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名字咋来的,和张掖、酒泉两座城市有关吗?

作者&投稿:舌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张掖与酒泉的比较~

我去过张掖一次,虽然,张掖的老城区比较乱,但是张掖的新区那一块确实像江南的大都市一样。其实,老城区跟武威呀或酒泉呀其实都差不多,只是,酒泉这两年发展好一些,人口多一些,环境来说,个人觉得张掖要好一些,其实,总体来说,酒泉吧,毕竟酒泉市是甘肃省的第三大城市呀

省名取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甘肃,简称“甘”或“陇”,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兰州,省名取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甘州由来:
甘州,古州名,现为甘肃省张掖市,有“金张掖”之称。甘州历史悠久,位于河西走廊中段,自古为战略要地、河西重镇,甘肃之“甘”就源于甘州,但实际上甘州现名张掖的历史比甘州更悠久。张掖古为月氏、匈奴等族领地,汉武帝时霍去病西征河西首次将河西走廊纳入华夏版图。
汉武帝于此设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将其命名为张掖郡,丝绸之路开辟后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西魏时,因境内甘泉遍地而改西凉州为甘州,甘州自此而始。元朝为我国行省制度的开端,公元1281年于甘州设甘肃行省,是元朝十一行省之一。
甘肃省以甘州(今张掖)为省治,也就是说张掖实际上为甘肃的第一个省会。明朝时期,甘州地域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清朝康熙年间甘肃行省复设,治所先为巩昌,后为兰州,甘州为甘州府,附郭张掖县。
民国初,废府存县,甘州府自此成为历史。现在,张掖市为地级市,其主城区称甘州区。
肃州由来:
肃州,为甘肃省与甘州其名的古州、名城,位于河西走廊中西部,同样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现在为甘肃省酒泉市。酒泉之名同样始于西汉,其历史比肃州更悠久。酒泉与张掖一样,古属月氏、乌孙、匈奴等族,汉武帝时霍去病征河西后纳入华夏版图。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于此设酒泉郡,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其设立时间还早于张掖郡,酒泉郡、张掖郡、武威郡、敦煌郡这四郡为汉武帝于河西走廊上设置的重镇,并称为“河西四郡”。西魏改西凉州为甘州后,酒泉郡属甘州,隋时改酒泉郡于肃州,肃州自此得名。
元时,肃州为肃州路,属甘肃行省,明朝时期设肃州卫属陕西行都司。清朝甘肃省复设后,于肃州设肃州直隶州(相当于府),民国初废肃州设酒泉县。建国后,酒泉设酒泉专区,也曾短暂属于张掖专区,后设酒泉市,现为地级酒泉市,辖以肃州为名的肃州区。

扩展资料:
甘肃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夏。宋仁宗景祐三年 (1036)西夏王元昊占领河西。仿照唐代的建置,设凉、甘、肃、瓜、沙五州,另设多个军司(监军)。
例如“西平军司”(驻瓜州)、“甘肃军司”(驻甘州。西夏称甘州为宣化府)、“黑水镇燕军司”(驻今金塔县天仓以北的黑河谷地)、“黑山威福军司”(驻今额济纳旗黑城遗址)“卓呀和南军司”(驻卓哆城,在今永登县红城镇)、“西寿保泰军司”(驻今靖远县中部的宝积山)。
西夏时期就出现了甘肃一词,实际上是将甘州和肃州的两个词的字头取出来作为“甘肃军司”的命名。元统一中国后,创立行省制度。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设甘肃行中书省。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甘肃省的行政区划。
元代设立的甘肃省,明代并入陕西省,清代恢复甘肃省治。至今仍然沿用。也就是说甘肃建省已经有七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为此,甘肃的全称简称“甘”。还有的说西夏时行政中心在甘州,故简称“甘”。
甘肃除简称“甘”外,还简称“陇”。这是由于甘、陕两省间有陇山,甘肃古时别称陇西、陇右、陇上,故此又简称“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甘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酒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掖

甘肃的酒泉这个名字的来历居然有段胜利者的豪气和浪漫的故事。那是中国汉朝武帝的时候,匈奴为祸中原,,整天有事没事跑过来杀人放火,弄得多了,,人见人厌,百姓怨声载道,皇帝心里也烦,我正要做明君呢,你老是给我添堵也不是个事,于是“这个小朋友也太烦了,要打打屁股”的决策就下来了,历史上气势磅礴的帝国反击战也由此展开。
  在这当中有个很帅很年轻的将军叫霍去病的,立的战功最大,犁庭扫穴,封狼居胥,做到了以前的前辈没有做到的大事,把强悍无比的天子骄子---匈奴打得落花流水,闻风远遁,最后居然有一部分凶悍骄子流落到欧罗巴,把那个花花锦绣江山搞得一片狼藉,罗马也是这眨眼工夫完蛋的。呵呵,可想而知当时汉军是如何的强悍了。这之后我华夏族群傲视强敌,不畏强权的千秋信心就是在这时奠定的。当霍帅哥凯旋班师回到那个当时还不叫酒泉的地方的时候,,皇帝庆功酒到了,可惜只有一个小坛子,帅哥自己都不够解渴呢。当然如果他自己一个人喝了也是无可厚非的,但他没有这样做,他把美酒倒在溪水里,让所有的人都喝上胜利甘泉,体会胜利的滋味。

甘肃省酒泉名字的来历是汉武帝收复河西地区,建立酒泉郡后,在敦煌设立了阳关和玉门关两个军事关隘。西汉收复河西地区后,先后设立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史称“河西四郡”。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在酒泉西部设置了敦煌郡。公元8年,王莽称帝,沿用郡县制,设辅平郡(原酒泉郡)、敦德郡(原敦煌郡)。酒泉为汉代河西四郡之一,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

有关酒泉名字的来历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酒泉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



先秦时,酒泉称西戎地、西羌地、匈奴右地及西部、西方、河西三危地等。秦汉以前,上古为羌戎所居,羌、戎为这里土著居民,羌族指月支,乌孙即“戎”的转音。三危地与三危山有很大区别,三危山是敦煌一带的一座山体,三危地则是以三危山而得名的一个广大地名,包括今新疆罗布泊以东、疏勒河以西地域,不局限于以后所称的州、郡区划范围。由此看出三危地并不包括今酒泉市。实际上,最早乌孙原住张掖以西靠祁连山一带,月氏住张掖以东河西地区,到奴隶社会阶段,整个河西方被月氏独占。


先秦时,这里称西戎地、西羌地、匈奴右地及西部、西方、河西三危地等。秦汉以前,上古为羌戎所居,羌、戎为这里土著居民,羌族指月支,乌孙即“戎”的转音。三危地与三危山有很大区别,三危山是敦煌一带的一座山体,三危地则是以三危山而得名的一个广大地名,包括今新疆罗布泊以东、疏勒河以西地域,不局限于以后所称的州、郡区划范围。由此看出三危地并不包括今酒泉市。实际上,最早乌孙原住张掖以西靠祁连山一带,月氏住张掖以东河西地区,到奴隶社会阶段,整个河西方被月氏独占。[1]

折叠汉代时期

酒泉市到前176年,汉文帝前元四年,匈奴迫月氏大部分退出河西,迁徙到伊梨河上游一带,征服了那里的塞种人,留居下来,史称“大月氏”,而留在敦煌、祁连间的,史称“小月氏”。自此,直到前121年,西汉汉武帝元狩二年五十多年间,酒泉一带为匈奴族驻牧地,故又称匈奴右地。前121年,元狩二年,汉武帝派霍去病进军河西,这年秋天打垮了浑邪王,把匈奴残部追逐到玉门关外,西汉王朝把中原几十万人迁来河西酒泉等地居耕,于是这里的文明昌盛开始了新的一页。距今2109年前的西汉中期,酒泉以“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公元前106年汉朝设立酒泉郡,就是以泉名为郡名的。当时不叫酒泉县而称“禄福县”,为郡的驻地。直到295年,西晋惠帝元康五年,改禄福为“福禄”。624年,唐高祖武德七年始置酒泉县,开始应用。

从西汉设置酒泉郡,到北魏太延元年,435年,均称酒泉郡,长官称太守。



甘肃名字咋来的?原来和张掖、酒泉两座城市有关!

甘肃这个名字始于元朝。当时,元朝设立甘肃路,就是取了甘州和肃州的一个字,后改为甘肃行省,明清都延续这个叫法。 新中国成立后,甘肃成为新中国的一个省。

酒泉在汉武帝之前叫“金泉”,源于大漠中珍贵的一眼泉水。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击败匈奴,武帝赐御酒一坛,犒劳有功将士,但酒少人多,于是霍去病倾酒于泉中,与众共饮,故称此泉为“酒泉”。霍去病打通西域后,武帝欲在河西设郡,当征求博学之士如东方朔的意见时,东方朔已知西北荒中有一神奇的酒泉,遂建议武帝将这个郡取名酒泉。

“肃州”的名称开始于隋朝时候。隋初,由于全国的官吏越来越多,便形成“十羊九牧”的局面。隋文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开始“精减机构”,废郡制,仅存州、县两级,将酒泉郡也予以裁撤,而改置为肃州,肃州的名称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东邻武威地区和金昌市,西连酒泉地区,公元前121年由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战败匈奴后始设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而得名。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历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中心。

马可.波罗曾醉心于此,停留长达一年之久。张掖有黑河水灌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物产丰饶,以乌江米为最,古称“金张掖”,后改名甘州,有“不望祁连山上雪,错将甘州当江南”之佳句。

那么,张掖为啥曾经改名甘州呢?资料记载, 张掖在西魏时,因境内有甘泉而改张掖为甘州。甘泉的意思就是甜美的泉水,如今中国还有一个甘泉县,和甘肃接壤,不过现在归陕西管辖。



酒泉地区是我国西部土地开发利用最早的区域之一。
  先秦时,这里称西戎地、西羌地、匈奴右地及西部、西方、河西三危地等。秦汉以前,上古为羌戎所居,羌、戎为这里土著居民,羌族指月支,乌孙即“戎”的转音。三危地与三危山有很大区别,三危山是敦煌一带的一座山体,三危地则是以三危山而得名的一个广大地名,包括今新疆罗布泊以东、蔬勒河以西地域,不局限于以后所称的州、郡区划范围。由此看出三危地并不包括今酒泉市。实际上,最早乌孙原住张掖以西靠祁连山一带,月氏住张掖以东河西地区,到奴隶社会阶段,整个河西方被月氏独占。到汉文帝前元四年(前176年),匈奴迫月氏大部分退出河西,迁徙到伊梨河上游一带,征服了那里的塞种人,留居下来,史称“大月氏”,而留在敦煌、祁连间的,史称“小月氏”。自此,直到西汉中期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五十多年间,酒泉一带为匈奴族驻牧地,故又称匈奴右地。
  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进军河西,这年秋天打垮了浑邪王,把匈奴残部追逐到玉门关外,西汉王朝交中原几十万人迁来河西酒泉等地居耕,于是这里的文明昌盛开始了新的一页。距今2109年前的西汉中期,酒泉以“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此时,汉朝设立酒泉郡,就是以泉名为郡名的。而《汉书.武帝纪》载,“元鼎六年”(前111年)可能是设置敦煌县的时间,而不是置郡的时间,因此,不能把置敦煌县的时间定为建郡的时间。不过酒泉县与酒泉郡却同时建于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当时不叫酒泉县而称“禄福县”,为郡的驻地。直到西晋惠帝元康五年(公元295年),改禄福为“福禄”。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始置酒泉县,肃州的名称开始应用。
  从西汉设置酒泉郡,到北魏太延元年(公元435年),均称酒泉郡,长官称太守,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酒泉镇长官称镇军,仁寿二年(公元602年)起,撤郡,仅存州、县两级,改酒泉镇为肃州,州的长官为剌史。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酒泉地方属吐蕃(中国古代藏族政权名称),并建“肃州千户府”,至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2年)的88年中,均被吐蕃所据。唐末至五代(公元907-960年)酒泉属回鹘(最早居牧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宋(公元960-1279年)时,酒泉归西夏(羌族中的一支,称西夏国),西夏败亡后,酒泉归蒙古,公元1271年蒙古改国号为元(公元1271-1368年),设肃州路,长官称“达鲁花赤”。明代(公元1368-1644年),置肃州卫,长官称“指挥使”。清代(公元1644-1911年),改置为肃州直隶州,设知州。中华民国(1911-1949年),于1912年置安肃道,设道尹,公元1927年改尹为“行政长”。公元1936年改设为甘肃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长官为专员。1949年酒泉解放,置酒泉专区,设专员至今。
  据考古资料和文化遗存、文字记载,古代酒泉,林木茂密,草地广布,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定居,畜牧业已很发达,并有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生产。优越的地理环境,富饶的自然资源,为这块肥美的土地较早地被人们开发利用提供了必要而有利的条件。1963年在今敦煌市古董滩以北就采集到属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各一件,1975年在杨家桥乡鸣山村发现石器,1979年在玉门关马圈湾烽燧遗址出土新石器朝代陶罐和陶钵各一件。经考古鉴定,和玉门火烧沟文化同属一类。足以证明,最早在新石器时代(上古为羌戎所居之地),这里已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水平,并且发展了手工制陶业和畜牧业。今酒泉市境内的马营河、丰乐河、讨赖河流域,早在4300年-2500年前后,就有人类集聚。目前,在今酒泉市20多个乡、镇中,有17个乡、镇范围内都有先民的业绩遗存。在下河清白疙瘩,安西的甜水井,敦煌的玉门关等处,多次发现汉代屯田遗址,其沟渠、田埂遗迹,至今清晰可见。《史记.大宛传》记,公元前101年贰师将军李广利,西征大宛,兵至敦煌,往来二岁,“岁余而出敦煌者六万人………”,试想如果当时敦煌农业不发达,这些军需粮秣的筹集供应是无法实现的。可以肯定,西汉的酒泉、敦煌一带,不仅是集结军队和出兵的前哨阵地,而且是中国西部区域开发的基地。

甘肃省酒泉市名字咋来的,和张掖、酒泉两座城市有关吗?
答:甘肃的酒泉这个名字的来历居然有段胜利者的豪气和浪漫的故事。那是中国汉朝武帝的时候,匈奴为祸中原,,整天有事没事跑过来杀人放火,弄得多了,,人见人厌,百姓怨声载道,皇帝心里也烦,我正要做明君呢,你老是给我添堵也不是个事,于是“这个小朋友也太烦了,要打打屁股”的决策就下来了,历...

酒泉这个名字的来历是什么
答:公元1287年【甘肃行省】被设置,取代了原【宁夏行省】,【肃州】之地从此便在【省】一级上归属于【甘肃】辖下,注:【甘肃】省名便是源自肃州(今酒泉市)、甘州(今张掖市)。酒泉市区所在的肃州区,先后归属于酒泉郡、辅平郡、凉州、西凉州、甘州、肃州、宁夏行省、甘肃行省、陕西行都司、甘肃承...

汉武帝时代所设河西四郡,武威、酒泉、张掖、敦煌的名称由来
答:2、酒泉:酒泉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酒泉为汉代河西四郡之一,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丝绸之路的重镇。3、张掖: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张掖郡。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贯穿全境,是...

甘肃酒泉的历史~为什么叫酒泉
答:汉时开凿河西水,道引通泉脉,里人相传此泉如醴,故曰酒泉。”(清徐浩《重修酒泉碑记》)前者将城之得名推迟至400多年以后,不可为据。后者将名称来历推至汉武帝占有河西开屯田以后,然而,酒泉设郡于前,移民屯田引水在后,怎么可以先有郡名,后有命名原因呢?那么,酒泉一名最早源于何处呢 据笔者...

酒泉这个名称的来历
答:酒泉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酒泉为汉代河西四郡之一,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丝绸之路的重镇。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自东而西有祁连主峰、讨赖山、大雪山、野马山、阿尔金山、党河南山、赛什腾山,属大陆性干旱气候。酒泉的命名也跟霍去病有关,在霍去病击败匈奴后,...

甘肃的酒泉有什么来历吗
答:人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后来,这个传说被汉武帝听到了,他就命令把要新设的郡建在湖旁,起名“天水郡”。从此,有了天水之名。二是,甘肃酒泉。酒泉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西汉东方朔的《神异经》里写:“西北荒中有玉馈之酒,酒泉注焉,广一丈,长深三丈,...

甘肃酒泉为什么叫“酒泉”?源于什么事情?
答:说起甘肃的酒泉,很多人对这个地方可能还比较的陌生,毕竟这里距离东部地区还是很遥远的,这里是我国的航天基地,曾经不少火箭也是从这里发射的,但是听到酒泉这个地名,可能有些人并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地方叫做酒泉,毕竟我国每个城市都有名字的来历,而酒泉也不例外,酒泉这个名字,最早还是和霍去病征讨匈奴的...

酒泉名字的来历是什么?
答:酒泉名字的来历是:酒泉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酒泉的命名也跟霍去病有关,在霍去病击败匈奴后,于此要夸兵庆功,在这种情况下,酒水是必不可少的。而当时甘肃地区远离统治中心关中千里之外,酒水极其匮乏,途中霍去病碰见一个泉水,于是霍去病就将所带酒水倒入泉水中,以便全军将士共同饮用...

酒泉地名的由来?
答: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尔金山、祁连山与马鬃山(北山)之间。甘肃省名“肃”字由来地。东接张掖市和内蒙古自治区,南接青海省,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接蒙古国。东西长约680公里,南北宽约550公里,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面积的42%,全市辖“一区两市四县”(肃州区,...

以酒名命名的城市
答:以酒名命名的城市如下:城市的命名与酒有关:酒泉市。酒泉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古称肃州,扼守河西走廊西北要冲。汉武帝时期先后设立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史称“河西四郡”,酒泉也因“城下有泉,泉水若酒”而得名。“青岛”曾是岛屿名称,因岛上树木葱郁而得名。西汉汉武帝时抗击匈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