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计与高层建筑论文?

作者&投稿:僪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主要要点
由于地震的不可预知性,高层建筑结构在设计过程中很难准确地预测建筑物所遭遇的地震特性和基本参数,只靠计算很难使高层建筑结构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这就要求每个结构工程师必须重视建筑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因此,高层建筑结构在抗震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建筑结构的平面布置。建筑结构的平面布置是影响结构抗震的重要因素,合理的建筑平面布置对建筑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大量地震灾害表明,平面布置简单、对称规则、质量和刚度分布比较均匀并且具有明确传力途径的建筑结构在地震时不容易发生破坏。规则结构能较为准确地预估结构的作用效应和地震时的反应,较容易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及相应的结构措施来加强其抗震性能。相反,平面布置复杂、不对称且不规则的结构,其地震作用效应很难估计的。因此,高层建筑结构中规范规定,宜采用规则结构,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
2)建筑结构的体系选择。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就优先采用具有多道防线的结构体系。例如: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这三种结构可以作为地震区高层建筑的首选体系。当建筑物高度不高且层数不多时,可采用框架结构。但当建筑物位于地震区,且高度均较高时,应避免采用框架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因为,地震具有强破性且持续时间很长,往复次数较多,能够对建筑物造成累积破坏。单一的结构体系在遭遇地震时,一旦发生破坏,很容易造成房屋倒塌,危及人们的生命及财产的安全。当结构体系具有多道防线时,当遭遇地震时,第一道防线遭破坏后,后续的防线仍然能抵抗地震的冲击力,可以最低限度的防止建筑物的倒塌,给人们以充分的时间进行逃生,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多道防线是进行抗震设计时所必须设置的。
3)结构薄弱层。当建筑结构的侧向刚度分布不均匀、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和楼层承载力突变时,容易产生薄弱层。薄弱层在地震中是最先遭受破坏的部位。因此,对有明显薄弱层的结构,应采用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来提高其抗震能力。结构构件的实际承载能力是判断薄弱层部位的基础,有意识、有目的地控制薄弱层部位,让它有足够的变形能力,而且不使薄弱层发生转移是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
2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常见问题
1)高层建筑结构的地基问题。高层建筑结构在设计阶段,应有完善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结构工程提供基本的设计依据。建筑结构场地应选择在有较稳定的基岩、开阔、平坦、土层坚硬或较密实的有利地段,不应建造在容易发生滑坡、地陷、崩塌和泥石流等不利地段及抗震的危险地段,有利地段的建造对建筑物的抗震是十分有利的。有时由于建设单位工期要求,在确定方案后设计人员就直接进入了施工图设计阶段,从而忽略了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和场地的选择,从而给后续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高层建筑结构平面布置问题。高层建筑为了追求外立面效果的美观而设计成平面不规则、不对称且有较大凹进或较大开洞的结构,这种结构对抗震十分不利。因此,在建筑方案正式确定前,结构工程师就应对建筑平面布置、体型方面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及时和建筑师进行沟通,尽量选用平面、竖向规则对称、质量和刚度、承载力均匀的平面布置,这对抗震十分有利。
3)高层建筑结构的高度问题。如今的高层建筑结构的高度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很多超高层的高层建筑,这就对结构工程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的高度对应不同的结构体系,规范上有明确规定。一旦结构超过了规范规定的限制高度,就应通过专门的审查、论证进行更严格的计算分析和研究。
4)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等级的选取问题。抗震等级是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依据,抗震等级选取不当将给建筑物的安全带来许多隐患,对工程造价也会带来不必要的浪费。抗震等级根据房屋的场地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建筑高度、结构类型等因素综合评定。每个结构工程师应当熟练掌握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和规范知识,做到该提高的应当提高其抗震等级,该降低则应适当降低。
5)计算软件的合理应用。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应该应用正规的结构设计软件进行设计,软件中的各个参数指标能够正确反映建筑物的特征。结构工程师能正确分析结构软件所计算的结果,并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有时计算机设计会给结构工程师带来一种错觉,有的结构工程师往往过分依赖计算结果,而减少了结构的概念学习。一旦选择了错误的计算参数,就会导致结构设计出现问题,对结构的安全和经济方面造成影响。因此,结构工程师应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和抗震概念设计的理解,做到熟练掌握相关的结构概念设计,并且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配合计算结果选择最佳的结构设计方案。
在现代化进程高速发展的今天,高层建筑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建筑造型独特新颖的建筑,规模和高度也在不断增加。随着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满足高层建筑的材料、形式、整体力学模型都将趋于复杂和多元化,这就要求每个结构工程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清晰的概念分析和熟练掌握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抗震设计与高层建筑论文由中达咨询搜集整理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房屋结构设计课程设计小论文怎么写?
答:当涉及到选择论文题目时,重要的是确保选择一个有足够潜力和研究空间的话题。以下是10个 贴切的房屋结构设计课程设计小论文题目的示例:1. "钢结构房屋设计中的抗震性能优化研究"2. "复合材料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与分析"3.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可持续性与环保性研究"4. "结构钢材料的选择与应用"5...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措施?
答: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措施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中达咨询为大家解答。为了减轻地震所造成的损害,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必须得到有效的提高。但由于地震发生的突然性以及不确定性,因此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不能只依赖理论的计算,更多的应该结合以往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前人总结的抗震理念。以此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基本...

住宅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答:1. 建筑结构的规则性对于高层建筑,特别是抗震设计,至关重要。设计时应确保结构的扭转刚度足够,以减轻扭转效应,并且建筑平面应保持对称和均匀性。2. 层间位移限制高层建筑通常具有较高的宽高比,其层间位移限值与结构材料、体系、装修标准和侧向荷载等多种因素相关联。设计时需根据具体建筑情况来确定...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现状及策略?
答: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在数量和规模上开始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新名片,成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志。高层建筑在满足城市人口居住、办公、娱乐等需求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的安全隐患,其中地震是威胁较大且造成财产安全损失最大的危险因素。1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原则 高层...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答:建设部第111号令《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和建质[2003]46号文《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对加强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质量控制意义重大,具有可操作性。2.3 高层及超高层结构体系 对于高层建筑的划分,建筑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没有一个统一规定,一般认为建筑总高度超过...

浅析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
答:在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的实践中,由于设计人员对规范的理解和掌握尺度上,以及因地因人在结构选型、布置以及计算方法上相互差异较多而对设计产生较多的争议,抗震设计方法值得深入研究。参考文献:[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zl-200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李鸿晶,宗德玲.关于...

结构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研究探讨?
答:因此只有在设计过程中尽量保证剪力墙和转换柱的之间的对称关系,才能保障建筑的质量安全以及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够有效避免框支柱可能出现的截面过大现象,可以最大程度节约建设空间。2.2高层转换层的抗震设计 抗震设防目标是高层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设计指标。因为高层建筑在来考虑建筑的抗震指标时需要考虑到建筑...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方法与防火安全问题
答:建筑抗震设计理论包括拟静力理论、反应谱理论和动力理论。在高层建筑抗震措施方面,注重概念设计、结构抗震验算和构造措施,如限制建筑高度、提高结构延性等。抗震设计理念强调“三水准、两阶段”,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通过“两阶段”设计确保建筑在不同烈度地震下的安全性能。对于防火安全,...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
答:本文就针对当前我国建筑领域,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问题以及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促进建筑设计行业中建筑抗震设计的发展。1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分析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基础内容,建筑设计不仅需要涵盖建筑工程施工的结构选择、材料选择、施工技术与施工方案的确定,还需要...

高层建筑的结构对抗震性能及灾难逃生的影响?
答:目前,绝大部分高层建筑都是框架剪力墙结构。而这种结构的特性就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原则是“小震(烈度约为5.45度)不坏、中震(烈度为7度)可修、大震(烈度为8度)不倒”,其结构具备必要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此外,我国的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