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虽然国土小但确是经济高度繁荣的朝代这话对吗?

作者&投稿:关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绝大多数人眼中,宋朝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也是一个无所作为的朝代。宋朝确实不如汉唐明清一样,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也不如元朝有广袤的版图,但宋朝是一个经济实力空前强大的朝代,在与中国古代的强盛王朝相比,确实与众不同。其实我国的封建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两个高峰”,秦汉时期达到第一个高峰,到了魏晋开始低落,隋唐开始有所恢复和回升,到宋朝则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迅速发展,从而达到了一个封建社会的最高高峰。为什么宋朝的版图如此之小,经济却可以这么繁荣?

一、宋朝无力扩大疆域,只能转而注重维持国内的和平与稳定

宋朝的军事实力不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宋朝除了短时间内控制了一下河西走廊,其他时间,宋朝的领土不仅没有扩张,反而萎缩,到了南宋更是只能偏安东南一隅,因此,宋朝的统治者更注重的是控制实际有效的国土以及能够产生出的经济效益。

宋朝版图、疆域虽然不及前朝的汉、唐广阔,但是土地最肥沃,气候条件最好的地区始终处于朝廷的直接管辖之下。在农耕经济时代,受地理气候等诸多条件的影响,各地区的贫富差异很大。宋朝恰恰是牢牢控制住了那些土地肥沃,气候条件好的地区,这些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肯定占有很大的优势。例如江南地区,是当时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称。宋朝利用有限的疆域,却创造了更多的财富,实现了经济的巨大繁荣。

宋朝一直以来都受到外来势力的骚扰,比如辽、西夏、金等强悍的少数民族,维持边境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北宋面临的强敌是辽,辽的骚扰严重破坏了北方经济的发展,最终,宋辽双方签订了看似不平等的《澶渊之盟》,辽国从此不来骚扰,宋朝用金钱换来了平安。

《澶渊之盟》看似是宋人的耻辱,“岁币”被很多人看成是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事实并非如此。宋朝每年给辽人的“岁币”绢20万,银10万,而当时宋朝政府每年的岁入是过亿两。宋辽战争每年的军费是五千万两,显然,战争的成本更高,“岁币”对宋的财政收入并不算什么负担。

而且,自《澶渊之盟》以后,宋辽边境开始设立“榷场”,互通有无。宋朝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将大量“质优价廉”的产品(如丝绸、瓷器、茶叶及手工艺品等),输往贫穷的辽国,商人获得了巨额利润,宋朝更是增加了税收。

宋朝爆发过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很少,但是小规模的很多,主要原因是起义容易当官,当时宋人有句话来着,

想当官就起义,朝廷会招安

。而且仅有的几次较大规模的起义,都不曾超过一省的范围,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百姓生活得舒适安稳。

对于突如其来的灾害或战乱导致的阶级矛盾激化,宋朝还有一个应急措施,就是大量募兵。由于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长期坚持募兵制的王朝。宋军官兵一般都待遇优厚,以往激化阶级矛盾的招兵,在宋朝成了释放阶级矛盾的途径,这也正是宋朝农民起义较少的重要原因。

二、宋朝采取了与其他王朝不同的土地政策—“不抑兼并”

古代封建时期,统治者们大多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以确保赋税征收,维护统治,但宋朝的情况却发生了变化。以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为例,北宋税赋总收入为7070万贯,其中农业两税2162万贯,占30%;工商税4911万贯,占70%。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产业已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

宋朝庞大的财政收入并不是由于对农民的剥削,而是经济飞速发展,工商业极度繁荣,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对大量小自耕农直接征收农业税一向是国家统治的基础,像宋朝这样的情况在封建社会实在是绝无仅有,直到清朝末年,工商业收入才再一次超过了农业税。由于大量独立的小自耕农不再是国家生存的根本基础,宋朝才能够突破常规——不抑制土地兼并。

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以来,一向将土地兼并视作国家大害,千方百计加以抑制。而事实上恰恰相反,这种违反经济规律的政策一方面使诸多封建王朝最终陷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能自拔,另一方面又无法阻止土地因天灾人祸而集中的趋势。于是一再地爆发农民起义,在这周期性的大动乱中,中华文明一次次被毁灭、再重建。

宋朝却成功跳出这一历史的循环:“不抑兼并”使得土地经合法手段向地主手里集中,促进了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催生大量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鼓励工商业发展,实现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工商业和城市经济的繁荣。

三、保护商业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自秦开始,商鞅变法中“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的政策被实行以来,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封建时期统治者一贯奉行的基本国策,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便加大了对商人的抑制和打击。然而,宋朝却一反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不仅没有抑制工商业发展,反而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为此,宋朝的统治者自立国之初,便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商业发展的措施,“一切弛放,任令通商”,使其在尽可能广泛的范围内自由发展。

其主要内容有:

严禁非法滞留和搜查商人。

保护商人利益,严禁官吏对商贾横征暴敛。

制定了征商税则,清除了宋朝建立前各地为商品流通设置的种种障碍,扩大了商品在全国的流通范围。

这些政策,维护了市场的公平竞争,保护了商人尤其是中小商人的利益,有利于创造一个公平交易的社会营商环境,使宋朝商业空前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宋朝虽然国土小但确是经济高度繁荣的朝代这话对吗?
答:古代封建时期,统治者们大多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以确保赋税征收,维护统治,但宋朝的情况却发生了变化。以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为例,北宋税赋总收入为7070万贯,其中农业两税2162万贯,占30%;工商税4911万贯,占70%。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产业已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宋朝庞大的财政收入并...

宋朝面积远小于唐朝,怎么经济实力却超过盛唐?
答:宋朝虽然国土面积比较小,但是经济实力和百姓的富裕程度要远远高于盛唐时期,这是因为,宋朝的科技比较发达,统治者比较开明,所以政治上比较清明。虽然后来宋朝灭亡了,但是这种灭亡是由外患引起的,对于宋朝来说,发展程度还是可以衡量的,所以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分析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一、宋朝的工商...

为什么宋朝领土很小,经济也算不上最发达的,科技却那么先进?
答:(当然,我不是)这虽然好象只是一个小小的玩笑,但认为王安石是世界上第一个对经济 进行宏观调控的人的却决不只我一个,也决不只是在开玩笑。 这样做的结果是,宋朝的经济,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水浒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禁军的中级军官就可以拿出1000贯钱去...

宋朝面积远小于唐朝,怎么经济实力却超过盛唐?
答:宋朝尽管国土面积较唐朝有所缩小,但其经济实力和民众富裕程度却超过了盛唐时期。这主要是因为宋朝科技先进,政府开明,政治清明。尽管宋朝最终灭亡,但其发展程度仍值得称道。以下是分析宋朝经济繁荣的几个方面。一、宋朝工商业高度发达。特别是南宋时期,全国GDP水平远超其他国家。宋朝年财政收入可达16000万贯...

宋代积贫积弱但是经济文化发达的原因?
答:经济文化发达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开明,1、宋朝大幅提高平民的政治地位,宋朝的士人地位非常高,举一个管窥的例子,宋朝著名的权臣,无论忠奸,都是出身平民士人,没有一个是宗室;2、不歧视手工业者和商人,结果是国家收入猛增;3、宋朝的和平时期是封建大王朝中比较长的,两宋维持了近200年的和平稳定时期...

为什么说宋朝是个“积贫积弱”的年代?
答:张择端就根据街道市区的热闹景象作出了名画《清明上河图》,也有各种数据显示宋朝的GDP是很高的,但是为什么好多人说宋朝是个“积贫积弱”的年代呢?我认为“积贫”是指的中央政府的财政亏空,并不是说国家的贫穷,因为宋朝虽然国土面积小,但是由于不重农抑商,整个国家都是繁荣的经济景象。

宋朝重视工商业的政治和经济原因?源于主动出击失败后的不折腾
答:宋朝在中国 历史 上所有的大一统王朝中,是国土面积最小,但却最有钱的王朝。和他之前的王朝相比,也是城镇市民化最高的王朝。唐朝时,十万户以上居民的城市只有十来个,但到了宋朝,却猛增至四十多个,还包括首都汴梁和临安(南宋行在)这样拥有人口数百万的超级大都市。有钱和城镇化高,都只因为...

严重处于内忧外患的南宋,为何经济还是很发达?
答:三、繁荣的宋朝经济虽然宋朝被附上“积贫积弱”的说法,但是她的社会经济却是十分繁荣。在农业方面,宋代国土面积明显小于唐朝,但为何宋代的耕地面积却有所增加,主要因为宋代耕地开垦程度提高,耕作技术也得到进步,还出现了圩田、梯田等,土地得到有效利用,为此,宋代的粮食产量远高于唐代。在手工业和商业...

宋朝时期领土并不大,为何能养活上亿的人口呢?
答:那么,宋朝这么小的面积,为什么能养活这么多人呢?这要感谢一个地方,千年之前叫占城国,如今属于越南。占城国与中国有很深的渊源,西汉时期属于中国疆域,东汉末年从中国独立,之后成为中国朝代的藩属国。宋朝是经济最发达的朝代,对外贸易也很繁荣。占城国有种叫做占城稻的稻米,高产、耐旱、不挑...

宋朝的国土面积小为什么人口那么多?其中有哪些原因?
答:之前我们提到了宋朝是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的,北宋的经济是远远大于南宋经济的,在当时北宋时期,国土面积有280万平方公里。而人口最多的时候有接近1.3亿人口。而在南宋的时候,虽然国土面价减少到了200万平方公里。但是,人口最多的时候还是有8000万。这么大的数字着实让人非常的惊讶。根据数据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