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剧|《俗女养成记》:这么俗的女主角,我竟然很喜欢

作者&投稿:乾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被讨厌的勇气》说,人要有不害怕被人讨厌、勇敢做自己的勇气,也要有甘于平凡的勇气。

这周看了一部台剧《俗女养成记》,换作以前,光看这个名字,我就会果断弃之。但这部剧在豆瓣上口碑大爆,评分高达9.1,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随手翻看几个短评,觉得挺很适合现阶段的自己看,然后就花了两天时间刷了一遍。

这部剧讲述了女主陈嘉玲39岁没房没车没老公没小孩,还丢了工作,一路跌跌撞撞,最后成为一个接受自己的“俗女”,决心不违感受、平凡但真实、普通但理直气壮地往前走的故事。

我仿佛看到了若干年后的自己,但愿那时的我也能像陈嘉玲那样勇敢。

1

一生追求“淑女”,却做回“俗女”

39岁的陈嘉玲在台北奋斗了近20年,没房没车没老公没小孩,一转眼就要40了,一事无成,动弹不得。

和男友同居4年,男友始终没有开口求婚,情侣宛如室友,连性生活都是敷衍。参加前任婚礼后,陈嘉玲趁着酒劲向男友求婚,独立外壳下的她其实也是个想要拥有幸福的小女人。

好不容易决定结婚,从选婚纱到布置新房……所有的一切婆婆都要插手,陈嘉玲连一件婚纱都不能自己拿主意。

平日里自己的穿着不能做主也就算了,婆婆还要求她婚后辞职做家庭主妇。对一个39岁未婚、靠自己从农村走出来的姑娘来说,这无疑是要抛弃掉自己所有的骄傲啊。

陈嘉玲找不到自己了。

生活中一地鸡毛,工作上也是万般不顺,顶着董事长特助的头衔,却干着保姆的活儿。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帮董事长照顾小三,应付老板娘的24小时连环夺命call。

陈嘉玲索性破罐子破摔,辞职!分手!

她说:39岁的自己,已经一无所有。

弟弟来台北载陈嘉玲回台南老家过年,她剪去长发,这一剪彷佛剪断了她“一生追求做一个淑女”和留在台北的执念。

最后,终于和自己,也和原生家庭和解,勇敢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成为了众人口中的“俗女”。

2

家永远是最包容你的地方

老家台南,是陈嘉玲一直想要逃离的地方。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陈嘉玲是那个幸运的人,她有着爱她和无限包容她的家人,她的童年是幸福的。

那个以前总说“婚前是处女,婚后才幸福”的阿嬷,那个因为女儿大龄未婚连饭都不留她吃的阿嬷,放弃了传统思想的灌输,安慰陈嘉玲说:“你们的时代不同了,你们现在没嫁的也很多。”

虽然是农村,陈嘉玲还有一个弟弟,但她家完全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反而对陈嘉玲格外偏爱。

小时候为了送陈嘉玲去学钢琴,爸爸放弃了买车的梦想。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每次来回俩小时送陈嘉玲去老师家,最后却因为陈嘉玲的不喜欢不了了之,学费和买钢琴的钱都打了水漂。

女儿说不结婚就不结婚了,妈妈担心旁人诟病,爸爸却一点责备都没有,只担心女儿被人欺负。

陈嘉玲怕以后老了死在家里没有人发现,很害怕,同性恋的弟弟马上给了姐姐依靠,说以后他给她靠。

陈嘉玲怕自己让妈妈失望,妈妈说:“你不会,我就不会。”

因为有爱和包容,陈嘉玲才有这样的底气“任性”,才能这样肆无忌惮,才能最后面对真实的自我。

她被爱治愈,和自己和解了。

3

俗女真的那么差吗?

起初我看到这个词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好感,直接把它和市侩、拜金等贬义词联系到了一起。看了这部剧,我开始意识到,普通人这一生啊,不就是俗气的嘛,哪有这么多的高雅。

俗女虽不完美,但俗得真实。

陈嘉玲是一个缩影,是远离老家在城市奋斗的你我,梦想有一天在所在的城市站稳脚跟、成家立业。

可当年龄一岁岁增长,你会发现理想跟现实是有差距的。我们只是一个普通人,只是一个俗人。

或许我们用尽气力,也未能如愿。

成年人的世界是残酷的,你没有成功不代表你不努力。

如果不能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为什么不为了自己而活呢?

写在最后

陈嘉玲放弃了台北的工作,放弃了能让她吃穿不愁的婚姻,放弃了Mark的追求。她回到了台南,搬进了小时候她最怕的鬼屋,她认定这是一种sign。她不想再勉强自己去追求这些飘渺的东西了,她开始重新做回自己,就像Mark说的,她整个人看起来轻松了很多。

她追随内心,跟发小蔡永森走到了一起。

弟弟坦白了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实,并真正接受了自己。

面对弟弟的性取向,妈妈从开始的惶恐,到后来的心疼和全然接纳。

还有阿嫲,唱歌虽然难听,可是她勇敢追梦,在全家反对下报名参加歌唱比赛,她说这首歌唱的那个人就是她自己。

阿嬷说,她好久没听到自己的名字了,等她死的时候,她想让自己的骨灰撒向大海,自由自在地去做李月英。

《俗女养成记》的作者江鹅说:“生活就是往前争取两步,要折衷退后一步,只要确认自己不要偏离轨道太多,朝着自己想去的方向就行了。”

其实,承认自己不完美没什么大不了的。

人这一生,认认真真地做个自己喜欢的普通人并不丢脸。

就像陈嘉玲说的,

这辈子其实很长,长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来,做梦又可以醒过来。这辈子其实很短,短得你没时间再去勉强自己,没时间再去讨厌你自己。

-End-

追剧|《俗女养成记》:这么俗的女主角,我竟然很喜欢
答:《被讨厌的勇气》说,人要有不害怕被人讨厌、勇敢做自己的勇气,也要有甘于平凡的勇气。这周看了一部台剧《俗女养成记》,换作以前,光看这个名字,我就会果断弃之。但这部剧在豆瓣上口碑大爆,评分高达9.1,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随手翻看几个短评,觉得挺很适合现阶段的自己看,然后就花了两天时...

《俗女养成记》:俗气的我
答:《俗女养成记》的回忆部分真的很灵,有点《城南旧事》的意思,故事很干净,像是一片碧玉琉璃似的,透着光看过去,映在眼睛里都是清澈的感觉。倘若将现在的陈嘉玲当做是穿起故事的主线,那么童年回忆的部分当做是那根线上莹光闪烁的珠子,说不出的夺目耀眼。选择退婚以后终身不嫁的小姑姑出现了一下子...

《俗女养成记》 ——俗女不俗,让我们一起致敬逝去的童年时光
答:台湾作家江鹅,以独特的笔触,描绘出70后“俗女”的成长历程,她的散文集《俗女养成记》犹如一本打开的乡愁宝典,深情地回忆起台南乡下的童年趣事与女性启蒙。这部作品的魅力在于它唤醒了无数人心中的共鸣,改编成的电视剧更是口碑爆棚,赢得了观众对传统与现代、亲情与自我之间复杂交织的深度共鸣。在《俗...

《俗女养成记》——笑着笑着就哭了
答:继《我们与恶的距离》之后,又一部评分很高的台剧《俗女养成记》,一部差点被名字耽误了的人生哲理剧。整部剧只有10集,每集45分钟,故事的主人翁陈嘉玲是一位39岁的单身女性。她在台北的一家公司做董事长助理,每天战战兢兢地处理工作上的事和董事长的私事,比如去给董事长的小三看房子,帮董事长...

你怎么看待《俗女养成记》?
答:我觉得《俗女养成记》这部剧反应了很好现实生活,自己就是平凡人,承认自己的平凡其实没有那么难。这是《俗女养成记》里,女主经历了一切之后的感悟,更是一段发人深省的话。这部剧讲述了祖孙三代女性,在不同世代背景下的差异性,她们不约而同的殊途同归,又在各自时期的当下找到说服自己安身立命的...

《俗女养成记》——一个四十女人的自我救赎
答:微博被人安利的一部台剧《俗女养成记》,乍一看名字,是有点土土的,但全程追完以后,酣畅淋漓,哭中带笑,颇为治愈。年近40 的陈嘉玲,出生于台南,从小向往于台北的生活。人生第一专长是在快门瞬间眨眼。台北的大学学业有成后,做着一份外人看起来光线的总裁特助的工作,嘴吐ABC,茶水间泡coffee;...

收视创记录,豆瓣9.1分,《俗女养成记》为何这么招人喜欢?
答:没有留下戒指俗女养成记以过去和现在两个叙事分支交替的形式陈嘉玲年轻的年龄与现在的中年形成对比。他年轻时父母的爱使他成长为一个坚强的成年人,有勇气面对一系列生活问题,如动手和赤裸裸的言辞,回到家乡,重新开始后,与家人一起生活在充满烟火味道的日子又变成了新的一天陈嘉玲坚强的后盾,让它有...

名不见经传的《俗女养成记》,为何受到网友如此喜爱?
答:俗女养成记它是一部电影,但是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当这就要从我们文化传播说起。哎呀,发展文化的时候,首先就要发展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我们要进行创作,就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才能够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颂。其实名不经传的俗女养成记,...

电视剧《俗女养成记》中的剧情有何精彩之处?
答:《俗女养成记》是一部2019年的台湾时代剧,改编自作家江鹅的同名散文。该剧讲述了39岁的陈嘉玲(谢盈萱饰),没房没车没老公没小孩,还丢了工作,是成人世界里看似失败的“俗女”。她返回台南老家,慢慢在与家人的相处过程中找回自己,也愿意与“俗气”的自己和解的故事。

《俗女养成记》:走想走的路,好好爱自己
答:陈嘉玲从小就俗,过的潇洒又自在,甚至写的被表扬的作文我的志愿,他写的是想当一名家庭主妇,他喜欢那种优雅的生活,但是就是年轻孩子的天真想法,很快他就知道他的家庭快乐,她生活的幸福,这比什么都重要。那个从小不敢进的鬼屋,长大后一系列的巧合和意外,竟然让他把积蓄拿出来买下了荒废好多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