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程的方法

作者&投稿:沈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学的解方程方法~

小学的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如下: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系数化成1。
扩展资料:
一元一次方程最早见于约公元前1600年的古埃及时期。公元820年左右,数学家花拉子米在《对消与还原》一书中提出了“合并同类项”、“移项”的一元一次方程思想。16世纪,数学家韦达创立符号代数之后,提出了方程的移项与同除命题。1859年,数学家李善兰正式将这类等式译为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的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分配问题、盈亏问题、积分表问题、电话计费问题、数字问题。如果仅使用算术,部分问题解决起来可能异常复杂,难以理解。
而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建立,将能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抽象成一元一次方程可解决的数学问题。例如在丢番图问题中,仅使用整式可能无从下手,而通过一元一次方程寻找作为等量关系的“年龄”,则会使问题简化。

1、估算法:刚学解方程时的入门方法。直接估计方程的解,然后代入原方程验证。
2、应用等式的性质进行解方程。
3、合并同类项:使方程变形为单项式
4、移项:将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左边,常数项移到右边
例如:3+x=18
解:x=18-3
x=15
5、去括号:运用去括号法则,将方程中的括号去掉。
4x+2(79-x)=192
解: 4x+158-2x=192
4x-2x+158=192
2x+158=192
2x=192-158
x=17
6、公式法:有一些方程,已经研究出解的一般形式,成为固定的公式,可以直接利用公式。可解的多元高次的方程一般都有公式可循。
7、函数图像法:利用方程的解为两个以上关联函数图像的交点的几何意义求解。

扩展资料
解方程依据
1、移项变号:把方程中的某些项带着前面的符号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并且加变减,减变加,乘变除以,除以变乘;
2、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用字母表示为:若a=b,c为一个数或一个代数式。
(1)a+c=b+c
(2)a-c=b-c
性质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用字母表示为:若a=b,c为一个数或一个代数式(不为0)。则:
a×c=b×c 或a/c=b/c
性质3:若a=b,则b=a(等式的对称性)。
性质4:若a=b,b=c则a=c(等式的传递性)。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实在不行(你买个卡西欧的fx-500的计算器 有解方程的)

一、知识要点:

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都是整式方程,它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今后学习数学的基

础,应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bx+c=0, (a≠0),它是只含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的整式方程。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方法是通过“降次”将它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有四种解

法:1、直接开平方法;2、配方法;3、公式法;4、因式分解法。

二、方法、例题精讲:

1、直接开平方法:

直接开平方法就是用直接开平方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 (n≥0)的

方程,其解为x=m± .

例1.解方程(1)(3x+1)2=7 (2)9x2-24x+16=11

分析:(1)此方程显然用直接开平方法好做,(2)方程左边是完全平方式(3x-4)2,右边=11>0,所以

此方程也可用直接开平方法解。

(1)解:(3x+1)2=7×

∴(3x+1)2=5

∴3x+1=±(注意不要丢解)

∴x=

∴原方程的解为x1=,x2=

(2)解: 9x2-24x+16=11

∴(3x-4)2=11

∴3x-4=±

∴x=

∴原方程的解为x1=,x2=

2.配方法:用配方法解方程ax2+bx+c=0 (a≠0)

先将常数c移到方程右边:ax2+bx=-c

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x2+x=-

方程两边分别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x2+x+( )2=- +( )2

方程左边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x+ )2=

当b2-4ac≥0时,x+ =±

∴x=(这就是求根公式)

例2.用配方法解方程 3x2-4x-2=0

解:将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 3x2-4x=2

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x2-x=

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x2-x+( )2= +( )2

配方:(x-)2=

直接开平方得:x-=±

∴x=

∴原方程的解为x1=,x2= .

3.公式法: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然后计算判别式△=b2-4ac的值,当b2-4ac≥0时,把各项

系数a, b, c的值代入求根公式x=(b2-4ac≥0)就可得到方程的根。

例3.用公式法解方程 2x2-8x=-5

解: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2x2-8x+5=0

∴a=2, b=-8, c=5

b2-4ac=(-8)2-4×2×5=64-40=24>0

∴x= = =

∴原方程的解为x1=,x2= .

4.因式分解法:把方程变形为一边是零,把另一边的二次三项式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让

两个一次因式分别等于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所得到的根,就是原方程的两个

根。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例4.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 (x+3)(x-6)=-8 (2) 2x2+3x=0

(3) 6x2+5x-50=0 (选学) (4)x2-2( + )x+4=0 (选学)

(1)解:(x+3)(x-6)=-8 化简整理得

x2-3x-10=0 (方程左边为二次三项式,右边为零)

(x-5)(x+2)=0 (方程左边分解因式)

∴x-5=0或x+2=0 (转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x1=5,x2=-2是原方程的解。

(2)解:2x2+3x=0

x(2x+3)=0 (用提公因式法将方程左边分解因式)

∴x=0或2x+3=0 (转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x1=0,x2=-是原方程的解。

注意:有些同学做这种题目时容易丢掉x=0这个解,应记住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解。

(3)解:6x2+5x-50=0

(2x-5)(3x+10)=0 (十字相乘分解因式时要特别注意符号不要出错)

∴2x-5=0或3x+10=0

∴x1=, x2=- 是原方程的解。

(4)解:x2-2(+ )x+4 =0 (∵4 可分解为2 ·2 ,∴此题可用因式分解法)

(x-2)(x-2 )=0

∴x1=2 ,x2=2是原方程的解。

小结:

一般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还是因式分解法,在应用因式分解法时,一般要先将方程写成一般

形式,同时应使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

直接开平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

公式法和配方法是最重要的方法。公式法适用于任何一元二次方程(有人称之为万能法),在使用公式

法时,一定要把原方程化成一般形式,以便确定系数,而且在用公式前应先计算判别式的值,以便判断方程

是否有解。

配方法是推导公式的工具,掌握公式法后就可以直接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了,所以一般不用配方法

解一元二次方程。但是,配方法在学习其他数学知识时有广泛的应用,是初中要求掌握的三种重要的数学方

法之一,一定要掌握好。(三种重要的数学方法: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

例5.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选学)

(1)4(x+2)2-9(x-3)2=0 (2)x2+(2-)x+ -3=0

(3) x2-2 x=- (4)4x2-4mx-10x+m2+5m+6=0

分析:(1)首先应观察题目有无特点,不要盲目地先做乘法运算。观察后发现,方程左边可用平方差

公式分解因式,化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

(2)可用十字相乘法将方程左边因式分解。

(3)化成一般形式后利用公式法解。

(4)把方程变形为 4x2-2(2m+5)x+(m+2)(m+3)=0,然后可利用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

(1)解:4(x+2)2-9(x-3)2=0

[2(x+2)+3(x-3)][2(x+2)-3(x-3)]=0

(5x-5)(-x+13)=0

5x-5=0或-x+13=0

∴x1=1,x2=13

(2)解: x2+(2- )x+ -3=0

[x-(-3)](x-1)=0

x-(-3)=0或x-1=0

∴x1=-3,x2=1

(3)解:x2-2 x=-

x2-2 x+ =0 (先化成一般形式)

△=(-2 )2-4 ×=12-8=4>0

∴x=

∴x1=,x2=

(4)解:4x2-4mx-10x+m2+5m+6=0

4x2-2(2m+5)x+(m+2)(m+3)=0

[2x-(m+2)][2x-(m+3)]=0

2x-(m+2)=0或2x-(m+3)=0

∴x1= ,x2=

例6.求方程3(x+1)2+5(x+1)(x-4)+2(x-4)2=0的二根。 (选学)

分析:此方程如果先做乘方,乘法,合并同类项化成一般形式后再做将会比较繁琐,仔细观察题目,我

们发现如果把x+1和x-4分别看作一个整体,则方程左边可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实际上是运用换元的方

法)

解:[3(x+1)+2(x-4)][(x+1)+(x-4)]=0

即 (5x-5)(2x-3)=0

∴5(x-1)(2x-3)=0

(x-1)(2x-3)=0

∴x-1=0或2x-3=0

∴x1=1,x2=是原方程的解。

例7.用配方法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px+q=0

解:x2+px+q=0可变形为

x2+px=-q (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

x2+px+( )2=-q+()2 (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x+)2= (配方)

当p2-4q≥0时,≥0(必须对p2-4q进行分类讨论)

∴x=- ±=

∴x1= ,x2=

当p2-4q<0时,<0此时原方程无实根。

说明:本题是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题目中对p, q没有附加条件,因此在解题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对字母

取值的要求,必要时进行分类讨论。

练习:

(一)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 6x2-x-2=0 2. (x+5)(x-5)=3

3. x2-x=0 4. x2-4x+4=0

5. 3x2+1=2x 6. (2x+3)2+5(2x+3)-6=0

(二)解下列关于x的方程

1.x2-ax+-b2=0 2. x2-( + )ax+ a2=0

练习参考答案:

(一)1.x1=- ,x2= 2.x1=2,x2=-2

3.x1=0,x2= 4.x1=x2=2 5.x1=x2=

6.解:(把2x+3看作一个整体,将方程左边分解因式)

[(2x+3)+6][(2x+3)-1]=0

即 (2x+9)(2x+2)=0

∴2x+9=0或2x+2=0

∴x1=-,x2=-1是原方程的解。

(二)1.解:x2-ax+( +b)( -b)=0 2、解:x2-(+ )ax+ a· a=0

[x-( +b)] [x-( -b)]=0 (x- a)(x-a)=0

∴x-( +b)=0或x-( -b) =0 x- a=0或x-a=0

∴x1= +b,x2= -b是 ∴x1= a,x2=a是

原方程的解。 原方程的解。

测试(有答案在下面)

选择题

1.方程x(x-5)=5(x-5)的根是( )

A、x=5 B、x=-5 C、x1=x2=5 D、x1=x2=-5

2.多项式a2+4a-10的值等于11,则a的值为( )。

A、3或7 B、-3或7 C、3或-7 D、-3或-7

3.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之和等于零,那么方程必有一个

根是( )。

A、0 B、1 C、-1 D、±1

4.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个根是零的条件为( )。

A、b≠0且c=0 B、b=0且c≠0

C、b=0且c=0 D、c=0

5. 方程x2-3x=10的两个根是( )。

A、-2,5 B、2,-5 C、2,5 D、-2,-5

6. 方程x2-3x+3=0的解是( )。

A、 B、 C、 D、无实根

7. 方程2x2-0.15=0的解是( )。

A、x= B、x=-

C、x1=0.27, x2=-0.27 D、x1=, x2=-

8. 方程x2-x-4=0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后,所得的方程是( )。

A、(x-)2= B、(x- )2=-

C、(x- )2= D、以上答案都不对

9.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2x-m=0,用配方法解该方程配方后的方程是( )。

A、(x-1)2=m2+1 B、(x-1)2=m-1 C、(x-1)2=1-m D、(x-1)2=m+1

答案与解析

答案:1.C 2.C 3.B 4.D 5.A 6.D 7.D 8.C 9.D

解析:

1.分析:移项得:(x-5)2=0,则x1=x2=5,

注意:方程两边不要轻易除以一个整式,另外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一定是两个。

2.分析:依题意得:a2+4a-10=11, 解得 a=3或a=-7.

3.分析:依题意:有a+b+c=0, 方程左侧为a+b+c, 且具仅有x=1时, ax2+bx+c=a+b+c,意味着当x=1

时,方程成立,则必有根为x=1。

4.分析: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若有一个根为零,

则ax2+bx+c必存在因式x,则有且仅有c=0时,存在公因式x,所以 c=0.

另外,还可以将x=0代入,得c=0,更简单!

5.分析:原方程变为 x2-3x-10=0,

则(x-5)(x+2)=0

x-5=0 或x+2=0

x1=5, x2=-2.

6.分析:Δ=9-4×3=-3<0,则原方程无实根。

7.分析:2x2=0.15

x2=

x=±

注意根式的化简,并注意直接开平方时,不要丢根。

8.分析:两边乘以3得:x2-3x-12=0,然后按照一次项系数配方,x2-3x+(-)2=12+(- )2,

整理为:(x-)2=

方程可以利用等式性质变形,并且 x2-bx配方时,配方项为一次项系数-b的一半的平方。

9.分析:x2-2x=m, 则 x2-2x+1=m+1

则(x-1)2=m+1.

中考解析

考题评析

1.(甘肃省)方程的根是( )

(A) (B) (C) 或 (D) 或

评析:因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根,所以用排除法,排除A、B选项,再用验证法在C、D选项中选出正确

选项。也可以用因式分解的方法解此方程求出结果对照选项也可以。选项A、B是只考虑了一方面忘记了一元

二次方程是两个根,所以是错误的,而选项D中x=-1,不能使方程左右相等,所以也是错误的。正确选项为

C。

另外常有同学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整式,使得方程丢根,这种错误要避免。

2.(吉林省)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是__________。

评析:思路,根据方程的特点运用因式分解法,或公式法求解即可。

3.(辽宁省)方程的根为( )

(A)0 (B)–1 (C)0,–1 (D)0,1

评析:思路:因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所以有两个实根,用排除法和验证法可选出正确选项为C,而A、

B两选项只有一个根。D选项一个数不是方程的根。另外可以用直接求方程根的方法。

4.(河南省)已知x的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是–2,那么k=__________。

评析:k=4.将x=-2代入到原方程中去,构造成关于k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求解。

5.(西安市)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x-3)2=8得方程的根为( )

(A)x=3+2 (B)x=3-2

(C)x1=3+2 ,x2=3-2 (D)x1=3+2,x2=3-2

评析:用解方程的方法直接求解即可,也可不计算,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有解,则必有两解及8的平方

根,即可选出答案。

课外拓展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quadratic equation of one variable)是指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项是二

次的整式方程。 一般形式为

ax2+bx+c=0, (a≠0)

在公元前两千年左右,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已出现于古巴比伦人的泥板文书中:求出一个数使它与它

的倒数之和等于 一个已给数,即求出这样的x与,使

x=1, x+ =b,

x2-bx+1=0,

他们做出( )2;再做出 ,然后得出解答:+ 及 - 。可见巴比伦人已知道一元二次

方程的求根公式。但他们当时并不接受 负数,所以负根是略而不提的。

埃及的纸草文书中也涉及到最简单的二次方程,例如:ax2=b。

在公元前4、5世纪时,我国已掌握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希腊的丢番图(246-330)却只取二次方程的一个正根,即使遇到两个都是正根的情况,他亦只取其中

之一。

公元628年,从印度的婆罗摩笈多写成的《婆罗摩修正体系》中,得到二次方程x2+px+q=0的一个求根公

式。

在阿拉伯阿尔.花拉子米的《代数学》中讨论到方程的解法,解出了一次、二次方程,其中涉及到六种

不同的形式,令 a、b、c为正数,如ax2=bx、ax2=c、 ax2+c=bx、ax2+bx=c、ax2=bx+c 等。把二次方程分成

不同形式作讨论,是依照丢番图的做法。阿尔.花拉子米除了给出二次方程的几种特殊解法外,还第一 次

给出二次方程的一般解法,承认方程有两个根,并有无理根存在,但却未有虚根的认识。十六世纪意大利的

数学家们为了解三次方程而开始应用复数根。

韦达(1540-1603)除已知一元方程在复数范围内恒有解外,还给出根与系数的关系。

我国《九章算术.勾股》章中的第二十题是通过求相当于 x2+34x-71000=0的正根而解决的。我国数学

解方程



求未知数解方程



解方程的方法有哪些?
答:解方程方法:估算法:刚学解方程式的入门方法。直接估计方程的解,然后代入原方程验证。应用等式的性质进行解方程。合并同类项:使方程变形为单项式,移项:将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左边,常数项移到右边,去括号:运用去括号法则,将方程中的括号去掉。公式法:有一些方程,已经研究出解的一般形式,成为固定的...

解方程的方法都有哪些?
答:解法步骤:①若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是1,方程中各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使二次项系数为1;②把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③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④方程左边变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合并同类项,变为一个实数;⑤方程两边同时开平方,从而求出方程的两个根。解方程的其他方法:1、因式分解...

解方程的方法
答:代入消元:将其中一个方程中的某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并代入另一个方程中,从而消去一个未知数,化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一元一次方程,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称为代入式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例如:x+y=10..1 2x+y=15..2 1.可以变成x=10-y..3 3代入2,就可以消除一个元...

解方程的技巧有哪些
答:在数学中,解方程的方法有估算法、合并同类项法、移项法、公式法和函数图像法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解方程是求出方程中所有未知数的值的过程,主要应用等式的性质,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方程的解。一般解方程之后,需要进行验证。验证就是将解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看看方程两边是否...

解方程方法
答:解方程方法主要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分解因式法,公式法。1.直接开平方法。根据乘法公式,直接将采用开平方的方法,将X解出来。运用的原理是平方的逆运算,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主要方法之一,适用于没有一次项的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对方程进行配方,将其凑成X加减一个常数的平方的形式,为保证...

解方程的两种方法分别是什么?
答:解方程的两种方法分别是:公式法;函数图像法。

的解方程
答:例如,解方程:2x+3=7;我们可以将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3,得到:2x=4;即:x=2;所以,方程的解为:x=2.三、换元法 换元法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解方程的方法,适用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方程。它的基本思路是将方程中的某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表示,从而将一个复杂的方程转化为几个简单的方程,最终求...

怎么通过方程的解决方法来解题呢?
答:解方程:3(x+2.1)=10.5 x+2.1=10.5/3 x+2.1=3.5 x=3.5-2.1 x=1.4 解方程的方法:1、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2、去括号: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但顺序有时可依据情况而定使计算简便,可根据乘法分配律。3、移项:把方程中含有未知...

解方程用最好的方法该怎么做
答:刚学解方程时的入门方法.直接估计方程的解,然后代入原方程验证.⒉应用等式的性质进行解方程.⒊合并同类项:使方程变形为单项式 ⒋移项:将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左边,常数项移到右边 ⒌去括号:运用去括号法则,将方程中的括号去掉.⒍去分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⒎公式法:有一些方程,...

解方程的概念
答:解方程的基本方法:1、用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基本性质。例如:(1)5x+6=16 解:5x+6-6=16-6 5x=10 5x .5 =10.5 x=2(除号在键盘上一时找不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