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没被现代化的寺庙还有吗?在深山里的那种,里面都是真正的出家人,应该没有了吧。

作者&投稿:禾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祥云有出家人在的寺庙吗?~

这个当然,是有的了,出家人不就在寺庙当中吗?

寺庙负责啊 寺庙又不是法外之地
你还真以为出家了就脱离世俗了?
只要你活着你就是世俗的一员

《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深山修行人——终南山所见
——————————————————————
(编按:以下是转载自西园论坛的部分关于终南山修行人的照片,他们甘于淡泊的精神令人仰慕,但建议读者不要因此去终南山当地静修者的茅棚旅游访问,以免打搅修行人的清修,成人之美善莫大焉。。)
《空谷幽兰》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写的一部关于中国的“寻隐之旅”。他通过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亲身探访隐居在终南山等地的中国现代隐士,引出了中国隐逸文化及其传统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并将其与他正在采访的现状相对照,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赞叹和向往、怀恋,并写岀了他所看到的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虽然是“寻隐之旅”,但本书的风格并不凝重。

比尔就是在描写被摧残的老树时,也要同时让读者看到老树残干上的嫩芽。本书的语言像白描一样优美,富有生机和感染力,而且字里行间透露着美国式的幽默,常常会令读者会心一笑。因此准确地说,这是一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希望之旅”。本书数十幅插图片中的风景异常优美,令人叹为观止,有的是美国著名摄影家斯蒂芬·R·约翰逊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

作者简介比尔·波特,美国当代作家、翻译家和著名汉学家人。他将中国古代大量的佛教典籍翻译成英文,在欧美引起了极大反响。他曾经以“红松”的笔名翻译出版了《寒山诗集》,《石屋山居诗集》和《菩提达摩禅法》等英文著作。从1972年起,他一直生活在台湾和香港,经常在中国大陆旅行,并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文物的书籍和游记,此书是最著名的译本,曾在欧美各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编辑推荐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人愿意在山里度过他们的一生: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垦荒,说话不多,留下来的文字更少,也只有几首诗,一两个仙方什么的。

中国人一直很崇敬隐士,没有人曾经对此做出过解释,也没有人要求解释。隐士就那么存在了:在城墙外,在大山里,雪后飘着几缕孤独的炊烟。从没有文字记载的时候起,中国就已经有了隐士。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中最受尊敬的人。

目录作者序译者序第一章 隐士的天堂第二章 月亮仙第三章 举世皆浊第四章 访道第五章 鹤多声第六章 登天之道第七章 云中君第八章 朱雀山第九章 走过销魂桥第十章 暮星之家第十一章 访王维不遇第十二章 大道入廛译后记

在读到《空谷幽兰》之前,终南山在我的印象中,似乎只是武打片中的虚幻场景。
当然,我知道它仍是一个现实的存在。但这种存在和不存在有什么区别呢?太多的地方,都已被太多的人、太多的远远可以闻见的俗气改造得面目全非。我的一个朋友如是形容他参观过的名胜:来到那些地方,好象蛇已经遁隐,只留下一堆蜕下的蛇皮。
——直到翻开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
这个曾在台湾出家当过两年沙弥的大胡子美国人,用他的眼睛和脚步将我带入另一个世界。
四个月后,我去了终南山,也拜访了一些住山的修行者。包括两位比尔·波特在书中采访过的人,其中一位已有八十多岁,他们都对这个特别的老外印象深刻。
我无意记述终南之行,因为短短一周的寻访是肤浅而表面的,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希望为人所知。
我曾在途中偶遇一位气质超然的比丘尼,独自住山八年。当我想为她照张相片时,她微笑地看着我:“呵,照相,我们又何时不在相中呢?”让我无言以对。

今天,在电脑中看到一年前的那些照片,想起这些远离浮躁世间的深山修行人。仅仅说是心向往之,实在不足以表达我的感慨。
贴一部分,与论坛各位同修分享。
一位来自东北的比丘尼的茅蓬
我去的时候,她正在屋里制作土炕,这是度过终南山漫长冬季的必要保障。
我们就站在这个门口谈了许久。
这位比丘尼住山不过一年,她的茅蓬是以前的住山者留下的。
她觉得,有这样的屋顶遮蔽风雨已经足够。
有些住山者,仅以石洞蔽身 这也是一处闭关洞
看见这道形同虚设的柴扉时,我想起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层层铁门。
有个从国外回来的孩子看见那么多铁门时,惊呼为妖怪的家。因为童话书中的妖怪,都住在带铁门的房子里。
什么时候,我们才不必有那么多防备呢?
住山者的炉灶和土炕
这里住在一个喇嘛,我前去拜访时,他正在为时三个月的止语期中。
从外部观察,这间依洞窟而建的茅蓬充满画意。
这是它的正面。屋内除了一盘窄窄的土炕外,一无所有。
我去的前一年有对母子来此打佛七,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冬天,干枯的松毛就是他们的被褥。
万绿丛中的那一点红,也是一处闭关者的茅蓬。这间茅蓬,已经是用砖砌的了。
长期的住山者们,大多住上了类似的瓦房。 住山修行的尼众们更为艰难,她们还需要相对坚固的墙和门来保障安全。
这是我在终南山见到的最美的茅蓬。
事实上,在比尔·波特的书中,也是这样记述了他的所见。
这里所住的尼师,七十年代在此落发出家,一住至今。
她的师父慧远,在这里住了三十多年,直至圆寂。
她告诉我,师父在的时候,这里只有两间小茅屋,四周种满鲜花,宛如净土。
瓦房是近年才逐步盖起来的,垒墙的土坯,是她去远处的西山坳一筐筐背来的。
门帘中,是这处茅蓬的大殿,异常整洁。

这里只住着两位尼众,但每天都准时敲钟上殿,日日如此。

灵塔中的慧远法师,住山三十余年,异常精进,日诵《法华》七部,是终南山著名的“法华行者”。她的弟子说,诵一部都需要不少时间。师父不仅能背,且熟到极至。此外,她还严持戒律、念佛不辍。
十多年前,她预知时至,临终前谆谆嘱咐弟子修行之道,说至夜半,安详坐化。
弟子们一无准备,临时去各处寻找火化所需木材。在准备后事的几天中,慧远法师始终端坐着,栩栩如生。
火花后,弟子们找到了很多舍利,但因慧远法师临终已吩咐:烧出来不管是有什么没什么,不许拍照,放在一起便是。
现装于此塔。 慧远法师的灵塔旁,是同门慧因法师的灵塔。
当年,她们一同离开东北。慧因法师主张去云居山亲近虚云老和尚,慧远法师则意在终南山。商量了数月,意见相持不下。
某日,慧远法师梦见一童子引领她们来到终南,并现种种祥瑞之相。
两人遂结庐终南后山,终身未曾离开。
当我准备离开慧远法师生前的修行地时,在灶屋墙上发现了这把磨去了一多半的锅铲。
她们告诉我,这是慧远法师从东北带到终南山的。
这把伴随她几十年住山生涯的锅铲,是法师留下的不多的几件遗物之一。

一位尼师来到终南山落发时,种下了这些苹果树。如今,已是硕果累累。
告别时,这位寡言的尼师从树上为我摘下三个苹果:这是戒、定、慧。
途中,我把其中的两个供养了另一位住山的修行者,自己吃掉了剩下的那个。
独自坐在山路上,清甜的苹果和清洌的山风,使我流泪。 山中盛产的五味子,是住山人的水果和药材。
当然,还可以买给进山收购药材的人。住山的人,都得自己养活自己。
我问一位住山十多年的比丘:平时都有粮食吃吗?他说:有。
我又问他:能吃饱吗?他说:不一定。
我再问:吃不饱的时候怎么办呢?
他哈哈大笑:吃不饱,正好少吃一点。
一位尼师的修行处。
暴雨过后,一位师父上房修理漏雨的屋顶。
他已经住山十多年了,很多后到的住山者都得到过他的热心帮助。
后来,他的妹妹也落发住进了另一位尼师的茅蓬。他们的茅蓬相隔二十分钟的路程。
住山的人,必须有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我进山时,偶遇照片中的这位师父。因为他的指点,我才没有迷路。
几天后,我又在山中见到了他。
照片中的那堆僧鞋,就是他那天下山取来的、其他寺院救济的衣物。
他正在一一分发给需要的住山者。
山崖边的闭关房。 终南山最好的,就是这种石头垒起的房子。
听说有位台湾的比丘尼在这里盖过几间石头房子,不知是否就是照片中的这个院落。
院墙上晒着被褥,但因为无人带领,我喊了几声也无人出来应门。
这里的修行者,一般是不接待外人的。 这扇从外边反锁着的戒定门上,写着:坚决拒绝参观,请诸位慈悲,多加原谅。
我放下准备叩门的手,在门外深深合十。
净业寺山谷中的这间闭关房,还有别致的玻璃移门。
门楣右上方,胡蜂们结了层层迭迭的扇形的窝。
两位来自藏地的喇嘛也在净业寺的山谷中闭了三年三个月的关。
我去之前的几个月,他们才离开。
临走前,他们把山谷中的不多的几间房子都写上了美丽的藏文咒语。

这套闭关房里,住着一位比丘。
带我前去的师父喊了三分钟,他才手持念珠出门。
他听说我来自苏州,常去西园,便问:安老还好吗?我告诉他:安老(西园已故方丈安上法师)已圆寂多年了。
问过这么一句,他便让我自己在门外歇脚,又捏着念珠进屋了。
屋外的柿树上,挂着累累的果实,只是尚未成熟。
已圆寂的慧远法师的旧照。
(我不知是否能发表其他人的特写,生怕为他们带来惊扰。)
慧远法师出家前夕的留影。
法师十六岁入寺清修,十九岁正式落发。
法师曾发心在如意尞照料老病僧人多年,悲愿感人。

来自百度空间: 南无大慈大悲宣化上人

礼拜宣化上人10000拜 ——— 灭诸烦恼暗 开彼智慧眼

http://hi.baidu.com/%B3%BE%B7%B2%D2%BB%C3%CE/home

大悲寺,位于辽宁省海城市,毛祁镇,曹家堡子村。
大悲寺是大乘佛教在中国大陆唯一不设立功德箱的佛寺之一。由一茅草棚和两位比丘起家,持比丘戒、菩萨戒,全体僧人终身不摸钱,穿百衲衣,日中一食、过午不食、头陀行、托钵乞食。十年间共剃度比丘数百人,在此皈依三宝者数万。行脚数十万公里,使得无数人得以亲近三宝,近闻于佛法。

还有很多的啊,像有些大寺庙也是比较苦修的啊,扬州高明寺,广东云门寺,都是农禅并重的,还有些出家人在山里隐居的也有不少呢

大连市得利寺西庙就有一位真正出家的老和尚,今年95高龄了,一心一意的看护着寺院,只等一位有德行的出家人去当住持,因为寺院年久失修,很多出家人看到那种状况都退却了。阿弥陀佛,千年的寺院何日辉煌,重现佛法!

陕西长安,终南山中有很多寺院,好几座都是佛教祖庭,也有很多发心住茅棚的僧人,是很好的修行地。虚云老和尚当年就是在终南山闭关修行的。有一本书叫《空谷幽兰》讲的就是住茅棚的修行人

在中国没被现代化的寺庙还有吗?在深山里的那种,里面都是真正的出家人...
答:在深山里的那种,里面都是真正的出家人,应该没有了吧。... 在中国没被现代化的寺庙还有吗?在深山里的那种,里面都是真正的出家人,应该没有了吧。 展开  我来答 6个回答 #热议# 孩子之间打架 父母要不要干预?御雅唱r0 2012-04-01 · TA获得超过226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28 采纳率:0% 帮助...

国内最无奈的千年古寺,被誉江北小九华少有人知,哪座古寺呢?
答:实际禅寺距今也已经有千年之久的历史了,早在唐朝的唐昭宗年间就已经建造完成,因为这座寺庙的位置就是庐江冶父山附近,所以寺庙一开始便被命名为“冶父寺”,这样一个命名方式也非常常见,而且即便没有听说过冶父山的名字,单单将冶父寺拎出来看,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到了宋朝,太祖皇帝大力发展冶父寺...

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寺院是???
答:洛阳白马寺。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

国内有哪些寺院可以留宿的,想去住一段时间修身养性?
答:如果你也希望住在寺庙里修身养性,少林寺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2、灵隐寺 【推荐理由】灵隐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寺之一。寺内有山、有水、有亭台楼阁,环境优美,气氛宁静。寺庙内设有宾馆,可提供住宿服务,使你在修行的同时也能品味到浙江的自然美景。 【留宿条件】灵隐寺设有禅房和客房...

...中同时供奉着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中国是否还有像这样的寺庙?
答: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境内,是在北魏晚期建立的,至今仍保存的非常完好,这座寺庙全部都是木质结构,在每一个朝代都有进行修缮,直接挂在悬崖峭壁上面,和悬崖峭壁直接成90度的垂直,远远看去仿佛就镶嵌在半山腰一样。在悬空寺中,同时供奉了孔子,老子以及释迦摩尼的雕像,这是将中国的佛,道,儒三教合在...

泉州保存着中国古代已消失的什么寺庙
答:泉州保存着古代已经消失的祆教庙。祆教、景教、摩尼教在唐朝被称做三夷教,被中国人当作佛教一起流行,所以在泉州发现摩尼教寺庙草庵被当作佛庙留存至今的时候,不用感到太奇怪。把祆教、景教、摩尼教统称为三夷教,也是因为中国人实际认识到这三个教派和佛教的区别可能还是比较大吧,通过上列的敦煌出土...

中国现在有哪些官办寺院?
答:白马寺在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东侧洛龙区的白马寺镇内,现存古迹为元、明、清三代所留。1961年,白马寺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的寺院之一,2001年1月,白马寺被国家旅游局正式命名为第一批国家4A级景区。白马寺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官办寺院,距今近...

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寺庙在哪里?
答:华严寺,其名来自《华严经》。始建于辽朝,已有1000年的历史。古庙与一般朝南的建筑不同,它面向东方。据说是因为契丹人崇拜太阳,东方是为首。它位于大同市内的仿古街上。如果你从火车站乘出租车,大约需要10分钟,在附近也有很多的公共汽车可坐。如果是开车过去,景区附近有一个地下收费停车场,从停车...

中国最神秘的寺庙!福佑寺位于北京的闹市区,常年锁门不对外开发是何原因...
答:第二:归结于风水,福佑寺距离故宫非常近,仅仅有一河之隔,福佑寺当时是所谓的“雨神庙”。当时国家为了祈雨都会来到这,这里的建筑颇有特色。但是现在,除了仅仅的寺庙,其它建筑均被拆毁,据说破坏了风水,不能随便的进出进而得罪雨神。第三:福佑寺与毛主席有特别深的渊源,新中国成立前,毛主席率领...

当今,中国寺庙是否已经被商业化,景点化?
答:一、国内的寺庙已经被商业化和景点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使得国内的寺庙也拥有了很高的地位以及影响力,因为在大家看来,寺庙就是佛教文化的一种具象体现。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很多虔诚的佛教徒就会来到寺庙参观,不过随着国内的寺庙被商业化和景点化之后,来到寺庙的并不是佛教徒,而更多的则是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