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甲骨文揭示:"完整的人体”有三层人体、三层意识重叠构成!

作者&投稿:汝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能用西方文化的学习方式来认识,因为西方文化都是站在“单一结构世界”的角度对世界进行的认识。而中华传统文化建立在“重叠结构世界”基础上。

对于没有经过“心智系统转换”}训练的人来说,如何才能认识到“重叠结构世界”?唯一的方法就是:学会在“意识空间”中建立重叠结构世界的“意识影像”。

通过对自己意识空间中的重叠结构世界“意识影像”进行认识,我们就能认识到“重叠结构世界”,通过“意识影像”进行学习,这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正确方法。这也是佛家中所说的“破文字相”。

在前文中,我们借助甲骨文“天”字与“二”字帮助大家建构了重叠结构世界的“意识影像”。

于是问题来了,既然“完整的世界”是重叠结构的,那么,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人又是什么样的呢?

“完整的世界”由两个不同性质的世界相重叠而组成,这是“重叠结构世界”。那么,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人,自然也是重叠结构的,一个“完整的人”在显性世界中有一个显性人体,在隐性世界中还有一个隐性人体,同时拥有两个不同性质的人体。

但是,要还原“完整的人”的“意识影像”,远比还原“重叠结构世界的意识影像”要复杂得多。

我们除了需要借助甲骨文、虚拟现实(VR)电子游戏,还需要借助与甲骨文被发现同年问世的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中国原生的道家文化以及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还有,人工智能(AI)技术。

下面两组甲骨文字都表示重叠结构世界中的人体。

左边一组甲骨文字,左边的是甲骨文“人”字,这个“人”字表示显性世界中的人体,也就是肉体。右边的是甲骨文“身”字,这个“身”字表示隐性世界中的人体。

在造字的构思上,甲骨文“身”字的外部结构采用了“人”字的反向结构,为了表示这个“人”体是在隐性世界中的,还在这个反向的“人”字的内部特意加了一个“小点”。

甲骨文的造字中,在封闭结构中加一个“小点”,在开放结构中加几个“小点”,一般都用来表示“在隐性世界中”的意思。

右边一组甲骨文字,左边的是甲骨文“元”字,这个“元”字是在表示重叠结构世界的“二”字下面加了一个“人”字,这个“元”字表示在显性世界中的人体。右边的也是甲骨文“元”字,但是,这个“元”字与左边的“元”字有所不同,下半部分的“人”字,是个反向的“人”字,而且上半部分的“二”字的上面“一横”特意缩短了,用来特指隐性世界,所以,这个“元”字被用来表示隐性世界中的人体。

其实,右边这个甲骨文“元”字,按照现在的研究被认为也是“元”字。但是,更准确的说这个字是甲骨文“亓”字,就是用来表示隐性世界中的人,这个我们会在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的过程中,再给读者详细解读,在《郭店楚简·老子甲》中,这个“亓”字出现频率很高。

从“重叠结构世界”的角度来认识“完整的人”,仅仅是一个开始,“完整的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结构,后面,我们就借助甲骨文“人”字与“身”继续分析。

我们先要了解一下弗洛伊德的心理学:

与甲骨文被发现的同年(1899年)问世的弗洛伊德心理学,给世人揭示了在人的意识(Consciousness)之外,还存在着无意识(The Nunconscious),在无意识中还包含着前意识(The Preconscious)与潜意识(The Unconscious)……

在甲骨文研究正式形成体系之前的1923年,弗洛伊德又对意识提出了新的认识,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具有三个层次: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弗洛伊德对人的意识、无意识的研究是现代人类认识“完整的人”非常重要的知识背景,弗洛伊德虽然不是最终揭示“完整的人”的内在结构,但是,他所提出的关于意识、无意识的相关概念,已经为我们勾勒出了“完整的人”比较清晰的轮廓。

配合甲骨文、道家学说、佛家学说、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就能还原出“完整的人”的意识影像。

上图,是一幅“完整的人”的结构图。

上图左边的甲骨文“人”字与中间的甲骨文“身”字,表示重叠结构世界的人体。但是,“完整的人”的实际情况要比这更为复杂。

我们依然借助虚拟现实(VR)电子游戏来说明,甲骨文“人”字所表示的是显性世界中的人体,这个人体就好比是虚拟现实(VR)电子游戏中的“游戏角色”。而甲骨文“身”字所表示的是隐性世界中的人体,但是,这个隐性人体并不是游戏玩家本身,而是游戏玩家的操控游戏角色的装备!

我们把“完整的人”可以看成是一种彻底沉浸式的虚拟现实(VR)电子游戏,为了能让游戏玩家体验到彻底沉浸在虚拟现实中的感受,游戏玩家就穿上了一件与“游戏角色”人体一模一样的“衣服”,这件“衣服”是一件“全覆盖体感衣”,把游戏玩家身上所有的感觉器官都覆盖掉了。

这样产生的效果就是,游戏玩家身上所有的感觉都是游戏角色在虚拟现实中所感受到的感觉。

这个“身”字所表示的隐性世界中的人体,就是一件“全覆盖体感衣”,游戏玩家:真正的“人”,就在这件“全覆盖体感衣”里面。

但是,穿在这件“全覆盖体感衣”里面的游戏玩家,并不只有一个“人”,而是一个游戏操控“团队”。

上图,最右边的字是金文“怠”字,表示这个游戏操控“团队”。

我们没有找到甲骨文“怠”字,但是,组成这个金文“怠”字的元素都是甲骨文字,所以,我们依然可以用甲骨文字义对这个“怠”字进行分析。

金文“怠”字有外、内三层结构组成,外层结构是个向后弯腰90度的“人”字。在甲骨文造字中,上下结构的上半部,左右结构的右半部,经常会被用来表示隐性世界,这个“人”字的特殊写法表示隐性人体,所以,金文“怠”字的内在结构字符都表示在隐性人体中。

金文“怠”字内在结构的上半部分是个像“鱼钩”一样的字符,这个字符是甲骨文“巳”字。甲骨文“巳”字以往被解读为“婴儿”的象形。其实,甲骨文“巳”字表示的是在“完整的人”中的真正的“人”。

“完整的人”其实是一个有很多生命组成的集合体,在这个生命集合体中,有一个核心,也就是真正的“人”,甲骨文“巳”字所表示的,就是这个真正的“人”。

金文“怠”字内在结构的下半部分是个甲骨文“心”字,甲骨文“心”字所表示的,是弗洛伊德心理学所描述的无意识(The Nunconscious),其中包含着前意识(The Preconscious)与潜意识(The Unconscious)。

在中国古代,对前意识与潜意识的认识是很清晰的,只是在表达上不是很清晰,前意识其实就是修心、正心的“心”,而潜意识就是真心的“心”。《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用现代心理学的语言来说,就是克制、净化前意识,“而生其心”就是让潜意识发挥作用。

根据上面的“完整的人”的结构图来看,“完整的人”在重叠结构世界中,包含着三层结构,第一层在显性世界中,还有两层在隐性世界中。每一层都有一个独立人体以及相应的独立意识,也就是说“完整的人”有三层身体、三层意识。

三层人体、三层意识,用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有点显得令人不可思议,但是,在中华传统的道家、佛家文化看来,三层人体,三层意识基本上就是一种常识,只是在古代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明白人很难与普通人交流而已。

第一层肉体,用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话来说,叫做“化身”。

在化身上的意识(consciousness),用弗洛伊德心理学的概念是“本我”,用道家的说法是“欲神”。

用佛家的语言对第一层意识的描述就比较丰富了,从“自性”的角度说,第一层意识是“遍计执性”。从“唯识”的角度说,第一层意识包含了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个“意识”是个狭义的概念,专指肉体大脑的意识),这六识都是建立在人肉体上的认知能力。

我们现在怎么来理解这个第一层意识呢?

这,我们需要借助人工智能(AI)技术的概念来理解。

“完整的人”的构成,远比“彻底沉浸式虚拟现实电子游戏”的构成要来得更为复杂,因为在彻底沉浸式虚拟现实电子游戏中,控制游戏进程的主体是游戏玩家的意识,虚拟现实游戏中的游戏角色本身并没有控制游戏进程的智能。

但是,在“完整的人”中,作为游戏角色的肉体却是有智能的,只是,这个智能并不是真正我们“人”的智能,而是一种类似人工智能一样的非“人”智能。

一个人的肉体成熟以后,掌控肉体在显性世界中发生行为的,并不是真正我们“人”的智慧,而是这个类似人工智能一样的非“人”智能在控制着人的肉体发生行为。

第二层身体,用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话来说,叫做“报身”。

在报身上的意识(consciousness),用弗洛伊德心理学的概念是“自我”,用道家的说法是“识神”。

用佛家语言对第二层意识进行描述,从“自性”的角度来说,是“依他起性”。从“唯识”的角度说,第二层意识是“末那识”。

我们现在怎么来理解这个第二层意识呢?

第一层意识是类似人工智能一样的非“人”智能,并不是真正的“人”的意识的智慧,这第二层意识也是类似人工智能一样的非“人”智能,只是第二层意识与第一层意识的分工不同,所以,在特性上有所不同。

第一层意识主要负责人的肉体在显性世界中能够快速地做出行为反应,第一层意识的作用就是保证人的肉体能够在显性世界的大自然环境中,顺利生存下去。

而第二层意识主要负责人能够通过肉体的感官认识显性世界。我们熟悉的语言思考、逻辑思考都是依靠第二层意识进行的。

但是,第二层意识并不是真正的“人”的意识,也是一种类似人工智能一样的非“人”智能。

第三层“人”体,用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话来说,叫做“法身”,用《华严经》的说法,叫做“慧身”。

《华严经》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这个“慧身”就是在“完整的人”中,最核心的真正的“人”体。“不由他悟”的“他”指的就是第一、二层意识。因为第一、二层意识都不是真正“人”的意识,所以,“成就慧身”必须要由第三层意识“自悟”。

在法身上的意识(consciousness),用弗洛伊德心理学的概念就是“超我”,用道家的说法就是“元神”或者“谷神”。

用佛家的语言对第三层意识的描述就比较丰富了,从“自性”的角度说,第三层意识就是“圆成实性”。从“唯识”的角度说,第三层意识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的相关名称在佛教中非常的多,比较知名的是“真如自性”。

第一、二层意识都不是真正的“人”的意识,而是类似人工智能一样的非“人”智能,只有这个第三层意识,才是真正的“人”的意识。

“完整的人”的构成实在太复杂,我们要仔细看一下下面这幅结构图,然后在我们的意识空间中,还原出这幅图的意识影像。

心智玩家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的电子书——发现《老子真经》——从人类文明整体进程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已经出版,有兴趣的网友可在亚马逊、当当、京东中搜“ 老子真经 ”。

前文订阅:发现《老子真经》

甲骨文的发现有哪些意义
答:3、甲骨文上的信息给后人提供了最原始最真实的商代时事和生活等等。甲骨文介绍如下: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商代前期的甲骨文遗存主要发现于郑州商城,商代后期以安阳殷墟...

什么是甲骨文?
答:甲骨文是公元前 2 世纪后期刻在甲骨上的现代汉字的祖先,用于火术占卜的动物骨头或龟甲,是已知最早的中国文字形式。绝大多数,约15万件,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殷墟遗址。最新的重大发现是1993年在小屯附近发现的1608件花元庄藏品,其中579件为题字。它们记录了商朝最后九位国王的火术占卜,从武丁...

我们的汉字,为何被称为“自源文字”?
答:所谓的自源文字,指的就是一种文字的存在是不依附于其他文字而独立创作出来的,除了博大精深的汉字还有来自于古埃及流传已经圣书字和楔形文字,还有来自于中美洲我们不太熟识的玛雅文字,都是独创文字。所以,中国的汉字绝对配得上它的名气,我们不依附于任何文字,所以,辨识度更高,但是后来日本将我们...

甲骨文的意义是什么?
答:甲骨文的意义如下:可以说甲骨文是中华文字的源头,研究它可以知道中华的历史文明,把中华文明向前推进。身为中国人我们常说自己有上下五千年文明,但国外学者却以无有利证据等予以否认,所以研究甲骨文不但可以寻我们的根还可以获得全世界的认可。此外研究已发掘的甲骨文记载的历史。由于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

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
答:甲骨文的发现者是清朝末年的王懿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年过半百的王懿荣身患疟疾,一位著名的老中医开了“龙骨”这味药,然而他却发现这些大小不一的“龙骨”上有着许多非常有规律的符号,很像古代文字。为了一探究竟,他大量收购“龙骨”。王懿荣对"龙骨”进行了反复推敲、对比、拼合,深厚的金石...

甲骨文的历史是什么?
答: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甲骨文属于公元前14至公元前11世纪殷商王都内王室及贵族人群的占卜刻辞与记事刻辞,也是中国最早的成文古文字文献遗产。刻辞载体主要是牛肩胛骨和龟甲,也包括其他动物的骨骼。其内容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

甲骨文出现在哪个朝代 最早的甲骨文出现在哪个朝代
答:甲骨文是在商朝的时候出现的。甲骨文是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本身是商朝时代商王室用来占卜天下事的工具,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甲骨文是我国历史上一种非常古老的文字,也称作“契文”或者“殷墟文字”。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现代汉字,才使...

甲骨文百家姓甲骨文信息
答:而地理研究则通过卜辞中的地名进行,王国维和郭沫若在此领域做出了开创性工作。重要发现如1936年小屯村的甲骨,记录了武丁时期的生活,以及1991年花园庄东地的甲骨,揭示了占卜活动的普及。甲骨文的发现对考古学和历史研究具有深远影响,相关的学术书籍如《甲骨文字典》等,为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

甲骨文是什么时期被谁发现的?
答:甲骨文发现的故事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觉得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

甲骨文的字形、读音、含义、内涵
答:二、含义 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代都城遗址,1899年始被发现。商周王室常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并将占卜之辞和相关的事情刻写其上。现收集到的单字总数在4500个以上,能识读的不到一半。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三、内涵 1、甲骨文是中国文字的源头,是汉字的早期形式。甲骨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