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六书”?

作者&投稿:季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六书”是一种古代汉字书写分类方法,用于描述汉字的构造方式。它是由东汉末年的刘徽提出,并在后来的历代逐渐完善和发展。

根据“六书”,汉字可分为以下六类:

指事:也称为象形字,是通过图画或符号直接表示所指事物的文字,如日、月、山等。
会意:由两个或更多指事字组合而成,表示抽象概念或具有特定意义的词汇,如好、恶、乐等。
形声:由一个具有意义的部分(形旁)和一个表示音节的部分(声旁)组合而成,形旁一般表示字的意义,声旁则提示字的读音,如木,本。
转注:字形与原本无关,是通过设定规则将原本表示其他意义的字重新引申为表示新意的字,如令,以前表示“使令”,后来引申为“命令”的意思。
假借:利用已有的字形来借用其音韵来表示新字,如日冲(冲读chōng,原本的意义是“冲撞”,此处借用其音“chōng”来表示另一意义)。
象形:通过形状或线条的排列组合来表示物体、动作或抽象概念的字,如人、口、心。
这六种分类方式主要是为了帮助人们理解汉字的构造和意义,以及汉字之间的关系。它也为汉字教学、字典编写以及汉字研究提供了基本的分类框架。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
(商) (周) (秦) (汉) (魏晋) 草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又从宋体演变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明体。原来那时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竖划特别粗壮、字形扁扁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采用这种字体。以后,一些刻书工人在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非颜非欧的肤廓体。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雕刻起来的确感到容易,它与篆、隶、真、草四体有所不同,别创一格,读起来清新悦目,因此被日益广泛地使用,成为16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体,仍称宋体,也叫铅字体。
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
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它的演进历史为我们进行中文字体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在文字设计中,如能充分发挥汉字各种字体的特点及风采,运用巧妙,构思独到,定能设计出精美的作品来。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才逐渐走上了发展的道路,各个时代的中国文字都有着与众不同独特的民族、民风的内涵,中国的文字史里处处深深地刻着中华儿女的智慧与勤劳。然而,现今有些人对本国文字了解甚少,而对于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投入极大的热情,却依然是个半调子。文字是国家的灵魂,为了了解祖国文字的变迁,祖国的历史,祖国的灵魂,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
中国文字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由此可知,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后,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表一)。

“六书”是中国传统文字学中的一种理论,最早见于《周礼》,后来在《汉书·艺文志》中也有记载。它是对汉字的构造方式的一种分类,包括以下六种:

象形:通过图画直接描绘物体的外形或特征,例如“日”字就像太阳的形状。
指事:用象征性的符号或线条来指示某个抽象概念或具体的物体,例如“上”和“下”字通过不同的线条指示方向。
会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例如“休”字由“人”和“木”组成,表示人靠着树木休息。
形声:由一个“形旁”(通常表示字义类属)和一个“声旁”(通常表示字的读音)组成,例如“螃”字中,“螃”是形旁,表示螃蜞这一类动物,“旁”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读音。
转注:指的是用一个字来解释另一个字,这两个字在意义上是相近或相关的,例如“考”字可以解释为“老”。
假借:指的是借用一个字的形状和读音,来表示与原字不同但读音相近的字,例如“又”字本来是手的意思,后来被借用表示“又”这个副词。
“六书”理论对理解汉字的构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汉字学和古汉语研究的基础之一。

对于六书,传统有四体二用说,你对此说法有何看法?
答:汉字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为造字法,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这叫做“四体二用”。前四书是造字法,与汉字结构有关;后二书是用字法,与汉字结构无关。

中国古代六艺所指的六种技能是
答:3、射:指射箭的技术,古代有五射之说,五射指的是白矢、参连、剡注、囊尺、井仪。4、御:驾车的技巧,古有五御之说,五御指的是: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5、书:指的是书法(书写,识字,作文),古代有六书之说,六书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6、数...

六艺是什么
答: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礼:礼节(类似今日德育教育)。乐:音乐。射:射箭技术。御:驾驶马车的技术。书:指书法(书写,识字,作文)六书: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数:数,指理数、气数(运用方法时的规律),即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运动规律。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

许慎《说文解字序》诗解3
答:当时有六书:第—种叫做古文,就是从孔壁中得到的文字。第二种叫做奇字,就是古文的异体。第三种叫做篆书,就是小篆。第四种叫做左书,就是秦时的隶书,秦始皇命令下杜人程邈所作的。第五种叫做缪篆,是用来摹刻印章的字体。第六种叫做鸟虫书,是用来写在旗帜或符节上的。 【注释】 (1)段玉裁曰:“按草书之称起...

现代汉语小知识大全
答:这篇《现代汉语小知识大全》,是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2、汉字是记录汉语言的符号,它大约起源于6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汉字是从事社会生产劳动的人们创造的。 3、汉字包括三要素:形、音、义。 4、六书之说,是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学者分析归纳出来的...

什么叫做汉字的六书?
答:一、汉字的特点(六个特点)① 从书写形式看,汉字是平面型方块体汉字 汉字的笔画有秩序的分布在一个平面性的方框里,这是汉字从外观上看最明显的特点;音素文字的字母在构词时是呈鱼贯式线性排列的。② 汉字的形音义之间原本存在一定的理据 汉字尤其是古代汉字的形音义之间原本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传统...

六书中的四体二用中的二用指什么 ?
答:四体二用:清代语言学家戴震分析汉字“六书”得出的结论,认为汉字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为造字法,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这叫做“四体二用”。六书中的四体二用中的二用指的也就是转注、假借.

六书中,象形与会意,象形与指事,会意与指事,会意与形声之间最根本的区...
答:造字的方法- -我国研究文字学者,几乎公认所谓的「六书」是文字构造的条例。六书之名称,以许慎所用为最优,六书之次第,以班固为最优,兹依许慎的名称,依班固的次第;分六书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按「六书」一词,最早见於周礼地官保氏。六书虽是中国文字的构造原则,并...

汉字起源于什么时候?
答:幸好此书流传不广,而且用—骨文的发现迅速粉碎了这种神化孔子的说法;甲骨文韵设现也动摇了《说文解字》有关文字起源酌传说:对传说的“六书”理论也提出了各种质疑。 随着仰韶文化陶器记事符号的发现,不少专家认为那是具有汉字性质的符号。根据考古发现,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中出土了一大批...

孔子的 六艺 分别是什么?
答:孔子对周代礼仪极为推崇,因此有“克己复礼”的说法。“六艺” 指的是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