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取关中后,李渊和李世民等是如何制定战略,谋取天下的呢?

作者&投稿:强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李唐能统一天下,得益于李渊集团能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在夺取关中定都长安后,李唐有了统一全国的坚实基础,李渊集团在此时分析了复杂的形势,制定了完善的战略。那么,到底是哪些战略使李唐能取得天下呢?

一、必须确保关中稳固

李渊为巩固关中,扩大地盘,派刘文静等出潼关略取新安以西地区;派郑元寿、马元规等略取南阳、荆襄地区;派李孝恭略取汉中、巴蜀地区。还趁着王世充与瓦岗相争之际,派李建成和李世民率军出潼关,以便坐收渔人之利。但是李世民认为关中暂时还不巩固,过早占领洛阳会和瓦岗敌对,不利于总的战略形势,这一项战略决策,目光远大,非常符合兵法上说的“城有所不取”的原则。

李孝恭顺利进入巴蜀、与关中合成一片后,李唐的势力范围已超越了任何一个竞争对手。战国时候,司马错建议秦王伐蜀,秦国得到巴蜀后,人力物力大增,为消灭其他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汉高祖有汉中、巴蜀,使其在与项羽的对峙中得到源源不断的人员物质支援,故能取得楚汉相争的最后胜利。唐有巴蜀汉中,物质人力雄冠诸侯。

当时马邑的刘武周有太原李元吉监视;朔方的梁师都想勾结突厥犯唐,但李唐用金币贿赂突厥,挫败了他的阴谋;李唐又安抚李轨,争取了他的中立;然后全力对付威胁最大最紧急的势力薛举。李唐入主长安未满一月,薛举就进犯扶风,被李世民击退。

历来占领关中的势力,必须据有陇西。薛举占有有利地势陇西,又蠢蠢欲动,是对李唐最急的威胁,所以李渊集团决定先消灭薛举。第一次浅水原之战,李世民卧病在床,手下轻战失败;第二次浅水原之战,双方相持六十余日,最后李世民取得胜利,李唐收编了薛举精兵万人,做到了“胜敌益强”。

三、先北后南

浅水原之战胜利后,关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此同时,整个战略形势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刘武周等攻下太原,李元吉逃回长安,导致关中震动。对于河东是争取还是放弃,李唐进行了讨论,最后认为太原是“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富实,京邑所资”,决定派李世民领兵收回太原以及河东大片土地。

李世民率领军队通过柏壁之战,恢复了太原,消灭了刘武周和宋金刚以及隋朝的残余势力,使河东得到巩固和安定。河东安定后,李唐继续从北向南,逐次完成歼灭天下群雄的步骤,而剩下实力比较大的割据势力都是盘根错节的,所以李唐实施了第四个战略。



唐朝统一中原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战是哪次,对于李唐立国贡献最...
答:对于唐朝统一中原过程之中最具有意义的战斗应该是发生在公元619年到公元621年之间的李世民讨伐王世充之战。在公元619年即武德二年,王世充当时废掉了隋皇泰祖,自己在洛阳称帝,于是王世充他也成为了中原最大的割据势力领袖,因此李渊在占领关中之后,便是在620年派了李世民去攻打王世充,李渊希望在此战之后...

李渊是从哪里起兵
答:大业十三年(617年),隋太原留守李渊及其子李世民、李建成等起兵晋阳,乘虚入关,攻克长安,推翻隋朝,并于第二年即武德元年(618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唐王朝。 炀帝无道,天下大乱,李渊父子乘机晋阳起兵 隋文帝仁寿四年(604年),太子杨广弑其父隋文帝杨坚,夺取帝位,是为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奢侈荒淫,残暴狂妄,...

李渊起兵之后,为何能够很快占据关中、统一天下?
答:但是李元霸只是个虚构的人物,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李渊能够轻易夺取关中和长安,和关陇军事集团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在大唐双龙传那部小说里面就提到,在隋朝拥有非常高地位的宇文家族和独孤家族,在隋朝即将灭亡,而唐朝建立之后都投奔了李渊。这应该是当时关陇军事集团众多豪门的集体选择,正是有了这些力量...

李渊不是一个无所作为的人,而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
答:李渊是唐朝开国创业的军事统帅,沉谋多算、善于决断、既富远见、又善施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旧史书把大唐创业之功多归于李世民,将李渊描写成一位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人,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从有关史料看,李渊的军事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因势借力、先取关中、后图天下的兴兵起事思想 李渊早就有起兵代隋...

那些跟着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大将,最后下场怎样?
答: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大将,他们的下场如何?政治变动伟业13年(公年617年),李渊喊着“匡扶隋室、废昏立明”的幌子向陕西关中迈进,占领陕西关中之后李渊拥立隋炀帝的小孙子杨侑为帝,傀儡皇帝不太好当,过去了好多个月,杨侑迫不得已禅让给李渊,这就是在历史上的唐高祖李渊。在反隋全过程中,李...

李渊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
答:第一,两人是父子,并没有对立面,李渊也从来没有想过斗李世民。第二,李世民发动的政变太突然了,李渊来不及。第三,李渊在建国后的确将大部分政务交给了太子,权力渐渐地失去了。第四,李渊的个性导致他无法掌控局面。第五,李世民功劳大,身边聚集的能人很多。第一 李渊和李世民的关系是父子,两人并...

唐太宗时期的战争(详细具体)
答:至此,关中的东北部也宣告稳定。618年(大业十四年)五月,隋炀帝被杀的消息传到洛阳后,守将拥立越王杨侗称帝,改元皇泰。619年(武德二年)四月,王世充夺取了政权,改国号为郑,割据关东地区。第二年七月,李世民进军洛阳,开始平定王世充。从这年的八月完成对洛阳的包围,到下一年的二月,虽然经常昼夜...

唐高祖李渊人物简介?
答:617年李渊决定在在山西晋阳起义,讨伐隋朝。李世民跟随父亲行军作战,李世民率领军队跟随父亲直进关中,不到几个月便拿下了长安。李渊拥护杨侑为皇帝,杨侑随即加封李渊为唐王,李建成为王世子,李世民为秦国公。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将隋炀帝杀死,李渊在五月份的时候称帝,改国号为唐。李渊建立唐朝后,疆土...

王珪是隐太子李建成的心腹,为什么却得到李世民的重用?
答:隋朝开皇末年,他担任太常奉礼郎,因叔父参与汉王杨谅谋反,他也受到牵连,隐居终南山十几年。李渊起兵进入关中后,王珪在名臣李纲的举荐下,开始在李建成部下做事。唐朝建立后,李建成被立为太子,王珪升任太子中允,兼任中书舍人,很受太子的礼遇。在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争夺皇位的斗争中,王珪作为太子的...

唐朝历史是从哪年开始算起?
答:再来说一下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然后攻入长安,先拥杨侑为隋帝,然后通过禅让,次年618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617年,当时,杨广在扬州,618年杨广被杀。李渊入主关中前,先派使吹捧瓦冈军李密,使其成为中原的屏障。入主关中后派李世民平定西北金城的薛举、薛仁杲,派唐使安兴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