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同文馆与北京大学是什么关系?

作者&投稿:宗圣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亲爱的我来回答

京师同文馆是北京大学的前身。

京师同文馆是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由恭亲王奕欣和文祥于1861年1月奏请开办,并于1862年8月24号正式开办,初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以外国人为教习,专门培养外文译员,属总理事务衙门。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

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后,北京大学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先驱和引领者。它吸引了全国最优秀的学生和教师,成为了中国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北京大学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但始终保持着其在学术界的卓越地位。

如今,北京大学是中国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涵盖了文、理、工、管、法、史、哲、经、教、艺等多个学科领域,培养了大量的杰出人才,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可以帮到您,回答不容易,期待采纳我的回答,非常感谢~



1、京师同文馆主要是培养外语人才,而京师大学堂则是培养高等人才的综合性大学

2、京师同文馆于1861年开办,京师大学堂,学校创办于1898年

3、早期京师同文馆独立 ,后被并入京师大学堂

京师同文馆是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由恭亲王奕欣于1861年1月(咸丰十年十二月)奏请开办,初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以外国人为教习,专门培养外文译员,属总理事务衙门。课程开始时只设英文,后来增设法文、德文、俄文、日文。同治六年又添设算学馆,教授天文、算学。美国传授士丁韪良总管校务近三十年。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清末1898年至1911年间的曾用名。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扩展资料:

京师大学堂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提到其办学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后历经“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京师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

1902年,清政府重建京师大学堂,设速成、预备两科,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也并入大学堂。同年,京师大学堂仕学馆、师范馆成立,师范馆为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 。1912年5月4日,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  ,旋即冠“国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京师同文馆 百度百科 京师大学堂



京师同文馆和北京大学有何关系?
答:京师同文馆主要是培养翻译人才。中国近代最高学府是京师大学堂,也就是现在的北大。同文馆后来并入京师大学堂。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创办最早的一所新式学校.初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以外国人为教习,专门培养外文译员。.课程开始时只设英文,后来增设法文、德文、俄文、日文.同治六年又添设算学...

京师同文馆与北京大学是什么关系?
答:京师同文馆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同文馆是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由恭亲王奕欣和文祥于1861年1月奏请开办,并于1862年8月24号正式开办,初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以外国人为教习,专门培养外文译员,属总理事务衙门。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

北京大学和京师同文馆有什么关系?
答:1、京师同文馆是专业培养外语人才的学校,上级主管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而京师大学堂是综合性质的大学,是当时的全国最高学府,也是清政府的最高教育机关。2、京师同文馆于1861年1月创立,是近代中国创办最早的一所新式学校,主要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1902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了京师大学堂,改名...

京师大学堂是哪所大学的前身
答:是北京大学。根据本地惠教育生活培训网查询得知:京师同文馆是北京大学的前身(简称北大,英文名:PekingUniversity),创建于1898年,坐落于北京市,前身是京师大学堂。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京师同文馆是哪所大学的前身
答:京师同文馆是北京大学的前身。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1937年南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

京师同文馆是现在的什么学校?
答: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同文”,即通识各国语文;“馆”即指“学院”。京师同文馆是当时的国立外国语学院,也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前身之一。恭亲王奕等人在给清政府的奏折上阐明了建立京师同文馆的意图:“欲悉各国情景,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

洋务派时期的同文馆是什么大学前身
答: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它开办于1898年7月3日,属于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辛亥革命后,改称北京大学。1862年,清政府在总理衙门设立了京师同文馆。此后,清政府又决定设立算学馆,学习天文算学。同文馆的设立是我国创办新式学校的开端。同文馆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公立专科...

京师同文馆是现在北京大学吗?
答:京师同文馆是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由恭亲王奕欣和文祥于1861年1月(咸丰十年十二月)奏请开办,并于1862年8月24号正式开办,初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以外国人为教习,专门培养外文译员,属总理事务衙门。课程开始时只设英文,由英国传教士包尔腾任教习,后来增设法文、德文、俄文、...

京师同文馆是哪所大学的前身?
答:京师同文馆于1902年1月并入到京师大学堂,发展至今成为北京大学的外国语学院。京师同文馆是清末洋务派专门为培养外交翻译人才而创设的外国语学院。其在1861年1月成立于北京,1862年6月正式开学。隶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刚开始时设英文馆,招收十三四岁以下八旗子弟入学。1863年增设俄文馆、法文馆,1866...

京师同文馆是哪所大学的前身
答:京师大学堂。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所综合大学。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一个翻译,出版机构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