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兰竹诗郑板桥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

作者&投稿:惠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是谁的诗~

“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出自清·郑板桥《兰竹诗》

一、作者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1]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二、原文
清·郑板桥《兰竹诗》
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
三、赏析
这是一首咏竹咏兰诗,大意是花花草草有很多,但大都过了盛开的时节就会渐渐失去芬芳,不像兰和竹,经历了春夏秋冬,依然亭亭直立,保持气节。
用反衬的手法,用众芳凋零来突出翠竹的“不改”之情。通过对不畏春残的幽竹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其“不改清阴”的讴歌,不为俗变的高尚节操。

兰竹诗 郑板桥写的
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暮春归故山草堂钱 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作者既以“春残”二字概括点题,又用“黄鸟稀”“辛夷花尽”和“杏花飞”来具体表现花落鸟稀、春光逝去的暮春之景。

 (1)作者既以“春残”二字概括点题,又用“黄鸟稀”“辛夷花尽”和“杏花飞”来具体表现花落鸟稀、春光逝去的暮春之景。(2)两首诗都通过对“不改清阴”的幽竹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其不为俗变的高尚节操的赞美。在写法上两首诗都运用了反衬手法,用众芳的凋零来突出翠竹的“不改”之情志。

高中古诗词鉴赏题
答:这类试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考生可以在分析题目提供的信息的前提下,选择一个观点,畅所欲言,但必须言之有理,自圆其说。例如: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辽宁卷)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舟应有去年痕。(王安石《江宁夹口三首》)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古诗试卷的题型有哪些?
答:2010年高考湖南卷语文考试说明――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题型示例 (二)古代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③知村近,隔坞④闻钟觉寺深。〔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

语文古诗文赏析题的解题技巧
答: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06年全国卷2) 南柯子 王炎...

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 5~7 题(共6分)-|||-[甲]闻王昌
答: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乙】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___A、甲诗题目中的“左迁”...

高考古诗词鉴赏
答:例如:5、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2006年赤峰月考第13题)13。结合诗句,是分析该诗表达情感的技巧。【分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前幅纯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首句特标“求...

阅读下面文言文李商隐
答:2.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前一首写出了从黄昏到夜晚微雨由初起到落久的情景,重在写下雨的过程;后一首重在勾勒细雨的姿态。 前一首借人的感受作侧面烘托;后一首则全属正面铺写,发挥比喻及想象的功能,将细雨由天上洒落,想明为有如天宫白玉堂前飘拂下垂的帷幕,又象是从天空这张碧牙床上翻卷下来的...

古诗词鉴赏题答法,(修辞种类,运用手法等)
答: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06年全国卷2)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

边塞诗诗题
答:1、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江苏卷)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2)诗题为“征人怨”...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步骤
答:(步骤一)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二)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三) 3、(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o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诗歌的问题和题目
答:一般提问: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变式提问: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请说出理由。答题步骤:1、表述自己的观点(明确)2、用原诗句证明此观点(具体)答题套路:我认为( ),原因是( )(从原诗中找到理由并分条陈述)07(福建卷)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