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著作孙子兵法详细介绍

作者&投稿:禤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孙子兵法》是从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传的军事著作,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方面。然而,这部著作者究竟是谁呢?学术界一直议论纷纷,一种认为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所著;一种认为是孙武的后人孙膑整理而成;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某位山林处士编写;还有的说是由三国时代编撰的。直到1972年4月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的两座汉代墓葬中同时发现了用竹简写成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这样,数百年的争论方告结束,《孙子兵法》的作者被确认为春秋时期吴国的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是世界上第一部军事著作,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和宫本武藏《五轮书》),被誉为“兵学盛典”。《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汉族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作者为春秋吴国将军孙武,字长卿,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一说博兴,或说广饶)人,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孙子兵法》是中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司马迁《史记》亦有记载,(孙武)以兵法见於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盛典”和“古代第一兵书”。它在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和战争实践中,都起过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下是《孙子兵法》全部内容的主要归纳:

《始计篇》第一、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始计篇》也简称《计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本义是计算、估计,在这里指战前的战略谋划。作为《孙子兵法》的首篇,在一定程度可以视为孙子卓越军事思想的高度浓缩和精辟概括,它从宏观上对决定战争胜负的政治、军事等各项基本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并对战争的发展进程和最终结局进行预测,尤其强调用兵前的周密谋划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其中,“慎战”是孙子指导战争实践的基本主张,“五事七计”是他用以预测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兵者,诡道也”则指出了用兵的要领,运用智谋。“慎战”、“五事七计”、“诡道十二术”等都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战略概念,属“庙算”的具体内容。

《作战篇》第二、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作”是“制造”“兴起”之意。“作战”这里不是指战争,而是指战争前的准备和筹划,属于“未战而庙算”的范畴。本篇继《计篇》之后,在“慎战论”思想的指导下,着重分析了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战争依赖于经济,但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谋攻篇》第三、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前三说的是战略运筹。

《军形篇》第四、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兵势篇》第五、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虚实篇》第六、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此三是作战指挥。

《军争篇》第七、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九变篇》第八、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行军篇》第九、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此三是战场机变。

《地形篇》第十、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九地篇》第十一、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此五是军事地理。

《火攻篇》第十二、讲的是以火助攻。

《用间篇》第十三、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此六是特殊战法。

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后来的很多将领用兵都受到了该书的影响。



什么是《孙子兵法》?
答: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列国纷争,兵戈不止,总结和研究战争规律的“兵家”十分活跃。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专著诞生了,这就是大军事家孙武著的《孙子兵法》。孙武是齐国人,人们尊称他为孙子或孙武子。他对兵法很有研究,但在国内没有受到人们赏识,于是他到了吴国。孙武指挥...

试简述《孙子兵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因此,孙武从兵力条件、君将素质等方面具体详细地说明了知战、慎战、谋战、备战的重要意义。并由此在宏观战略的角度指出了战争胜败的根本原因。最后,自然地得出了“知已知彼、百战不始”的结论:知敌我之优劣、知可战与不可战。知如何扬我之优化我之劣、知如何消敌之优用敌之劣。知如何在以我之优对...

《孙子兵法》讲了哪些内容?
答:《孙子兵法》是一部内容完备、结构严谨的兵法谋略专著。在书中,孙武把与战争有关的军事问题,分为十三篇加以论述。各篇既能独立成章,相互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上下承启,前后衔接,浑然一体。《孙子兵法》十三篇,分别为: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

孙子兵法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春秋间谍史的头等大事,当属《孙子兵法》的问世。它的问世是古代中国间谍活动趋于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孙子兵法》是世界第一部兵书,而其中的“用间篇”也是世界最早的用间专论,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孙武在“用间篇”中科学、缜密、系统、具体地论述了用间之利害意义、类别、作用、原则、纪律、任务...

《孙子兵法》的内容是什么?
答:要根据具体情况变化无穷。如果到了水的下部,遇到障碍物会随时改变流向,最终汇聚到海里。用兵如流水的规律,趋利避害,根据敌情的变化制定合适的作战方法。这就叫像神一样战斗。总之,五行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的升起,月亮的落下,这些战斗的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孙子兵法表达了什么?

关于孙子兵法的详细内容概要和读后体会?或者哪里找的到(要能复制下来的...
答:他向吴王阖闾推荐了正在隐居的孙武,向吴王介绍孙武的家世、人品和才干,称赞孙武是个方能安邦、武能定国的盖世奇才。可是,孙武自从来到吴国后一直隐居著书,吴王连孙武这个名字都不曾听说,认为一介农夫不会有大本事。伍子胥便反复推荐,仅一个早上就推荐了7次,吴王才答应接见孙武。 孙武带着他刚写就的兵法进见吴王。

《孙子兵法》核心是哪一篇
答:一、《孙子兵法》核心是——《虚实篇》。避实击虚是核心原则。除了银雀山汉墓竹简批注“神要”之外古代还有一个评语,出自《唐李卫公问对》:“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也有说是第一篇《谋略》的。二、作品简介:《孙子兵法》是...

孙子兵法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孙武(春秋生卒年不详)孙子是军事史上最负威名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不但在中国,而且对中国之外的许多国家,都有很大的影响……《孙子兵法》对军事战略提出了很概括的见解,它的内容是许多不受时间限制的作战指导原则,而不是应付种种具体情况的详细的建议和忠告。从这个方面说,它是名副其实的兵典...

孙子兵法有哪些兵法
答:第一套〖胜战计〗 第01计 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第02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第03计 借刀杀人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第04计 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第05计 趁...

《孙子兵法》是我国什么时期著名的兵书?
答:”可见,《孙子兵法》以其对战争规律的科学总结和对战略战术所作的精辟论断,不仅受到了中国军事家的推崇,而且得到了外国军事家的极高评价。因此,我们向普通读者介绍《孙子兵法》原文和介绍孙武生平的同时,介绍一下孙子的军事思想也是十分必要的。《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书的奠基之作。孙武在这部军事学圣典中,系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