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作者&投稿:笪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 #高三# 导语】高三学生很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面对重要的人生选择,是否考虑清楚了?这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困难的想选择。如何度过这重要又紧张的一年,我们可以从提高学习效率来着手! 高三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希望你努力学习,圆金色六月梦!
【篇一】
  孟子见梁襄王全文阅读:

  出处或作者:《孟子》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犹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孟子见梁襄王全文翻译:

  孟子谒见梁襄王,出来以后,告诉旁人说:“远远望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使人敬畏的表现。他突然问我:‘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说:‘统一才会安定。’他又问:‘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回答:‘不喜好杀人的国君,就能统一天下。’他又问:‘那有谁来跟从他呢?’我回答说:‘天下的人没有谁不跟从他。大王懂得禾苗的情况吗?七八月间(夏历五六月间)长时间天旱,禾苗枯萎了。只要天上黑油油地涌起乌云,哗啦啦地下起大雨,禾苗便又蓬勃生长起来了。国君如果能这样,又有谁能对抗得他了呢?如今各国的君主,却没有一个不是喜欢杀人的。如果有一位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仰望着他了!果真这样的话,百姓们归随他,就好像水向下奔流一样,浩浩荡荡,有谁能阻挡得住呢?’”

  孟子见梁襄王对照翻译: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犹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孟子谒见梁襄王,出来以后,告诉旁人说:“远远望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使人敬畏的表现。他突然问我:‘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说:‘统一才会安定。’他又问:‘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回答:‘不喜好杀人的国君,就能统一天下。’他又问:‘那有谁来跟从他呢?’我回答说:‘天下的人没有谁不跟从他。大王懂得禾苗的情况吗?七八月间(夏历五六月间)长时间天旱,禾苗枯萎了。只要天上黑油油地涌起乌云,哗啦啦地下起大雨,禾苗便又蓬勃生长起来了。国君如果能这样,又有谁能对抗得他了呢?如今各国的君主,却没有一个不是喜欢杀人的。如果有一位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仰望着他了!果真这样的话,百姓们归随他,就好像水向下奔流一样,浩浩荡荡,有谁能阻挡得住呢?’”

【篇二】

  一、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

  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

  3、王说:说,通“悦”,高兴

  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

  5、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

  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7、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

  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控诉、控告

  10、是罔民也: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二、古今异义

  1、吾何爱一牛:爱,吝啬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来推及到

  3、至于兄弟:至于,推广到

  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

  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指中原一带

  6、然后从而刑之:从而,接着就

  三、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

  2、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

  3、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

  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5、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6、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7、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8、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9、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0、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11、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老①,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②,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12、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幼①,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②,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13、刑于寡妻: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

  14、然后从而刑之:刑,名词作动词,处罚

  15、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四、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乃仁术也

  2、夫子之谓也

  3、是诚不能也

  4、是折枝之类也

  5、是罔民也

  被动句

  百姓之不见保:见,表示被动

  省略句

  1、臣闻之(于)胡龁曰

  2、将以(之)衅钟

  3、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

  4、及(其)陷于罪

  5、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

  宾语前置句

  1、臣未之闻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臣未闻之也”,之,代词

  2、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莫能御之也”,之,代词

  3、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未有也”,之,起提宾作用

  4、何由知吾可也: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由何知吾可也”

  5、牛何之: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牛之何”,此处之是动词,去、往

  6、何以异: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以何异”

  7、夫子之谓也:即“谓夫子也”,之,起提宾作用

  8、然则一羽之不举:即“不举一羽”,之,起提宾作用

  9、舆薪之不见:即“不见舆薪”,之,起提宾作用

  状语后置句

  1、王坐于堂上:即“王于堂上坐”

  2、构怨于诸侯:即“于诸侯构怨”

  3、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即“皆欲于王之朝立”

  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即“而以羊易之”

  5、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

  主谓倒置句

  1、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即“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

  2、若是其甚与

  五、一词多义

  1、道

  (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讲述)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3)道芷阳间行(取道)

  (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理)

  (5)策之不以其道(方法、规律、途径)

  (6)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

  2、诚

  (1)诚有百姓者(的确)

  (2)是诚何心也(真的)

  (3)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诚)

  (4)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果真,如果)

  3、闻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使……听到)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

  (3)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到)

  (4)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听到)

  (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听到)

  (6)闻鸡起舞闻风而动闻过则喜(听到)

  (7)(廉颇)以勇气闻于诸侯(闻名)

  (8)(诸葛亮)不求闻达于诸侯(闻名)

  (9)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文献)

  (10)(屈原)博闻强识(见闻)

  4、是

  (1)是诚何心哉!(这)

  (2)是乃仁术也!(这)

  (3)是以后世无传焉(这)

  (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

  (5)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这)

  (6)是心足以王矣(这)

  5、盖

  (1)盖亦反其本矣!(同“盍”,何不,为什么不)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车盖,盖子)

  (3)枝枝相覆盖(遮盖,掩盖)

  (4)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胜过,超过)

  (5)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大概)

  (6)颜渊、子路侍。子曰:盖各言尔志?(同“盍”,何不,为什么不)

  6、其

  (1)其若是,孰能御之?(表假设,如果,连词)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表反问,难道)

  (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测,大概)

  (4)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表祈使,还是)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表加强语气)

  (6)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表选择,还是)

  (7)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耶?(表选择,还是)

  (8)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祈使语气,一定)

  六、重要虚词

  之

  一、代词,根据上下文文意,指代有所不同

  1、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代齐桓晋文之事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代保民而王的人

  3、故民之从之也轻:代保民而王的人

  4、“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代后文所说之事,后省“于”,做复指宾语

  5、王曰:舍之!:代牛

  6、以羊易之:代牛

  7、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做这件事的原因

  8、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代别人心思

  9、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之,霸道,即指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10、我虽不敏,请尝试之:代王道

  11、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代王道

  12、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代一般人民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之,指五亩之宅。

  1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代指推行王道却没有统一天下的人(事)15、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指示代词,译为“这(类)”16、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指示代词,译为“这(类)”二、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11个)1、臣固知王之不忍也。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3、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4、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5、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6、故民之从之也轻



高中语文的文言文知识点
答: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的文言文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的文言文知识1 司马迁与《史记》 见“必修一文言文梳理”《鸿门宴》部分。 班固与《汉书》 班固(32年-92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

求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谢谢。
答:求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谢谢。 4个回答 #热议# 职场上受委屈要不要为自己解释? sunjunxiawei 推荐于2017-10-02 知道答主 回答量:5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7.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四语言基础复习资料高一语文 必修一 语言基础复习资料 一、字音、字形橘...

名词作动词必修一文言文整理
答:3. 语文必修一到五文言文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一.一词多义 “之” ①公从之 (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许之 (人称代词,郑文公) ③将焉取之 (增加的土地,代词) ④子犯请击之 (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

高三语文重要知识点笔记
答:每一门功课都有它自身的规律特点,如果同学们在平日的学习和练习中,注意了这些规律和 方法 ,一定会得心应手。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高三语文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年级下册 语文知识 点 总结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

语文知识点总结
答:总结语文必修一到五的知识点(重点字词、成语、文言字词、名句等)... 总结语文必修一到五的知识点(重点字词、成语、文言字词、名句等) 展开  我来答 2个回答 #活动# 作为妈妈,母亲节你期待收到什么礼物?15883wen 2014-02-12 知道答主 回答量: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15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
答:高一语文知识点梳理 立、看、怅、问、忆、记,这些动词具有贯穿全词线索的作用。他们的内在联系是:通过立、看等词写出江山的壮丽和“万类”的自由自在,这些是明写;通过怅、问等词暗写 出国 内外_的飞扬跋扈,广大人民的灾难深重。由此回忆起曾一同并肩战斗的战友,激起革命者的历史责任感。 1、上片的“看”和...

高三语文典型的诗歌知识点与万能答题模板
答: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都觉得诗词鉴赏很难,总是猜不透作者的心,导致答题时总是跑偏,得不到分数,语文古诗词鉴赏待敌该怎么回答才能得到高分?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高三语文 典型的诗歌知识点 诗歌知识 诗歌题材:山水田园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怀古咏史诗,...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答:语文是语言和文学、 文化 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 高一语文 必修一知识点 总结 ,供大家阅读参考。 更多知识点相关内容推荐↓↓↓ 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必考知识点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

必考高考语文知识点内容归纳
答:static/uploads/yc/jbh/2020gk/6.jpg"width="484"height="300"/> 高考语文知识点整理 高中语文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小编准备了高三语文复习知识点,希望你喜欢。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课本目录
答:人教版高三语文课本目录:第一单元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2、装在套子里的人 3* 边城 第二单元 4、归去来兮辞 并序 5、滕王阁序 6* 逍遥游 7* 陈情表 第三单元 8、咬文嚼字 9、说“木叶”10* 谈中国诗 第四单元 11、中国建筑的特征 12、作为生物的社会 13* 宇宙的未来 ★表达交流★ 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