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的人物生平

作者&投稿:苦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生平介绍。~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德语:Erich von Manstein,1887年11月24日-1973年6月10日),是一名终身从军的职业军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脱颖而出,成为纳粹德国德意志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尽管他从未成为纳粹党的一员,他却被授予了陆军元帅的军衔。尽管他从不质疑希特勒对于德国军队的绝对指挥权,但是却以敢于在许多问题上当众反驳希特勒而闻名。在通常情况下这将导致丢官罢职,但曼施坦因却可以在希特勒面前用事实证明自己。最终,因为和希特勒在战略上的分歧导致了他在1944年3月被解职。战后,他被英国军事法庭于1949年以战争罪判处18年监禁,但是4年后他就因为健康原因被释放了。随后他成为了西德政府的高级顾问,并成为其名誉参谋长。

曼施泰因是被西方军事家捧为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之一,他与古德里安、隆美尔齐名,英国人认为曼施坦因出身贵族,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早年是一个优秀的参谋军官,对战术,战役,战略都有自己比较成熟的观念,由于参与制定了进攻法国等完善的作战方案,他在德国享有“伟大战略家”的声誉是说得过去的,但除此以外,他在战略和军事思想上的贡献并不引人注目。曼斯坦因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陆军中最优秀的将领,他的战略思想深邃而可怕,他所策划的每一次战役几乎都是杰作,总是令对手举止失措,胆战心惊,他是那种能够将现代化的机动观念和传统的运动战思维巧妙地融为一体的专家,同时对于各种战术运用自如,是一位真正的军事天才。 生父母:爱德华·冯·李文斯基、海伦·冯·希普林。养父母:乔治·曼施泰因、赫德韦格·冯·希普林(姨父母) 女儿名叫吉赛拉;长子吉罗生于1922年12月31日,1942年10月29日于东线北方战场阵亡;次子名叫吕迪格。

1887年11月24日,曼施泰因出生于东普鲁士的柏林,刚出生时,又名弗里茨·埃里希·冯·莱温斯基,出身在名门贵族,是炮兵上将爱德华·冯·李文斯基(1829-1906)和海伦·冯·希普林(1847-1910)的第十个孩子。曼施泰因的母亲海伦的小妹妹赫德韦格·冯·希普林和步兵上将乔治·曼施泰因(1844-1913)结婚之后很长时间没有子嗣,所以曼施泰因还没有出生前就决定过继给他的姨父。曼施泰因刚出世不久,莱温斯基就给老曼施泰因发了电报:“你今天得到了一个健康的孩子。母子平安。恭喜。”
曼施泰因不仅仅其父是普鲁士将军,他的两个爷爷也是普鲁士将军(其中一个在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率领一个军),他的舅舅也是将军;大名鼎鼎的陆军元帅兼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也是他的伯父。他命中注定要以军人为职业。曼施泰因在斯特拉斯堡接受中学教育(1894-1899),这里在1870到1871年的战争后就成为了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然后他在位于普伦和格罗斯利希费尔德的少年候补军官团度过了六年时光(1900–1906)。1906年3月,曼施泰因作为一名见习军官参加了近卫军步兵第3团(Garde zu Fuß)。1907年1月,晋升为少尉。
1913年,曼施泰因选送到柏林军事学院学习。1914年,晋升为中尉。同年,曼施泰因又回到近卫步兵第3团,不久后担任近卫第2后备团的副官。 1914年曼施泰因毕业于柏林军事学院。当时正值一战爆发,他担任第2近卫预备团中尉副官。战争期间曾先后在比利时、东普鲁士、波兰作战。还担任过参谋长、骑兵师作战科长、步兵师作战科长。得到一级铁十字勋章和霍亨索伦王室勋章。1915年,曼施泰因晋升为上尉。
1918年,战争结束后的曼施泰因参加重建德国国防军的进程,担任连指挥官。曼施泰因战后继续留在军队,在20年代,他参加重建德国国防军的进程,《凡尔赛条约》限定魏玛共和国只能拥有最多10万人的军队。1920年晋升为连长,1922年晋升为营长。1927年晋升为少校,且在总参谋部工作,并出访国外了解军事情况。直到1933年纳粹党篡夺权力,结束了魏玛时期,德国开始扩充军队,破坏《凡尔赛条约》。1927年,曼施泰因晋升为少校。由于访问过一些欧洲国家的装甲部队,曼施泰因得到了很多经验和信息。1932年,曼施泰因晋升为中校,次年晋升为上校。1935年,曼施泰因进入德国陆军总参谋部。1936年10月,他晋升为少将,出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部首席军需部长,随后升任德国陆军总部首席副总参谋长,开始接触德国陆军的高层决策机构。1938年4月,曼施泰因担任第18步兵师师长。1939年4月,曼施泰因晋升为中将。 1939年8月18日,曼施泰因调任南方集团军总部的参谋长,司令是龙德施泰特上将,准备实施入侵波兰的“白色计划”(Operation Fall Weiss)。在这里,他和龙德施泰特的作战处长衮特·布鲁门特里特上校一起制定作战计划。龙德施泰特采纳了曼施泰因的方案,此方案要求将南方集团军的主要装甲单位集中到瓦尔特·冯·赖歇瑙上将率领的第10集团军,以求得决定性的突破,从而在维斯瓦河以西包围波兰军队主力。其他两个从属于南方集团军的军团,威廉·李斯特上将率领的第14集团军和约翰内斯·布拉斯科维茨上将的第8集团军,则负责在两翼支持赖歇瑙的装甲突击力量直捣波兰的首都华沙。
私底下曼施泰因对于进攻波兰并不是特别热心,他认为波兰作为德国和苏联之间的缓冲区更好,而且他也担心进攻波兰将会导致盟国进攻,从而将德国拖入两线作战的窘境。在德占区,南方集团军集群于1939年9月1日顺利发起进攻。第10集团军的装甲兵部队追赶上了撤退的波兰人,使他们来不及建立防线,第8集团军在他们的侧翼,防止分散的波兰军队在罗兹、拉多姆、波兹南地区集结,形成比较联贯的军队。按照原计划,南方集团军应该首先向维斯瓦河直进然后转向华沙,鉴于战场形势的变化,曼施泰因和龙德施泰特决定在拉多姆地区对波兰军队进行合围。包围取得了成功,清除了从南部到华沙的成规模的抵抗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曼施泰因以参谋长的身份在幕后发挥影响,为德军进攻法国战役规划了以施里芬计划的基本架构,此计划为德军装甲集群主力配置在北方的A集团军群,目的是攻占法国北部的广大临海土地,以准备跟英国作战(当时德国各高层军官并不认为可以在西线战场上得到决定性的胜负来击败法国,与其去强求那不可能的幻想,不如以局部胜利为目标,因此才打算效仿施里芬计划),其正面强攻比利时和荷兰,跟英法主力硬碰硬。但曼施泰因认为: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居然无法制定出更好的计划,而还要去仿照前人的计划。因此他修改了此计划,主张应将装甲集群主力配置在南方的B集团军群,穿越阿登山区,由后方截断孤立的英法主力军队。
他的计划一开始并未受到重视。尔后由于一架联络飞机失事迫降于比利时,机上的军官以及进攻计划被比利时所截获后转交英法,引起了总参谋部的震动。在经过多次努力提交计划的情况下,得到了希特勒的接见,接见中他向希特勒介绍了自己的计划, 进而得到了在军事上爱冒险的希特勒大大赏识,并且被付诸实施,德军最终得到极大成功,装甲兵部队一路直冲英吉利海峡,英法联军只好沿海路撤回到英国,也注定了法国的溃败。
在1940年的法国战役中,德军并不像大家所想像的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实际上法军无论从人数还是坦克数量上来讲都多于德军,但德军通过集中装甲集群的力量,在拥有正确的战略战术思想和富有冲劲的将军的前提下,最终得到了极大的成功,以闪击战一举打垮了法国。此时曼施泰因只担任第38军军长进行追击残余法军的工作,被明升暗降的挤出了总参谋部。 1941年,希特勒转向苏联发起了巴巴罗萨行动,300万德军分成北方、中央、南方三大集团军群向苏联进攻,曼施泰因此时终于如愿以偿指挥一个装甲军,曼施泰因隶属于北方集团军群的第56装甲军军长,他率领的第56装甲军在开战后的4天内,冲入苏联境内达200公里的进度,打得苏军措手不及,他认为装甲兵部队就是要不断向前冲,以机动的方式深入敌阵纵深,迫使敌军无法重整旗鼓组成新的防御阵地,一旦停下来就会成为敌军的标靶,因此要不断前进,最终得到了4天长驱直入达200公里的成就。后来由于德国的一个秘密计划在送到军部时被缴获。曼施泰因保证不再突进那么远。
1942年,希特勒为了消除苏联对罗马尼亚油田的轰炸威胁,准备进攻苏军位于黑海的克里米亚半岛最大的海军、空军基地,于是他任曼施泰因为第11集团军司令。曼施泰因率领第11集团军表现活跃,该军团不仅攻占克里米亚半岛,在苏军享有海空优势的情况下,击败3至4倍以上的苏军。此时苏军穿越刻赤海峡向克里米亚半岛发起逆袭,他立刻决定停止进攻著名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对苏军发起反击,成功阻止了苏军的进攻,俘虏苏军17万人,最终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被攻克,这场塞瓦斯托波尔战役让曼施泰因得到了他的元帅权杖,他的成就已经足以证明其将道的卓越至极。 正当曼施泰因元帅准备穿越刻赤海峡,加入进攻高加索地区的行列时,希特勒却下令第11集团军必须北上列宁格勒,拿下该城。对此曼施泰因非常反对,他认为就算将第11集团军充当集团军的总预备队,也总比将其浪费在一个次要战场上任其消耗要来的明智。但最高统帅部的决定已经无法更改,因此第11集团军必须北上,准备拿下列宁格勒。第11集团军抵达后,曼施泰因决定以切断补给线的方式围攻列宁格勒的北极光计划,此举势必要在其他方面冒着相当程度的风险,抽调部分兵力加以突袭苏军的补给线。当第11集团军发起进攻后。苏军完全受到了奇袭,就在曼施泰因即将成功之际,希特勒又下令要他去解除苏军另外的威胁。但他认为这是发起此次攻势所必须承担的风险,如果不冒险的话是无法拿下列宁格勒的,但希特勒仍坚持先解决眼前的危机,于是德军歼灭了苏军第2亲卫队。同时噩耗传来,曼施泰因的儿子吉罗阵亡了。对于痛失爱子的他此时无法悲伤太久,因为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被包围了,必须等着他去解救。
1943年3月10日,在戒备森严下,希特勒飞到顿河集团军群在乌克兰扎波罗热的总部。德国陆军元帅曼施泰因与汉斯·包尔和德国空军元帅沃尔弗拉姆·冯·里希特霍芬,在当地机场迎接希特勒。此时的第6集团军还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由于希特勒下令不准后撤,突围的时机早已失去。对此曼施泰因认为第6集团军如今被大量的苏军包围,如果擅自突围,则后方必将会引来数百万的苏军追兵,不如先以第6集团军吸引大量苏军包围,等位于高加索地区的A集团军群先行撤退以后,才能避免德军整个南翼遭到歼灭。
当经过希特勒同意撤出A集团军群后,曼施泰因命令何立德兵团(由罗马尼亚的第3集团军,以及第4集团军的残部组成)东进发起佯攻,再由第4装甲集群从南边突袭斯大林格勒以解救第6集团军。南边的苏军完全受到了奇袭,因为他们认为德军再也无力抵抗,想不到居然发起反击,就在霍特上将的第4装甲集团军攻到距斯大林格勒仅30公里时,保卢斯上将以并未收到元首的下令撤军行动,以及燃料不足为理由选择拒绝突围,如今再也无法挽救第6集团军的命运,德军的首要任务就是赶紧将A集团军群撤出,以挽救整个南方战场,让第6集团军继续吸引苏军包围,直到A集团军群全军安全撤走。 1943年1月,保卢斯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但他却选择投降,率领第6集团军仅剩的90,000人投降,只有5,000人在战后才重返德国。2月,德军开始进行重组。曼施泰因的顿河集团军群与B集团军群合并,组建成新的南方集团军,由曼施泰因指挥。1943年2月21日,他对过度拉长的苏军侧翼发起了反攻。这次反攻被证明是一项重大的成就。曼施泰因的军队进展迅速,孤立了苏军的前进单位和苏联红军被迫停止大规模进攻行动。至3月2日,霍特的第4装甲集群的坦克先头部队和肯普夫的军团支队会师,切断了苏联西南方面军的大部分军队。至3月9日,德军已经在克拉斯诺格勒和巴尔文科夫对苏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估计有23,000名苏军士兵被击毙,另有9,000人被俘虏。此外,615辆苏军坦克与354门火炮被缴获。这是德军在二战中最成功的反击战,也是德军在东线最后的胜利。曼施泰因再次向前推进,其先锋是保罗·豪塞尔的武装亲卫队第2装甲军,经过被称为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的血腥巷战后重夺哈尔科夫。为了表彰曼施泰因的这一贡献,得到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武装亲卫队第2装甲军攻占别尔哥罗德。曼施泰因策划在夏季发起一项代号为“反手一击”的大胆行动,其目的是通过迂回到在亚速海的罗斯托夫,以围歼苏军,但希特勒却选择比较传统的堡垒行动,以旨在粉碎位于库尔斯克的突出部。
在堡垒行动中,曼施泰因率领军队从南边实施夹击,尽管有所损失,他仍成功地实现他最初的目标,对苏军造成更多的伤亡。率领苏军防守库尔斯克的格奥尔基·朱可夫元帅在他的回忆录中,也称赞曼施泰因。但由于京特·冯·克鲁格和瓦尔特·莫德尔在北部地区领导的夹击几乎彻底失败了,长期缺乏步兵的支援与预备队,以及盟军入侵西西里的爱斯基摩人行动,希特勒下令取消进攻,同时抽调曼施泰因的装甲兵部队和战斗资源撤出库尔斯克会战,曼施泰因因此提出抗议,指出胜利几乎在望,因为他觉得他已经取得了局部优势,只要再作出多一点努力,他可以在苏军出击预备队前攻破防线。当堡垒行动失败后,苏军对精疲力竭的德军发起了大规模反攻。
德军的胜利,在意义上是要歼灭被合围的苏军,这既需要完成合围(这是德军的北部和南部的坦克会师)又需要长期的封锁包围圈,以消灭在包围圈内的苏军。即使第一步已经做到了,并不等于第二步就会自动完成。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始终没能迫使苏军作出重大后撤,除了像哈尔科夫的临时性逆转。德军在库尔斯克的进攻暂停后,苏军便有足够的力量立即展开反攻。 1943年9月,曼施泰因将军队撤回到第聂伯河西岸,对追击的苏联红军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从1943年10月中旬至1944年1月,曼施泰因稳定了南方的战局。然而,苏军从基辅形成了一个突出部,到达关键地区日托米尔。这时德军实施了成功的反击,其中武装亲卫队的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和第2帝国装甲师与第1、第7、第19、第25装甲师、第68步兵师(第4装甲军的一部分),在日托米尔前面迂回苏军侧翼。他们在赫尔曼·巴尔克将军的指挥下,在布鲁西洛夫与拉多密歇等地得到了几个值得注意的胜利。巴尔克和他的参谋长本来想进攻突出部的根部,向基辅前进,但艾哈德·劳斯将军却赞成采取更审慎的方式。
1944年1月下旬,曼施泰因在苏军的进攻下被迫进一步向西撤退。1944年2月中旬,他违抗希特勒“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战线”的命令,下令南方集团军中的第11和第42军(包括6个师共56,000人)于1944年2月16至17日从“科尔逊口袋”中突围。最后,希特勒在行动开始后接受了这次撤退行动,下令突围。 1944年3月,苏军又再度展开攻势,随即突破第4装甲集群与第1装甲集群之间的空隙,准备将第1装甲集群赶往罗马尼亚山区,执行包围歼灭。朱可夫将装甲集群兵力集中在东南边,准备等第1装甲集群往南退却后进行围歼,此时曼施坦识破朱可夫的意图,于是严格禁止第1装甲集群退往罗马尼亚山区,但若想向西突围又必须面对苏联两个战车军团阻挡在前,曼施泰因为此要求第4装甲集群东进与第1装甲集群会合,1944年4月,两集群成功会师,第1装甲集群的200,000人得以避免斯大林格勒式的全军覆没,虽然朱可夫得知德军并不是向南而是向西后,立刻命令部队向西追赶,但为时已晚,以为可以瓮中捉鳖的朱可夫又被曼施泰因摆了一道。 尽管曼施泰因从不怀疑希特勒最高统帅的地位,但他却也认为最高统帅只需要关心政治、外交、局势、策略,对于在战场上战略战术性的问题,只需交付给将领即可,尤其是他对于希特勒的静态硬性防御政策,完全无法认同。继续跟希特勒争论有关在东线的总体问题。曼施泰因主张有弹性的机动防御战略。他准备放弃领土,企图迫使苏军要么过于分散,或者前进的装甲矛头可以在两翼反击,以到达围歼他们的目标。希特勒忽视曼施泰因的意见,继续坚持静态战。在所有阵地上,德军必须捍卫到最后一人。由于这些频繁的分歧,曼施泰因公开主张希特勒放弃对军队的指挥和交由战争的专业人士管理,首先是建立东线战场总司令一职。但希特勒多次拒绝了这个想法,他担心这样会削弱他在德国拥有的权力。
这种争论也惊动一些希特勒最亲密的伙伴,如赫尔曼·戈林、约瑟夫·戈培尔、海因里希·希姆莱,他们都并不准备放弃任何权力。希姆莱开始公开质询曼施泰因的忠诚,他旁敲侧击地向希特勒进言,曼施泰因是唯心主义者和失败主义者,不适合指挥部队。曼施泰因的频繁争吵再加上这些指控,导致了希特勒于1944年3月31日决定解除曼施泰因的指挥权。1944年4月2日,希特勒任命莫德尔,一位坚定的支持者,代替曼施泰因为南方集团军司令。尽管如此,曼施泰因得到橡叶带宝剑骑士铁十字勋章,这是德国军队中第三个最高的荣誉。
他被撤职后,曼施泰因进入了一所在布雷斯劳的眼科诊所进行切除白内障的手术。他在德累斯顿附近休养,然后完全退出兵役。虽然他没有参加在1944年7月企图刺杀希特勒的行动,但他在1943年左右已从亨宁·冯· 特雷斯科等人中知道有关的阴谋。尽管曼施泰因也同意这种改变是必要的,但他拒绝加入他们的行列,因他仍然认为要遵守自己的职责。他还担心,一场内战将随之而来。虽然他没有参加策划行动,他也没有背叛他们。1945年1月下旬,他从他的家园集合了他的家人,把他们疏散到德国西部的格尼茨。他于1945年8月23日向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投降,被英军逮捕。 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德波战争爆发。在曼施泰因的策划下,德军南方集团军连续围歼波军主力,很快包围波兰首都华沙。9月28日,波军投降。波兰战役后,曼施泰因多次修改制定了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准备入侵法国。该计划充分展现了闪击战的思想和创造力的精髓。按照他的想法,德军将集中使用装甲兵部队穿越阿登森林,突破色当,迅速攻占马斯河的桥头堡,向东进攻,绕过马其诺防线,将法军切断在北部。希特勒采纳了这个计划。1940年2月1日,曼施泰因担任德军第38军军长。在法国战役中德军装甲集群洪流滚滚席卷而下,英法联军全线崩溃,英军从敦刻尔克狼狈撤回英国,法国很快沦陷。
1941年2月,曼施泰因担任装甲军第56军军长。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曼施泰因指挥的第56军在5天内前进320公里,几乎冲进了列宁格勒。9月,曼施泰因成为南线德军第11集团军司令。他的集团军成功进入克里米亚,俘虏43万苏军。1941年冬,曼施泰因顶住了苏军的冬季反击,继续向南前进。1942年7月1日,曼施泰因的军队攻克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同日,曼施泰因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随后,第11集团军被转到北线,加入北方集团军群。8月,曼施泰因负责指挥围攻列宁格勒。11月,曼施泰因担任重新组建的顿河集团军群(包括第4装甲集群、第6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其中的第6集团军和部分第4装甲集群被包围在斯大林格勒。曼施泰因的任务就是解救这些被围困的军队。
曼施泰因于1942年12月12日指挥军队发起进攻,到1942年12月24日,德军前进至距斯大林格勒仅50公里的地方,但由于苏军的顽强阻击,曼施泰因的顿河集团军群被挡住了,被迫后撤200公里。1943年2月,曼施泰因被任命为德国南方集团军司令,在哈尔科夫反击战中重新攻占哈尔科夫和别尔哥罗德,这是德军在二战中最成功的一次反击战,也是德军在东线最后的胜利。
从1943年7月至8月,在库尔斯克会战中爆发的大规模坦克会战,德国党卫军第2装甲军损失惨重。此后,曼施泰因的南方集团军被迫节节撤退。1944年2月中旬,曼施泰因违抗希特勒的命令让第11军和第42军从“切尔卡瑟口袋”突围。 二战期间,曼施泰因被认为是德国陆军中最优秀的将领。对于各种战术运用自如。曼施泰因具有极高的战略天赋,擅长组织计划周密的闪击战。曼施泰因第一个主张陆军建立突击炮兵种。
最能体现他战略水平的是对法作战的“曼施泰因计划”。二战中,整个法国战役都是按照这个计划为蓝本执行的。“曼施泰因计划”简单明了,击中要害。它针对盟军的战略部属,出其不意的反主攻方向从北方的B集团军群转到A集团军群。因为这就要求主攻装甲部队穿越密林覆盖的阿登山地,而当时坦克部队从来没有尝试过在这种地形前进。而且突破之后主攻部队的南侧翼完全暴露,这里赌的就是法军主力已经在北方穷于应付,南方则被钉死在马其诺防线,没有实力攻击A集团军群暴露的南翼。这是典型的“有算计的冒险。但是曼施泰因本人并没有作为A集团军群参谋长参与与法国战役的指挥,他在开战前从A集团军群参谋长调任步兵第3军军长。后来的事实明,曼施泰因赢了。



此位将军是谁?
答:德国陆.军元.帅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生卒年: 1887~1973 ;国别: 德国

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个人履历
答: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这位柏林出生的军事天才,原名弗里茨·埃里希·冯·莱文斯基,是普鲁士贵族炮兵上将爱德华·冯·李文斯基与海伦·冯·希普林的第十个孩子。他的命运与军事紧密相连,因为他的家庭背景显赫,父亲、祖父和舅舅均为普鲁士将军,甚至陆军元帅保罗·冯·兴登堡也是他的伯父。早在中...

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的人物生平
答:1887年11月24日,曼施泰因出生于东普鲁士的柏林,刚出生时,又名弗里茨·埃里希·冯·莱温斯基,出身在名门贵族,是炮兵上将爱德华·冯·李文斯基(1829-1906)和海伦·冯·希普林(1847-1910)的第十个孩子。曼施泰因的母亲海伦的小妹妹赫德韦格·冯·希普林和步兵上将乔治·曼施泰因(1844-1913)结婚之后很长时间没有子嗣,所...

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人物评价
答:在二战的历史篇章中,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被誉为德国陆军中的佼佼者,被誉为"最优秀"的将领。他的战略智慧深邃且令人畏惧,他的战役策略无一不是精心设计的杰作,总能令对手惊慌失措,心存畏惧。曼施泰因是融合机动观念和传统运动战思维的高手,他对战术的应用游刃有余,展现出独特的战术创新能...

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个人简历
答: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这位历史上的军事将领,于1887年11月24日出生于德国柏林,他的军事生涯从早年的学术教育开始。1913年,他进入了柏林军事学院,深入学习军事理论和战略规划,为后来的战争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从1914年到1918年,他的...

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生平简介
答:出身名门的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以其贵族气质和独特的面部特征,即使在不穿军装时,也仿佛是一位博学的大学教授,被誉为二战德国三大名将之一,被尊称为“战略之王”。他以其卓越的战略天赋在军事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曼施泰因出生于1887年11月24日,东普鲁士柏林,自小便展现出非凡的军事...

曼施泰因的事迹
答:“军事天才”曼施泰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被认为是德国陆军中“最优秀”的将领。他的战略思想深邃而可怕,他所策划的每一次战役几乎都是杰作,总是令对手惊惶失措,胆战心惊。他是那种能够将一代代的机动观念和传统的运动战思维巧妙地融为一体的专家,同时对于各种战术运用...

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战争经历
答:1987年11月24日,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出生于德国柏林,一个西普鲁士贵族家庭,其父亲是炮兵将军,他的第十个孩子。曼施泰因的军事生涯始于1906年,他成为了近卫军步兵第3团的见习军官,一年后晋升为少尉。1913年,他进入柏林军事学院深造,1914年晋升为中尉,并在近卫步兵第3团任职,随后成为近卫...

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的介绍
答: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德语:Erich von Manstein,1887年11月24日—1973年6月10日),是一名终身从军的职业军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脱颖而出,成为纳粹德国德意志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生于柏林。1906年从柏林军官学校毕业后在步兵团服役。1913年入军事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

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青年时期
答: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在其青年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战略才能,这在他主导的“曼施泰因计划”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二战中的法国战役,几乎就是这个计划的实践版,其设计精巧,直击盟军的战略要害,堪称“有计划的冒险”。尽管曼施泰因并未亲自担任A集团军群参谋长参与法国战役的指挥,他被调任为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