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格的角度出发你如何理解“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心理?

作者&投稿:郯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人格心理学是指试图阐明个体的心理结构以及其对外部世界的互动的学科。我们可以从人格的角度出发,探究“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心理现象。

一、 三岁看大的心理现象


                                   

1.1 定义

“三岁看大”是指在孩子三岁前后观察其外貌和行为表现,可以基本上见得出其将来的发展状况和成长潜能。

1.2 解释

人格心理学认为,三岁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此时孩子的人格特点已经随个体差异种下了深深的印记,表现在外部就是不同程度地反应出来。孩子表现出来的特点和个性,比如活泼、好动、好静、好学等等,都与其将来的智力、素质和职业发展密切相关。

1.3 临床例子

在临床上,医生们经常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来判断他们的身体和智力发育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行为问题。比如,很多医生会观察婴儿在医院里的吃喝拉撒睡情况,来判断他们是否有异常,或者有没有某个慢性疾病。

二、 七岁看老的心理现象


                                   

2.1 定义

“七岁看老”是指在孩子七岁前后观察其对待思维、态度、社交等方面的表现,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生活态度。

2.2 解释

人格心理学认为,孩子的人格特质是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在七岁前后,孩子的人格特征已经较为明显地表现出来,反映出了他们的思维方式、情绪状态、社交行为等方面的个性特点。这些特点会影响到孩子将来的发展和生活。

2.3 临床例子

在临床上,医生们也会通过观察孩子的思维方式和社交行为来判断他们是否有发展障碍或者心理问题。例如,有些孩子在社交环境中会表现出极度的内向和不自信,或者对待任务的态度消极、懒惰,这些都可能是需要及时干预的情况。

三、 总结

总的来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心理现象指的是在孩子成长阶段中,通过观察他们的外貌和表现来推测他们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生活态度。这对于家长和医生来说,可以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孩子的成长质量,从而让孩子的未来更加美好。



我对“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心理有着自己的理解。从人格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强调了儿童时期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人格形成的早期阶段对未来的影响。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我回忆起了我小时候的一些经历。当我三岁的时候,我对世界充满好奇,无论是探索新事物还是学习新技能,我都充满了热情和动力。这个阶段是我发展自主性和好奇心的关键时期。

然而,当我七岁的时候,我开始注意到一些自己的习惯和特点,并且开始形成一些固定的行为模式。这个时期我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稳定,也开始形成了一些我个人的价值观和信念。

基于这样的经历,我理解“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味着,在人的早期发展阶段,个体的性格、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正在形成。这段时间内,个体处于高度敏感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在这个阶段,家庭、社会环境和教育方式对个体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这句话也强调了个体早期发展对未来的影响。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三岁和七岁这两个年龄节点,代表了个体从幼儿到儿童再到稍大一些的孩童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开始形成自己的人格特征,并且逐渐展现出自己的个性。这种早期的人格形成将对个体未来的发展和行为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总结起来,从人格的角度出发,我理解“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心理是强调了个体在早期发展阶段的重要性,以及这个阶段对个体未来的影响。这一观点提醒我们,要重视儿童时期的培养和教育,为他们提供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以促进他们健康、积极地发展自己的人格。

从人格的角度来看,“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心理意味着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在幼儿期就开始逐渐形成,并在孩童时期逐步稳定。三岁时的性格和行为可以预示一个人将来的发展方向和天赋特点。
七岁时,再去审视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就可以看出是否与幼年时期的预期相符,是否有稳定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是否有与年龄相符的成熟度和公共道德观念。如果七岁后孩子没有形成稳定并健康的性格,可能会影响其以后的行为和发展,并对社会和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从人格角度出发,我们应该重视幼儿期的教育和培养,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性格特点和成长环境,确保孩子在七岁时能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道德观念。这将为孩子以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谚语,其本意是指一个人的性格和基本特征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开始形成,并且在七岁左右基本上已经定型。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在心理学中,一个人的人格是在其成长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人格特征是指一个人的总体行为、情感和认知模式,这些特征在人的行为中表现出来。这些人格特征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开始形成,而且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发展和变化。然而,一旦一个人进入了青春期,其人格特征就已经基本定型,很难再发生显著的变化。
因此,“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个谚语是在强调一个人的性格和基本特征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形成,并且在七岁左右基本上已经定型。虽然人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环境和经历的影响,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人格特征是一个人天生的,很难被改变。
总之,“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个谚语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形成,并且在七岁左右基本上已经定型。因此,在教育和培养儿童的时候,应该注重对其人格特征的培养和引导。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征,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他们的个性。

😊提问原因分析:

我想,您提出“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心理,是因为您想了解从人格角度出发,这种心理在性格发展中的影响和启示。您的问题表明您对人格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希望得到深入解释和分析。(是不是都可以继续找我讨论~)

💡这是我为您整理的回答哦:

从人格的角度来看,“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是指在童年时期形成的重要个性特征和行为模式对于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三岁左右的时间,人类开始形成一些基本的个性特征,例如有些人比较开朗、乐观,而有些人比较内向、谨慎。到了七岁时,人的行为模式已经基本形成,性格基调也已经发生了改变。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童年时期形成的性格特征比较稳定,但是人格本身并非一成不变,它是可以发展和变化的。例如,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社会等环境会对性格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此外,个人的努力和选择也能够改变性格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儿童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以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性格。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人格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调整、改进和完善。在成年后,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自我反思来塑造更加积极、健康、成熟的人格。

整理来说,三岁产生和世界链接的认知,所以看得到成年和世界与社会的关系,七岁开始和身边的不同人产生链接,所以看得出老年后的状态。但其实也是谚语来着,没有绝对的说法。还是得相信,都是可以改变的。



你怎么样看人格分裂?
答:人格分裂其实或多或少地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区别在于轻重和表现方式。很多时候,我们在人前,特指环境,不同场合表现在人们眼中的那个我,是一种方式;独居,和最亲近的人在一起,又是另外一个我,这点你承认吗?只是多少,轻重,方式有区别罢了。价值观,世界观,是非观等等,都是有区别的,...

从人格的角度简论中西文化的差异,你认为中国文化应当在那些方面取西方之...
答:1.伦理型与法理型。从文化性质来看,中国文化属于“伦理型”文化;西方文化属于“法理型”文化。中国文化从“性善”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主张建立良好的伦理道德以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教化来使人形成自律意识,自觉克服人的动物性本能,自觉克服个人的私欲,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西方...

什么是独立的人格?什么是自尊、自立、自强、自爱?怎样才能做到?_百度...
答:怎样才能做到? 自尊:自我尊重 自立:自我独立 自强:自我奋强 自爱:自我爱护 独立的人格:指做人的原则,做法,品质 什么是"独立的人格"怎样才能做到人格独立 楼主的迷茫不是对这五个字字面意思不理解,重点问题还是如何去实现这种感觉。 人格的独立主要体现在你的思想上,中国人有羊群效应,很多人会盲从,人云亦云者处处...

如何知道你的人格是什么样的?
答:当我们面临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时,我们的选择可以反映出我们的人格。《猎场》中的米娜便为了自己的人生能够飞黄腾达而选择用非正当的情感交换未来,这就是人格不完善的表现。当我们深处绝境时,最能知道自己的人格的本来面目。绝境中的道德底线是最低的,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自己人格中的最差的那一面,这也是...

你是如何看待第二重人格的?
答:一般人都是主体人格显现出来,内在会有影子人格。影子人格一般是压抑的,不被允许表达的,但是期望去做。比如一个斯文人的主体人格是和平,其影子人格可能是屠夫。人格分裂大多数是内在创造出了很多不同的影子人格,而且反差很大,有的是老师,有的是杀手。而且因为分裂,压抑的防御,互相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怎样判断一个人的人格呢
答:四、从是否守时,看人格类型 当约定在某个地方相聚的时候,你会准时到达,还是迟到?如果你总是准时到达,那么说明你的竞争意识比较强,而且内心进取,希望自己能够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就。如果你总是迟到,那么说明你对待生活的态度,更加的放松,你会悠闲的过生活,在为人处世上你会很灵活。五、刷朋友圈的...

什么是"独立的人格"怎样才能做到人格独立
答:楼主的迷茫不是对这五个字字面意思不理解,重点问题还是如何去实现这种感觉。人格的独立主要体现在你的思想上,中国人有羊群效应,很多人会盲从,人云亦云者处处皆是。怎么样在这样的群体中表现得鹤立鸡群,这首先要跟你知识储备量有关系,只要你的见识足够的多,你的思想会独立。感情独立特指是恋爱的...

你缺的不是爱和安全感,而是独立人格
答:你缺的不是爱和安全感,而是独立人格 没有“自我” 人格不独立的人通常缺爱,他们生活的中心往往是获得别人的爱和认可。在感情里常常的表现是依赖和控制,渴望亲密和关心,焦虑,没有安全感。但客观来说,这份深情是因为依赖。特别是关系破裂后,他们对自己那一段时间的认知,往往是两个人的回忆或是那个人的经历,可以说...

也许你缺的不是爱和安全感,而是独立人格
答:人格不独立的人没有自我,或者自我意识很低;对外界和他人的情绪很敏感,很容易受他人态度情绪的影响。其实你缺的不是爱和安全感,是自我,是独立的人格,是自爱的能力。 01.人格不独立的问题;他们的幸福感和自我价值感主要来自外界,做事和生活的主要出发点和追求是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这种情况下,他们生活会很...

如何认识你的MBTI人格
答:你是否听过别人谈论MBTI人格,并且很好奇自己是哪一种人格类型?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指标(MBTI)从四个维度来分析一个人的性格,然后把人归类为十六种人格类型之一。MBTI测试做起来很简单,有的甚至能立马给出分析结果。如果你已经准备好认识自己的MBTI人格,那就来对地方了。下面会详细地解释MBTI人格理论,并告诉你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