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X以太网和802.3以太网的帧格式有什么不同

作者&投稿:颜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常用的以太网MAC帧格式有两种标准DIX Ethernet V2标准和_标准。 A. 802.3 B. 802.11 C. 802.2 D. 802.3ab~

02.3(Ethernet)
一个是DIX标准的EthernetII
一个分为MAC和LLC层
一个没有子层的划分(有标志字段)

目前,有四种不同格式的以太网帧在使用,它们分别是:

●Ethernet II即DIX 2.0:Xerox与DEC、Intel在1982年制定的以太网标准帧格式。Cisco名称为:ARPA。

●Ethernet 802.3 raw:Novell在1983年公布的专用以太网标准帧格式。Cisco名称为:Novell-Ether。

●Ethernet 802.3 SAP:IEEE在1985年公布的Ethernet 802.3的SAP版本以太网帧格式。Cisco名称为:SAP。

●Ethernet 802.3 SNAP:IEEE在1985年公布的Ethernet 802.3的SNAP版本以太网帧格式。Cisco名称为:SNAP。
在每种格式的以太网帧的开始处都有64比特(8字节)的前导字符,如图3所示。其中,前7个字节称为前同步码(Preamble),内容是16进制数0xAA,最后1字节为帧起始标志符0xAB,它标识着以太网帧的开始。前导字符的作用是使接收节点进行同步并做好接收数据帧的准备。


Ethernet II类型以太网帧的最小长度为64字节(6+6+2+46+4),最大长度为1518字节(6+6+2+1500+4)。其中前12字节分别标识出发送数据帧的源节点MAC地址和接收数据帧的目标节点MAC地址。

接下来的2个字节标识出以太网帧所携带的上层数据类型,如16进制数0x0800代表IP协议数据,16进制数0x809B代表AppleTalk协议数据,16进制数0x8138代表Novell类型协议数据等。

在不定长的数据字段后是4个字节的帧校验序列(Frame Check Sequence,FCS),采用32位CRC循环冗余校验对从"目标MAC地址"字段到"数据"字段的数据进行校验。


在Ethernet 802.3 raw类型以太网帧中,原来Ethernet II类型以太网帧中的类型字段被"总长度"字段所取代,它指明其后数据域的长度,其取值范围为:46-1500。

接下来的2个字节是固定不变的16进制数0xFFFF,它标识此帧为Novell以太类型数据帧。
在Ethernet 802.3 SAP帧中,将原Ethernet 802.3 raw帧中2个字节的0xFFFF变为各1个字节的DSAP和SSAP,同时增加了1个字节的"控制"字段,构成了802.2逻辑链路控制(LLC)的首部。LLC提供了无连接(LLC类型1)和面向连接(LLC类型2)的网络服务。LLC1是应用于以太网中,而LLC2应用在IBM SNA网络环境中。

新增的802.2 LLC首部包括两个服务访问点:源服务访问点(SSAP)和目标服务访问点(DSAP)。它们用于标识以太网帧所携带的上层数据类型,如16进制数0x06代表IP协议数据,16进制数0xE0代表Novell类型协议数据,16进制数0xF0代表IBM NetBIOS类型协议数据等。

至于1个字节的"控制"字段,则基本不使用(一般被设为0x03,指明采用无连接服务的802.2无编号数据格式)。

Ethernet 802. 3 SNAP类型以太网帧格式和Ethernet 802. 3 SAP类型以太网帧格式的主要区别在于:

●2个字节的DSAP和SSAP字段内容被固定下来,其值为16进制数0xAA。

●1个字节的"控制"字段内容被固定下来,其值为16进制数0x03。

●增加了SNAP字段,由下面两项组成:

◆新增了3个字节的组织唯一标识符(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OUI ID)字段,其值通常等于MAC地址的前3字节,即网络适配器厂商代码。

◆2个字节的"类型"字段用来标识以太网帧所携带的上层数据类型。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的实现方法,在多种物理媒体上以多种速率采用CSMA/CD访问方式,对于快速以太网该标准说明的实现方法有所扩展。早期的IEEE 802.3描述的物理媒体类型包括:10Base2、10Base5、10BaseF、10BaseT和10Broad36等;快速以太网的物理媒体类型包括:100 BaseT、100BaseT4和100BaseX等。

IEEE802.3I: 原始IEEE 802.3规范的物理更改,它要求通过双绞线网络介质,使用以太网类型的信令。标准设定信令速度为10兆比特每秒,使用一个通过双绞线电缆传输的基带信令图,该双绞线电缆采用星形或延伸的星形拓扑。

IEEE802.3u: (100Base-T)是100兆比特每秒以太网的标准。100Base-T技术中可采用3类传输介质,即100Base-T4、100Base-TX和100Base-FX,它采用4B/5B编码方式。

IEEE802.3z: IEEE 802.3z千兆以太网标准在1998年6月通过,它规定的三种收发信机包括三种介质: 1000BASE-LX 应用于已安装的单模光纤基础上,1000BASE-SX应用于已安装的多模光纤基础上, 1000BASE-CX应用于已安装的在设备室内连接的平衡屏蔽铜缆基础上。

IEEE802.3帧格式(1983-1996)

在1980年最早的以太网规范与1983年第一个在IEEE802.3标准发布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帧格式的改变很小。IEEE802.3帧格式(作为标准从1983-1996年间存在)。帧格式几乎与DIX以太网帧相同。

IEEE802.3帧中的所有域与DIX以太网帧格式都是完全相同的。历史上,网络设计者和用户一般都正确地

把类型域和长度域使用上的差别作为这两种帧格式的主要差别。DIX以太网不使用LLC,使用类行域支持向上

复用协议。IEEE802.3需要LLC实现向上复用,因为它用长度域取代了类型域。

实际上,这两种格式可以并存。这个2字节的域表示数字值范围是0到2的16次方-1(65535)。长度域的

最大值是1500,因为这是数据域的最大有效长度。因此,1501-65535的值都可以来标识类型域,而不会干扰

该域对数据长度的表示。我们只要简单地保证类型域的所以值都包含在这个不会相互干扰的区间之内就可以

了。实际上,这个域的1536-65535(从0x0600-0xFFFF)之间的全部值都已被保留为类型域的值,而0-1500

的所有值则被保留为长度域的赋值。

在这种方式下,使用IEEE802.3格式(带LLC)的以太网客户之间可以通信,而使用DIX以太网格式(带

类型域)的客户之间也可以在同一个LAN相互通信。当然,这两类用户之间不能通信,除非有设备驱动软件

或高层协议能够理解这两种格式。许多高层协议到现在还在使用DIX以太网格式。这种格式是TCP/IP、IPX

(Net Ware)、DECnetPhase4和LAT (DEC的Local AreaTranspont,局部传输)使用得最普遍的格式。

IEEE802.3/LLC大都在Apple Talk Phase2、NetBIOS和一些IPX(Net Ware)的实现中普通应用。

IEEE802.3帧格式(1997)

在1995-1996年间,IEEE802.3x任务组为支持全双工操作对已有标准作了补充。其中一部分工作就是开

发了流量控制算法。

帧格式方面的最大变化是:MAC控制协议使用DIX以太网风格的类型域来唯一区分MAC控制帧与其他协议

的帧。这是IEEE802委员会第一次使用这种帧格式。只要该任务组把MAC控制协议对类型域的使用合法化,他

们就能把任何IEEE802.3帧对类型域的使用合法化。IEEE802.3x在1997年成为IEEE通过的协议。这使原来“

以太网使用类型域而IEEE802.3使用长度域”的差别消失。IEEE802.3经过IEEE802.3x标准的补充,支持这个

域作为类型域和长度域两种解释。两者都是“IEEE802.3格式”,类型域和长度域的不同解释正如本节前部所

述。作为类型域用法标准化的一部分,IEEE承担了为类型域设定惟一值的则任(Xerox从1980年已开始对类型域赋值)。千兆以太网使用了这种混合的帧格式。

以太网帧

该帧包含6个域:前导码(preamble)包含8个字节(octet);目的地址(DA)包含6个字节;源地址(SA)包含6个字节;类型域包含2个字节;数据域包含46-1500字节;帧效验序列(FCS)包含4个字节。

以太网从历史的角度看有两个,第一个是有三家公司开发的dix以太网标准.这个标准有两个版本.是在1980年9月发布的1.0版本和1982年11月发布的2.0版本.这也是dix的最后一个版本.在其后1985年ieee电子及电气工程学会在dix以太网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ieee802.3标准,并将起注册为"ieee 802,3 csma/cd访问方法和物理层的规范."
dix与ieee 802.3从工作机制上是一致的.但实际上,dix以太网标准与ieee 802.3有一些区别.dix是把定义的osi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所完成的功能,包括在一起了.它把LLC SUBLAYER(子层)和MAC SUBLAYER 媒介访问控制子层划分成了数据链路层的两个子层.目的是为了数据侦传输独立与所用的物理介质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而ieee 802.3规定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中媒介访问控制子层的MAC部分,它只包括了第二层的一部分功能,而ieee 802.2定义了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的功能.mac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密切相关,而llc子层与所有介质访问方法无关.llc的隔离作用,使得网络层仅针对llc这种接口工作,不必关心下面的介质类型及介质访问方法.而ieee802.3是针对以太网的标准,而ieee802.2并不属于以太网.所以说dix与ieee802.3只是包括的范围不同.相应它们两中协议的侦格式也有一些差异.我们也可以这样的理解

没什么不同,DIX只是Digital,Intel,Xerox,三家公司的缩写。802.3以太网的帧格式(DIX)由6个部分组成

DIX以太网和802.3以太网的帧格式有什么不同
答:帧格式几乎与DIX以太网帧相同。IEEE802.3帧中的所有域与DIX以太网帧格式都是完全相同的。历史上,网络设计者和用户一般都正确地把类型域和长度域使用上的差别作为这两种帧格式的主要差别。DIX以太网不使用LLC,使用类行域支持向上复用协议。IEEE802.3需要LLC实现向上复用,因为它用长度域取代了类型域。实际上,这两种格式...

以太网的两个标准分别是
答:DIXEthernetV2,IEEE802.3。1、DIXEthernetV2:是世界上第一个局域网产品(以太网)的规约。3、IEEE802.3:是IEEE802委员会802.3工作组指定的第一个IEEE的以太网标准。

以太网协议有哪些
答:一、IEEE 802.3标准以太网协议 这是最常用的以太网协议,也称为DIX Ethernet协议。它规定了总线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以及帧的格式和结构等内容。其中最主要的帧结构包括了前导码、帧起始定界符等部分。这个协议定义了以太网如何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接收。该协议允许在同一局域网内的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并能保...

选择题:局域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答:局域网最主要的特点是:网络为一个单位所拥有,且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广域网是一个很大的范围,采用广播方式会在网络中传送很多不必要的信息,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很大,且更容易引起网络广播风暴。4-2 DIX以太网和802.3以太网的帧格式有何异同之处?答:IEEE802.3帧格式与DIX以太网帧相同。

【图说网规】以太网分类标准及接口编码规则
答:万兆以太网的诞生:802.3ae</ 2002年的802.3ae带来了10GBase-S、10GBase-L、10GBase-E和10GBase-LX4,64B/66B编码技术的应用使得10GBase-S具有最短传输距离,而10GBase-E则提供最长的传输距离。随着速度的提升,传统的共享带宽、冲突检测机制变得不再重要。现代的挑战与突破:40G/100G以太网</ 20...

DIX和IEEE802.3的标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分别是什么呢?
答:都是属于传统以太网 一个是国际标准的IEEE802.3(Ethernet)一个是DIX标准的EthernetII 一个分为MAC和LLC层 一个没有子层的划分(有标志字段)

以太网V2标准的MAC帧首部长度是( )字节。
答:【答案】:B*常用的以太网MAC帧格式有两种标准,一种是DIX Ethernet V2标准(即以太网V2标准),另一种是IEEE的802.3标准。现实的生产环境中用的是以太网V2标准,其数据帧格式如下:

决定局域网特征的主要有3个方面的技术分别是什么
答:广域网是一个很大的范围,采用广播方式会在网络中传送很多不必要的信息,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很大,且更容易引起网络广播风暴。4-2DIX以太网和802.3以太网的帧格式有何异同之处?答:IEEE802.3帧格式与DIX以太网帧相同。IEEE802.3帧中的所有域与DIX以太网帧格式都是完全相同的。通常,我们把类型域和...

以太网3和以太网4要选择哪个
答:以太网4。以太网4是一种更新的以太网标准,也称为DIXEthernet或802.3Ethernet。它与以太网3相比,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和特性,例如支持更高的传输速率、更大的数据帧大小等。以太网4通常用于现代的计算机网络中。

太网的性能、特点、组网方法及简单管理是什么?
答:以太网即Ethernet是Xerox、Digital Equipment和Intel三家公司开发的局域网组网规范,于80年代初首次出版,称为DIX1.0。1982年修改后的版本为DIX2.0。 这三家公司将此规范提交给IEEE(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802委员会,经过IEEE成员的修改并通过,变成了IEEE的正式标准, 并编号为IEEE802.3。Ethernet和IE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