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适用住房是纯公共产品吗?为什么?

作者&投稿:卞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是天然划分的还是后天形成的?~

后天形成的,有人的参与,人定的。
公共产品(Public good)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公共座椅,亦称“公共财货”、“公共物品”。西方经济学用语。指能为绝大多数人共同消费或享用的产品或服务。如国防、公安司法等方面所具有的财物和劳务,以及义务教育、公共福利事业等。特点是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它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某些人对这一产品的利用,不会排斥另一些人对它的利用,具有非排他性。一般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提供。

同意

社会救济是不需要自己出钱的

社保是需要自己出钱的

自去年年初以来,公共租赁住房成为社会议论的一个热点。2009年国家已开始研究制订《公共租赁住房指导意见》。2009年北京、常州、厦门、重庆等少数地方城市已开始实质性的启动和尝试。2010年1月出台的“国十一条”中,明确规定各地应把公共租赁住房列入本地2010-2012年住房建设规划。 当前,以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为主的住房保障制度无法覆盖全部的中低收入群体,存在“夹心层”现象。另外,在外来人口较多、房价较高的上海等一线城市,散乱、无序的住房租赁市场,无法满足各种社会群体对于租房居住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有别于福利分房时代的全新的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已变得越来越急迫。但是,当前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对于如何制定公共租赁住宅政策存在很多疑难问题,而民众在理解和期望方面有些混乱。最需要思量的是,公共租赁住房的属性问题。 公共租赁住房是否属于公共产品,是否应划入住房保障范畴?经济学中,把所有物品分为四种: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公有资源和自然资源。划分的标准是物品是否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和竞争性。排他性是指可以阻止非购买者使用的特性,所有私权或收费的物品都具排他性;竞争性是指一个人的使用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如果简化性分类,也可把所有物品(包括服务)分为公共品和私人品两类。私人产品同时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产品既无排他性、也没竞争性。显然,所有住宅都有竞争性,一个家庭住进去某套房子后,其他家庭就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段也搬进去。因此,所有住宅都不是公共产品。从排他性来看,农村宅基地和福利化分房时代的公房,基本上没有排他性;凡是私有产权的住宅都有排他性——也包括经济适用房和房改房,目前只有廉租房无排他性。以此衡量,则全部的住宅都不算上公共产品。 严格定义上的公共产品,包括灯塔、国防、广播等。事实上,现实社会中“纯公共产品”并不普遍,倒是“准公共产品”——或者说广义上的公共产品更常见。学校、公园、高速公路、博物馆、医院等都属于“准公共产品”。对于住宅产品而言,目前我国只有廉租房算得上“准公共产品”,经济适用房和其它商品住宅皆不属于。 人生来拥有居住的权利,这是文明社会对人权的基本尊重,联合国宪章中也有相关约定。然而,针对住房,还须明确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边界。只有这样才能弄清楚政府该承担什么职能,市场又该扮演什么角色。 所有的公共产品,都是用来增加多数人经济福利的。由于容易产生不用付费即可享受的“搭便车”现象,有盈利诉求的企业都不愿提供公共产品,所以必须由政府出面做这种事。对于部分准公共产品,也可以在政府协调下,让企业参与生产和经营,比如收费的高速公路,可由企业投资并由其经营一定年限。 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那部分住宅,惠及的对象是无法通过市场解决居住问题的弱势群体,其重要特征之一是不能转化为私权,而只能作为公有或集体所有物品,动态地让居住困难群体享用。廉租房正是这种准公共产品。所谓“动态”,是指某套住房的使用权不能永久地为某户家庭所占有,正如公共厕所不允许某人一直霸占着一只马桶。廉租房既属于准公共产品,又属于住房保障体系;而经济适用房虽然属于住房保障范畴,但由于其产权基本属于私有(虽然是有限产权),所以不属于准公共产品。 从上述意义分析,公共租赁住房的性质应该向准公共产品靠拢,也即由政府投入一定的资源,让一定的社会人群受益,而且受益权是必须是能够流动的,如果租赁权固化,则就沦为实质上的私有产品。 从住房保障范畴看,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一般来说,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组成。社会救济是对贫困者提供物质帮助,我国的廉租房制度就是属于此范畴。社会福利一般指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各种政策和社会服务,我国房改以前实行的就是福利化分房制度。 公共租赁住房既可以以社会救济为主,也可以以社会福利为主。二战以前的社会保障只是保证居民拥有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二战以后福利国家纷纷出现。与之相适应,欧美国家的公共租赁住房二战之前偏重于社会救济,二战后带有更多的社会福利色彩。当然,国别不同,程度有异。如瑞典突出社会福利,美国注重社会救济。 总而言之,我国将要实行公共租赁住房最多算是准公共产品,政府不必“打肿脸充胖子”,非要给民众画饼充饥,而民众也不要奢望公共租赁住房将他们重新带回到福利化分房的老路子上去。

跪求:谁知道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有哪些宏观政策???
答:从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来看,政府能不能独立于各利益主体有效地行使监管职能,对维护市场秩序,恢复市场信心意义重大。这次“三鹿”事件充分暴露了政府监管的漏洞。(3)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解决“外部性”中的有效作用。我国发展阶段的变化对政府解决“外部性”问题提出新的要求。面对资源环境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指导思想及其影响
答:我国现在的经济运行模式,大多数产业是已经开放为市场体制了,可是在有关国家核心利益的如农业国防等领域仍采取社会主义的计划体制,为了防止这些领域的产品被大多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垄断或带来负面影响。比较起来,我国从根本利益(性质)上看,仍是以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为主,所以被称为是中国特色的...

政府怎样调控房价
答:地方政府不仅要 发展 经济,还要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但它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扰。目前,地方政府基本上就是通过土地出让金、房地产相关税费收入来填补这个资金缺口的。所以说从利益驱动方面来看,地方政府是没有任何动力去抑制 房价 的。道理非常简单, 房价 上涨,才能拉动地价上涨,地价上涨,地方政府才能获得更多...

公共经济存在的合理性表现
答: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对象;理解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公共经济的合理性;了解公共经济主体的主要构成;掌握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掌握政府经济规制理论与外部效应及其矫正;理解公共支出与公共收入的一般理论,了解政府采购制度框架。最终,能使学生能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现实中的公共经济现象,并能运用...

市场需求与公司发展方向。。。大概要怎么写?
答:通过公共产品的供给调控房地产市场 - 汪浩 住房的有关情况。 一、回顾中国住房政策的总体概括。 住房改革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1994年7月5日国务院颁布了管理办法,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城市改革的决定,城市职工可以有补贴,在不同的补贴下自费购买供房。 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对高收入者、对中低收入方供应经济适用房,...

政府生产的经济合理性如何判定?
答:“免费搭车”指的是公共产品供应上的坐享其成心理的和行为。“囚犯困境、指的是人们为了追求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危害的现象和行为。“免费搭车、和“囚犯困境”心理将使得无人愿意提供公共产品,尽管人们明知这样做的结果是,或者完全没有公共产品提供,或者公共产品的提供严重不足。“公共经济学”就是在...

请问各位高人,市县民兵训练基地事业单位分类,是属于那类?是纯公益...
答:公益性是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在一些领域,某些产品或服务,如教育、卫生、基础研究、市政管理等,不能或无法由市场来提供,但为了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就要由政府组织、管理或者委托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从事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以满足社会...

用公共经济学理论解释景区价格是否该涨价
答:因此,一个依托风景名胜区或国家文物等公共资源的旅游景区,当其设立门票进行游客管理时,这个旅游景区便从公共产品变为准公共产品。 共有资源产品供给的最大问题在于过度消费。现实中,绝大多数共有资源产品属于自然资源,这类产品或无法排除他人使用,或排他成本很高造成排他不经济,或在道义上无法排他,...

为什么要开展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
答:5、应用范围广泛,该模式突破了引入私人企业参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组织机构的多种限制,可适用于城市供热等各类市政公用事业及道路、铁路、机场、医院、学校等。三、意义PPP模式是一种能使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共赢的公共产品提供方式,它突破了传统的政府与私人部门的分工边界,通过构建公共产品新产权关系,整合公私部门的各自...

经济适用住房是纯公共产品吗?为什么?
答: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有别于福利分房时代的全新的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已变得越来越急迫。但是,当前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对于如何制定公共租赁住宅政策存在很多疑难问题,而民众在理解和期望方面有些混乱。最需要思量的是,公共租赁住房的属性问题。 公共租赁住房是否属于公共产品,是否应划入住房保障范畴?经济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