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前会经常有小地震吗

作者&投稿:空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导语:地震最主要的危害是使大量房屋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元凶,所以平常大家要多学习一些地震相关的知识。有些朋友不清楚大地震前会频繁发生小地震吗?大地震前会经常有小地震吗?

大地震前会频繁发生小地震吗

不一定会频繁发生小地震,发生地震的原因是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但是发生地震还需要具备一个因素,那就是要有足够的能量,如果一个地方经常发生小地震,那么地壳内的能量就会频繁的被释放出来,不会堆积能量,那么剩余的能量不足,所以通常来说不会引发大地震。

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地震波称为体波,分为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横波是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

地震的丛集与灾害

大地震发生后,跟随而来的余震具有明显的时空丛集特征。理论上,不论是2022年6月1日的芦山地震,还是2022年6月10日的马尔康地震,它们必然会有后续余震,但一般而言,余震所释放的总能量可能不到主地震的5%。但是,前人也曾有研究表明,余震序列中最大的震级可以达到主地震震级减1,说明一些大地震的余震潜在危险性不可忽视。从主震-余震触发机制看,一个余震的震级接近,甚至超过主震震级完全有可能。这种可能性可以用经典的古登堡-理查德关系描述,即在余震序列中,震级大于M的余震个数N也应满足 log10N(M)=a-bM,其中a、b为常数。

2022年6月1日发生在四川芦山的6.1级地震可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启示了余震可以有足够的潜在危险性。就2022年6月10日马尔康地震,其后期监测该地震序列的活动规律极其重要。事实上,一些震级相当的强地震呈成对发生可能已近暗示了余震灾害的重要性,如1976年5月29日发生在我国云南的龙陵7.3级和7.4级地震。再者,受一些主震后应力变化的独特机理控制,余震的分布在空间上会随时间而增大。这一切均为地震学家研究地震时间、空间、大小带来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地震如何发生

受板块运动、火山喷发、人类活动等众多因素影响,我们居住的地球其内部不同深度存在着具有复杂时-空特征的力。在特定力的作用下,地球内物质将发生变形,而当变形发生在岩石圈浅部时,这种力所造成的物质变形通常符合弹性关系;即如同一根受力的弹簧,它的压短或拉伸量与作用在其两端的力成线性正比。一般地,为了定量一个物体的受力大小,可以将力转化为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即应力。随着作用在弹性岩石圈上的应力不断增大,弹性变形的介质将在极短时间内发生脆性破裂;这个过程又似我们双手折一根筷子,随着用力不断增加,筷子先是弯曲类似弹性变形,而后折断发生脆性破裂。在弹性(地壳)岩石圈中,当形成的破裂伴随两侧瞬态的相对运动时,即形成地震。这时,地震的大小可以用矩震级来标定,即:Mw=(lgM0)/1.5-10.7,其中 M0=μ?W?S,为地震矩(M0,N.m),它等于地震破裂面面积(W,m2)、地震破裂面两侧位移(S,m)、弹性地壳的弹性模量(μ,N/m2)三者的乘积。当然,还有一些根据地震波振幅特征来标定地震震级方法。他们与地震矩震级间有一定的经验转换公式,此不再表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经历了几十亿年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化后,我们脚下的地球内部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已经充满了大量不同规模、不同运动方式、不同活动习性的断层。在应力作用下,这些业已存在的断层比它周边的弹性介质更易发生(再)破裂和滑动。这解释了为什么震级较大的地震大多发生在已有断层上的主要原因。

当荷载达到断层滑动(岩石破裂)所需应力极值时,断层发生快速相对运动形成地震,并激发不同类型地震波。

然而,尽管我们知道地震发生的基本原理,但地震学家目前对地震的三要素(发震时间、发震地点、发震震级)仍然知之甚少。主要原因是:第一,我们对深度达几十公里的地壳内部所发育的断层的详细特征知之有限、第二,即使能知道断层精确形态,我们还仍然不知道每条断层的抗震(抗破裂)能力有多大、第三,地震学家更不清楚每条断层上的绝对应力有多大。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如今天的日常天气预报,地震能被人类预测预报的时代一定会到来。

大地震前是否在将要发生的震中方圆300里之内有很多小的地震?
答:不会吧……地震是应力释放过程!第一次释放是造成的地震最大!其次的余震是对应力的调整!

大地震发生前几天为什么会发生小地震?
答:大地震(震级大于等于7,砖木结构房屋倒塌,钢筋水泥屋有少许开裂)。中地震(震级大于等于5级小于7,较强震感,半跑半爬基本能移动)。小地震(震级大于等于3小于5,有轻微震感,能行走,但有少许不稳,像喝醉酒一样)。微小地震(震级大于等于1小于3,震感极小,吊灯会晃动)。极微小地震(震级小于...

科学家们说地震前会发生一系列的小地震。
答:“科学家们称地震前的几天或几小时会发生一系列小地震为前震”对吗:对的,大量的研究表明,大地震来临前是有预兆的,其中一系列小地震就是预兆之一,古人也有“小震闹、大震到”的谚语,因此,科学家们称地震前的几天或几小时会发生一系列小地震为前震。知识延展:地震简介: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

大地震前是会有小地震吗 大震前有小地震吗
答:大震前有小地震吗 大震前没有小地震,因为小震会逐步释放地下能量,反而不会有大地震的产生。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

◇◆,小地震是大地震的前兆吗
答:小地震不一定是大地震来的前兆。许多大地震发生前,没有任何小地震发生;许多小地震是将地壳运动积累的能量提前释放,减弱了产生大地震发生的可能。如果连续小地震无法释放地壳运动集聚的能量,诱发大地震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大地震前会有小震吗
答:大地震前一般没有小震 但是震后肯定有余震的 不过大地震之前会有下面的一下情况 在震前的一段时间内,震区附近总会出现一些异常变化。如地下水的变化,突然升、降或变味、发浑、发响、冒泡。气象的变化,如天气骤冷、骤热,出现大旱、大涝,电磁场的变化、临震前动物、植物的异常反应等等。

大地震前会有小地震吗?
答:会的,但时间较近。

汶川大地震前又没有小余震
答:据说汶川地震前经常发生小地震,从1999年开始龙门山断裂带上地震活动增强,并持续到2008年5月12日汶川8级地震发生前一个多月。地震活动的增强主要以最大地震的震级为3、4级的小震群活动的方式表现。2006年至2008年3月间,有两个小震群出现在汶川8.0大震震中附近。小震群地震震源机制的结果表明,随...

汶川大地震前近期是否发生过小地震
答:龙门山脉一带以前随时都有小地震。最大的有二次是在2000年左右吧,把我们办公楼前的假山都抖垮了,我在六楼光脚就跑出来了。呵呵,所以这次有经验,跑得快。

汶川大地震之前有没有小震
答:有。任何大地震之前都会有小震。他的地震带很早前就开始麻袋风化一般,成条状小振。资料很难找了,多度专业书,得自己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