭,“远夷不服”,也就暂时失去此地,一旦中原稳固并强盛,再度统治也不是难事,主要是因为太偏僻中原汉族完全不能居住,缺少思想上的凝聚。而完全的失去应该是在梁朝末年,侯景之乱后,李贲在交州建立的第一个名义上的政权所谓万春国。而随后的陈朝为了稳固江南,同时北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不得不放弃缅北越南。
宋齐梁陈严格说不是一个完全更替的时段,而只是中央政权的更迭,领土的逐渐缩小。每一次政权更迭,总有一部分州郡不服,而中央也就没有力量讨伐。同时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也会趁火打劫,夺走一部分土地。

南朝齐永昌郡依然占有缅北,梁朝全盛时候大概在梁中大同元年(546年),次年侯景之乱起,自此南朝一蹶不振,加之当地土著反抗,永昌郡有名无民。

南朝陈时,濮族诸部兴起,尽为化外之地。再后来就是六诏、南诏、大理世代据有,直至蒙古人南下。

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都是有的,只是政府间是否承认交通线的开放。

梁朝是怎么失去缅北的?我看地图齐的时候还有缅北到梁的时候就没了
答:缅北一直都是附属国,无所谓得失,齐的地图有,说明不了什么。也就是说,不能因为梁的地图没有缅北,就说梁把缅北弄丢了。中国与缅甸的边界问题 江心坡问题,南坎问题 1960年的《中缅边界条约》(即现在的中缅边界线)究竟是如何划界的呢?南段(尖高山以南)基本保持了1841年线以来的走向,中国放弃...

梁朝是怎么失去缅北的?我看地图齐的时候还有缅北到梁的时候就没了
答:梁朝有缅北,是陈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