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疆早穿棉袄午穿纱?

作者&投稿:宜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新疆“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用比热容解释~

地面物质的比热容很小(比如沙漠),根据公式Q=cmΔt,早晨空气温度低于地表,地面向空气放热温度下降。由于c很小,导致Δt很大,地面温度会很低。
中午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吸热升温,由于c很小,导致Δt很大,地面温度会很高,所以就有‘早穿棉袄午穿纱”这一现象。
新疆地区海拔高,降水少,云雾量小,正午太阳辐射受云层的消弱作用小,加上海拔高等因素,正午温度高。而夜间,因为云层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小,热量散失得快,所以早晨气温低,昼夜温差大。

扩展资料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虽属温带沙漠,“但早穿棉、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并不是耸人听闻的传说,而是现实的生活画面。温带沙漠气候降水量奇缺,一般不到50毫米。若羌虽在沙漠边缘,年降雨量也只有17.4毫米,最少时的1957年只降雨3.9毫米。
吐鲁番年降雨量也只有16.3毫米,1968年全年只有2.9毫米。在这样少雨的情况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仍能发展农业。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葡萄、西瓜等,主要靠利用天山和昆仑山的冰雪融化的雪水,进行灌溉。因为夏季气温高,日较差大,日照丰富,收成并不低,而且质量都很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带沙漠气候

主要是地形和气候问题,导致了新疆地区早晚温度差异太大,气温升温快降温也快。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意思是早晚和中午的温差大。

新疆地区地表多为砂石和干泥土,比热容较小,因此在早晨和晚上,冰冷的地表把太阳的热量大量并快速地吸收,使气温较冷。而到了中午,太阳放出的热量开始减小时,地表就马上开始放出大量的热,因而出现一天之中气温变化巨大的现象。

扩展资料:

新疆地理环境

1、位置

新疆地处东经73°40′~96°18′,北纬34°25′~48°10′之间。中国陆地面积第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总面积163.1585万平方公里,边界线长度5000多千米。其中,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县为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县。

2、地形

新疆地形喻称“三山夹两盆”。北部为阿尔泰山,南部为昆仑山系;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将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人们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哈密、吐鲁番盆地为东疆。

新疆的吐鲁番艾丁湖是中国的陆地最低点,低于海平面155米。新疆最高点乔戈里峰位于克什米尔边境上,海拔8611米。新疆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纬46度16.8分,东经86度40.2分)是陆地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地方,直线距离最近的海岸线有2648千米。

3、气候

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气流不易到达,由此形成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新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年平均降水量为150毫米左右。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新疆多年平均降水总量2544亿立方米,自产水资源量832.7亿立方米。新疆人均水资源量4000立方米,为中国人均的2倍;但是,单位面积产水量仅为每平方公里5.3万立方米,列中国倒数第3位。

新疆早晚温差较大,日照时间充足(年日照时间多达2500~3500小时)。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准噶尔盆地为零下20℃以下,该盆地北缘的富蕴县绝对最低气温曾达到零下50.15℃,是全国最冷的地区之一。最热月(7月),在号称“火洲”的吐鲁番平均气温为33℃以上,绝对最高气温曾达至49.6℃,居全国之冠。2017年6月15日“火洲”吐鲁番火焰山景区内的“定海神针”显示当地的温度达70℃。

由于新疆大部分地区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温差极大,故历来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新疆

人民网:生态专家:新疆水资源利用已近极限

人民网:新疆吐鲁番高温达45℃ 火焰山“定海神针”达70℃



原因:新疆昼夜温差大。

因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新疆地区,空气中的水汽少,云少,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温度高;晚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面散热快,温度低。所以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那么大。

扩展资料

新疆气候特点属典型的大陆干旱性气候,光热资源充足,日照时数达2550--3500h,无霜期长达180--220d,年平均气温9--12℃,降水量稀少,且84.3%降浇在区,平原区北疆约100--200mm,南疆为16--85mm,而蒸发量则相反,北疆为1500--2300mm,南疆2100--3400mm。

因此,早晚温差大,地表干旱的缘故。沙土地比热容要远远小于水的比热容。所以越靠近海洋,温差越小。也是新疆温差大的原因了。因为新疆大部分面积被沙漠覆盖,沙漠里的沙子比热比较小,通俗一点说就是沙子吸热很快,但是散热也很快,所以造成沙漠的昼夜温。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新疆



这是一道关于物质的比热容的物理简答题。 分析:“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意思是早晚和中午的温差大。说明地表升高或降低一定温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小,所以这种现象发生在地表物质为比热容较小的物质的地区(如砂石或干泥土),即内陆地区。 答题:这种情况多发于内陆地区,由于内陆地区地表多为砂石和干泥土,比热容较小,因此在早晨和晚上,冰冷的地表把太阳的热量大量并快速地吸收,使气温较冷。而到了中午,太阳放出的热量开始减小时,地表就马上开始放出大量的热。因而出现了“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情形。

沙漠因为主要的传热介质是沙子,沙子的比热不像海水那样大,因此吸收很少的热量,温度变化就非常大,也就是说,沙子的比热非常小,早晨温度低,而沙子容易变温度,不能含蓄热量,储存很少的热量,因此,气温一旦降低,沙子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很差,也就放不出多少热量来,因此人们早上要穿棉袄。而到了中午,太阳的辐射上来了,而沙子吸收很少的热量就会变化一度,然后稍微热量,沙子的热量变化就非常大,因此整体气温就很高了,中午穿纱。

因为昼夜温差太大,白天太阳暴晒,沙化的土地吸收太多热量,导致气温很高,晚上沙石中的热量又保留不住,流失很快,导致气温急剧下降,在将近早晨的那段时间是最冷的,所以早穿棉袄午穿纱。

“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是什么意思
答:说的是一天中温度变化很大。早上温度很低,要穿棉袄,中午温度高,穿的很薄。这句话现在泛指的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塔里木盆地。说的是新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反应出这种气候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气流不易到达,形成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温差较大,日照...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具体是什么地方呢?
答:“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指的是我国新疆。这句谚语指出了我国新疆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新疆地带,多沙漠和沙石,缺少水分,而沙石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所以沙石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的快,导致中午温度高,炎热;相反,沙石释放热量降温快,导致早上和夜晚的温度很低,所以需穿皮袄。“北风卷...

如何用地理知识解释 早穿棉袄午穿纱
答:意思是早晚温差很大,地面物质的比热容很小(比如沙漠),根据公式Q=cmΔt,早晨空气温度低于地表,地面向空气放热温度下降,由于c很小,导致Δt很大,地面温度会很低;中午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吸热升温,由于c很小,导致Δt很大,地面温度会很高。所以就有‘早穿棉袄午穿纱”这一现象。

有一句“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在一本初中的地理书上,大...
答:好像比较流行的版本应该是“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吧。这句话通常借以描述新疆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昼夜温差很大的气候特点。新疆,地处我国西北,由于远离海洋,深居内陆,且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湿气不易进入,形成了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的主要特点就是夏热冬冷、降水稀少,气温的年较差和...

“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是什么意思
答:说的是一天中温度变化很大。早上温度很低,要穿棉袄,中午温度高,穿的很薄。这句话现在泛指的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塔里木盆地。说的是新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反应出这种气候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气流不易到达,形成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温差较大,日照...

请说明俗话:“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道理
答:新疆地区(吐鲁番地区)主要是沙地,水分少,缺乏大江 大河.水的比热容大,沙的比热容小.中午的时候太阳辐射的热量被吸收的少,所以温度高,到了晚上,沙地可以释放的能量也很少,(那个地方的大气逆辐射又很小,天气比较晴朗)所以晚上温度低.同理,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很小 PS 这个好像是几年前的中考题吧.回答...

...夜间温度会很低。那新疆的“早穿棉袄午穿纱”是因为大气层太稀薄了...
答:这只是原因之一,还有个主要原因是因为新疆高,离太阳近,中午又是直射,所以白天温度高。空气就像是地球的衣服,高处大气稀薄,所以相当于人穿的衣服少,晚上回馈辐射少,就冷了。

新疆有句民谣“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
答:以前我们物理老师将是因为沙土之类的会吸热.是跟气压,光有关

新疆夏季早穿棉袄午穿纱算不算,海陆热力性差异?
答:新疆夏季早穿棉袄午穿纱是因为新疆地处高原和沙漠地区,白天温度较高,但夜晚温度会骤降。因此,早晚温差较大,人们为了应对这种温差,选择早晚穿着较暖和的棉袄,而在白天则穿着较薄的纱衣。海陆热力性差异是指海洋和陆地在吸收和释放热量方面的差异。由于海洋的比热容较大,吸收和释放热量的能力较强,...

早穿皮袄午穿纱原因是什么
答:01 早穿棉袄午穿纱这句话原意是形容新疆地区(吐鲁番地区)在一天内的温差变化极大。因为在新疆地区(吐鲁番地区)主要是沙地,水分少,缺乏大江大河。水的比热容大,沙的比热容小。中午的时候太阳辐射的热量被吸收的少,所以温度高,人们就穿得很少,一件纱衣就OK了,但到了晚上,沙地可以释放的能量也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