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文化的准确定义

作者&投稿:江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西方古典文化的传承~

古罗马帝国后期,古典文化传统开始走向式微。随着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教会为了在精神和文化领域获得唯我独尊的地位,便加紧了对古典文化的破坏和毁灭过程。由于古典文化被教会斥为异教之物,所以许多古典建筑和艺术品遭到破坏,大学和图书馆被关闭,古典作家的著作成为禁书。当时的一位大主教洋洋得意地宣称:“古代作家的书已经在地球上销声匿迹了,西塞罗、苏格拉底和荷马(更不必说那些被基督教徒恨之入骨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都被扔在顶楼和地窖里被忘却。”从此,古典文化也就逐渐被以神学和道统为主的基督教文化所取代,并随之而坠入黑暗的深渊。但是,在基督教文化占统治地位的中世纪,作为古代人类智慧之结晶的古典文化不会也不可能完全丧失。那么,它在日后的历史中是如何传承的呢? 8-10世纪,古典文化开始在东方的阿拉伯帝国和西方的加罗林王朝同时复苏。查理大帝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力图实现教育和文化的复兴。为此,他延聘欧洲各地著名学者加入这一行动,并多次颁布诏令,要求全国各教区和修道院设立学校。同时,与之相关联的书籍抄写和图书馆也随之兴起,一批拉丁古典书籍得以抢救和复制,如西塞罗、恺撒、维吉尔、塔西佗、李维、卢克莱修、贺拉西、奥维德等古典作家的著作。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大部分拉丁古典作家的典籍都是依据这一时期的复制本印制而来的。也正是在抄写、复制古典拉丁著作的过程中,修道士们与古典文化建立起了某种联系。有些教士甚至因迷恋于古典拉丁作家的著作而不能自拔。“加洛林文化复兴”虽然并没有出现令人赞叹的学术创新,但它对于古典拉丁文化的传承却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不过,随着维金人的南下,这一复兴运动也告中断。如果说,加罗林王朝在拉丁基督教世界主要致力于拉丁古典文化的复苏,那么阿拉伯帝国则着重致力于古典希腊文化的学习年的和研究。在约750-850的100年里,自阿拉伯人掀起了规模宏大的翻译运动,史称“百年翻译运动”。这是阿拉伯帝国全盛时代的大规模文化建设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这次翻译运动中,阿拉伯人不仅翻译了大量古代波斯和印度的典籍,而且还翻译了大量古希腊人的著作。众所周知,在希腊化时代,希腊人曾将希腊文化的种子播撒于西亚、北非的广大地区。直到阿拉伯人征服这些地区之时,许多传播希腊文化的城市仍然存在,其中著名的有波斯的军迪沙浦尔、伊拉克的哈兰、叙利亚的埃德萨和安条克、埃及的亚历山大城等。在这场翻译运动中,精通希腊文化的聂斯托里派基督徒成为其中的中坚力量。尤其是,帝国的统治者成了这场翻译运动的倡导者和有力的支持者,如曼苏尔、拉希德、麦蒙。尤其是麦蒙,不仅他本人醉心于古希腊哲学,每当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被翻译成阿拉伯文后,他总是先睹为快,而且为了将学术研究和翻译运动纳入正规,他还于830年在巴格达图书馆的基础上修建了著名的“智慧馆”。这是一个集图书馆、研究院和翻译中心于一体的综合学术机构。同时,麦蒙还派人到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等地去搜求古希腊典籍。于是,从各地运来的古籍不断充实到智慧馆。这样,在麦蒙的主持下,数百名学者和翻译家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翻译活动,从而使“百年翻译运动”步入了鼎盛阶段。在这场翻译运动中,几乎所有重要的古希腊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著作都被翻译成阿拉伯文。这不仅有力地促进了阿拉伯科学和哲学的发展,而且还对古希腊文化的传承起了巨大的作用。在对古典文化的保存和传承方面,与大致同时代的“加洛林文化复兴”的成就相比,阿拉伯人的“百年翻译运动”所取得的成就更为辉煌,影响也更为深远。 自11世纪开始,历经劫难的拉丁西方人终于走出了“黑暗时代”,步入复兴和扩张之路。在扩张过程中,他们重新回到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中海世界,并与阿拉伯、拜占庭帝国等展开了富有成效的文化交流活动。正是在西班牙、西西里和西亚等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前哨,拉丁西方人重又接触到久违的古典希腊文化。于世从11纪末到13世纪末,一场历时长久、规模宏大的“翻译运动”在拉丁基督教世界如火如荼地展开。在这次翻译运动中,通过阿拉伯文、希伯来文和希腊文而翻译成拉丁文等西方文字的古希腊典籍达200多部。而参与翻译运动的翻译家则多多达90多位,其中,有的在其一生中翻译作品达80余部。可以说,在这场大规模的翻译运动中,几乎所有古希腊的科学和哲学著作都被译为拉丁文等西方文字。这不仅导致了各门学科在拉丁基督教世界的迅速复兴,而且古希腊文化中的自由和理性精神也得以复活,从而导致普遍的理性在中世纪拉丁基督教世界的确立。与此同时,罗马法复兴的浪潮也从意大利蔓延到了法国、德意志、西班牙等欧洲大陆各国,罗马式建筑艺术也在拉丁基督教世界走向兴盛。无怪乎现代西方许多学者将世纪称为“文化复兴”的世纪了。可以说,这是西方世界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古典文化复兴的浪潮。 文艺复兴时代是西方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在该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下,展开了对中世纪基督教会和神学的批判。于是,一股强劲的古典文化复兴的浪潮再次蔓延西方世界。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对古典文化的崇拜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以特殊的热情学习古希腊语,并积极投入到搜集、挖掘、整理和重新翻译古希腊原文典籍的运动中。他们在寺院和教堂图书馆里,耐心细致并满怀希望地从积满厚厚灰尘的故纸堆中寻找他们所需要的东西。结果,他们在这些被人遗忘的角落里取得了重大收获,发现了一些古典著作的珍本甚至孤本。这些珍本大都已腐朽、脱落。他们小心翼翼地修复这些“被野蛮的狱卒囚禁的文雅犯人”。不甘寂寞的美第奇家族和教皇也加入了这一行列。科西莫将巨资投入到古希腊典籍的搜集之中。教皇尼古拉五世还是教士时便因购买古典书籍而破产,做了教皇后依然故我。他自己曾毫不掩饰地说:“假我以资材,当成就两桩事业,即书籍与建筑,及后为教皇,两者都付诸实施。”直到去世时,他仍欠有债务。但是,他却将800册古希腊手稿留给了世人。许多人文主义者到希腊做学术旅行,当他们带着数以百计的古希腊典籍回到当意大利时,人们就像迎接凯旋而归的将军一样欢迎他们。而许多人文主义者则因购买古典稿本而负债累累。在1453年,当君士坦丁堡在土耳其人的围攻下陷落时,许多拜占庭学者带着抢救出来的古希腊手稿流亡到意大利。他们在各地教授希腊语,从而为古典文化在西方的复兴增添了一股活力。正是由于人文主义者的努力,古希腊典籍才得以传世。而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古希腊著作,大部分就是在这一时期搜集、整理出来的。同时,拉丁古典文化也对人文主义的文化艺术风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该时期,“人本主义史学家则把一切思想和一切叙述翻译成装扮成西塞罗体的拉丁文,至少是黄金时代的拉丁文”。与这种文学上的西塞罗主义相伴行的则是艺术领域内维特鲁威建筑艺术的复活以及古物搜求和收藏之风的盛行。人文主义者千方百计地探寻古典艺术品,而古罗马城则成为了这一运动的中心。至文艺复兴时代末期,罗马已聚集了无数的古物,其中大多是古罗马人的作品,但也有少数古希腊后期的原作。正是这些作品成为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家进行创作的源泉。中世纪盛期的文艺复兴是一次有限的古典文化的复兴。基督教徒翻译与研究的只是古希腊哲学和科学著作,而且他们是在信仰至上的前提下,按照那个时代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古典文化的。而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则完全冲破了这一局限,将探寻的目光投向了古典科学、哲学、文学和艺术等各个领域。他们立足于人文主义的新视角,重新审视和解读古典文化的真义,并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之进行了新的阐释。正是在古典文化的启发下,他们奏响了响亮的“人的颂歌”,而在这片颂歌声中,中世纪的幽灵退到了黑暗的角落里。实际上,古典文化复兴的浪潮并没有随着文艺复兴时代的结束而终结。在18世纪,启蒙运动的兴起导致了古典文化的继续复兴。在该世纪,古物搜求之风不仅有增无减,而且还从罗马扩散到了意大利和欧洲的其他城市。于是,英、法、德等国家则代替罗马成为了这一运动的新的中心。这些国家的人们蜂拥到威尼斯、神秘的庞贝古城和希腊本土、小亚细亚去凭吊、猎奇、探宝。尤其是在德国,一些艺术家还在理性的旗帜下掀起了一场“复古”运动,他们反对罗可可艺术的那种过分注重豪华和享受而缺乏思想的艺术风格,主张回到古典主义去,从而导致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新古典主义的出现。该流派曾盛行于德国与法国,并在绘画和建筑、雕刻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温克尔曼便是这场运动的积极倡导者。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注重从古典艺术中获取养分,所以每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他们便从古典文化和艺术中寻求答案。如法国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大师达维德曾谈到,他鼓励学生去创作伟大题材的诀窍是:“快去翻翻普鲁塔克的书。”同时,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在高举理性的大旗对传统的基督教神学进行批判时,古典文化再次成为他们赖以获取思想素材的宝库。所以,古典文化还成为理性主义运动的导师。 19世纪以后,伴随着考古学的出现和发展,古典文化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从而导致古典文化更大规模的复现。在这一世纪,考古学的篝火在意大利、希腊本土、小亚细亚等地陆续点燃,著名的罗马城、庞贝古城、雅典卫城、奥林匹亚城、克里特和迈锡尼文明等遗址纷纷被发现和挖掘出来,一些古典文物和书籍也时有发现。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以至今天。这样,古典文化逐渐显露出它的全貌。同时,在西方各国,古典学也作为一门学科而逐渐得以确立。

我们首先应该明白的是,西方古典文化的萌芽应该是古希腊神话!
关于古希腊神话,我们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一些,因为他们的确让人们津津乐道了几千年啦!像特洛伊战争,金羊毛的故事,美丽的阿芙洛狄忒、威力无比的众神之王宙斯,等等,我们不但听说了神,还听说了好多同神息息相关的凡人,像俄狄蒲斯,海伦等等!

就像我们中国古代有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这样的创世神话一样,,西方也有自己的创世传说,《圣经》的第一句话就是:“起初,神创造了天地!”这其中有一个传奇的神话,,从这些神话里我们听到了古希腊人最早的歌声,这歌声一直传到了一个又聋又哑的人的口里,之后便成了《伊里亚特》和《奥德赛》。

我们且来听听古希腊人最早的歌声吧!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地间本是一个空壳子,经历了好几个世纪之后,终于出现了一个叫“混沌”的东西(就像盘古出生前所呆的那个像一个等待孵化的蛋一样),有一天,有一个东西终于破壳而出,她就是地母——该亚,万物之灵,是他生下了我们所见的世界万物。
她与她的儿子罗拉诺斯先是生下了有着50个头和100条胳膊的独眼巨兽,接着又生下了美丽巨大的六男六女,他们被称为提坦神族,他们就是后来奥林匹斯山上诸神的祖先。宙斯在经过两次大战之后终于坐稳了众神之王的宝座,开始了对神界的大规模的统治。他与他的另两个兄弟波塞冬,哈德斯分别统治天空、大地,海洋以及阴间。他与他的妹妹赫拉——天后结合,共同掌管天界与人间。宙斯和他的众多孩子们以及提坦诸神在神圣的奥林匹斯山上过着愉快而幸福的生活,他们掌管着人间一切生产,生活的事宜:雅典娜,阿波罗,阿瑞斯,狄奥尼索斯,九位文艺女神,畜牧女神,等等等等 。

知道了人类文明的源头,现在我们要讲述的是西方文化中无匹的瑰宝《荷马史诗》(包括……),他的作者据说是一个又聋又瞎的到处的流浪的游吟诗人荷马。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特洛伊战争为内容的《奥德赛》了。

英俊的特洛伊王子从希腊的城邦过斯巴达带回了王妃——绝世的美人海伦,引发了全希腊城邦的不满,他们派出了最英勇的将领,集结了一只庞大的军队,为了夺取他们最美丽的海伦和维护希腊的荣誉,浩浩荡荡的向爱琴海对面的特洛伊!经过十年的战争伴随着一场场的胜利,一场场的战败,一个个英雄的阵亡,特洛伊城前已经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一个个损失像山一样压在希腊人头上。最后,希腊人中最智慧的一个人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计策,西方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个计策——木马计,巨大的木马被当作神的圣物迎进了特洛伊城。在夜半十分,木马里的希腊人和城外假装逃走的希腊战舰将狂欢后的特洛伊人屠得片甲不留!经历了钱难万劫的希腊人终于在血洗特城后带着美丽的海轮满载而归!

在光荣的希腊之后,伟大的罗马民族用他们站无不胜的铁蹄踏平了大半个欧洲,用强悍的武力缔造了西方的历史,他们建立的罗马帝国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国,西方人的作日与今天都与这个帝国息息相关!

在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人们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受到了强大专制的基督教的影响,虽然人们虔诚的崇拜和赞美着上帝,但却深深的愤恨着腐朽而专制的教会——他们有着神圣的名号,却干着最残忍,最无耻,最下流,最腐败的勾当。即便在这个最黑暗的时期,我们也会发现伟大的文学家,他在他的代表作《神曲》里记载了一段神奇的旅行满载伟大的诗人维吉尔和他的美丽的情人贝亚特丽契的先后带领下,在我们死后要呆的那些地方,地狱,炼狱,天堂——逛了一圈。

到了伟大的文艺复兴时期时期,我们将会很激动的发现一位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剧作家——莎士比亚,他是从古至今作品被演出最多的作家,,同时他作品里的话也是被引用最多的作家,他的一些经典作品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哈姆雷特》,《李尔王》等等。

当然,这不过是博大精神的西方文化中的沧海一粟!
回答者:hillmei1 - 同进士出身 六级 6-14 11:27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相应的创造才能的总和。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文化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那部分,因此也称之为硬文化。相对来说,精神文化就是软文化,而软文化则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的文化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尺度、道德规范和情感趣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正在于此——即作为文化的深层结构的软文化的差异。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对中西文化的差异加以论述,权当引玉之砖。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
有一则趣谈:一所国际公寓闹火灾,里面住有犹太人、法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犹太人急急忙忙先搬出的是他的保险箱,法国人先拖出的是他的情人,美国人则先抱出他的妻子,而中国人则先背出的是他的老母。这一趣谈反映了一个事实: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的文化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尺度、道德规范和情感趣向。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相应的创造才能的总和。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文化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那部分,因此也称之为硬文化。相对来说,精神文化就是软文化,而软文化则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中西方硬文化的差异一目了然,但处于深层结构的软文化的差异则须进一步辩证分析。中西方软文化的不同决定硬文化的差异,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正在于此——即作为文化的深层结构的软文化的差异。
一、中西方启蒙教育的认知方式不同
东西方民族各自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心理结构,生产活动方式和发展水平不同,反映在思维、认识方式和风格上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民族思维方式以逻辑分析为主要特征,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民族思维方式则以直观综合为基本特征。中西方不同的认识方式深深影响了本民族理论思维和科学文化沿着不同的路向发展。
西方重唯理、思辩,中方重经验、直觉
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古希腊对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关心世界本源、主客体关系、事物如何发展变化等。虽然他们在简单仪器下的观察和实践缺乏逻辑连贯性,理性的方式并不系统,但人们的这种直接观察总是弥漫着理性思维的色彩,抽象思辩是西方思维的特征。而作为东方民族典型代表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则以直觉和经验为特征。中国古代科学和哲学的各种范畴是靠向内思维得到的,是将各种经验现象酝酿体会、豁然贯通而提出的概念的。这些概念的理解与西方向外思维逻辑演绎所得到的不同,理解只能意会而难以言传,如对中医医理和气功的理解,又如对一幅书法作品、一幅国画的欣赏,只能向内领会,才能领略作者的神韵的起伏。
西方的细节分析与中方的整体综合
西方文化结构以细节分析居优,东方文化结构则以整体综合见长。如:在姓氏排列中,中国姓氏先是宗姓、辈份,其次才是自己的名字,突出的是氏族整体。西方国家则先是自己的名字,再是父名,然后才是族姓,突出的是自己。又如:在时间、地址的书写表达顺序上,中国人习惯以年、月、日从大到小依次为序,地址则是按省、市、县到门牌号码排序,突出的是从整体到个别的析出关系,西方人则与中国人的顺序表达恰好相反,突出的是个别到整体的合成关系。可见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意识结构中,从整体出发的综合观占突出地位,而这种整体综合观在考察事物时,通常忽略细节和成分分析,往往提供的是关于对象模糊整体的图景。
二、中西方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着眼点与执著不同
杜维民教授认为:“中国文化关注的对象是人”。人与人的关系是中国文化关心的核心问题,人们立足于现实人生,所以政治伦理学相当发达。而西方文化较多关注的是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古希腊注重的中心问题,由此衍生出理智和科技。中国的哲学无论儒、道、佛学都是一种人生哲学。儒学求作为,道学求长生,佛学求悟觉。儒学以孔子思想为正宗,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何者为“仁”?孔子曰:“仁者爱人!”可见是怎样做人的学问,兴趣在阐发君臣、父子等一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修身养性的目的即实现自己的从政的抱负——齐家治国平天下。纯科学的研究及所有的自然科学都成为多数人不屑选择的行为和兴趣。
中国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有着自己的执著。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天人合一”,把自然人格化,追求人的精神消融于自然界之中,人与自然共呼吸的和谐状态。中国文化的根深植于大地之中,中国文化自始即重农,“四民之中,士之下即为农”、“民以食为天”即缘由于此。道家思想更是要人们对人生留恋和在大自然中寻求到生命慰籍的杰作。
西方古代科学寓于对自然的探索之中,因此西方很早就出现了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得这样一些名垂千古的专业科学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认为天人处于对立的斗争状态,因而产生了与中国文化不同的对自然的态度,即人应征服、控制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把自然看成敌对力量。荷马史诗纯以海外遇险、征服自然为题材,他们的游戏都是在大自然的风浪中锻炼成长的人物。西方人也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首先关注的不是伦理而是竞争,因而出现了“优胜劣汰”的规律。
中西方价值观与人生追求的不同
中西方价值观与人生追求的不同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第一、中西方人生价值取向不同
儒家给中国人提供的价值观念,在封建专制制度的支持下,逐步转变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人生信念。作为2000余年来的中国文化的一根精神支柱的这种人生信念,认为人生的价值就是在现世的作为之中,一个人在社会越有作为,他的生命就越有意义的积极入世思想。在专制社会中权力就是一切,因此,人的作为最大者莫过于实现从政的抱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理想统治着千百万中国文人碌碌无为的一生。受这种一元化的人生价值的影响,多数人不愿问津自然科学,致使科学被困于萌芽状态。另外,人的智慧才能都集中到了政治权术上,创造了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变幻莫测而实质又超稳固的政治、文化模式。在这种特殊的模式中,产生了中国独有的历史现象:当官不成,求当圣人;报国不得则退做隐士,或吟诗饮酒自得风浪,于是道教、佛教随之兴起,贪生的自去修道,厌世的不妨念佛。而西方文化中人生价值呈多元化。从政也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经商也被认为相当有价值。西方人眼中最好的职业莫过于律师、医生。
第二、西方的个人本位和中方的家族本位
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是在神学背景上产生的,原罪观念在西方根深蒂固。因此,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个人向自己负责,通过个人奋斗向上帝赎罪,由此引申出一条基督教义,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当上帝被否定了时西方又产生了社会原子观念:个人就是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略,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这种个人本位的思想影响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亲人间界线划分明确,老少聚餐,各自付款,对孩子也非常尊重,进孩子房间首先要问:“我能进来吗?”强调以子女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奋斗为荣,乐于谈论个人一得之见。而中国以家族为本位。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生活的宇宙,是一个生活的港湾,具有至高无上的凝结力。脱离家便是“游子”,强调“父母在,不远游”。家庭中有长幼关系、夫妻关系,要各安其分,各尽义务,即“尽伦”!孟子认为:圣人是“人伦之民”,伦的核心是“绝对服从”,幼服长,妻服夫。使家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的国本、国粹,中国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说。家与孝原本有伟大的理性意义,但由于过分强调,终成了一种过分的家族意识,而忽略了个人自由的发展,“存天理,灭人欲”,以个人向群体负责为人生宗旨。
第三、西方讲功利、时效,中方讲伦理、道德
西方文化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比较重功利和实效,善于算经济帐。例如:在一个大公司,如果每人节约几秒,加起来可节约几个人的时间,可少雇几个职员,减少多少开支。又如:一个人在写字,圆珠笔的笔尖向外放还是向内放比较节约拿笔写字的时间,怎么放的状态最有效等。
中国文化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的农业社会,自然科学不发达,着重于人伦关系的调节。礼义规范高于一切,“义”、“利”之辩的结果使价值观念产生偏差,提倡人为了符合某种礼义规范应该牺牲自己的利益,“重义轻利”被视为高风亮节、品格高尚。更有甚者,到了“文革”期间,“只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只算政治帐,不算经济帐,对外中国只考虑政治影响,不顾及经济效益。

中国文化传统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即人与客体对象的融合,从而达到无我
无对象的水平;
西方文化传统是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分析,达到控制自然的目的,为我所用。

Doubtfire猜想:中国文化的境界的确是比较高。或者是中国人的追求(理想)比较高

2 要达到中国文化所尊崇的至高境界,其负载形式通常都是比较柔和的“琴棋书画”
等“高雅”技术。而排斥经世致用的改造自然的科学技术。

3 与此同时,恰恰是因为中国文化定下的目标过高(换句话说,就是不切实际),
造成达到这个目标的难度过大,一般的人,乃至中华民族中的精英分子,都
很难做到。于是乎,在这样的土壤中,尽管“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整个民族对
“特异功能”就有异乎寻常的热中。目标太高又无法实现,只好自我欺骗也。

4 与上述情况相适应,中国的教育极为糟糕。因为没有完整的可以操作的技术可教。
“圣人”不是上学可以产生的,而是“顿悟”出来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实际
上是不能从“教育”这种手段中得到助益的。于是教育无法系统地发展起来。

5 西方的情况恰恰相反,西方人定的目标比较合适。可以通过学习,发挥人的智能,
达到控制自然的目标。并且,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已有的知识不断积累,
并形成规范的知识体系,极具操作特征,可以很好地推广教育,提高民族整体素质。

6 也许真的如某些学者所说,西方人忙活了一阵,发现迷失了方向,于是到东方文化中
一瞧,哈,找到了归宿真谛云云,以此来说明,中国的文化是如何如何牛,有可能
成为21世纪的新的世界文明中心等等。

7 上述情况在Doubtfire看来,可以这样描述,即中国人一直在追求人间天堂的美景,
但限于客观条件(智力,体力等等),无法实现,只好通过一些梦幻手段“假装”
实现之(比如气功等)。而西方人则为了达到天堂,花了两千年造战车和梯子等。

也许人类最终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但是在策略上,中国人

一开始就把目标定得太高,结果反而在表现形式上落后在西方后面了。

以上是我对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的分析,尽管中国文化的目标看起来比西方的“野蛮”
文化要高得多,而且的确高得多,是人应该有的目标,但太“超前”了。正是“欲速则不达”呀。

西方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答:西方文化的内核心是个体实现的物质文化。西方文化是指西欧和北美的现代文化,包括西方世界的共同标准、价值观和习俗。西方文化的运用是多方面的,无论运用是否正确,包括美国文化、唯物主义、工业主义、资本主义、商业主义、性享乐主义、帝国主义、现代主义,甚至西方文明的诠释。西方文化的一个特点是致力于...

西方古典音乐欣赏(历史、作曲家与作品介绍)
答:6.反复聆听这首作品,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它,例如从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结尾 西方古典音乐是一种非常美妙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的价值,还能够给我们带来音乐的享受和情感的体验。通过以上的操作步骤,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古典音乐,感受其中的美妙和魅力。

哪些方面说明希腊和罗马创造的古典的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答:在西方传统中,人们习惯称西方文化(文明)为“基督教文化”或“基督教文明”。这是因为西方文化有着三大源头;1。以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发展为后来的科学传统;2。古希伯来文明和犹太教从对上帝的敬畏,引发出宗教原罪思想;3。古罗马法制文明,发展为近代法制观念。而这三大文明都...

西方文明的背后是什么样的文化底蕴?东西方文明哪个纬度更高呢?_百度...
答:换言之,古希腊文明本来已经销声匿迹了,多亏了中东的阿拉伯国家(在西方定义中也属于东方)保存了古希腊的这些典籍,后来经过上百年的翻译运动,才使欧洲“抹平”了中间的文化断层,衔接上了已经消声匿迹的古希腊文明,甚至古罗马文明。03西方文化的东方起源 由于种种原因,西方的史学家或者主流史学家很少提及这些事实,就像...

为什么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头
答:文艺复兴以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艺和学术为面孔,彻底动摇了基督教会在欧洲的统治根基,导致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公元五世纪到十五世纪,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这是基督教会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衰落了,欧洲进入了神学统治一切的时代。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世界观...

西方古典史学传统与特点
答:1、希罗多德与“社会文化史”传统的开创。人本意识、世界史眼光和存真存疑的批判原则,奠定了西方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2、修昔底德与“政治军事史”传统的确立。将人类历史独立于天神之外的历史观念,成为西方建立科学的历史学的基础。3、古典史学思想的发展特征:(1)倒退的、循环的历史观念。(2)人本...

为什么希腊,罗马创造的古典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头活水
答:希腊和罗马创造的古典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头活水,原因如下:1. 哲学:现代西方人使用的“哲学”一词最早源自希腊语。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构成了西方哲学的基础。2. 思想根源: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所创造的许多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成为西方近代科学的源泉。这包括阿基米德的...

为什么说古希腊和古罗马创造的古典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答:古希腊的神庙和古罗马的万神殿等建筑成为西方建筑的典范。总之,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古典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它们在政治、经济、宗教、教育和艺术等方面的成就为后世西方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对这些文明的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的精髓,并为自己的文化定位和发展找到动力。

中西方古典舞有何异同
答:下面是我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中西方古典舞有何异同相关内容,欢迎参考阅读,希望你喜欢! 中华五千年丰富的文化底蕴,自古就有歌舞的流传,以其优美之旋律,柔美之舞姿,让人心旷神怡。我国汉族的古典舞,自上古时代便流传下来,这舞蹈动作,大多保存在戏曲舞蹈中,一些舞蹈姿态和造型,保存在我国极为丰富的石窟壁画、雕塑、画像石...

历史文化研究论文:文明来自西亚和北非
答:在这一过程中,古希腊科学文化又将借来的东西重新整合,产生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复合体,进而奠定了欧洲文化的根基。 二、形式渊源 古希腊科学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三个阶段,无论是古风时期的希腊文字与艺术,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还是希腊化时期高度发展的自然科学,无一不深受东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