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黄廉传文言文答案

作者&投稿:凌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宋史黄廉传全文文言文

宋史黄廉传 黄廉,字夷仲,洪州分宁人。

第进士,历州县。熙宁初,或荐之王安石。

安石与之言,问免役事,廉据旧法以对,甚悉。安石曰:“是必能办新法。”

白神宗,召访时务,对曰:“陛下意在便民,法非不良也,而吏非其人。朝廷立法之意则一,而四方推奉纷然不同,所以法行而民病,陛下不尽察也。

河朔被水,河南、齐、晋旱,淮、浙飞蝗,江南疫疠,陛下不尽知也。”帝即命廉体量振济东道,除司农丞。

还报合旨,擢利州路转运判官,复丞司农。 为监察御史里行,建言:“成天下之务,莫急于人才,愿令两制近臣及转运,各得举士。”

诏各荐一人。继言:“寒远下僚,既得名闻于上,愿令中书审其能而表用,则急才之诏,不虚行于天下矣。”

又言:“比年水旱,民蒙支贷倚阁之恩,今幸岁丰,有司悉当举催。久饥初稔,累给并偿,是使民遇丰年而思歉岁也,请令诸道以渐督取之。”

论俞充结王中正致宰属,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盖无类,顾驾御之何如耳。”

对曰:“虽然,臣虑渐不可长也。” 河决曹村,坏田三十万顷、民庐舍三十八万家。

受诏安抚京东,发廪振饥,远不能至者,分遣吏移给,择高地作舍以居民,流民过所毋征算,转行者赋粮,质私牛而与之钱,养男女弃于道者,丁壮则役其力,凡所活二十五万。 相州狱起,邓温伯、上官均论其冤,得谴去,诏廉诘之,竟不能正。

未几狱成,始悔之。加集质校理,提点河东刑狱。

辽人求代北地,廉言:“分水画境,失中国险固,启豺狼心。”其后契丹果包取两不耕地,下临雁门,父老以为恨。

王中正发西兵,用一而调二,转运使又附益之,廉曰:“民朘剥至骨,斟酌不乏兴,足矣!忍自竭根本邪?”即奏云:“师必无功,盍有以善其后?”既,大军溃归,中正嫁罪于转饷。廉指上党对理,坐贬秩。

元祐元年,召为户部郎中。陆师闵茶法为川、陕害,遣廉使蜀按察,至则奏罢其太甚者。

且言:“前所为诚病民,若悉以予之,则边计不集,蜀货不通,园甿将受其敝。请榷熙、秦茶勿罢,而许东路通商;禁南茶毋入陕西,以利蜀货。

定博马岁额为万八千匹。”朝廷可其议,使以直秘阁提举。

明年,进为左司郎中,迁起居郎、集贤殿修撰、枢密都承旨。上官均论其往附蔡确为狱,改陕西都转运使。

拜给事中,卒,年五十九。

2. 宋史黄廉传全文文言文

宋史黄廉传 黄廉,字夷仲,洪州分宁人。

第进士,历州县。熙宁初,或荐之王安石。

安石与之言,问免役事,廉据旧法以对,甚悉。安石曰:“是必能办新法。”

白神宗,召访时务,对曰:“陛下意在便民,法非不良也,而吏非其人。朝廷立法之意则一,而四方推奉纷然不同,所以法行而民病,陛下不尽察也。

河朔被水,河南、齐、晋旱,淮、浙飞蝗,江南疫疠,陛下不尽知也。”帝即命廉体量振济东道,除司农丞。

还报合旨,擢利州路转运判官,复丞司农。 为监察御史里行,建言:“成天下之务,莫急于人才,愿令两制近臣及转运,各得举士。”

诏各荐一人。继言:“寒远下僚,既得名闻于上,愿令中书审其能而表用,则急才之诏,不虚行于天下矣。”

又言:“比年水旱,民蒙支贷倚阁之恩,今幸岁丰,有司悉当举催。久饥初稔,累给并偿,是使民遇丰年而思歉岁也,请令诸道以渐督取之。”

论俞充结王中正致宰属,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盖无类,顾驾御之何如耳。”

对曰:“虽然,臣虑渐不可长也。” 河决曹村,坏田三十万顷、民庐舍三十八万家。

受诏安抚京东,发廪振饥,远不能至者,分遣吏移给,择高地作舍以居民,流民过所毋征算,转行者赋粮,质私牛而与之钱,养男女弃于道者,丁壮则役其力,凡所活二十五万。 相州狱起,邓温伯、上官均论其冤,得谴去,诏廉诘之,竟不能正。

未几狱成,始悔之。加集质校理,提点河东刑狱。

辽人求代北地,廉言:“分水画境,失中国险固,启豺狼心。”其后契丹果包取两不耕地,下临雁门,父老以为恨。

王中正发西兵,用一而调二,转运使又附益之,廉曰:“民朘剥至骨,斟酌不乏兴,足矣!忍自竭根本邪?”即奏云:“师必无功,盍有以善其后?”既,大军溃归,中正嫁罪于转饷。廉指上党对理,坐贬秩。

元祐元年,召为户部郎中。陆师闵茶法为川、陕害,遣廉使蜀按察,至则奏罢其太甚者。

且言:“前所为诚病民,若悉以予之,则边计不集,蜀货不通,园甿将受其敝。请榷熙、秦茶勿罢,而许东路通商;禁南茶毋入陕西,以利蜀货。

定博马岁额为万八千匹。”朝廷可其议,使以直秘阁提举。

明年,进为左司郎中,迁起居郎、集贤殿修撰、枢密都承旨。上官均论其往附蔡确为狱,改陕西都转运使。

拜给事中,卒,年五十九。

3. 宋史黄廉传全文翻译

决曹村,坏田三十万顷、民庐舍三十八万家。

受诏安抚京东,发廪振饥,远不能至者,分遣吏移给,择高地作舍以居民,流民过所毋征算,转行者赋粮,质私牛而与之钱,养男女弃于道者,丁壮则役其力,凡所活二十五万。相州狱起,邓温伯、上官均论其冤,得谴去,诏廉诘之,竟不能正。

未几狱成,始悔之。加集质校理,提点河东刑狱。

辽人求代北地,廉言:"分水画境,失中国险固,启豺狼心。"其后契丹果包取两不耕地,下临雁门,父老以为恨。

王中正发西兵,用一而调二,转运使又附益之,廉曰:"民朘剥至骨,斟酌不乏兴,足矣!忍自竭根本邪?"即奏云:"师必无功,盍有以善其后?"既,大军溃归,中正嫁罪于转饷。廉指上党对理,坐贬秩。

元佑元年,召为户部郎中。陆师闵茶法为川、陕害,遣廉使蜀按察,至则奏罢其太甚者。

且言:"前所为诚病民,若悉以予之,则边计不集,蜀货不通,园甿将受其敝。请榷熙、秦茶勿罢,而许东路通商;禁南茶毋入陕西,以利蜀货。

定博马岁额为万八千匹。"朝廷可其议,使以直秘阁提举。

明年,进为左司郎中,迁起居郎、集贤殿修撰、枢密都承旨。上官均论其往附蔡确为狱,改陕西都转运使。

拜给事中,卒,年五十九。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此句译为:至道初年,贾黄中患病,诏令返回朝廷.适逢立太子时,选择大臣中有道德威望的人做宾客僚友,贾黄中入选.因久病,改命李至、李沆兼宾客,贾黄中也特授 为礼部侍郎.“会建储宫”译为“适逢立太子时”句意完整,为一句,排除AD.“以久疾”译为“因久病”,为一句,故选C. 【参考译文】贾黄中,沧州南皮人.六岁举童子科,七岁能写文章,能赋诗吟咏.父亲经常让他粗茶淡饭,说:“等到学业完成,才能吃肉.”十五岁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升为著作佐郎.开宝八年,通判定州,判太常礼院.贾黄中通晓典故,每次审定礼文,增减适当,人们称他称职.岭南平定后,任贾黄中为采访使,他廉洁正直 宽厚,远方的人为此感到安逸.回朝上奏利弊数十项,都符合旨意.选任宣州知州,这一年闹饥荒,百姓大多成为强盗,贾黄中拿出自己的俸米煮成粥,赖以保全性命的数以千计,又设法禁盗,于是流民全部散去.太宗即位,升为礼部员外郎.太平兴国二年,作了升州知州.当时金陵刚归附,贾黄中为政简单平易,州内秩序井 然.一天,巡视州府,见到一个房间锁得非常牢固,命令打开察看,得到金银珠宝数十柜,价值数百万,是李氏宫廷中遗留之物,马上写表章献上.皇上阅读表章对侍臣说: “不是贾黄中廉洁 谨慎,亡国的财宝,就要玷污法典而害人了.”赐钱三十万.有人举荐贾黄中博学能文,召赴中书考试,授为驾 部员外郎、知制诰.端拱二年,兼任史馆修撰.共两次掌管贡部,大量选拔寒门才俊,任免官吏,鉴定精当.贾黄中早就看重吕端的为人,适值吕端出朝镇守襄阳,贾黄中极力向皇上推荐,因而留在 朝中任枢密直学士,于是参知政事.当世能文有德的贤士,多是贾黄中所举荐提拔,然而他未曾说出,人们并不知道这些.但是他小心谨慎太过,中书政事常拖延不 决.至道初年,贾黄中患病,诏令返回朝廷.适逢立太子时,选择大臣中有道德威望的人做宾客僚友,贾黄中入选.因久病,改命李至、李沆兼宾客,贾黄中也特授为礼部侍郎.贾黄中一向酷爱文献典籍,官居内阁以后,很是欣慰.至道二年,贾黄中因病去世,时年五十六岁.皇帝听说他一生贫困,特别赐钱三十万.在翰林 时,太宗召见 ,询问时政得失,贾黄中只说:“我的职务是掌管文书诏令,所思不超出本职,国家军政大事,不是臣所清楚的”皇上却更加重视他,认为他谨慎忠厚.等到他在处理政务时,最终却没有什么建树,当时的评论并不称许他.。

5. 黄廉字夷仲翻译阅读

黄廉,字平仲,洪州分宁人。

进士及第,经州县。熙宁初,有人推荐的王安石。

王安石与的话,问免除役事,廉洁根据旧法来回答,非常熟悉。王安石说:“这一定能办新方法。”

白神宗,请访问时务必,他回答说:“陛下的本意在于方便百姓,法律并不是不好的,而吏人不是。朝廷立法的本意是一,而四方推奉纷然不同,所用方法行而民病,陛下不完全清楚的。

河北遭受水灾,河南、齐国、晋国大旱,淮、浙飞蝗,江南瘟疫,陛下不完全知道的。“皇帝就命令廉体量贩济道,任司农丞。

回报符合要求,提升利州路转运判官,又丞司农。

6. 宋史.黄裳传 文言文翻译 黄裳,字文叔,隆庆府普成人

黄裳,字文叔,隆庆府普成人。少颖异,能属文。登乾道五年进士第,调巴州通江尉。益务进

学, 文词迥出流辈,人见之日:“非复前日文叔矣。”时蜀中饷师,名为和籴,实则取民。裳赋《汉中行》,讽总领李蘩,蘩为罢籴,民便之。改兴元府录事参军。以四 川制置使留正

荐,召对,论蜀兵民大计。迁国子博士以母丧去宰相进拟他官上问裳安在赐钱七十万除丧复召。时光宗登极,裳进对,谓:“中兴规模与守成不同,出 攻入守,当据利便之势,不可不定行都。富国强兵,当求功利之实,不可不课吏治。捍内御外,当有缓急之备,不可不立重镇。”其论行都,以为就便利之势,莫若 建康。

其论吏治,谓立品式以课其功,计资考以久其任。其论重

镇,谓自吴至蜀,绵亘万里,日汉中,日襄阳,日江陵,日鄂渚,日京口,当为五镇,以将相大臣守之,五 镇强则国体重矣。除太学博士,进秘书郎。裳久侍嘉王邸,每岁诞节,则陈诗以寓讽。初尝制潭天仪、舆地图,侑以诗章,欲王现象则知进学,如天运之不息,披图 则思祖宗境土半陷于异域而未归。其后又以王所讲三经为诗三章以进。王喜,为置酒,手书其诗以赐之。王尝侍宴宫中,从容为光宗诵《酒诰》,日:“此黄翊善所 教也。”光宗诏劳裳,裳日:“臣不及朱熹,熹学问四十年,若召置府寮,宜有裨益。”光宗嘉纳。裳每劝讲,必援古证今,即事明理,凡可以开导王心者:无不言 也。裳为人简易端纯,每讲读,随事纳忠,上援古义,下揆人情,气平而辞切,事该而理尽。笃于孝友,与人言倾尽底蕴。耻一书不读,一物不知。推贤乐善,出乎 天性。嘉定中,谥忠文。子瑾,大宗正丞兼刑部郎官。孙子敏,刑部郎官。

(节选自《宋史·黄裳传》)

(节选自《宋史·黄裳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益务进学 务:致力于。 B.谓立品式以课其功 课:表彰。

C.光宗诏劳裳 劳:慰劳。 D.下揆人情 揆:揣测。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迁国子博士/以母丧去宰相/进拟他官/上问裳安在/赐钱七十万除丧/复召。

B.迁国子博士/以母丧去/宰相进/拟他官/上问裳安在/赐钱七十万/除丧/复召。

C.迁国子博士/以母丧去宰相/进拟他官/上问裳安在/赐钱七十万/除丧/复召。

D.迁国子博士/以母丧去/宰相进拟他官/上问裳安在/赐钱七十万/除丧/复召。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裳爱读书,以不读书感到可耻,他写的文章高出同辈入一筹,受到当时人的夸赞。

B.黄裳体恤百姓,他作汉中行》,希望李蘩罢除“和籴”之法,让老百姓得到便利。

C.黄裳关心国家安危,他写了—封奏疏给皇帝,进言富国强兵的方法,设立重镇建立行都的意义等。

D.黄裳善于讽谏,他曾制作浑天仪、舆地图来劝喻嘉王,后又写诗进献嘉王,嘉王非常高兴。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欲王现象则知进学,如天运之不息,披图则思祖宗境土半陷于并域而未归。

(2)裳每劝讲,必援古证今,即事明理,凡可以开导王心者,无不言也。

参考答案及译文:

4.B(课:考核) 5.D

6.C(黄裳非上奏疏,而是进谒并答对。)

7.(10分)(1)想使嘉王看了天象就知道要使学业有进步,就像天地运行一样不停止,打开地图就能想到祖宗的疆土有一

半被异族攻占,至今还没有收复。(得分点:“进学”“不息”“披图”各1分,语意2分)

(2)黄裳每次讲学,必定援引古代事例论证今天的事情,面对眼前事物说明道理,凡是可以用来启发劝导嘉王之心的,他没有不说的。(得分点:“援”、“即”、“开导”各1分,语意2分。)



宋史黄廉传文言文阅读
答:1. 宋史黄廉传全文文言文 宋史黄廉传 黄廉,字夷仲,洪州分宁人。 第进士,历州县。熙宁初,或荐之王安石。 安石与之言,问免役事,廉据旧法以对,甚悉。安石曰:“是必能办新法。” 白神宗,召访时务,对曰:“陛下意在便民,法非不良也,而吏非其人。朝廷立法之意则一,而四方推奉纷然不同,所以法行而民病,陛...

宋史黄度传文言文
答:1. 宋史黄廉传全文文言文 宋史黄廉传 黄廉,字夷仲,洪州分宁人。 第进士,历州县。熙宁初,或荐之王安石。 安石与之言,问免役事,廉据旧法以对,甚悉。安石曰:“是必能办新法。” 白神宗,召访时务,对曰:“陛下意在便民,法非不良也,而吏非其人。朝廷立法之意则一,而四方推奉纷然不同,所以法行而民病,陛...

宋史黄廉传全文文言文
答:宋史黄廉传 黄廉,字夷仲,洪州分宁人。第进士,历州县。熙宁初,或荐之王安石。安石与之言,问免役事,廉据旧法以对,甚悉。安石曰:“是必能办新法。”白神宗,召访时务,对曰:“陛下意在便民,法非不良也,而吏非其人。朝廷立法之意则一,而四方推奉纷然不同,所以法行而民病,陛下不尽察...

《宋史》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第一百六
答:越八年,知中山府,加宝文阁直学士。朝廷议北伐,涣之以疾提举明道宫。又四年卒,年四十五。 涣之性淡泊,恬于仕进,每云:"乘车常以颠坠处之,乘舟常以覆溺处之,仕宦常以不遇处之,则无事矣。"其归趣如此。 黄廉,字夷仲,洪州分宁人。第进士,历州县。熙宁初,或荐之王安石。安石与之言,问免役事,廉据旧法...

《宋史·黄廉传》全文翻译
答:《宋史·黄廉传》 原文 : 黄廉,字夷仲,洪州分宁人。第进士,历州县。熙宁初,或荐之王安石。安石与之言,问免役事,廉据旧法以对,甚悉。安石曰:「是必能办新法。」白神宗,召访时务,对曰:「陛下意在便民,法非不良也,而吏非其人。朝廷立法之意则一,而四方推奉,纷然不同,所...

上官均传文言文
答:3. 宋史黄廉传全文文言文 宋史黄廉传 黄廉,字夷仲,洪州分宁人。 第进士,历州县。熙宁初,或荐之王安石。 安石与之言,问免役事,廉据旧法以对,甚悉。安石曰:“是必能办新法。” 白神宗,召访时务,对曰:“陛下意在便民,法非不良也,而吏非其人。朝廷立法之意则一,而四方推奉纷然不同,所以法行而民病,陛...

文言文中表示人少的词有哪些,
答:回答:文言文中表示“荒年”的词有“歉岁、灾年、凶年、饥馑” 1. 歉岁[qiàn suì] 农业欠收之年。 出处:宋史.卷三四七.黄廉传:「久饥初稔,累给并偿,是使民遇丰年而思歉岁也。」 2. 灾年[zāi nián] 受灾之年;荒年。 3. 凶年[xiōng nián] 收成不好、闹饥荒的年岁。 出处:孟子.梁惠...

任中正文言文阅读
答:3. 宋史黄廉传全文文言文 宋史黄廉传 黄廉,字夷仲,洪州分宁人。第进士,历州县。熙宁初,或荐之王安石。安石与之言,问免役事,廉据旧法以对,甚悉。安石曰:“是必能办新法。”白神宗,召访时务,对曰:“陛下意在便民,法非不良也,而吏非其人。朝廷立法之意则一,而四方推奉纷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