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小清河沿线新发现遗址35处

作者&投稿:采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近日,历经一个多月的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考古调查项目结束,此次调查、勘探工作共登记43处文物点。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其中高青陈庄遗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曾为保护该遗址多投资1.6亿绕避。据悉,后续将在调查、勘探工作的基础上对沿线文物点分级保护。
高青——桓台段文物点(图片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调查勘探,推进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
2月下旬,山东省重点工程田野考古项目陆续复工,包含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考古调查项目等3个项目。其中,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考古调查项目于2月23日启动。
作为山东省现阶段唯一一条具备海河联运开发利用条件的航道,小清河是山东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首批优选项目之一,并将打造成一条集防洪、生态、航运、景观旅游、文化于一体的黄金水道。2020年1月16日下午,我省召开小清河应急防汛工程协调推进会议,会议要求加快小清河应急防汛工程建设进度,确保2020年主汛期前,完成干流复航段金家桥闸下河道全断面及用上河道23米底宽扩挖,以及干流非复航段、主要支流、蓄滞洪区、支脉河(连通)和分洪道治理主体工程。
据了解,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决策实施的重大水利工程,包括干流治理工程、分洪道治理工程及信息化工程。该工程涉及河道扩挖、清淤、泵站、水闸等土方深挖,对文物安全影响较大,同时还要进行堤防加固工程,工程施工范围大、线长、面宽,工程建设紧迫,工期较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较大压力。
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考古调查项目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牵头,会同临沂市沂州文物考古研究所、日照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菏泽市曹州文物考古研究所组建联合考古调查勘探队对沿线展开全面调查、勘探,共计完成分洪道工程82.5公里、防洪堤坝198公里、复航工程169.2公里及沿线涉及的改道、裁弯取直和泵站以及部分支流治理工程调查、勘探工作。
沿线涉及遗址(墓地)43处,35处为新发现
在小清河应急防汛工程考古调查、勘探工作中,共登记43处文物点。其中复航工程涉及22处,防洪工程涉及23处,因高青陈庄和胥家庙两处文物点同时被复航工程和防洪工程双线占压,所以实际涉及遗址(墓地)共计43处。
沿线原有已登记文物点中,涉及复航工程的有高青陈庄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高青胥家庙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涉及防洪工程的有胥家庙(省保单位)、陈庄(国保文物单位)、疃子(未定级)、寨卞(省保单位)、南河崖(国保文物单位)、东北坞北遗址(未定级)、北营遗址、东桃园,剩余35处文物点均为新发现。
整体看来,工程沿线影响43处文物点中,分布于邹平、高青、桓台、博兴、广饶、寿光6个县市。其中,邹平市13处,分别为归苏遗址、魏桥村东遗址(墓地)、贾寨遗址、金斗遗址、李金遗址、坡南阳遗址、布王村遗址、水牛韩遗址、北河沟遗址、新河西村遗址(墓地)、新东村遗址、腰庄西北遗址和腰庄——曹坡遗址(遗址北部位于高青县境内);高青县6处,分别为胥家庄南墓地、胥家庙遗址、陈庄遗址、曹坡遗址、拥护遗址和夏庄遗址;桓台县5处,分别为北岔西北遗址、北岔北遗址、马庄遗址、王庄遗址和吴园村遗址;博兴县5处,分别为寨卞东南遗址、马庙遗址、疃子遗址、寨卞遗址和北营遗址;广饶县7处,分别为岳六桥东南遗址、岳六桥东北遗址、郭家遗址、尚道东南遗址、王道闸南遗址、东北坞北遗址和南河崖遗址;寿光市6处,分别为刘旺北遗址、侯辛庄东北遗址、西桃园西北遗址、西桃园北遗址、东桃园遗址和八面河遗址。
分级保护,部分文物点已开展发掘工作
调查、勘探工作结束后,对工程沿线所涉及的文物点将采取分级的方式进行保护。调查、勘探项目的总负责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第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高明奎介绍,对工程涉及的不可移动文物采取分类保护的原则,将工程涉及的不可移动文物分为A、B、C 三类。“A类共有15处,需进行考古发掘,涉及区域应预留,需进行考古发掘后再施工建设;B类在考古机构指导下施工建设;C类工程单位可先行施工,当地文旅部门加强巡査。”
目前,全线需要发掘的15处文物点中,除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方案需等待国家文物局批复外,其他10余处均已开展发掘工作。高明奎介绍,“需发掘文物点分布于邹平、高青、博兴、寿光和广饶等地,集中全省考古力量,打考古攻坚战,为整个工程建设主汛期来临前完工提供考古保障。”
(图文转自《山东商报》2020年4月15日第12版)
责编:韩翰

山东小清河沿线新发现遗址35处
答:沿线原有已登记文物点中,涉及复航工程的有高青陈庄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高青胥家庙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涉及防洪工程的有胥家庙(省保单位)、陈庄(国保文物单位)、疃子(未定级)、寨卞(省保单位)、南河崖(国保文物单位)、东北坞北遗址(未定级)、北营遗址、东桃园,剩余35处文...

高青小清河考古发现唐代“马蹄形”墓室
答:“在小清河应急防汛工程考古调查、勘探工作中,共登记43处文物点,35处为新发现,其中高青县6处,现已发掘4处,分别为胥家村遗址、曹坡遗址、拥护遗址和夏庄遗址。”高青县文物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胥家村遗址中发现的“扇形”“马蹄形”唐代墓室,是山东首次发现。发现“扇形”“马蹄形”唐墓 胥家村...

山东高青县胥家村南遗址考古发掘成果
答:为做好小清河复航工程沿线文物保护工作,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集中全省有资质的考古文物部门力量,负责复航河道沿线区域的考古调查勘探,复航占压区域发现文物点22处,胥家村南遗址即是在本次勘探中的新发现。胥家村南遗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黑里寨镇胥家村南约500米处,现小清河北岸,东...

北营遗址地址在哪里?
答:北营遗址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店子镇北营村北约200米的地方,具体位置在小清河北岸。这个遗址是一个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古遗址,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该遗址规模较大,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约400米,总面积约28万平方米。经过系统考古调查和勘探,发现该遗址的文化层堆积较厚,遗迹类型丰富...

山东博兴疃子遗址发现唐代纪年墓和北朝至隋代生产生活遗迹
答:山东博兴疃子遗址发现唐代纪年墓和北朝至隋代生产生活遗迹博兴疃子遗址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疃子村西北。2020年4月,为配合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小清河应急防汛工程,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对疃子村西北南水北调

山东临淄后李遗址发现后李至东周时期遗存
答:遗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后李官庄村西北约500米处的台地上,西北距临淄齐国故城约2.5公里。淄河由南向北经由其西南,至广饶县境与小清河交汇入海。遗址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1988年10月下旬至1990年6月20日,历时两年,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揭露面积约6500平方米,清理大中型春秋墓和车马...

山东东营大型盐业遗址群调查
答:该遗址应为一处东周时期的古窑址。多年来在广饶县小清河以北区域发现的先秦遗迹极少,以致形成这里是只有几百年历史的退海之地的传统认识。这次调查发现的大规模先秦遗址在很大程度上破除了这种错误的传统认识,对于研究古代海岸变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批制盐遗址的发现,不仅填补了该地区此类遗址考古调查...

丑陋的罐子让专家困惑不解,多年后恍然大悟:原来是重大发现
答:只在东营市刘集,利津县南望参、洋江,沾化县杨家,无棣县邢家山子,庆云齐周务,海兴县杨埕以及黄骅市等地发现了东周时期的盐业遗址(群)。 此外,作为注入莱州湾的山东地区北部最大河流之一,小清河下游也分布有密集的古代盐业遗址。通过山东大学盐业考古队的全覆盖式的调查,共新发现和复查单个遗址点340余个,采集各类...

谁能具体介绍济南市张马屯—大辛庄遗址
答:在大辛庄以东约40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大规模踏查时,考古队员新发现上到8000年前的后李文化下到汉代的50多处遗址,其中,有七八处商代遗址,虽然规模较小,但包含物很丰富。谈及大辛庄遗址及周边遗址的保护和考古,方辉认为,要做的工作很多也很紧迫。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有新石器遗址的洪家楼、...

龙山街道办事处的山东章丘
答:山东省章丘市龙山街道办事处(原龙山镇与党家镇合并)成立于2005年12月,是承接泉城济南与小泉城章丘的西部新城区,总面积92平方公里,辖76个行政村,6万人,是一座既具古城风韵、又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新城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先人早在八千年前即在这片沃土上生息繁衍,并於四千五百年前创造了举世闻名的“龙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