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闯关东”是怎么一回事?有什么深刻影响?

作者&投稿:向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知识竞赛方案策划-一键生成-免费重写~

闯关东一般是特指清末到民国这段时期中原地区的百姓出山海关去东北谋生。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地区,一般泛指整个东北。在清朝初年,清廷以保护龙兴之地为理由禁止汉人进入东北垦殖,并修筑柳条边为界。到了清末,沙俄在远东的势力日益扩张,而东北人口稀少,影响到了清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为此提出建议,希望开禁移民充实东北,以加强对东北的控制。1860年清廷接受这一建议,取消了部分禁令,默许汉民去东北屯垦。初期,去东北的大多是受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中部各省难民,到了后来,随着内忧外患的加剧,清廷加快了移民实边的步伐。

1881年,吉林将军辖区首开招募屯垦的先河,设立了珲春招垦总局,从山东、辽南等地区招揽汉族农民来垦殖,这意味着从默许移民到鼓励移民的转变。此后关内特别是河北、山东等地的大批居民出关谋生。以黑龙江的人口为例,1887年黑龙江只有40.7万人,而到1895年,黑龙江已经有150万人口。

到1908年奉天、吉林、黑龙江撤销将军辖区改省时,东北人口已达1583万,远远超过了远东沙俄移民人数,对于稳定东北边疆起了极大的作用。到了民国以后,闯关东的人还是不少,这些人大多是因为军阀混战或者是自然灾害而不得不背井离乡,去东北寻找机会。

因此这一时期闯关东的人数和关内局势息息相关,关内战事多,闯关东的人就多,关内局势平静,闯关东的人就少。不过总体来说到31年以前,东北的人口数一直是处于上升阶段。

闯关东的影响第一个就是大大增加了东北边疆地区的人口数量,对于稳定边疆局势,缓解外敌侵略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大量人口的涌入,使得东北的大部分地区不再是无主之地,外国势力要入侵就要面对更大的阻力,这些闯关东的人对于祖国领土的完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二,大量的移民也缓解了人口输出地区的土地矛盾。在清朝中叶,中国的人口一直是稳步增长,到了清末土地危机也是日益严重,大量向东北移民,无疑对于一些人口过多省份也是有好处的。

第三,闯关东促进了东北地区的文化交流。大量的人口涌入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的东北,固然引起了一些土客矛盾,但是从长期来说,不同地区的移民在东北共同生活,多种文化互相交流,对于东北的文化发展是有利的。



闯关东什么时候的事情
答:闯关东是明清到民国期间的事。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关内中原大地,从明清到民国期间,以山东、直隶为主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在19世纪,中国黄河下游连年遭灾,黄河下游的中原百姓,闯入东北,数量规模历史最高。“闯关东”有广义的与狭义的两个概念。有史以来山海关以内地区的民众出关谋生,皆...

历史上的闯关东是怎样的情景?
答:历史上的闯关东 清代以前,东北人口主要是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其中满族人口比例占多数,汉族人口几乎没有。清代山东人闯关东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1644至1667年,清朝廷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地区因移民而“地利...

闯关东是什么时候发生的?闯关东的主要由哪些人构成?
答:闯关东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在历史上,山东人民特别是胶东半岛人民成为闯关东的主力军。闯关东之“关”是指山海关,明初大将徐达始建山海关,才有了“关东”一说,山海关以南为关内或关里,山海关东北为关外、关东,有明一代,山海关是明朝与后金、大清之间的屏障,是明朝的边防要塞,被称为“天下...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各发生在哪个世纪的哪个年代?
答:闯关东发生于17世纪-19世纪。闯关东仅是指从清朝同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内。中原地区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走西口发生于14世纪-19世纪。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闯关东是哪年的事情
答:闯关东是从19世纪开始的。从明清到民国期间,以山东、直隶为主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关东,此为“闯关东”来历。闯关东的人以山东人和河北人居多,多数是因自然灾害和战乱而迫于生计的人们。

请详细解释一下"闯关东"的历史
答:闯关东有空间上的广义和时间上的狭义这两个概念。空间上的广义主要是以山海关为标准划分为关内关外人口流动的情况,时间上的狭义主要是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中原百姓的人口迁移,一般来讲,咱们说的闯关东都是狭义上的。中原的气候比东北要舒适一些,冬天也没有那么寒冷的天气,更为重要的是中原人讲究落叶...

常识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
答:3.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分别是怎么回事 “闯关东”、“下南洋”、“走西口”是我国历史上几次比较有名的大规模移民活动。 1、闯关东: 1)、关东 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处祖国东北方,自古以来,就泛称“东北”,而明以后又俗称“关东”,直到当代仍在民间盛行。历代对东北行政区划不一,名称种种,而形成一...

闯关东是从哪到哪?
答:闯关东是指从山海关内以山东、直隶为主到山海关外。闯关东的人以山东人和河北人居多,从清初到民国年间,内地闯关东的人数达到了3000万人次,多数是因自然灾害和战乱而迫于生计的人们。他们从内地到关东需要克服种种困难,不是飘洋过海,就是跋山涉水。他们钻山林、涉河流、挨饥饿、斗野兽、避土匪,...

什么时候开始有闯关东一说?
答:闯关东是从19世纪开始的。从明清到民国期间,以山东、直隶为主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关东,此为“闯关东”来历。闯关东的人以山东人和河北人居多,多数是因自然灾害和战乱而迫于生计的人们。

历史上三次人口大迁徙分别是什么?
答:?题目 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 G1I 历史 2014-12-07 作业帮-是干什么的呢?让我来告诉你 优质解答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移民潮——“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潮,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这三次移民不分先后,从清朝乾隆年间,几乎是同时开展.闯关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