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袁大头,放到现在是多少钱?

作者&投稿:窦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放现在相当于多少人民币呢?~

如果是喜欢看民国时期影视剧的读者朋友,对于经常出现的大洋感到不陌生,在明清时期,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欧洲殖民者对于美洲东南亚等殖民地银矿的开采,世界储银量急剧增高,而大量白银,也随着贸易进口流入了中国内地,而早在16世纪,西班牙银元便在福建沿海等地盛行,因为是洋人钱币,银元上又雕刻着象征卡洛斯王朝的老鹰,因此人们称之为“大洋”或者是“鹰洋”。




然而此时的中国,白银尽管成为了常见的货币,但是一直是银两制,通过计重来确定价值,属于称量货币制度,一直到宣统二年(1910年),清廷颁布《币制条例》,正式采用了七钱二分的银元作为货币发行,而在辛亥革命后,后续的北洋政府以及国民政府,都采用了这样的模式,一直到1935年,国民政府宣布废除银本位制进行纸币改革,大洋的发行,在中国持续了整整25年。




尽管银本位制不利于工农业生产和国家财政金融的稳定,但是在乱世,却有着很大的保值性,同时确定了外汇市场的稳定,而在抗战期间,国统区和敌占区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严重,大洋作为稳定的货币依然充斥在民间的各个角落。
这也让人感到好奇,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放到现在相当于多少人民币呢?就让我们来好好分析分析,




学者李开周曾经在《晒一晒70年前工资单》中提到,1933年首都南京的物价如下:大米每斤大洋4分,牛肉每斤大洋3角,五花肉每斤大洋2角3分,菜油每斤大洋1角6分。至于在生活物品上面,一双男士短袜,每双在大洋7分左右。
这样我们一换算,就能得出结论,一块大洋大约能够买将近5斤五花肉,25斤大米,6斤菜油,以及14双左右的袜子。




从这个结果来看,那时的猪肉,相比于其他物资,并没有现在这么贵,至于一块大洋,差不离能够买120元到150元左右的商品。也就是说,一个工资三千左右的人,在过去一个月能够发大约20块大洋。
那么过去人们的生活水平又是怎样的呢?在北京,一块大洋,就能够请好友吃一顿上好的羊肉火锅。而在民国初期,大洋的购买力要更上一层楼,5个银元,就能买下一头水牛。




至于当时的普通工人,平均工资在5-10个大洋左右,能够勉强维持一家数口的生活,相比之下,相比之下,律师、教师、官员等高等收入群体的工资,显然要高上不少,民国初期,鲁迅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教授,月薪是300大洋,相当于现在的3-4万元,而他出手也不客气,在1919年买下一套四合院,花掉了3500大洋,方便自己和周作人一家居住,这花掉了他一年的工资。


著名的李宗仁,在抗战后的“本俸”,也就是基本工资,是800大洋,还有“年功俸”,即年终奖,810大洋,相比于鲁迅,又要高上一个层次。
参考资料:《晒一晒70年前的工资单》

袁大头这种银元现在每户人家或多或少都有几个,作为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袁大头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民国产物之一了。作为当时民国主要流通的货币之一,袁大头有一个全称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是北洋政府为了统一货币发行的。


袁大头是什么材质做成的呢?想必大家都十分想知道。据相关数据表明,袁大头的制作材质主要是银,占89%,含有10%左右的铜,锡占1%三种材料组成的一枚袁大头,其中一枚成品银元的重量是7钱2分。
那么现在的袁大头值多少钱呢?这个还得看分类
首先要看袁大头的种类,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袁大头有三年、八年、九年、十年这几种,每一种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差距。


但如果再讲得通俗一点的话,这几种袁大头类型中,除了八年那种,其他几种其实都差不多。为什么八年与其他年份存在差距呢?
因为八年时期正处于欧洲战争时期,那时候 因为欧洲与中国之间贸易流通性差,战争因素占据了主导。所以从欧洲进口的钢模到中国已经是第九年了,但是八年的袁大头发行时间不能拖着,因此在没有足够的钢模情况下,就仓促发行了八年的袁大头,从而造成了八年袁大头材质上的缺失,很多字体都是弱打,再加上那一年弄的比较少,没有弄多少八年的,九年的因为钢模到了就开始做了,从而造成了八年的袁大头比较少,且容易坏,流传到现在的话估计比其他年的袁大头要贵很多。


除此之外,像二角的袁大头目前价值一般,不是非常高,主要是因为市场上比较多,且要看品相,如果品相好的话就另谈了。一般情况下500元左右,质量好的上千问题不大,当然一些特殊性的东西,这个价值不好估计,上万的都有。
再比如说一角的袁大头,相比较之下,一角的比二角要贵很多了,一般比二角的贵一倍,整体价格应该超过1000元。还是那句话一切看品相,好的袁大头照样值很多钱,不管是几角的,只能说一角的对品相要求更高一些。


价值最贵的当属中华帝国袁像飞龙,现在市场上非常少,价值五万起步了,相貌好的这种袁大头的价值都是成倍成倍得增长。但还是那句老话,一定要看品相,这种古玩钱币对品相的要求非常高,一点小瑕疵和没有瑕疵之间的差距可能就是几十倍的差距。
那么现在的袁大头还有收藏的价值在吗?
纵观袁大头近十年来的价值,整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特别是现在这种情况下,钱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袁大头的价值稳定性反而更高了一些。特别对于那些比较罕见,稀有的袁大头,他的价值上升空间可能非常大。但是一切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投资有风险,即使是投资袁大头这样稳定性资产。


拓展知识:如何区分真假袁大头
可以听声音:一只手握住袁大头的一边,用另外一枚袁大头敲击握住袁大头那枚的边缘,发出的声音如果是那种柔和清脆的,大概率是真银元,因为一般情况下假的声音是尖短而低闷。
可以看颜色:如果是真的袁大头,一般情况下即使年代很久也不会发黑,而是越来越白的那种,有一种晶莹锃亮表里一致的感觉,如果是黑乎乎的那种,估计是镀银制作的,那种成本很低。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种识别真假袁大头的办法,如酸检测,重量等方面,具体还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

现在市场上买卖的袁大头是350~500元钱。因为这种东西并不稀奇,在古玩市场,古币市场,可以看到很多,品质不同价格略有不同。但银价计算的话,那就更不值钱了。

袁大头是袁世凯时期铸造的银质钱币。后来我们把民国时期的银质钱币,都统称为袁大头。袁大头的品质有不同,所以在市场上的价格也略有不同。曾经历史上有出现过一段时间的袁大头的假币。所以大家在购买,袁大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买到假币。需要购买袁大头,最好是去正规的古玩市场购买。接下来我分析一下,袁大头换算成现在钱币的几种方法

一、用当时的市场购买力来换算袁大头的价值

用当时的市场购买力来换算袁大头的价值的话,当时一枚袁大头可以买20斤大米或者8斤猪肉。现在的猪肉价比较高,我们就来用猪肉的价格,计算袁大头的价值,现在猪肉的价格大概在30元钱一斤。8斤猪肉就是240块钱。那么袁大头就相当于现在的240块钱。

二、用现在的银价来换算袁大头的价值

找一个袁大头来测量出它的重量。袁大头标准重量为26.55克。现在的银价是2.4元一克。怎么没有袁大头的重量乘以现在银价的价格,就得到了袁大头值60多块钱。这个价格还不如用市场购买力来计算划得来。

三、用历史古玩的市场的价值来换算袁大头的价值

用历史古玩的市场的价值来换算袁大头的价值的话,就要在当时的购买力上再加上古玩的增值率。现在的古玩市场购买一个袁大头,大概就在500块到300块之间。保存得越完好就越贵。我们可以看出袁大头还是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的。



袁大头是民国时期的主要流通货币之一,很多人都对袁大头在当今的购买力这个问题感兴趣,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解答一下。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袁大头,袁大头重量是7钱2分,其中含银6钱4分,占到了整个银元的89%,由于成分含量都有严格要求,所以袁大头才会成为当时的主要流通货币。

虽然民国时期只有短短的三十几年,但这三十几年因为国内形势有很大不同,所以经济情况也必然不同,这就导致了一块袁大头的购买力在不同时期也会有所不同,这里也只能了解一个大概。

很多人总会拿米价或者肉价作为衡量标准来衡量一枚袁大头在今天的购买力,如果按照米价来算的话,民国时期,一石大米在6~10块袁大头左右,一石是160斤,平均下来1枚袁大头可买16~26斤米,如今的米价平均一斤3元,这么算来的话是不是就可以说1枚袁大头就相当于今天的48~78元?答案显然不是这样的。

我们在用米价去衡量一枚袁大头的价值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不能忽略,那就是——“米”本身在不同时期的价值!

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米”实在是再寻常不过的食物了,但在民国时期,大米可是绝大多数老百姓都难以奢望的珍贵食物,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大米只会是富人们饭桌上常见的食物,而普通老百姓平日里是根本不可能做到顿顿有馒头或者大米的。

所以说,“大米”在民国时期的价值要远高于当下!所以,以“米价”作为衡量袁大头价值的标准是有点儿不太准了,那么既然如此,我们又该如何去判定袁大头的价值呢?

其实早在1918年就曾有外国学者调查过北京郊区人们的生活水平,最终得出维持一个五口之家一年的最低生活水平需要100块袁大头,那么这么平均下来每月还不到1块袁大头,如果以这个数据作为一个参考值的话,一块袁大头在那时候的价值很高,购买力也确实很强。

所以,这里就有另外一个判定标准了,即以一个五口之家一个月的最低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标准。

如果抛去北上广深这种大城市和一些贫困地区,目前我国每人每月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大约集中在600元左右,如果以一个五口之家去计算的话,那么最低生活保障应该是3000元。

也就是说,一块袁大头在今天的价值或者购买力应该是3000元左右,甚至还要高,毕竟600元已经是一个非常低的数字了。

写到这儿就不得不提几句,鲁迅先生曾在北大任职,当时北大给他开的工资是每月300块袁大头,而北大、清华等众多高校的教授、老师工资都非常的高,都能达到100块袁大头以上,鲁迅先生曾在北京花了800块袁大头购买了一个四合院,可见当时文人学者的工资还是非常高的,也由此可见当时文人学者的地位也非常高。



民国时期的袁大头在当时应该是属于一块钱,但是以前的钱是特别硬的,特别值钱,放到我们现在的话可以算上100~200元左右。

民国时期的袁大头,放到现在是240元左右,可以买8斤猪肉,可以说一个袁大头是非常值钱的!

民国的袁大头就是袁世凯当时铸造的银质货币,由于年代不久,数量也不稀有,所以现在估计值240元到500元左右,能买个8斤猪肉差不多。

一个袁大头银元现在到人民银行能兑换多少元人民币?
答:对于一个袁大头值多少钱来说,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这主要还是有很多因素才能决定它的价值,年代、成色、新旧、磨损等等,品相特别好的袁大头,最高价格能达到一千元左右。现在收藏市场上行情比较复杂,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假货,大家也要注意辨别,同时,袁大头的价格受很多因素的印象,收藏的时候,要...

袁大头银元现在值多少钱一枚?
答:截至2020年1月,一枚普通的袁大头银元,其收藏的价格在550-700元之间。但是还有一种袁大头银元的收藏价格高出普通版的上千倍,据悉,这就是民国三年“签字版”试铸币,上面标有“L.GIORGT”或简写“L.G”字样,由于该袁大头并不是用于流通,因此目前存世量极少,其市场估价更是达到了600万-800万左右。

民国时的一块大洋,放到现在价值多少?
答:在银元流通期间,发行量最多、流通时间最久的莫过于原大头,因为钱币正面印有袁世凯的头像,和孙中山头像的银币分别被称为大头、小头。全国都有铸造,所以现在存世最多。没准很多人家中就有老人留下的袁大头。常见的一元袁大头从1914年至1929年发行,总发行量超过7亿枚。该系列币分别重26.6克,其中含...

一块大洋等于现在的多少人民币?
答:一个大洋大约是500-1000元人民币。大洋一般指民国银币袁大头,当时面值1元。然而,当时的“1元”不是现在的1元。据说当时一个袁大头人能买500个包子,一般家庭一个月只需要两个袁大头包子。由于海洋本身属于银币的一种,在收藏市场上收到了很多收藏,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市场上数量最多的三个品种是民国...

一个银元(袁大头)现在能兑换多少人民币?
答:袁大头也是分有年份的,市面上最常见的就是民国三年、九年以及十年所制造的,现在一个袁大头放到当今社会市面上的价格有一百到三千元不等。收藏价值袁大头在民国以前一个大洋就相当于八百元人民币,在民国时期一块大洋相当四百元人民币,而在解放以后一块大洋能换到两百元人民币。因为袁大头本来就是一种...

袁大头现在价值是什么?
答:截止2021年,一枚普通的袁大头银元,其收藏的价格在550-700元之间。面值壹圆的普通版“袁大头”2005年的价格在60元上下,到2006年就涨到120元左右,而现在少于200元根本买不到;面值五角的“袁大头”也由2005年的300元左右涨到了的500元。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袁大头”是对袁世凯像系列...

一个袁大头银元现在值多少钱?
答: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袁大头”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口语俗称,严谨来说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北洋政府为了整顿币制,划一银币,于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国币条例》规定:“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位,定名为圆”,“...

袁大头在当时能买多少东西,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答:在这房屋上,民国和我们现在有一个比较相似的地方,那就是涨幅。民国前期房屋价格并不是特别高,但是在短短几年之间却能呈倍数增长,不过与我们今天房价涨的快不同的是当时价格上涨与战乱的环境有很大关系。举一个具体的例子,1919年民国时期的名人郁曼陀曾在阜成门买过一座四合院,花了2200大洋,而到...

真正的袁大头银元现在值多少钱一个?
答:但是这些稀有袁大头可遇而不可求,早就被一些老古玩玩家收藏过去了,有的已经成为国家文物,放在博物馆里面了,作为普通收藏者几乎得不到。所以说袁大头一个值多少钱也不好给出明确答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家中现在有袁大头,那么起码值500元钱以上,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袁大头的价格也会越来越高。

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一元铜币现在值多少钱
答:截止2019年12月,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一元普通版市值在300元-2000元之间,民国三年O记版市值在800元-2000元之间,民国三年粗发版市值在800元-3000元之间,民国三年签字版市值150万-300万元之间。民国三年 签字版甚少见,天津造币厂试铸样币,并未流通。该币在袁像右侧刻有一竖行英文字母“L.GioRGi”,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