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

作者&投稿:察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启蒙思~

(1)“以德治国”。以此抨击法国的君主专制、宗教愚昧,倡导理性。(2)抽鸦片的国家。希望扩大对中国鸦片贸易;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西方的舆论宣传;大量鸦片输入中国;很多中国人吸食鸦片;中西力量对比发生变化。(3)第④阶段:中美同属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第⑥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美国实行冷战政策;朝鲜战争。(4)增强国力;加强交流;理性对待。

(1)材料一“中国形象”:抽鸦片的国家。(1分)材料二“中国形象”:英国民主政治的模仿者。(1分)(2)第④阶段: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2分)第⑥阶段:美国实施孤立、遏制新中国的政策;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3)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出现与中国的建交热。(2分)(4)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担负起大国责任(风范):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结伴不结盟)。(任答2点得2分)综合国力的强弱;政权性质的影响;外交政策的制定(如答出国际环境也可得分)。(任答2点得2分)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一“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和材料二“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等可以得出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西方对“中国形象”对“中国形象”的描述。(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第④阶段(1937-1944)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此时期的主要政治背景: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第⑥阶段(1949—)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此时期的主要政治背景:美国实施孤立、遏制新中国的政策;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出现与中国的建交热。(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根据材料五中四幅图片可知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特点是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担负起大国责任(风范):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结伴不结盟)。综合材料可知导致不同时期中国外交地位变化的因素是综合国力的强弱;政权性质的影响;外交政策的制定。


(1)材料一“中国形象”:抽鸦片的国家。材料二“中国形象”:美国民主政治的模仿者。
(2)第④阶段: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3)“中国形象”:成为世界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或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树立形象的措施: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或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③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如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④加入世贸组织。
(4)综合国力的强弱;社会性质的变化;外交政策的制定。(如答出国际环境的变化也可)

(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业文明,环顾世界,在...
答:(1)基本特点: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为辅的产业结构;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3分)(2)农业文明特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2分)工业文明特点:法制保障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体;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2分)两大因素: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

(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 ...
答:(1)材料一“中国形象”:抽鸦片的国家。材料二“中国形象”:美国民主政治的模仿者。(2)第④阶段: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3)“中国形象”:成为世界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或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5年后,无论是...
答:(1分)说明:核威慑的存在(或美苏双方势均力敌);(1分)美苏保持了克制的态度;(1分)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考查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914年秋,正当一个...
答:(3分) 试题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结合一战的影响可以得出不同为经济衰落,世界财政金融地位下降;出现政治危机,资本主义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受到怀疑和挑战,布尔什维主义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霸权地位的削弱,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受到挑战,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依据材料“第一次...

(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
答:(1)七届二中全会。(3分)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 中心。(3分) (2)刘青山、张子善。(2分)“三反”运动。(2分) (3)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5分) 略 ...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要求...
答:(2分)(4)①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2分)②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分);③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2分)(任答出两点给4分) 试题分析:材料一中英国商人来华贸易,...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
答:(1)派别:分别是洋务派、维新派。(2分)共同主张: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2分)(2)派别: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2分)相似点: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2分)(3)“两位先生”分别指民主与科学。(4分)历程: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

(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
答:(2分)(其它表述,言之成理,酌情给分)。(2)依据:政治上,提倡君主立宪,触动传统中国政治体制,是政治民主化的有益尝试(2分)思想上,宣扬民权、平等、进化论,起到启蒙作用,影响近代民主革命。(2分)(3)看法:材料三认为是由于维新派铤而走险,企图武装暴动,招致顽固派镇压 (4分)根本...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
答:(9分)(2)国家利益、国家实力、意识形态、国际力量对比等。(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共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1)该问考查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材料一指出,二战后初期,杜鲁门宣称“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守护神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即推行“杜鲁门主义”,领导资本...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
答:(15分)(1)僵化的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4分)(2)政府干预经济发展(放弃了自由放任主义)(2分)认同;人口失业,饥饿横行。 (得分要求:描述大危机时期的农业情况)不认同:(大危机中农产品价格下降)为了维持市场的稳定、重建市场信心、保障农场主的利益。(得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