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ⅠAⅡAⅢAⅣAⅤAⅥA

作者&投稿:尉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Ⅰ.~

(1) (2) (3)Na>S>O(4)HClO 4 ;H 2 SO 4 (5) (6)de(7)KSCN溶液和氯水,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加入氯水显红色(或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变成灰绿色,最后显红褐色。其他合理答案均可);H 2 O 2 +2Fe 2+ +2H + =2Fe 3+ +2H 2 O(8)Al(OH) 3 ;Al 3+ +3AlO 2 - +6H 2 O=4Al(OH) 3 ↓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在第一周期第ⅠA族,为H元素;②在第二周期第ⅥA,为O元素;③在第三周期第ⅢA族,为Al元素;④在第二周期第ⅦA族,为F元素;⑤在第三周期第ⅠA族,为Na元素,⑥在第三周期第ⅥA族,为S元素;⑦在第三周期第ⅦA族,为Cl元素;(1)根据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逐渐增大,Na和Cl在同一周期,Cl和F在同一主族,原子半径有大到小的顺序为:Na>Cl>F;(2)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Cl和S在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Cl>S,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HClO 4 >H 2 SO 4 ;(3)③为Al元素,电子排布式为1s 2 2s 2 2p 6 3s 2 3p 1 ,共有5个不同的能级,共填充了1个1s轨道,1个2s轨道,3个2p轨道,1个3s轨道和1个3p轨道共7个轨道;(4)A、B、C、D、E、F、G、X均由表中元素组成,且B为黄绿色气体,所以B为氯气;A电解生成氯气、C单质和D,所以A为氯化钠,电解氯化钠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所以C为氢气,D为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生成氯化氢,所以E为氯化氢;D单质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和F溶液,且F溶液和氯化氢反应,所以F为铝,①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 2 O═2NaAlO 2 +3H 2 ↑;②A为氯化钠,溶液中的阳离子为钠离子,可用焰色反应检验钠离子的存在,焰色为黄色,证明含有钠离子;③混合物X中的某物质不溶于水,但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且由氯化氢和偏铝酸钠反应生成,所以该物质为氢氧化钠,它在碱性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Al(OH) 3 ?AlO 2 - +H + +H 2 O.故答案为:(1)Na>Cl>F;(2)HClO 4 >H 2 SO 4 ;(3)5;7;(4)①2Al+2NaOH+2H 2 O═2NaAlO 2 +3H 2 ↑;②焰色反应火焰显黄色;③Al(OH) 3 ? AlO 2 - +H + +H 2 O.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F、⑤为Na、⑥为Al、⑦为Si、⑧为S、⑨为Cl.
(1)②为C元素,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为2、4,原子结构示意图为:;⑦元素为硅;⑨元素的离子为Cl-,最外层电子式为8,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硅;;
(2)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故上述元素中Na的金属性最强,F元素非金属性最强,故答案为:Na;F;
(3)①与②形成的最简单共价化合物为CH4,分子中C原子与H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⑤与⑧形成化合物为Na2S,由钠离子与硫离子构成,用Na原子、S原子电子式表示其形成为:,
故答案为:;;
(4)③的气态氢化物为NH3,分子中N原子与H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N原子、H原子的电负性不同,对键合电子吸引能力不同,故二者之间形成极性键;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溶液呈碱性,
故答案为:;极性键;碱;
(5)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Na>Al>Si,故答案为:Na>Al>Si;
(6)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故非金属性:Cl>S>Si,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稳定性越稳定,故氢化物稳定性:HCl>H2S>SiH4,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故酸性:HClO4>H2SO4>H2SiO3,故答案为:HCl;HClO4>H2SO4>H2SiO3
(7)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次氯酸钙可以用作漂白剂,故答案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漂白剂;
(8)⑤、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铝,二者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故答案为:Al(OH)3+OH-=AlO2-+2H2O.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 ...
答: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O、④为F、⑤为Na、⑥为Al、⑦为Si、⑧为P、⑨为Cl.(1)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故上述元素中Na的金属性最强,F的非金属性最强;氯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有3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 ...
答:根据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元素的种类,①为H元素,②为C元素,③为N元素,④为O元素,⑤为Na元素,⑥为Al元素,⑦为S元素,⑧为Cl元素,⑨为Ar元素,(1)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金属性最强的为Na,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一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 ...
答:Ⅰ.根据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元素的种类,①为H元素,②为C元素,③为N元素,④为O元素,⑤为Na元素,⑥为Al元素,⑦为S元素,⑧为Cl元素,(1)Cl-离子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有3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为2、8、8,则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2)元素⑦为S,...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 ...
答: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Na,⑥为Al,⑦为Si,⑧为S,⑨为Cl,(1)H原子半径是所元素中最小的,故答案为:H;(2)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O2->Na+>Al3+,故答案为:O2-;(3)非金属性N>C>Si,元素的非...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 ...
答: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Na、⑥为Al、⑦为Si、⑧为S、⑨为Cl.(1)①、④两种元素的名称分别为氢、氧,故答案为:氢;氧;(2)⑤、⑨两种元素的符号 分别为Na、Cl,故答案为:Na;Cl;(3)Al3+离子核电荷数为13,核外电子数为10,有2个电子层...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答: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Na,⑥为Al,⑦为Si,⑧为Cl,(1)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元素为Si元素,处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IV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IVA族;(2)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
答:(1)H Mg Ca(2) 或 (3)大于(4)四面体 极性 先产生蓝色沉淀,后溶解得深蓝色溶液(5)12 (6)TiN>MgO>CaO>KCl 6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①~⑩分别是H、C、N、O、Mg、Al、Cl、Ca、Mn、Fe。(1)区的名称来自于按照构造原理最后填入...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 ...
答: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Na,⑥为Al,⑦为Si,⑧为Cl.(1)①、③、⑧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为氯化铵,其电子式为 ,②、④两元素构成的三原子分子为CO 2 ,结构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故答案为: ;非极性分子;(2)Al的...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b、c…为部分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
答: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a为H,b为Mg,c为K,d为Co,e为Al,f为C,g为Ge,h为O,i为F,j为Cl,K为Br,l为I.(1)由d的位置可知,d处于第四周期第Ⅷ族,故答案为:第四周期第Ⅷ族;(2)k为Br,处于第四周期ⅦA族,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 ...
答:根据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元素的种类,①为H元素,②为C元素,③为N元素,④为O元素,⑤为Na元素,⑥为Al元素,⑦为Si元素,⑧为Cl元素,(1)Na与Al同周期,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Na>Al,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则有原子半径Na>A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