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遭受的耻辱

作者&投稿:窄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近代史遭受的耻辱有哪些~

清朝末年,我们当时的政府曾有两个官员去美国加州访问,当时他们穿着官服,大家都知道的嘛,这在美国人看起来很滑稽.于是就有两个美国农民商量,把其中一个官员抓起来扔到河里去如何?结果,他们这样做了,其中一个官员掉到河里活活淹死了.结果呢?什么事都没有,这两个农民什么事也没有! 耻辱 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南京条约 1842年8月 英国 主要内容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 影响 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 2.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3.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4.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5.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1844年 英国 主要内容 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拘留等特权 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1844年 美国和法国 主要内容 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 天津条约 1858年夏 俄美英法 主要内容 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增开沿海沿江是10处商口岸 3.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4.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5.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经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常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北京条约 1860年 俄国 主要内容 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对英法两国的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天津条与北京条约的共同影响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北京条约 1860年 俄国 至19世纪80年代 ,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马关条约 1895年4月 日本 主要内容 1.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 4.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 1.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再一步遭受受严重损失 2.此后帝国主义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向列强进行政治大借款 4.新通商口案的开辟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 5.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办厂,拓展了其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 1901年9月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主要内容 1.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2.赔偿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做抵押,中国的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 3.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届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地驻兵保护 4.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5.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和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 6.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响 这样的使馆界成为列强在中国都城的占领地 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 列强可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中国近代屈辱史,不可遗忘,当铭记于心

1、火烧圆明园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

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

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

2、签订《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约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朝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国:

①割让香港岛;

②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

③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

④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

⑤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

此外,也规定双方官吏平等往来、释放对方军民以及英国撤军等事宜。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

经济上,中国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由于战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而逐渐解体,中国经济也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3、签订《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各帝国主义国家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获得了《马关条约》中除割地赔款以外中国给予日本的所有特权。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大大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加深民族危机。

4、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政府和英、美、法、德、俄、日、意、奥、西、荷、比(十一国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不平等条约。 

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

①中国赔款价息合计9.8亿两白银(详情为赔偿4.5亿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

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④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辛丑条约》的签订,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还损害了国家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即“洋人的朝廷”)。

而俄国则在用其它条约获得中国的东北的领土。英美则以商业利益为重,希望保持中国门户开放,并对日、俄的野心感到不安。最后达成的协议,没有要求清政府割地,只要求巨额的赔款。

5、八国联军侵华

公元1900年5月28日,以当时的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联军对大清帝国侵略。

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以此为借口,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大清帝国之实。

侵华军队总人数前后约为5万人,装备精良,声势浩荡,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彻底沦陷,八国联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抢掠!

从紫禁城、中南海、颐和园中偷窃和抢掠的珍宝更是不计其数!其中著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继英法联军之后再遭劫掠,终成废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条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辛丑条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关条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烧圆明园



中近代史遭受了很多列强的屈辱,主要是以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简单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鸦片贸易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引起了清政府和广大人民的重视。当时,有两种观点,⑴中国也种植鸦片,参与到世界鸦片贸易当中,这样做不仅可以防止白银外流,还可以赚到钱,但是这个观点违背了大清朝的治国之本,也就是鸦片严重威胁了大清国子民的身体健康;⑵严禁鸦片交易,全国范围内禁吸鸦片,这样做既防止了白银外流,又保证了大清国子民的身体健康,但是大清朝严禁鸦片,伤害了列强的利益,所以英国派出远征军侵略我国,最终鸦片战争失败,我国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当时世界形势就非常混乱,欧洲发生了克里米亚战争,致使俄国开始向东发展,而英法获胜也将兵力转移亚洲,同时印度发生了大规模的民族起义,这使得英法对殖民地的控制力加大。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大清国又发生了严重起义,而且广泛的排外情绪,使得列强有借口发动对我国的战争,结果英法联军攻入北京,俄国以“调停有功”趁火打劫,最终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和约,列强侵略更加深入。

此后,在1883至1885年,中法越南战争,结果订定《中法新约》,而中法战争期间,,日本在朝鲜扶持的亲日派(开化党)趁机勾结日军挟持朝鲜国王暗杀诸位朝鲜亲华大臣发动甲申政变,虽然后来被击败,但是为之后的中日甲午战争埋下了伏笔,最终导致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随着中国多次战争失败,排外情绪加剧,中央政府对外国也是仇视到了极点,最终导致1900年庚子国变,依旧是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结果签订了《辛丑条约》。



清朝末年,我们当时的政府曾有两个官员去美国加州访问,当时他们穿着官服,大家都知道的嘛,这在美国人看起来很滑稽。于是就有两个美国农民商量,把其中一个官员抓起来扔到河里去如何?结果,他们这样做了,其中一个官员掉到河里活活淹死了。结果呢?什么事都没有,这两个农民什么事也没有! 耻辱 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南京条约 1842年8月 英国 主要内容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 影响 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 2.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3.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4.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5.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1844年 英国 主要内容 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拘留等特权 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1844年 美国和法国 主要内容 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 天津条约 1858年夏 俄美英法 主要内容 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增开沿海沿江是10处商口岸 3.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4.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5.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经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常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北京条约 1860年 俄国 主要内容 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对英法两国的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天津条与北京条约的共同影响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北京条约 1860年 俄国 至19世纪80年代 ,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马关条约 1895年4月 日本 主要内容 1.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 4.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 1.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再一步遭受受严重损失 2.此后帝国主义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向列强进行政治大借款 4.新通商口案的开辟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 5.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办厂,拓展了其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 1901年9月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主要内容 1.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2.赔偿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做抵押,中国的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 3.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届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地驻兵保护 4.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5.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和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 6.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响 这样的使馆界成为列强在中国都城的占领地 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 列强可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 下面列出了部分中国政府或大多数中国人认为是不平等的条约。 中俄蒙协约(民国4年(1915年)6月7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外蒙古,恰克图) 民四条约(二十一条)(民国4年(1915年)5月25日,中国与日本,签约地点:北京) 满洲里界约(1911年(宣统3年)12月20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满洲里)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光绪32年)4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年(光绪31年)12月22日,签约地点:北京) 辛丑条约(1901年(光绪27年)9月7日,签约地点:北京) 广州湾租界条约(时间:1899年(光绪25年)11月16日;签约地点:广州湾;中国与法国) 订租威海卫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7月1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6月9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国彼得堡签订了《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6日,北京;中国与德国)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6年(光绪22年)7月21日,签订于北京) 中俄密约(1896年(光绪22年)6月3日,莫斯科) 马关条约(1895年(光绪21年)4月17日,马关,与日本) 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0年(光绪16年)3月17日,印度加尔各答;补充修订:1893年12月5日,大吉岭) 中英烟台条约(1876年(光绪2年)烟台;中国与英国) 中日北京专条(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尔巴哈台) 中德通商条约(1861年(咸丰11年)9月2日,天津) 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1月14日,北京) 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5日,北京) 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4日,北京) 天津条约 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7日,天津) 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6日,天津) 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8日,天津) 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3日,天津) 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咸丰8年)5月28日,瑷珲)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丰4年)7月5日,上海)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丰元年)8月6日,伊犁) 黄埔条约(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与法国,黄埔) 望厦条约(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与美国,望厦) 虎门条约(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与英国,虎门) 南京条约(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与英国,南京) 1917年,德国和奥匈帝国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而被废除不平等条约。1917年苏联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事后未完全兑现,亦无退还条约中获得的领土)。1943年,美国和英国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意大利和日本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失去他们的特殊地位。1946年,法国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

1858年[咸丰八年] 5月28日,沙俄乘英法联军进攻天津时,用武力迫使清政府签定不平等的 “中俄瑷珲条约”。清方由黑龙江将军 “奕山”与俄 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在瑷珲签订。从此我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馀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只在瑷珲对岸精奇里江以南的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仍保留中国方面的永久居住和管辖权;并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昔,瑷珲城方圆五公里,有内外用松木制成的城墙,两木之间填入黄土。高约六米,有深护城河。当年约有人口四万多,其中商人约叁千多人。 目前只馀留下一颗松树,称”见证松”,让後人凭吊。 积弱的清王朝在强权的威迫下,唯有任人宰割而无力反抗。前後被迫签定了一千一百多个不平等的可耻条约。其中四十多个条约影响深重。 条条和约事可鉴,自古外交看强权。强者刀俎弱鱼肉,卖国自割地太可怜。 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和约 中方签约人 失地 赔款 签日 1. 中英广州和约 余保纯 六百七十万两 27-5-1841; 2. 中英南京条约 耆英,伊布里 二千一百万两 29-8-1842; 3. 中英南京条约补充条款 耆英 22-7-1843; 4. 中英虎门条约 耆英 8-10-1843; 5. 中美望厦条约 耆英 3-7-1844; 6. 中法黄埔条约 耆英 24-10-1844; 7. 中俄瑗珲条约 奕山 六十万方公里 28-5-1858; 8. 中俄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13-6-1858; 9. 中美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18-6-1858; 10. 中英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26-6-1858; 11. 中法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27-6-1858; 12. 中英天津条约补充 桂良 8-11-1858; 13. 中英北京条约 奕欣 一千叁百万两 24-10-1860; 14. 中法北京条约 奕欣 25-10-1860; 15. 中俄北京条约 奕欣 四十多万方公里? 4-11-1860; 16.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明谊 四十四万方公里 10-7-1864; 17. 中美增续条约 前美公使蒲安臣 7-28-1868; 18. 中英新修条约普后章程 不详 23-10-1869; 19. 中日修好条约 李鸿章 13-8-1871; 20. 中日北京条约 奕欣 31-10-1874; 21. 中英烟台条约 李鸿章 13-9-1876; 22. 中俄里瓦几亚条约 崇厚 2-10-1879; 23. 中俄伊黎条约 曾纪泽 七万方公里 二百八十万两 24-2-1881; 24. 中法会议简明条款 李鸿章 11-5-1884; 25. 中日天津条约 李鸿章 18-4-1885; 26. 中法新约 李鸿章 9-6-1885; 27. 中英烟台条约 续增条约 不详 9-6-1885; 28. 中葡北京条约 奕□ 1-12-1887; 29. 中英印藏条约 升泰 17-3-1890; 30. 中美华工条约 杨儒 7-3-1894; 31. 中日马关条约 李鸿章 二亿两 7-4-1895; 32. 中日辽南条约 李鸿章 叁千万两 8-11-1895; 33. 中俄密约 李鸿章 3-6-1896; 34. 中德胶澳租借条约 李鸿章 6-3-1896; 35. 中英展拓香港界址条约 李鸿章 9-6-1898; 36. 八国联军 辛丑条约 李鸿章 十亿二千二百七十万两 7-9-1901; 37. 中英续定印藏条约 罗生戛尔曾 7-9-1904; 38. 中日会议[满州善後条约] 22-12-1905; 39. 中日 十一条条约 陆征祥 9-5-1915; 40. 中日军事协定 □云鹏 16-5-1918; 注: 一. 辛丑赔款本为四亿五千万两,平均每名中国人赔款一两,卅九年还清,年率四厘,母子利息,共约十亿两库平银。另加民间赔款二千多万两。以关税,盐税作保。中国从此失去关税主权,国内工业倍受摧残。 二. 以上是我所能收集到的较为重要的条约资料。 三. 中美增续条约是美前公使蒲安臣未经中国政府同意而私自签定的,当时他任中国顾问。 四. 更须估计当时货币的购买力,如以现时货币计算,可能是百倍或千倍之巨。 五. 列强所强加於中国的灾难是无限的,敬希同胞慎思。 六. 根据瑷珲历史陈列馆的档案,在北京条约中失去领土四十馀万方公里。外蒙未分界中有廿馀万方公里被强夺。加上外蒙的独立,中国共失领土约叁百卅馀万方公里。 七. 根据辞海记载:根据北京条约的内容,才有勘分西北界记约。故两条约中的失地只一次,即四十四万平方公里 (不知那一项符合史实)。 1.中英南京条约 一、强占香港。 二、勒索钜款。中国赔偿英国鸦片烟价600万元、商欠300万元、军费1200万元,共2100万元(广州「赎城费」600万元不包括在内),分4年付清。 三、五口通商。《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国在五口有权驻领事等官员,商人可以自由通商,不受只准清政府指定的「行商」进行贸易的限制。 四、控制关税。 五、领事裁判权。《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凡是英国人与中国人发生「交涉词讼」,或在中国领土上犯罪,其如何定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即领事官)照办」,中国官员无权依据中国法律进行判处。 六、片面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应该是缔约国双方的对等权利。但在中英不平等条约里,却只规定了缔约外国能够片面享受最惠国待遇。《虎门条约》规定:中国将来如「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2.中美望厦条约 美国人可以到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个港口贸易或居住,并且淮许美国兵舰进入中国海港。 美国货进出口,中国海关收税必须和美国领事商议。 美国人在华犯法,「中国官员不得过问。」 容许美国人在五口「自行建楼,并设立医院、礼拜堂及殡葬之处。」 3.中英法俄天津条约 1.外国公使驻北京 2.开牛庄(後改营口)、登州(後改烟台)、台南、淡水、潮州(後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江宁(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 3.中国海关雇用外人 4.外国人可在中国传教、游历通商 5.外国人往内地游历通商;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来往 6.中国给英国赔款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4.中英法俄北京条约 1.开天津为商埠 2.准许华工出国;割让九龙司地方给英国 3.发还天主教资产 4.对英、法赔款增加到800万两 5.中俄瑷珲条约 中、俄两国以黑龙江及额尔古纳河为界,以北属俄国,以南属中国。 黑龙江下游以南、乌苏里江以东直至鄂霍次克海沿岸之地,由原属中国所有改为中、俄两国共管。 俄国船只在黑龙江及乌苏里江上拥有通航权。 6.中俄伊犁条约 中国要「偿还」俄国占领伊犁的「费用」五百万卢布。 中国要将伊犁以南的特克斯河流域平原地带「割」与俄国。 修订一八六三年【塔尔巴哈台界约】所规定斋桑湖方面的中俄国界及通商事务,以利於俄方。 7.中法新约(地点在天津) 中国放弃对越南之宗主国地位,承认越南为法国「保护国」 中国在中越边界附近择二地为对法「通市」的商埠。 法国在中国西南各省拥有兴建铁路的特权。 8.中日马关条约 中国完全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 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中国开放江南的苏州、杭州,以至长江中上游的重庆、沙市, 对日通商,日本并享有通至此等口岸的内河航行权。 中国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有设厂权,并享最惠国待遇。 中国「赔赏」日本军费二万万两。 9.中俄胶澳租界条约 租借山东半岛南部的胶州湾及其铁路权给德国 10.旅大租地条约 旅顺「租借」给俄国作为军港,大连「租借」给俄国作为商港,均以二十五年为期,但「可以延长」。 在「租借期」内,中国军队不得驻在旅大地区。 俄国再取得由旅大至哈尔溃之铁路修筑权(包括後来之所谓「南满铁路」),以及铁路沿线之利益独占权。 11.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租借「新界」予英国,共九十九年。 12.辛丑和约(清政府与11国公使订约) 惩办端郡王戴漪等排外大臣。 两年内禁止军火输华。 中国向11国「赔款」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偿付,连本息共近十亿两)。 作为偿付赔款的抵押,中国海关所收之关税、盐税,均为外国控制。 各国自管北京使馆区。 大沽口至北京之间的全部炮台,全部拆毁。 清廷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13.东三省善後协约 日、俄分别於中国东北撤军後,清廷开东北三省之十六处城镇作为商埠对外开放(盛京省之凤凰城、辽阳、新民屯、铁岭、通江子、法库门,吉林省之长春、吉林、哈尔溃、宁古塔、珲春、三姓,黑龙江省之齐齐哈尔、海拉尔、瑷珲、满洲里。 日本取得东北南部之安奉铁路之管理经营权。 在东北的奉天(今潘阳)、营口、安东(今丹东)等城市,划定日本「租界」等等。 14.黄埔条约 取得与英【南京条约】、美【望厦条约】相同之利益。 15.中英烟台条约 英国人得到进入中国西南边境「游历、探路」的权力。 他们如果由中国内陆经西藏前往印度,清政府需通知驻藏大臣协助通行。 16.烟台条约续增专条 鸦片入口,每箱(百斤)向海关一并缴纳税厘一百一十两(正税三十两、厘金八十两)後,由华商持凭单运往内地销售,中途不再征收任何捐税。 17.英藏拉萨条约 藏一切对外交往都必须经英政府批准;在中印边境的噶大克建立商埠;增开第二处商埠江孜。条约还规定赔付英军进藏所花费的七百五十万卢比,限七十五年内缴清 18.塔城界约 割让新疆西北,自沙渍达巴哈起,葱岭止约五十八万平方公里 19.穿鼻草约 (1) 割让香港 (2) 赔烟价六百万元 (3) 恢复广州商务 20.广州和约 7日之内缴广州”赎城费”600万元,赔偿英商馆损失30万元,清军退驻广州城外60英里,赎金交清後,英军退出虎门。

1.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签订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中国在战争中惨败,并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开埠、赔款等,这一事件被视为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化的开始。2.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又重要事件,中国在战争中惨败,并签订了辛丑和议,割让台湾和澎湖等地,赔款等。3. 八国联军入侵和签订辛丑条约: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烧毁宫殿,抢占领土,导致中国的国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并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割让更多领土,赔偿更多款项。4. 被迫开放租借地:中国近代史上还发生过许多大大小小的租借地事件。外国强国在中国境内租借一块土地,自己的属地进行治理。这些租借地不仅危及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也让中国在经济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5. 近代社会的衰落和羞辱:在近代,中国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都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导致了中国的社会衰落和羞辱,甚至遭受了外国列强的欺凌和打击。

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事件
答: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1、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First Opium War)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0年(道光二十...

中国近代所受屈辱
答:随即转入第二阶段的作战——反复进行扫荡,一直进行到6月10日。在这样反复扫荡期间,国民党中条山守军大部退出中条山地区,中条山战役落下了帷幕。国军伤亡超过8万,有十余万人失踪。日军损失计战死670名,负伤2292名。中条山战役被国民政府视为“最大之错误,亦为抗战中最大之耻辱”。

中国耻辱历史
答: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残暴罪行,铁证如山,而日本至今没有承认,拒不道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法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鸦片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日甲午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大屠杀 ...

求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历史和光辉历程!!!
答:反对八国联军侵略的义和团运动、以救亡图存为号召的戊戌维新。打倒"洋人朝廷"的辛亥革命、反对卖国独裁的北洋军阀的斗争、要求民主与科学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日战争、反对北洋军阀和蒋介石独裁专制政府的国内革命战争等。这些构成了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雄伟画卷。

中国近代耻辱历史事件50字
答:1、《南京条约》的签订 1838年(道光十八年),湖广总督林则徐奉命到广东进行查禁鸦片,一直到第二年的六月,林则徐将查获的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2376254斤)鸦片集中在广东虎门海滩销毁。这就是著名的虎门销烟。虎门销烟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唤醒了中国民间爱国的有识之士,同时此事也成为了...

祖国曾经遭受的屈辱
答: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无数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之一。2、《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又称“万年和约” 、“白门条约” 、“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约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

中国受到的屈辱
答:一、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清廷原称“万年和约” ,后世又称“江宁条约”、“南京条约”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约于1842年8月29日,由清朝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南京条约》共十三款...

请搜集资料,了解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并列举几个经典事例
答: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中国人民在遭受屈辱的同时,中国也一步步沉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部落后挨打的近代历史,也是一部耻辱史。二、事例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9月,于天津登陆的英法联军进逼北京...

了解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并列举几个。
答: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 中国人民在遭受屈辱的同时,中国也一步步沉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部落后挨打的近代历史,也是一部耻辱史。 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每每想起,都会痛彻肺腑。在近代中国走向衰落,沦为半...

中国近代最耻辱五大事件
答: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中国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耻辱的开始。鸦片战争,泱泱大国开始遭受西方列强的入侵,从此,中国开始了苦难的历史.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签订了第一份不平等条约,领土、领海,税收等主权遭到侵犯.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八国联军侵入当时中国的国都,把皇帝-当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