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称作用题第一人称作用

作者&投稿:占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关于第一人称作用题,第一人称作用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写文章各有什么好处?叙述人称指作者叙述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就是故事是由谁讲的,故事里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到的,或者是谁想的。
2、根据作者与所叙述对象的关系,叙述的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也有第二人称。
3、在小说中,作者还可以通过小说中人物的眼睛和心理来叙述事件,如卡夫卡的《变形记》叙述公司秘书主任到格里高尔家,作者就是从格里高尔的心理角度叙述的。
4、这样写,避免了小说写作上的单一呆板,人物感受也更为真切。
5、下面着重说说三种叙述人称的表达作用。
6、每一种叙述人称都有其局限性,下面所谈主要是其优点。
7、第一人称叙述,即叙述者以当事人口吻来进行叙述。
8、叙述者叙述的事件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感。
9、阅读时要注意,“我”并不是作者本人,而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
10、这个角色有时指作者自己,如《故都的秋》中的“我”就是郁达夫本人;有时指作品中的主人公,如鲁迅的《一件小事》中的“我”——车夫;有时指所叙述事件的见证人、次要人物,如鲁迅的《孔已己》的“我”——酒店里的小学徒;有时指全文的线索人物,如《祝福》中的“我”,祥林嫂的故事通过“我”贯穿起来。
11、第一人称叙述的优点是,便于作者抒发自己或人物的思想情感,有如袒露胸怀,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
12、如《孔乙己》通过小学徒“我”的眼光看孔乙己的命运和其他人物的嘴脸,从而展现孔乙己命运的可悲和世态的炎凉。
13、以“我”为见证人,就比用第三人称叙述更为真实地揭示人物的性格、遭际和命运。
14、第三人称叙述,即叙述者站在第三者的旁观角度,把“他”或“他们”的经历或事件的发展变化呈现在读者面前。
15、采用这种人称叙述,叙述者无所不知,事件的来龙去脉,人物的内心秘密等等,叙述者都了如指掌。
16、《阿Q正传》《边城》采用了这种角度。
17、它的优点是,所叙述的人物和事件可以不受特定的时空的限制,叙述者如冷眼旁观,反映的生活面极为宽广。
18、   因为这两种叙述方法各有长短,为了发挥各自的优势,文章常常交叉采用两种不同的叙述人称。
19、使用第一人称的,往往穿插第三人称的转述,以进一步扩大表现的时空领域;使用第三人称的,则常常夹杂进人物的独白、对话等,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20、人称交叉叙述的方法,可以扬长补短,使叙述的对象得到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
21、   第二人称叙述,即作品通篇只以“你”为视角叙述。
22、但这种视角的作品少之又少,大量的作品只是一个人称而不是叙述人称。
23、这里必须区分一下人称与叙述人称。
24、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25、人称指人物的一般代称,如你、我、他;而叙述人称指作者叙述的观察点、立足点。
26、从叙述者、读者和被叙述者三者间的关系分析,作家很难站在“你”或“你们”的角度进行叙述,绝大多数文章中的“你”或“你们”常常是指文章的读者或被叙述对象,也就是人称称谓。
27、如2006年广州一模卷所选的安勇的《烟囱里的兄弟》的第二人称,就是称谓被叙述对象——小说中的麻雀——的。
28、第二人称叙述的优点是,缩短作者和读者,或者“我”与被叙述者之间的距离,有如促膝谈心,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从而增加作品的感染力。
29、   下面再说说叙述人称或者人物称谓的变换。
30、叙述人称可以在第一和第三人称之间互相变换,也可以在叙述者和作品中人物之间互相变换,其好处已在前文说过,不再赘述。
31、人物称谓的变换也就是在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之间互相变换,例子见文章开头2000年高考全国卷考题的第二问。
32、对人称变换原因的分析要视具体的语境而定,对变换人称好处的分析则可以参考叙述视角的相关说明。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二三人称的作用答题
答:1、第一人称 1)有利于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容易使读者进入“我”的这个角色;有利于抒发情感,从而可以进行详细心理描写。2)有利于增加文章的真实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可以更生动形象,使读者可以更具体地体会到作者此刻的心情是怎样。3)可以让故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使情感更加动人;根据...

高中阅读题中,采用第1、2、3人称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1、第一人称:在记叙、抒情一类文章中,叙述人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出现,以“我”自称的即“第一人称”。采用第一人称的优点是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增加对事情对人物叙述的真实性,读者认为这所描述的一切是作者亲历的。2、第二人称:第二人称,属于一种语法中的范畴。在言语活动中﹐指称...

第一二三人称的作用答题是什么?
答: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第二人称:是呼告修辞,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人称是通过一定的语法形...

在高考语文答题中,若问:在小说中运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有什么作用?该怎么...
答:1.便于抒发情感,进行心理描写 2.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它的优点是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能切身体会作者情感;从作者方面来说,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当然,答题...

人称作用的答题模式
答:he"、"she"、"it"、"they"等表示。在答题中,第三人称通常用于客观描述某个人或事物,以及概括性的陈述。例如,"He is known for..."(他以...而闻名)"They are considered to be..."(他们被认为是...)。不同的人称在答题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效果。使用第一人称可以突出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第一二三人称的作用如何答题?
答: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第二人称作用: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可以造成拟人效果。第三人称是指说话人与听话人以外第三方。在言语活动中记叙、抒情一类文章中,叙述人不出现在作品中,而是...

在高考语文答题中,若问:在小说中运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有什么作用?该怎么...
答:作文使用第一人称记叙,可以直接向读者倾诉自己的见闻、经历和感受。它的好处是,真切自然,便于写“我”的心理活动,还可直接表达“我”的思想感情。其不利之处在于使用第一人称也会受到限制:一是不宜直接写“我”的神态、表情;二是只要“我”不在某个场合,就不能以目击者的身份对那个场合直接...

第一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叙述的好处答题模板)
答:第一人称的好处:1、第一人称主要是以“我”的口吻表达出来的,是以自己亲身经历的眼光去观察和叙述的一种写法,可以使文章的主观色彩更加浓厚,人物心理刻画更细腻,情感也更加动人。2、不但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感,还给人们带来了一种亲切感,而且第一人称以“我”的叙述视角来看,使文章情节杂而不乱,很好地把故事的完整...

人称及其作用?
答:第一人称 1、定义:第一人称是指说话者自己,用词如“我”、“我们”。2、作用:第一人称用于表达说话者自身的情感、经验、看法、行为等。它用于建立说话者与听者之间的直接联系,使句子的陈述更具体、直观。3、答题格式:当答题要求以第一人称回答时,使用带有“我”或“我们”的句子表达个人意见、...

三种人称的效果(高考语文现代文理解题)
答:1、在叙述之中,可以用三种人称进行。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它、它们。这三种人称各有其表达效果与优点。第一人称的优点是,增加对事情对人物叙述的真实性,读者认为这所描述的一切是作者亲历的。第二人称叙述的好处是,增加亲切感,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