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祖国的统一面临哪些有力的因素

作者&投稿:锺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结合材料二以及所学知识说说祖国统一的前景怎样?理由?~

一国两制

给你一些套话吧
有利:1海峡两岸人民同宗同族,同根同源,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2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段提高
3近年来海峡两岸人民经济文化政治等交流的日益增多,两岸逐渐成为一个密不可 分的整体
4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施,证明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为和平统一提供了理论依据
5一个中国原则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认同
不利 1国外反华势力和敌对分子亡我之心不死,他们不希望中国统一,千方百计的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阻止中国崛起
2台湾岛内的台独分子希望把台湾独立出去,他们与过外反华势力勾结,阻止国家的统一
3海峡两岸长期分离,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的了解不够
这只是一些的套话,如碰到此类问题从这些角度去谈,一般来说应该不会偏离太多,但当然碰到一些具体情况还要根据不同的材料去具体分析

海峡两岸有着相同的传统文化习俗;经济、文化交流逐步深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中共“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为解决台湾问题指明了方向。

(16分)阅读材料:材料一 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重建导致了巨大...
答:(4分)(3)压制。(2分)(4)扶植与控制交织;合作与竞争并存。(2分) 试题分析:(1)从材料一中不难发现关贸总协定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这种推动因素还有马歇尔计划和布雷顿森林体系;(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直接归纳出欧元产生的影响:欧洲:促进欧洲经济、政治一体...

比较材料一,二,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答:(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4分)(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二中提及的“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权的更替示意图。“从平城到洛阳”后,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对民族关系发展有何历史作用?(4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 ...
答:据题意要求根据材料二写出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图写出商鞅变法的背景。阅读材料二所给的信息:“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可知材料二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商鞅变法。观察材料一的两幅图可知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背景:铁农具和牛耕...

2020高考历史主观题设问分类及方法指导
答:(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戛尔尼出使中国的深层次原因,以及清政府为何拒绝马戛尔尼的要求? 【解析】试题以中英两国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为切入点,要求运用自然经济和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在分析材料信息的基础上解决相关问题。第(1)问要注意设问中的限制语“中国与英国经济发展”、“不同特点”,在整理材料...

根据材料分析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的崛起与哪些制度性创新有关
答:——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阅读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的崛起与哪些“制度性创新”有关?(2分)英国历史上是如何进行这些“制度性创新”的?(6分)(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发展的哪一历史阶段?推动英国走入这一历史阶段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2分)(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以及所学...

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地区有利于咖啡树种植的有利条件有哪些_百度...
答:(2)此题注意审题,对比A、B两地的位置,说出A、B处的两点区位优势,同时不能重复,A处位于市中心,B处为城市边缘地区,企业布局的区位条件主要从交通、地租、市场、环境、劳动力等方面来分析,结合两地地理位置不同,一一对照找出各自的优势。(3)根据材料提示“小粒种咖啡树适宜生长在海拔800-1800m...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海瑞的为官之道对当今我国的为政者有何启示...
答:二忌自以为是。现在的青年干部基本都受过中、高等教育,有一定的书本知识,但涉世未深,磨炼不足,缺乏经验,容易产生“世人皆睡,唯我独醒”的错觉,以及轻视历史经验的倾向。归根到底,书本知识只是一种间接的知识,来源于千千万万劳动群众实践经验的积累总结。瞧不起历史经验,就是瞧不起群众。脱离...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诉土地流转政策的作用
答:其二,这次农民获准将过去不属于自己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据为己有,或许今后会刺激产业界员工提出类似要求,对当局构成连串的压力。在国际上,这类事件是不经之谈,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却不能排除发生的可能性。大庆油田前员工在花完买断工龄所获的巨款以后,聚众闹事,终于全体获准重返油田上班,就是一个...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三中国"从分封制到帝制"政治制度变迁的原因...
答:(1)据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三中国“从封建到帝制”政治制度变迁的原因。(3分)(2)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第二次社会转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次转型在政治、经济、思想上的主要表现。(4分)(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是如何“迈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的。(3分)(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使中...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但是后来却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由于考八股文,压抑了那些本来不擅长科举科目的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甚至产生像孔乙己那样的科举牺牲者。第二、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