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简述《孙子兵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者&投稿:鱼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试简述《孙子兵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分为上卷、中卷、下卷。

《孙子兵法》是现存最早的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凡十三篇,每篇皆以“孙子曰”开头,按专题论说,有中心,有层次,逻辑严谨,语言简练,文风质朴,善用排比铺陈叙说,比喻生动具体。
如写军队的行动:“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军争篇》),既贴切又形象,且音韵铿锵,气势不凡,故刘勰称“孙武兵经,辞如珠玉”(《文心雕龙·程器》)。想来以作战的缜密思维为文章谋篇布局,对孙武而言如烹小鲜矣。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军事理论 ,把政治作为决定战争胜败的首要因素,归纳出战争的原理原则,举凡战前之准备,策略之运用,作战之布署,敌情之研判等,无不详加说明,巨细靡遗,周严完备,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二千多年来一直被视为兵家之经典,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重视谋略、慎重开战的根本思想。孙武指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战争决策必须慎重;只有在对战争的真正动因和目标效果进行客观认真地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在从道、天、地、法、将、军队和士兵的素质等方面对双方的军事实力、综合素质、战争条件、胜败结局进行基本清晰正确地分析预测的前提下,战与不战、如何战的决策才可以敲定,只有这样的决策才是科学的、慎重的、可信的。因此,这一部分主要提出了慎战、知战、谋战的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以短短几句话提出了备战原则、虚实造势原则即胜兵先胜而后求胜的原则。他说,战争决策作出之后,就应根据利害关系、科学目标、客观条件进行准备,通过种种努力,创造优越的条件,形成我实敌虚、我优敌劣、我强敌弱、我高敌低的必胜或不败之势,不打盲目之仗、无备之仗、无望之仗。

第三部分用近而示远、利以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扰之、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典型的战略战术技巧,举例说明了实战中的诡战原则、机变原则、奇正原则、转化原则。

第二篇《作战篇》

主要提出了另一个基本的战略思想——速战即战争效用原则。孙武指出,战争目标既已确定,就必须用最好的谋略和最大的努力追求一种快速、低耗、小代价、大收益的作战效果,战争中的一切行为和决策都必须围绕这一要求进行,而不能像“为艺术而艺术”那样为战争而战争、为谋略而谋略,不能陶醉于小聪明式的“战争艺术”和一切僵化的教条之中,继而弄巧成拙。因此,抓住战机,夺物攻心,一鼓作气、速战快决是一个基本的战争方略。

第三篇《谋攻篇》

是从宏观战略的角度对《始计篇》中的慎战、知战、谋战、备战原则展开具体论述。

本文首先说明了用兵作战、施智用谋的不同境界和形势,其中最高的境界是不经实战而使敌全国全军降服即不战而屈人之兵,因此,道高、君明、将智、士旺、谋善、盟优是必胜之法宝,以如此之优势对彼方之劣势,正如高山坠石之与山下之蚁,胜利将是轻而易举的,这就是谋势备势、造势用势的巨大威力。

因此,孙武从兵力条件、君将素质等方面具体详细地说明了知战、慎战、谋战、备战的重要意义。并由此在宏观战略的角度指出了战争胜败的根本原因。最后,自然地得出了“知已知彼、百战不始”的结论:知敌我之优劣、知可战与不可战。知如何扬我之优化我之劣、知如何消敌之优用敌之劣。知如何在以我之优对敌之劣中展开谋战,则不战则已,战而必胜。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的内容
答:孙膑面对死亡,叹自己空有世上无双的《孙子兵法》,却无用武之机,辜负了祖先和老师的厚望。钟离春方知孙膑是装疯。钟离春只身来到孙膑的家乡齐国国都,遇到了齐国将军田忌,将孙膑的遭遇告诉了田忌,请田忌设法解救孙膑。田忌不信孙膑其才,田忌的门客禽滑说他到魏国一试孙膑,然后见机行事。禽滑来到魏国...

219.尝试解读《孙子兵法》,3大核心思维,慎战慑战胜战
答:《孙子兵.法》为春秋末年齐国人孙武修著,英文名是《The Art of War》。该书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中国孙武《孙子兵.法》、普鲁士克劳塞维茨《战.争.论》、日本宫本武藏《五轮书》)。《孙子兵.法》内容宏大、体系完整、逻辑严密,共分为13章,全文仅...

《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答:军事、兵力等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估算出战事的发展进程以及胜负的可能性,再制订作战计划,这是战前用兵的要领。而孙子兵法的伦理思想具有明显的齐文化伦理思想的特点,即讲“仁”,但是“仁”主要用于对士卒的管理和教育方面,同时还要符合战胜敌人、维护国家利益的要求,才能再“仁”。

中国传统文化教程孙子军事谋略思想有哪些?
答:《孙子兵法》强调主动,主要体现在“致人而不致于人”(《虚实》)、“先胜而后求战”(《形篇》)的作战思想上。就是使自己立于主动的不败之地,使自己的军队,先有胜利的条件,而后求战,以取得有把握的胜利;不是侥幸地先战而后求胜。《孙子兵法》“致人而下致于人”,“先胜而后求战”的思想,是高明的将帅首先...

军理考试孙子兵法的内容该怎么答?
答:《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兵书。至今虽已历经两千余年,但因其内容博大精深,理论高度概括,实践层出不穷,在现今社会中的每一各层次,从人际关系到国际战略,它仍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其“无为而战、不战而胜”的中心思想,仍不失为一值得借鉴的指导原则。孙子兵法自问世...

孙子兵法 --- 10分
答:孙子兵法作者 : 孙武 孙子,被称为『兵圣』,齐国人。他的兵法,不但在我国兵学思想上,占有极高的地位,也是全世界战术黯黯战略思考的宝典。照《史记》的说法,孙子是齐国人,照《吴越春秋》的说法,孙子是吴国人,不过两书都指出森孙子是春秋末期的兵学家,在吴王卢三年至十年之间在吴国为将,为吴国策画伐楚大计。第...

急用:试述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及其影响与价值???并分析其历史局限性...
答:《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 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

《孙子兵法》战略思维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中国的兵学宝典《孙子兵法》成为当代战略理论研究的热点,这在当今东西方思想文化还很难融合的世界里,堪称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但是,由于文化传统和战略思维的不同,中外学者在研究《孙子兵法》的基点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别.中国学者研究《孙子兵法》 的基点主要立足于学术问题研究,目的是为了弘扬孙子兵学思想,着重于从...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除了“安国全军”的慎战观还有那些?
答:概要 《孙子兵法》是中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1]司马迁《史记》亦有记载,(孙武)以兵法见於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

中国第一部兵法
答: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孙武,大约成书于春秋末年。该书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奉为“兵经”、“百世谈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