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初税亩是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与井田制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屈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我们都知道好的总是会取代坏的,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是不断的更新,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一些改革制度,最近,有不少的人在问小编历史上的初税亩是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与井田制有什么区别?其实,实行初税亩的原因就是为了增加财政的收入,井田制就是用井字的方式划分土地,土地同时也分为公田和私田。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在中国原始社会,土地是由氏族公有、集体耕种、平均分配。但是后来出现了承认土地私有的初税亩制度。那么这新的土地制度是哪国实行的呢?据资料显示,初税亩是春秋时期鲁国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初税亩的诞生表明鲁国正式宣布废除井田制。
鲁宣公,姬姓,名俀,为春秋诸侯国鲁国君主之一,是鲁国第二十任君主。他为鲁文公儿子,母敬嬴,次妃,为文公所宠。承袭鲁文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18年。
鲁宣公制定的初税亩从从字面上解释,初,即开始的意思;税亩,指按土地亩数对土地征税。具体方法是:公田(指井田制,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翻译过来就是对公田征收其收成的十分之一作为税赋,对公田之外的份田、私田同样根据其实际亩数,收取收成的十分之一作为赋税。
鲁国594年为了增加收入,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收税后,楚国、郑国、晋国等国家也陆续实行了税亩制。
起因是:春秋时期,由于牛耕和铁制农具的应用和普及,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后,隐瞒在私人手中,成为私有财产;同时贵族之间通过转让、互相劫夺、赏赐等途径转化的私有土地急剧增加。在实行初税亩田赋制度之前,鲁国施行按井田征收田赋的制度,私田不向国家纳税,因此国家财政收入占全部农业产量的比重不断下降。鲁国实行初税亩,即履亩而税,按田亩征税,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税率为产量的10%。
初税亩的实行,增加了鲁国等国财政收入,适应和促进了新生的封建土地占有关系,是春秋后期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鲁国继位者并没有彻底通过其改革,最终鲁国走向衰落。

初税亩的改革发生于
答:法律分析:初税亩的改革发生于春秋时期。 初税亩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鲁国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它是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的开始。 从字面上解释,初,即开始的意思亩,指按土地亩数对土地征税。具体方法是:"公田之法,十足其一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初税亩是哪国实行的
答:法律分析:初税亩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鲁国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它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初税亩”:从字面上解释,初,即开始的意思;税亩,指按土地亩数对土地征税。具体方法是:“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原来“井田制”,是九百亩...

“初税亩”是什么朝代实行的
答:公元前594年,鲁国,春秋战国时期 初税亩是在我国“春秋”朝代率先实行的。我国春秋时代在鲁国,国君感到收入不能満足消费,为了增加国家收入,公元前594年,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照田亩的实有数目收税,这就是“初税亩”。

中国古代社会最早开始征收农业税是在什么时候?
答:据史料记载,农业税始于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到汉初形成制度.《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秋七月,初税亩."春秋时期的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成为征收农业税的最早记载.税收并不是有史以来就有的,而是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家、剩余产品和私有制产生以后所出现的一种特定分配形式。只有了...

初税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的内容,影响是什么?以及改革变法者是谁
答:1.初税亩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鲁国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它是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的开始。内容:“初税亩”从字面上解释,初,为开始的意思;税亩是按土地亩数对土地征税,具体方法是:“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对公田征收其收成的十分之一...

什么是“初税亩”?其意义何在?
答:是于公元594年,在鲁国进行的一次税赋改革。就是开始实行以亩积为单位征收耕地税的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实际也就开始承认私有土地的合法化,不分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税率为亩产量的十分之一。其意义在于:在一定时期其中,扩大了诸侯们的税源,充实了府库;但是,同时也放弃了国家对土地的所有...

中国哪个朝代开始征收农业税
答: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农业税收为春秋时期(前594年)鲁国实行的“初税亩”,汉代叫“租赋”,唐朝称“租庸调”,国民政府时期叫“田赋”;期间在历朝对税制多次进行改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未停止征收农业税。中国为传统的农业国,农业税收一直是国家统治的基础,国库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税收。从...

鲁国"初税亩"的实施有什么意义
答: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对公私土地自律按亩征税,承认私田的合法存在。……井田制---初税亩——均田制——输籍法——租庸调---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答:1.春秋初税亩:从春秋末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 、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承认私田合法,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2.秦汉赋税:编户制度。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

鲁国的初税亩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答:公元前594年,鲁国正式推翻过去按井田征收赋税的旧制度,改行“初税亩”。即不分义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必须按亩交纳土地税。井田之外的私田,从此也开始纳税,税率都为产量的百分之十。与此同时,在认可了土地私有的前提下,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的税赋。鲁国“初税亩”改革,是夏商西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