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区管理中,如何做好限流与分流?

作者&投稿:辉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旅游景区采取什么措施可以分流和限流~

旅游景区分流:采取不同时段让旅游人进入景区,限流:景区达到一定的人数以后,限制进入。

第一是,景区要建立预警机制。
几乎所有景区都有最佳接待能力的客流量,但往往在旺季,接待量远超甚至数倍于流量极限。已有部分知名景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大客流未必能带来大收益,过于庞大的客流反而会影响到真正有消费能力客人的出行意愿以及景区的口碑。
第二是,快速入园技术的成熟。
今后的趋势应该是,客人通过网络、手机预订,在景区可刷手机、身份证直接通关入园。
第三是,建立类似酒店的预付价格机制。
虽然游客通过网络已经可以享受更为便捷的门票预付服务,但目前占市场份额最大的网络售票方式是现付:网上预订,然后去窗口付钱取票。
而现付对于缓解客流的作用有限,甚至因为多了查找订单这个步骤,还会影响到换票速度。所以,合理的方法是通过价格区隔引导客人的选择,预付更便宜,现付略贵,现场买票更高。有部分景区已有类似的政策。

扩展资料:在景区管理中,解决排队问题需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窗口,或者增添网上预售等。而疏导客流则需要客流统计来实现对景区内客流量人数的变化进行统计,从而了解到景区内滞留人数及进出的游客人数,如此就可提前做好解决措施,一旦客流量多久增添工作人员进行疏导,提升了景区的管理。
总之在管理景区时,一定要注意好排队和拥挤带来的人员受伤,要走好预备机制,疏导客流一定要游客的沟通与交流的工作,工作人员不能越忙越乱。

近几十年来,旅游产业迅猛发展,每到重大节假日,很多旅游景区都出现了“人海”现象,不同景区都会有不同的游客承载量,伴随景区经营收入大幅提升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国内相当一部分景区每到黄金周、暑假等旅游高峰时节,人满为患,动辄发生安全事故,反映出现阶段我国景区存在的软硬件建设管控与旺盛的游客需求之间的矛盾。在景区管理中,如何做好景区游客的限流与分流工作?
一、景区限流的发展历程
①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国内特定景区实施游客限流。
△ 2003年,西藏布达拉宫率先限流,每日接待850人,2008年每日接待2300人,2015年每日接待4000人;
△ 2005年敦煌莫高窟限流,每日接待2000人,2013、2014年两次调整接待人数上限,分别为5800人和6000人。
②基于旅游法和游客安全的考虑,多地实施限流。
△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发布实施,《旅游法》明确规定:“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景区应当公布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制定和实施旅游者流量控制方案”。
△ 2015年7月中旬,国家旅游局首次公布全国31省市5A景区的接待游客最大承载量。
△2015年国庆长假,北京故宫、四川九寨沟等16个知名景区首次按照最大承载量标准实施科学限流,这些景区通过限流措施,顺利度过了重大节假日的旅游高峰,接待服务均赢得了游客的好评。
二、景区游客限流重点工作
①充分认识限流的积极意义,景区科学管理避免被经济效益左右。
实施景区限流,在短期内或特定节点,必然会影响景区收入。但从综合来看,富瑞泰景区管理认为限流是景区有效的保护手段之一,可以提升景区观光体验,促进景区经济良性发展。
首先,景区限流有效保护景区各类旅游资源和设备设施,有利于景区的合理运营管理。同时也要看到,超景区承载量的客流部分,除了会大幅度提升景区的管理成本,也会对景区资源造成额外的损耗乃至不可控的意外破坏,而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一经损坏,其后果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其次,景区流量超载会提高旅游过程中事故的发生几率。旅游事故虽然有偶然性,但偶然中有必然,一次的偶然所造成的伤害,恐怕不是超载游客的利益所能补偿的。第三,景区限流为景区内的游客提供舒适愉悦的参观体验,提升游客的满意度,也增加了景区的品牌美誉度。这种美誉度,非广告营销效果所能达到,在为景区带来持续客流的同时,必然会为景区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
②选择顺畅的渠道发布信息公告,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
限流方案必须更透明,通过官方公告、客户端、电子信息屏、短信、网络、纸媒、微信、微博等各种方式及时发布限流通知,保证游客有足够的时间对出行计划做调整。
③实行预约制,完善各种设施,充分利用网络及大数据合理调控客流。
预约制服务在我国很多领域都已开始实行,比如医疗领域、交通领域等。在旅游领域,2014年,西藏布达拉宫实行了网上购票;2014年9月,运行35年的莫高窟售票处停止售票,严格执行预约制,单日游客最大接待量控制在6000人;2015年9月20日起,北京故宫面向有资质的合法旅行社及散客试运行网上预售门票,每日网上预售总量限4万人,预售门票当日有效。
实行预售制,对景区的网络支付平台建设是一个考验,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同时为了更好的满足游客需求,多种平台支付方式也需要更广泛运用到门票预售中。
④分时限流与分地段限流相结合使用。
以西藏布达拉宫景区为例,网络订票全部限下午使用,就是充分体现了分时限流,而游客通过购票后电脑会自动分配一个参观时段,游客在该时段无需换票,即可凭身份证通过闸口,错过这个时段,门票自动作废。分摊单位时间内客流量,避免客流集中,减少对景区的破坏。
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景区为了控制人流,只能根据景区内瞬时游客量采取减慢售票速度的办法,如十个窗口售票改为六七个窗口售票,视游客出景区的情况再增加售票窗口。
国外的一些景区,售票排队时间很短,但进景区时排队时间比较长,一般是景区内的游客量保持不变,游客出去多少,就再进去多少人。这种办法在国内使用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特别是游客的不理解。
分地段限流,无论是限流的景区还是不限流的景区,景区都可能存在瓶颈性景点——瓶颈性景点需要采取相关的设施和管理人员,保证游客总量不超过本景点瞬时最大接待量,最常用的措施有单向通行、九曲栏杆等。
⑤使用价格杠杆,合理调整。
大部分景区都有淡季价格,也有极少数景区实行错时价格,有一些景区推出了下午四点以后入院的优惠票价。就有些景点来说还可以推出较早入园的优惠票,比如一般游客都在九点前入园,那么可以设定九点前的价格,这样就能分流一部分游客。
⑥完善游客预测系统。
在“旅游+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支持非常重要一些接待量较大的旅游景区应积极引入互联网工作机制,依靠大数据对游客行为进行预测,随时掌握未来一段时间的旅游动态。保证在游客高峰到来时启动最大承载量预警机制,发布相应的信息,保证景区的游览秩序游客的安全。
三、景区旅游高峰的分流工作
有些景区一年内很少有几天达到最大承载量,不需要实行限流,但在节假日和暑假等旅游高峰,为了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保证景区的游览秩序和游客的安全,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分流工作。
很多景区有多个入口,如北京故宫、安徽黄山、贵州龙宫、重庆黑山谷等景区,游客习惯上都会集中在一个入口,因此,在旅游高峰,应通过交通引导等措施将游客分流到另外的入口处。
而只有一个入口,特别是通过交通车转运的景区,如九寨沟、云台山、武当山等景区应通过交通车停靠点来调整游客游览顺序,当然这些停靠点的选择是靠多年运营经验和科学调研模型下得出来的。
很多景区中,总是有那么一两个景点是游客必去的景点,在分流中需要充分考虑。如故宫的三大殿、九寨沟的诺日朗瀑布、黄山的迎客松等,景区的分流工作,要充分依靠智慧旅游“互联网+”科技手段。
传统的“下车拍照、上车睡觉,回家什么也不知道”的观光旅游方式已无法满足游客需求,这是旅游者成熟的表现,也是旅游产业升级的动因。高质量的旅游体验需求也决定了景区必须改进传统的管理方式,以游客限流分流为抓手提升景区服务品质。

景区做好限流及分流重要的是把控游客客流量的变化才能合理的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分流,而如今一些景区采用客流统计设备结合消费售票来实现对游客进出景区的有效统计,也可了解到景区内的实时游客客流的变化,一旦出现滞留游客多久,就是实施限流方案,同时增添人员做好分流工作。

在景区管理中,如何做好限流与分流?
答:首先,景区限流有效保护景区各类旅游资源和设备设施,有利于景区的合理运营管理。同时也要看到,超景区承载量的客流部分,除了会大幅度提升景区的管理成本,也会对景区资源造成额外的损耗乃至不可控的意外破坏,而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一经损坏,其后果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其次,景区流量超载会提高旅游...

沈阳:暂停景区室内活动 旅游景区实行50%限流
答:防止人员聚集。中风险地区以上场所一律停止经营,恢复开放时间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及评估确定。据悉,沈阳科学设置景区进出通道,落实体温检测等防控措施;在景区出入口、重要参观点、休息餐饮区等容易形成人员聚集的区域设置专人疏导;强化在景区举办活动的安全管理,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暂停景区室内举办的各项活动...

五一景区热潮提醒我们如何更好的管理游客?
答:一方面,可以采取分时段、分区域限流的方式,控制游客入园总量和游玩密度,避免景区拥挤和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景区还可以提前做好游玩路线规划和预约系统,指导游客有序游玩,减少拥堵和排队时间。景区还可以通过增设临时游乐项目、举办特色文化活动等方式,分流客流量,提升游客游玩体验,达到优化景区资源利用的...

文旅部:室内文旅场所按防疫要求“该限流限流、该关闭关闭”
答:在文旅行业室内场所防控措施要求上,《通知》明确,加强星级饭店、剧院等演出场所、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A级旅游景区的室内场所,以及娱乐场所、上网服务场所等空间相对密闭场所的疫情防控,强化卫生管理,加强通风消毒。《通知》指出,对室内文化和旅游活动场所,要按照当地疫情防控部署...

端午假期跨省游迎回暖,各景区需做好哪些防范?
答:做好人员分流、避免人员聚集,设立多个入口与检测点,准备好人员隔离场所,检测游人健康码,做好游人登记与健康监测。各景区在假期一定要做好人员分流,对于一些热门景区要实行限流政策,提倡提前预约错峰出行,要严格控制进入景区的游人数量,超过限定数量以后要及时停止游人入内,避免游人大量聚集造成疫情传播...

2021云南多个景区发布紧急提示-景区场馆预约限流措施
答:进入景区时,请您主动配合景区做好“两扫一测”工作(扫“健康码、扫“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测量体温”)。扫码时出现“红码”或“黄码”,景区工作人员将及时上报市、县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和行业主管部门,按照疫情管控流程处置。扫码结果为“绿码”,但“通信大数据行程卡”途经地中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绿码”出现...

国庆期间环球度假区限流,该景区采取了哪些防疫工作?
答:国庆期间环球度假区限流,该景区在进入之前必须扫小程序先登记,然后显示绿码,最后出示相关的核酸检测信息,疫苗接种信息等。1、国庆期间环球度假区限流,必须要扫码登记 国庆期间要注意防疫工作,各地旅游景区在国庆期间也要严抓防疫工作。国庆期间北京环球度假区实行了限流,只能持有当天门票的游客进入度假区...

每日限流8千,兵马俑景区未见“人从众”,疫情期间景区如何创新展现?
答:首先就需要提高游客的观感,可以加大对于景点的讲解力度以及时长,尽量做到可以给游客一种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游客的感受。其次可以提高对游客的服务,增加对于游客的服务热情,这样可以更好的服务游客,不像之前那样,可能五一假期人数太多只能保证每个人走马观花,这次人数少的话就很适合提高游客的体验,...

2020清明节北京景区限流-易拥堵高速及路段
答:7. 部分公园景区如故宫、雍和宫、八大处等假期不开放,而颐和园、北海公园等实施网络预约购票。请提前了解景区开放情况及限流政策,并按要求预约,选择合法停车地点。8. 随着复工复产,高速公路易拥堵路段的风险增加。在此提醒司机朋友们,出行时注意参考最新的交通信息,并配合交管部门的临时交通管理措施。

受疫情影响温州苍南县五大国有景区实行限流
答:3. 入景区请自觉佩戴口罩,做好自身防护;4. 入景区请与他人保持1米距离,服从安全员引导;5. 景区实行实名制购票,提倡网上购票,不扎堆购票;提倡支付宝微信支付;6. 景区将实行zui大承载量70%的限流措施,超出限流量景区将进行限流并停止当日入园;7. 游览时请不要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请遵守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