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痨·气阴两虚证简介

作者&投稿:林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定义
  • 4 肺痨·气阴两虚证的症状
  • 5 证候分析
  • 6 肺痨·气阴两虚证的治疗
    • 6.1 治法
    • 6.2 方药治疗
    • 6.3 针灸治疗
    • 6.4 饮食疗法
      • 6.4.1 推荐食材
      • 6.4.2 推荐食疗方
  • 7 关于肺痨
  • 8 参考资料
  • 附:
    • 1 治疗肺痨·气阴两虚证的穴位
    • 2 治疗肺痨·气阴两虚证的方剂
    • 3 治疗肺痨·气阴两虚证的中成药

1 拼音

fèi láo ·qì yīn liǎng xū zhèng

2 英文参考

lung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yi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定义

肺痨·气阴两虚证(lung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yin[1])是指元气不足,阴津亏损,以咳嗽气短,咯痰清稀,偶有咯血,神疲乏力,午后潮热,自汗盗汗,或食少腹胀,便溏,短气声低,面色晄白,舌红嫩,苔薄,脉弱数等为常见症的肺痨证候[2]。

4 肺痨·气阴两虚证的症状

肺痨·气阴两虚证患者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咳痰清稀白色,量较多,痰中偶或夹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热势一般不剧,面色㿠白,颧红,畏风、怕冷,神疲乏力,自汗与盗汗可并见,或食少腹胀,便溏,舌质嫩红,边有齿印,苔薄,脉细弱而数。[3][4][5]

5 证候分析

阴伤气耗,肺脾两虚[5]。

肺脾同病,阴伤气耗,清肃失司,肺不主气而为咳,气不化津而成痰,肺虚络损则痰中央血,气虚不能卫外,阳陷入阴,故见气虚身热、怕风、自汗,阴虚则内热、盗汗;脾虚不健则食少、便溏,气阴两伤故面白颧红、舌质嫩红、脉细弱而数.舌脉为气阴两虚之象。[3][4]

6 肺痨·气阴两虚证的治疗

6.1 治法

肺痨·气阴两虚证治宜益气养阴[3][5]。

6.2 方药治疗

肺痨·气阴两虚证可用保真汤[备注]保真汤(《十药神书》):人参、黄芪、白术、甘草、赤白茯苓、五味子、当归、生地黄、熟地黄、天冬、麦冬、赤芍药、白芍药、柴胡、厚朴、地骨皮、黄柏、知母、莲心、陈皮、姜、枣加减治疗。本方功能补气养阴,兼清虚热。药用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补益肺脾之气;天冬、麦冬、生地、熟地、当归、白芍以育阴养荣,填补精血;地骨皮、黄柏、知母以滋阴退热。并可加白芨、百部以补肺杀虫。咳嗽痰稀,可加紫菀、款冬、苏子等温润止嗽。夹有湿痰症状者,可配半夏、陈皮、茯苓。咳血可酌加阿胶、仙鹤草、三七配合补气药共奏益气摄血之功。骨蒸、盗汗者可加鳖甲、牡蛎、乌梅、银柴胡等补阴配阳,清热除蒸。如便溏、腹胀、食少等脾虚症状明显者,应酌加扁豆、苡仁、橘白、建莲肉等甘淡健脾。忌用地黄、麦冬、阿胶等滋腻之品。[3]

6.3 针灸治疗

[4]

治法:益气养阴,健脾和中。

选穴:以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穴为主。取太渊、肺俞、膏肓、三阴交、足三里、膻中。

随证配穴:食欲不振者,加胃俞、脾俞。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酌加灸。

方义:肺俞配太渊及主治诸虚百损的要穴膏肓,滋阴润肺。足三里、三阴交健运中州,扶正祛邪。太溪补肾阴,滋水润肺。膻中调补肺气。

6.4 饮食疗法

6.4.1 推荐食材

黄芪、白术、山药、地黄、乌骨鸡、大枣、柿饼、鸽蛋等[5]。

6.4.2 推荐食疗方

[5]

1.琼玉膏(《丹溪心法》):生晒参1250g,白茯苓500g碎成粉末,白沙蜜5000g滤过,生地黄8000g,上四味合并一起拌匀,装入罐内,封口;再用大铝锅一口,盛装净水,再将装药瓷瓶放人铝锅内,隔水煮熬。先用武火,后用文火,炖熬5天即成。每天展起空腹服用,或以白汤或酒送服,每次1汤匙。

2.人参银耳汤(《中国药膳辨证治疗学》):人参5g,银耳10g,冰糖10g。先将银耳温水发胀,人参切片,与冰糖同时人锅,加水适量,小火煎煮2小时以上即成。每日早晚空腹服食,10天为1个疗程。

3.人参粳米粥(《食鉴本草》):白参末3g(或党参末20g),冰糖10g,粳米100g。将粳米淘洗干净,加水适量,大火煮熟后改小火煮成稠粥,加入白参末、冰糖,再煮2~3分钟即成。每日2次,早晚空腹食用,10天为1个疗程。

7 关于肺痨

肺痨(pulmonary tuberculosis[1][6]、lung consumption[1])为病名[7],又称肺劳[7]、痨瘵[8]、传注[8]、传尸[8]、鬼注[8]等,是一种慢性传染性肺部虚损性疾患[8]。由于劳损在肺,故称肺痨[3]。主要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为其特征[3]。病轻者诸症间作,重者可以先后相继发生,或兼见并存[3]。

病因为感染“瘵虫”,但发病与否与正气强弱有很大关系。病位主要在肺,并与脾、肾等脏有关。病理特点主在阴虚,进而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久延病重,阴伤及阳者,可见阴阳两虚,在临床先后表现各个不同证候类型。

治疗当以补虚培元和治痨杀虫为原则,根据邪正两者的主次予以相应处理。补虚重点在肺,同时予以补脾和补肾,治疗大法以滋阴为主,火旺的兼以清火,气虚的同时补气。若阴阳两虚则当滋阴补阳。区别四大主症的主次,有重点的随证施治。

一般而言,本病多属慢性病变,但亦有急骤发病,病情严重,表现为“急痨”、“百日痨”特殊情况,或出现类似湿温、类疟等证候者,临证必须予以注意,做到早期辨病,以免贻误治疗。

肺痨与肺结核病相类似[7]。针灸可作为综合治疗中的辅助疗法[8]。注意处理好患者痰液,餐具消毒,以防传染。



中医内科经典总结,考试的朋友看一看
答: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 6)阳气虚哀: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参附汤合右归饮 阴寒痰浊并血瘀,本属阴阳气血虚,标实宜通虚温补,血府逐瘀活法立, 栝蒌半夏或白酒,痰壅寒凝证有异,左归生脉合养营,参附右归从本议。 十三、不寐 1.实证 1)肝郁化火:疏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

什么是肺结核的咳血现象?
答:” 咳血病位在肺,但与肝肾有关。《类证治裁》:“诸家以咳嗽血出乎肺,景岳谓咳嗽唾诸血,皆源于肾,以肾脉贯膈,入肺循喉,肺肾相联,因肾水亏,则火炎烁金,肺燥络损,液涸成痰,病之标在肺,其本固由肾也。” 咳血的病变性质属热证,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外感者多实,内伤者多虚。...

感冒咳嗽吃什么食物好?
答:玉竹粥:玉竹15g鲜者加倍,粳米50g。用法:将玉竹洗净,切碎,加水煎汤取汁去渣,用玉竹汁液煮粥(应添水煮粥)。每日早晚分2次温热服食。1周为1疗程,停1周再行第2疗程百合梨糖:百合10g(鲜百合更好,用量加倍),梨1个,白糖15g。将百合洗净,梨切片。百合、梨、白糖三者混合放入碗中,蒸熟,放...

什么是肺劳??严重的为何死亡 ?
答:外因是感受病者之气,痨虫乘虚而入,发为肺痨。在整个疾病演变过程中表现为气阴亏耗、阴虚火旺、阴阳两虚等正虚证候 。在治法上强调补虚培元、扶正杀虫的整体疗法。调补脏器时,应注重肺脾肾三脏。常见证型有:①肺阴亏损型肺痨。证见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潮热咽干,舌红苔干,脉细。治宜养阴...

马肺炎或肺痨应该怎么治?
答:常见证型有:①肺阴亏损型肺痨。证见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潮热咽干,舌红苔干,脉细。治宜养阴润肺,方用百合固金汤。②阴虚火旺型肺痨。证见潮热盗汗,五心烦热,或痰黄粘稠,反复咯血,舌红绛,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火,方用秦艽鳖甲散加减。③气阴两虚型肺痨 。证见咳嗽咯血,潮热颧红,自汗...

寻治疗肺结核抗结核菌的中药
答:此证见于肺脾肾三脏俱虚的患者,为气阴耗损发展而成,见于重症肺结核晚期。 综上所述,肺痨以阴虚为先,继可导致气阴两虚,阴阳俱虚。以脏腑辨证而言,病之初起,为肺阴亏损,继之肺脾同病,气阴两伤,后期肺脾肾三脏交亏,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俱虚,并见心肝脏腑功能损害的严重证候。 治法:滋阴补阳,固本杀虫。

有什么好的方法治肺结核
答:此证见于肺脾肾三脏俱虚的患者,为气阴耗损发展而成,见于重症肺结核晚期。 综上所述,肺痨以阴虚为先,继可导致气阴两虚,阴阳俱虚。以脏腑辨证而言,病之初起,为肺阴亏损,继之肺脾同病,气阴两伤,后期肺脾肾三脏交亏,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俱虚,并见心肝脏腑功能损害的严重证候。 治法:滋阴补阳,固本杀虫。

肺结核可不可以治好?
答:综上所述,肺痨以阴虚为先,继可导致气阴两虚,阴阳俱虚。以脏腑辨证而言,病之初起,为肺阴亏损,继之肺脾同病,气阴两伤,后期肺脾肾三脏交亏,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俱虚,并见心肝脏腑功能损害的严重证候。治法:滋阴补阳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肺结核病后应该如何保养?
答:本方补气养阴,适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肺结核。 [方二十三] 龟1只。 将龟1只,用绳缚紧,黄泥封固,在火上煅焦后,去掉泥,全部研细,每次服6克,每日服2次。 本方养阴血,治结核。主治肺结核空洞,骨关节结核。肺结核空洞的特点是:痰成脓性而多,或痰中带血,胸部隐痛有时发生。 [方二十四] 天冬、麦冬、生地、...

肺结核最严重的死人不?
答:此证见于肺脾肾三脏俱虚的患者,为气阴耗损发展而成,见于重症肺结核晚期。综上所述,肺痨以阴虚为先,继可导致气阴两虚,阴阳俱虚。以脏腑辨证而言,病之初起,为肺阴亏损,继之肺脾同病,气阴两伤,后期肺脾肾三脏交亏,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俱虚,并见心肝脏腑功能损害的严重证候。 治法:滋阴补阳,固本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