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用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如果采用会怎样?

作者&投稿:少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若是采用了会怎样?~

这个真的可以算奇谋,但诸葛亮一生谨慎,不会做这种赌运的事情。

之所以诸葛亮没有使用魏延的计谋,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第1点是他不相信魏延,他不信任魏延所提出的这个计谋。第2点原因我认为是诸葛亮太过了谨慎,不想冒这个险。


魏延的这个计谋是让他和诸葛亮各自派兵5000,然后绕道攻占魏国的长安。虽然这样部署军队的话很有可能就将长安纳入了蜀国的麾下,但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策。如果仅仅是夺取了一个长安的话,虽然表面上看是赢了一部分,但是魏国和蜀国还是有一定实力差距的,如果魏国想要将长安夺回来的话,蜀国想守住也是十分困难的。


而且如果成功的话能够夺取长安,一旦如果失败的话,那么蜀国亏了就有点大了。所以以诸葛亮的性格,他是十分小心谨慎的,他认为魏延的这个计策赢的可能性比较小,而失败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他不敢贸然的进军。但是诸葛亮没有听从魏延的计谋,最后导致他们失败了。后来的司马懿和魏延也经常说就是因为诸葛亮的决策错误,所以才导致他们失败的。但是就我个人而言,诸葛亮如果实行了魏延的政策,也不一定就能够成功。但正是因为诸葛亮没有实行他的政策,然后失败了,所以魏延才会把失败这个锅卡到诸葛亮的头上。


而且为什么诸葛亮不喜欢魏延,主要是魏延这个人虽然十分的有能力但是他很容易骄傲自满,不把别人放在他的眼里,而且他野心极大,所以诸葛亮才会如此的讨厌魏延。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也是把魏延黑的比较惨,其实在正史里面魏延是一个很好的将领,杨仪和马岱是因为嫉妒她的才能才将他杀掉的,并不是因为他想造反。

相信大家都读过或者欣赏过《三国演义》的小说和电视剧,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它在中国章回体小说里面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如果要评价出三国里面最完美的一个人物,那么不少人肯定会认为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诚然,诸葛孔明足智多谋,在军阀纷争的乱世力挽狂澜,扶汉室之将倾,帮助刘备奠定一国之君的霸业,如果非要吹毛求疵挑出诸葛亮的一个毛病,那么就是他的用人了。

后期的蜀国人才凋零,有这么一句话:“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并非说廖化无用,而是指在赵云死后,蜀国不能再找出一个能够像五虎将那样能够挑大梁的将领,可能稍微接近他们才能一点的就是魏延,但是魏延不知道是哪里得罪了诸葛亮,始终不被重用,诸葛亮还始终认为他有反骨,处处排斥他呵斥他,魏延活得如此憋屈,在诸葛亮死后还要受到晚辈杨仪等人牵制,换作是你能不反吗?

值得一提的是,他曾经提出过一个非常有名的计划,也就是被后世称之为子午谷奇谋的军事偷袭策谋,诸葛亮首次北伐的时候,大将军魏延建议自己率领5000人包抄后路从子午谷小道快速拿下长安和潼关,魏军后方失守,肯定不战自乱,诸葛亮届时亲自率领大军出斜谷,成为包夹之势,但是这个计谋却被诸葛亮给否决了,他认为这条计谋太过于凶险,所以弃而不用。

这并不是《三国演义》所编撰的故事,在裴松之注的《魏略》就写到:“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比东方相合聚。’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实际上并不是灭亡魏朝,而是想尽可能的扩张蜀汉的底盘,而且如果这次北伐一旦失败,对于只有一州之地的蜀国来说,那就是毁灭式的打击,而魏国届时很有可能趁机入侵,诸葛亮的担心确实不无道理。

但是我们要注意一点,根据史书统计,在三国时期,蜀国人口大约有28万户,士兵10万,吴国52万户,士兵23万,而魏国人口有103万户,军队在50万左右。即便是吴蜀联盟,他们的实力底蕴也远远不及魏国。

一旦魏从赤壁之战、汉中之战当中恢复了元气,那么蜀国政权就会岌岌可危。诸葛亮也正是知道自己和魏国之间的差距,这才想要迫切的率兵攻魏,俗话说富贵险中求,如果他采取了魏延的计划,作战成功的话,那么长安以西的土地,实际上都能够被自己所得到的。这样蜀国在和魏作战的时候,才能彻底扭转实力偏弱的不力局面。但是诸葛亮拒绝了魏延这个或许能够改变历史的机会,而是选择稳扎稳打,因此有专家认为,这也是诸葛亮一生最大的败笔,白白浪费了战局。

后来的几次北伐中原,诸葛亮虽然胜多输少,但是都徒劳无功,蜀国已经耗空了国力,实际上胜利的天平这时已经向魏国所倾斜。



诸葛亮不采纳魏延计策的原因
答:一, 国力。国力是否充裕,是两国战争的一个极大因素。蜀、魏二国在国力方面有着很大的差距。魏坐拥当时中国的三分之二,综合国力比蜀、吴两国相加还要厉害。就是这份差距,使魏延提出的计策更本不适用。国力包含很多种因素,人力、物力、财力等等。就是这些因素,表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1, 人力。

《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为什么就是不用魏延的奇计?
答:诸葛亮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以后会造反。详细原因:魏延是在刘备征讨张鲁的时候,率领部队向刘备投诚。但是,诸葛亮在看魏延之后,便当场否决了魏延想要加入刘备军队的请求,并且还叫军士将魏延拖出去斩了。刘备快速的阻止了诸葛亮的这一决策,而诸葛亮也向刘备说明了直接这么做的原因。诸葛亮发现魏延的脑...

为什么诸葛亮没有采用魏延的计策?
答:因为诸葛亮觉得不具备条件,而且也不是很信任魏延。诸葛亮对于北伐是相当重视的,如果他一个错误的决定就会导致全军覆没的可能性,所以诸葛亮认为魏延的办法不可性,他不可能把蜀军的兵力当作是一次赌博,他要确定百分百不出大问题,所以才不采纳魏延的办法。魏延(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魏延(-234年),字文...

诸葛为何不听取魏延的计策?
答:所以诸葛亮不应该采用魏延的险计。 二, 战略。魏延的计划确实很有气魄,如果按照魏延的计划,蜀军便可一举夺得关中,这也正是诸葛亮北伐的首要目标。加上兵出子午谷若作为一次战役来看,确实有赢的可能性,但赢也是局部战役的一次胜利而已,蜀汉能因此就一举击溃北魏么?更何况魏延取胜的机会是十分渺小的。 1, 难以完成...

诸葛亮出师伐魏中为何不采取魏延的献策,是诸葛亮刚愎自用还是一意孤行...
答:相传诸葛亮知道自己死后军心不稳,为了保存蜀国兵力,他把费祎、杨仪两位大将招到帐中开会,明确撤退的策略,这次会议中唯独没有叫大将魏延。一向以智慧著称的诸葛孔明,为什么对他有这么大的偏见,始终不肯放心他?细细想来应该有三个原因。和刘备父子不同,诸葛亮并不认为他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全才。刘备...

三国演义中,为何诸葛亮不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答:但是诸葛亮一直对于魏延的态度是用可以用但是我要防着你,他并不信任魏延。当时北伐的时候,魏延就提出了子午奇谋。说给他五千精兵,他从子午谷过,然后直接偷袭魏国大本营,当然这是需要诸葛亮配合,让诸葛亮表面继续北伐。但是这个建议诸葛亮并没有采纳。诸葛亮不采纳首先是过于冒险,对于蜀国来说一旦失败...

为什么诸葛亮没有采用魏延的计策?
答:魏延之计根本不是万全之策,诸葛亮不采用绝对正确。战略部分总结:魏延的计策有那么多的漏洞,值得弱蜀采用吗?因此,诸葛亮坚持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总结:无论在国力、战略方面都不允许蜀国进行子午谷计划,诸葛亮怎能采用这种既无安全又没远虑的计策。因此,诸葛亮不应该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袭之计。

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为何诸葛亮弃而不用?
答:而且穿越最快十天就可以到达,可以魏延没有考虑如果失败了呢?粮草根本没办法供应,魏延提议如果那样就就地取粮,但是这个可能性更是低了。所以诸葛亮觉得魏延的计谋想法是很好的,但是根本没有可行性,长安历经西汉和东汉,城中设施完善,攻下城墙的难度可想而知,然而蜀军的攻坚力量根本比不过蜀军。

诸葛亮出祁山时,为何不采用魏延的建议让魏延率一军直接进攻长安...
答:因为司马懿重掌兵权了,魏延的策略太过冒进,以司马懿的谋略不可能不防,孔明说他一生用兵从不冒险是真,另一方面也是说魏延无谋。

诸葛亮为什么不采取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答:而且,刘备死后,荆州豪强与益州土著利益之争愈发激烈,魏延毕竟是荆州集团的老革命,也是蜀汉后期威望和战功都无人可比的战将,所以诸葛亮对魏延其实不是不看重,甚至说不能不看重,他一要借魏延笼络荆州旧部,二要利用魏延平衡荆益集团的利益关系,所以我认为,说诸葛亮因为个人成见而不重用魏延是有失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