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定鼎天下时有哪些名将辅佐?

作者&投稿:矣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由于赵匡胤本身就是当时乃至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名将,在他登基前后,很多战略战术都是他亲自制定或实施的,所以相较于汉初,唐初等时代涌现出来的名将,北宋的开国将领在赵匡胤个人军事实力的对比之下能力相对减少不少,再加上赵匡胤南征北讨从来不会只倚靠一两位将领,因而北宋的开国将领在历史上的名气也少了很多,但从建国到一统天下,这是一段极其艰难的路,没有众多好的将领辅佐,仅靠赵匡胤一人,那充其量也只能做到一镇节度使或者禁军将领这种位置,很难再有突破,所以赵匡胤能称帝建国,手下的将领功不可没。


首先我们来看看赵匡胤发动兵变最骨干的力量—义社十兄弟。义社十兄弟何时结成,以何人为首已经没有详细记载了,而且这十人当中并非都成为日后为赵匡胤定鼎天下的名将,在这里我只介绍几位“重量级”,其他“轻量级”大家自行搜索了解。


一,石守信。当年柴荣听信“点检做天子”的谣言误将张永德撤去“殿前都点检”一职而由赵匡胤接任,石守信便接替赵匡胤做了“殿前都指挥使”一职,长期作为赵匡胤的副手,二人关系最为亲密,陈桥兵变时以留守京城的最高军事长官成为赵匡胤的内应,使得赵匡胤兵变大军得以安然入城,宋朝建立后位列开国功勋之首,后被升为归德军节度使,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反叛,赵匡胤派石守信率军讨伐,大败李筠。同年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反叛,石守信率军攻破扬州,再败李重进。建隆三年,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从此石守信退出战场。

二,王审琦。王审琦在后周朝是石守信的部下,陈桥兵变时以“殿前都虞候”之职与石守信一同留守京师成为赵匡胤的内应,后来随赵匡胤和石守信征讨李筠,李重进。杯酒释兵权后除开宝二年(公元969年)随赵匡胤讨伐北汉外,再无任何显著战绩。


三,韩重赟。陈桥兵变的参与者,宋朝建立后,升任殿前都指挥使,成为殿前司最高军事长官,随赵匡胤讨伐李筠,李重进。开宝二年,随赵匡胤讨伐北汉,曾大破契丹援兵。


四,李继勋。李继勋,韩重赟和赵匡胤当年都参加了“高平之战”,三人也都因功成为后周的重要将领,虽然李继勋没有参与过陈桥兵变,但宋朝建立后赵匡胤仍封他为昭义军节度使(李筠的接替者),负责抗击北汉,李继勋也不负赵匡胤之重托,从960年到970年,先后多次大破北汉及契丹军,随赵匡胤征讨北汉也立下赫赫战功,值得一提的是,义社十兄弟中最初地位最高的是李继勋非赵匡胤。

五,刘廷让。本命刘光义,宋太宗即位后赐名刘廷让。建隆元年,从征李筠。乾德二年(964年),驻守潞州,防守北汉,同年十一月,北宋进攻后蜀,刘廷让与潘美率军攻占夔州,陆续收复万,施,开,忠等州县,最终王全斌率领北路军攻破成都,后蜀灭亡。然而由于宋军处置不当,同年后蜀降将全师雄反叛,刘廷让率军再次打败全师雄军,宋军由此平定叛乱。



以上是义社十兄弟中对于宋朝的建立和一统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五位,其余四位则因记载不详,战功没有那么显赫在此就不提了。但是这五位将领基本活跃在宋朝建立之始,而随着杯酒释兵权,他们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此时大宋一统天下的脚步还未停止,另一批将领最终接替了他们的位置,成为舞台上的主角。


一,潘美。开国名将,最初征讨李重进时,他是石守信的副手,这时主角还不是他,从开宝三年(公元970年)起,潘美成为主将开始为大宋平定四方,970年,赵匡胤令潘美征讨南汉,最后潘美率军攻克广州,俘虏南汉国主刘鋹。开宝五年,率军讨平岭南叛乱。开宝七年,率军征南唐,与北宋另一名大将曹彬一起攻破金陵城,俘虏南唐国主,著名词人李煜,南唐灭亡。同一年率军进攻北汉,在太原城下大破北汉军。可以说潘美一生战绩辉煌,虽然在之后的“雍熙北伐”中因为一些不得已的原因而造成大将杨业的战死,但潘美绝对不是如今影视剧描述的的那么心狠手辣,他为大宋的建立和统一立下汗马功劳,不能因为杨业的死而令如此名将蒙冤。

二,曹彬。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协助李继勋驻守潞州,并大破汉辽联军。乾德二年,协助刘廷让攻后蜀,后两人一起平定全师雄作乱。乾德六年,李继勋讨伐北汉,曹彬率军斩首两千余人。开宝二年(公元969年),赵匡胤亲征北汉,曹彬率军战降北汉将领张廷山。开宝七年,曹彬走水路,潘美走陆路,两军南下攻南唐,攻克金陵后,作为全军主将,曹彬严令全军入城后不得扰民,这为他赢得了不少美名。曹彬为人宽厚仁慈,是北宋难得一见的儒将,而他的儿子曹玮,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治军四十年,战功彪炳,深受宋真宗的信任。



其实除了以上这几位,还有很多为大宋的建立和稳固立下汗马功劳的将领,像高怀德,李处耘,慕容延钊,王全斌等,这里实在无法一一去叙说他们的故事了。


很多人包括我在内,认为赵匡胤是一个拥有完美人格的君主,能文能武,礼贤下士,宽仁大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崇尚节俭等等等等,好像凡是能想到的褒义词都用在他身上也不为过,也许他就是如此的完美,才有足够多的魅力吸引了一大批优秀将领为他所用吧!



岳飞都有哪些名人级别的粉丝?
答:宋亡后,蒙古统治者一面在岳飞原有名爵的基础上,加赐他为保义;一面整修岳飞的陵墓与庙宇。朱元璋起兵时打出的旗号是驱逐鞑虏,自然对前辈岳飞大加推崇,称他为宋少保鄂国武穆王。洪武九年(1376年),岳飞被列为历代三十七名臣之一,配享宋太祖庙。每年岳飞忌日,朝廷会派使者到岳庙祭奠。明朝灭了...

历史上哪几位皇帝的个人战力最强呢?
答:说到历代皇帝中哪位最能打,想必大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诸多大名鼎鼎的名字。与蚩尤战于涿鹿的人文初祖黄帝、牧野一役定鼎天下的周武王、一扫六合的始皇帝、马踏匈奴的汉武帝、杯酒释兵权的宋太祖等等。可以说历朝都不缺能打的皇帝,但论个人武力值,最彪悍的又是哪位皇帝呢?提到个人武力值,那我们的...

刘备若成功一统天下,首先杀的可能是这2人,诸葛亮其实心知肚明
答:当利益分配无法在皇帝和功臣们之间达到平衡时,要么 一方妥协 ,要么开始 相互厮杀 。 皇帝妥协的例子 就好比宋太祖赵匡胤的“ 杯酒释兵权” ,给予开国功臣们极大的财富和利益,甚至这种善待官员的方式影响了整个宋朝。相互厮杀的例子就多不胜数了,明太祖朱元璋杀伐果断,死在他...

中国古代著名战争战役
答:(没有之一)这是中国军事史上以及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在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4万楚军,同秦朝名将章邯 王离所率的一共40万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的决定天下归属的巨大战役,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个个作壁上观时项羽第一个站出来如同以卵击石的方式,向秦军主力...

中国历史上的书法名将众多
答: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历代书法家(宋)--赵孟頫 字子昂,号雪松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湖州(浙江吴兴)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宋...

唐朝之后少数民族政权越来越强,是敌人们变强了吗?
答:宋太祖为了宋朝不会重蹈五代轮替的覆辙,实行了著名的杯酒释兵权。控制军权,防止了再次黄袍加身的可能。尤其是在宋太宗赵光义北伐失败后,精兵良将几乎损失殆尽。再加上赵宋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政策导致了以文驭武的长期执行。保守的外交政策加上名将培养机制和土壤的缺失,宋军的战斗力越来越弱。精锐...

历代皇帝的谥号是什么意思?
答:8:宋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开国嘛庙号就是【太祖】!他的谥号是【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9:明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南北朝以后皇帝的谥号庙号都乱了!都是一堆一堆的!---最后说近代,如果说新中国是个朝代的话,...

在进行金钱与爵位赏赐的时候,赵匡义与李渊有何区别?
答:“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这是《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四》中岳飞的一句话。岳飞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是没有看清宋朝君臣的普遍理念,更不知道宋朝不但文官爱钱,就连武将也爱钱如命:宋朝武将爱钱的始作俑者是赵匡胤,赵匡胤食言而肥给钱不给权,郁闷的大将曹彬说了一句话,就是这句...

历史上,有哪些事情惊人的相似?
答: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有一些历史片段,总在后人读来有着极度相似的感觉。现在我就来说一说关于有哪些历史相似的片段。比如说汉高祖刘邦在取得天下的时候是因为有谋圣张良支持!刘备能够三分天下,也是因为神人诸葛亮为他出谋划策。朱元璋能够定鼎明朝的基业也是因为他的军师刘伯温的计策。而且这三段历史中...

千古一帝”指的是哪位或者哪几位帝王?
答:7、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北宋开国皇帝,大权集中,以文治国,结束了五代十国战乱纷争的局面,生性孝友节俭。8、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元朝立国皇帝,成吉思汗之孙。灭亡南宋,统一了天下。9、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明王朝建立者,出身贫寒,曾投身皇觉寺为僧,后克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